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中央之國的形成 [第92節]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關於中山國的來源,我們之前已經有專門的章節分析過了。大至來說,這些戎狄在太行山以西是自西向東遷徙,而當他們越過太行山之後,則開始向南部滲透了。並非說是白狄們不想向北方滲透,只不過燕人已經在那裡站穩了腳跟。而向南直至滹沱河流域,一直都是戎狄們的天下。

應該說白狄到來之後,並不太可能將之前的邊緣部族都擠壓出去,而是應該通過短程手段,成為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戎狄們的領袖。因此鮮虞部落聯盟成為了這些戎狄的新標籤,而曾經穿越太原——忻定盆地的白狄部,顯然在與晉人的“親密接觸”中學習了華夏國家的組織結構,並依樣建立了“中山國”。因此即使中山國人尚不能洗清戎狄的身份,但諸侯們已經將之視為一個正式的諸侯了。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中山國和他的兄弟部落並非沒有向東滲透,不過他們的優勢更多的是在山地上,這種地緣特徵甚至表現在為城邑選址上,因此我們會看到中山國的每一座城邑中都必須有山(所以叫中山國)。有鑑於此,中山國更願意沿著太行山向南擴張。只不過他們在向南擴張時,終究是會碰到已經在邯鄲立足的趙人的,雙方在河北平原中部開闢第二戰場再所難免。

如果單看地理結構,滹沱河其實是一條很不錯的地緣分割線。這條有“小黃河”之稱的河流,寬度和流量都足以讓雙方都感到安全。不過自從邢衛兩國被戎狄們趕出河北平原後,戎狄們就在河北平原上佔據了優勢,勢力範圍也早就越過滹沱河向南延伸了。

即使經過晉國和他下面那幾大家族上百年的努力,戎狄們依舊還是能夠控制住滹沱河的南北兩岸。在戰國初期,趙人在這個方向的作為,並不比當年的邢人做得更好,趙國仍然不得不接受大陸澤北沿作來雙方地緣分割線的現實。

事實上在晉國以及分裂後的三晉,越來越強大後,河北平原上的戎狄已經在戰略上處於守勢了。或者說只有以中山國這樣具有國家形式的政治體,來取代當初鬆散的部落聯盟,方保有他們傳統的勢力範圍。而在這種時候,中山國仍然不願意主動退至滹沱河以北,據險以自守,就不是故土難離能夠解釋的了(對於邊緣民族來說,遷徙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事實上這一切,都與一條道路有關,那就是“井陘”。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讓我們先拋開歷史背景,來觀察一下“井陘”的地理位置。從大的地理結構來看,這條位於滹沱河南部的道路,正處在上黨高地北部的山地,與忻定盆地南沿的系舟山之間。也就是說如果從這裡通過太行山的話,即不用經過那有著“天下之脊”之稱的“上黨高地”;也不用穿越太行山脈中忻定盆地東邊緣的系舟山、五臺山脈。(這些向西延伸的太行山支脈,無疑加寬了太行山脈的東西縱深,讓穿越其間的難度成倍增加。)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如果從山西高原與河北平原的地緣關係來看,井陘的位置和太原——忻定兩盆地的相接處基本處在同一平行線上。而在晉人從河東之地北向擴張之前,這兩個盆地一直都是戎狄的天下。也就是說,當初侵擾邢國的戎狄,主要就是從這條道路在滹沱河的上下游平原中穿行的。

能夠自由的通過井陘在太行山兩側遊走,也正是戎狄們能夠長時間保有滹沱河南側平原控制權的地理原因。不過在趙人將太原——忻定盆地圈定自己的勢力範圍,併為了這個目標而不斷努力時,井陘對於趙國的戰略意義也就越來越大了。特別是趙人將山西高原上的地緣中心,設在晉陽城後,他們更加迫切的希望有這樣一條快速通道跨越太行山。

其實大家也不必對“井陘”感到陌生。事實上早在中國的國門被西方列強打開,而半推半就的決定以鐵路取代以前的官道,作用帝國的主要交通線時,井陘就成為了當時的“正太鐵路”的修建基礎(1887年開建)。所謂的“太”就是太原,大致等同於趙都“晉陽”城;而“正”則是指的“正定縣”。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這條鐵路後來又向兩端沿伸,並與南北向的京漢鐵路相交,成為中國最早的東西大動脈。而這個十字相交的匯合點,成就了一個叫“石家莊”的小村落,現在它已經成為了河北省的省會。其實這個榮譽想來應該由“正定”縣(清雍正以前叫“真定”)享有的,只不過以當時的技術要想修橋跨越“滹沱河”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正太鐵路”的東起點,沒有選在滹沱河北的正定城,而是移至河南岸的“石家莊”。如果沒有滹沱河的存在,這個新興的交通樞紐應該會作為正定城的延伸,並由“正定”來享有這個榮譽。只是有了滹沱河的切割,石家莊終究還是獨立發展為一個城市了。

依照之前所探索出的規律,我們知道,在從石家莊地區出發後,我們需要先找到一個山口,然後再通過這個山口,進入穿行太行山主脈的道路。而石家莊西面的這個山口就叫作“井陘口”,通行於其中的道路就是“井陘”。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井陘在穿過“井陘口”後,道路並沒有馬上變得難行,因為在山口的西側,太行山東麓有一個小型盆地。這個盆地足以形成一定的自給能力,也就是說可以作為重要的前進基地(相對於山西高原)或緩衝地(相對於河北平原)。因此秦統一六國後,也在這裡置縣,這個縣就叫作“井陘縣”(直到今天也沒有改變),而這個小盆地自然也就叫作“井陘盆地的。

雖然並不清楚中山國和之後的趙國,在這裡設的城邑叫什麼名字,但秦朝的郡縣都是在六國的基礎上設立的,其中大部分的名字都是延用之前,因此中山國也好,趙國也罷,肯定也是將此作為重要的據點的。

其實拋開那些故紙堆裡的地名,單看地理結構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不受那些繁雜的地名影響,直接看清問題的本質。或者說憑藉自己的直覺就能夠觀察出,哪裡有可能是戰略要地。數百年後,韓信就曾經在井陘盆地創造過一個著名的戰例——背水之戰。我們常說的成語“背水一戰”就是從這裡來的。至於戰役的細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下,待到楚漢相爭時,自然會有解讀。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象井陘這樣重要的通道,軍事家們是絕不會忽視的,也就是說,在這條通道的某一處構築關隘是必然的選擇。如果以井陘盆地為中心的話,那麼在盆地的兩頭都可以選點築關。讓河北平原上的政治力量來選擇的話,井陘盆地的西側,山地與平原相交的“井陘口”,是當仁不讓的第一選擇。這裡所築的關叫做“土門關”,也叫作“東土門關”,如果你讓去探尋關隘舊址的話,在那裡還能找到東、西兩個土門村。

之所以在土門關前面,要加個“東”字,並非是因為他在東土門村,而是在井陘盆地的西側,後來還築了一個關,叫做“故關”(舊關),因方位在西,所以也叫“西故關”。

參看〈太行八陘〉之“井陘”示意圖,我們會發現,在井陘盆地以西的路線中,實際上是分了三條支路的。而“故關”所在的位置是在最南邊的道路上。這條路線現在也成為了“太舊高速”的選址(太原——舊關)。

其實很多高速公路的選址都並非是在古典時期的主要通道上,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高速公路都是近二十年修的,而之前的主要道路往往都已經修建了普通公路了;二是很多幾千年來所使用的道路,並非是距離最短的。比如穿越隴山——秦嶺之間的渭河,穿越太行山脈的滹沱河,都是連接兩端的最佳選擇,但由於河谷落差大,都沒能成為古典時期的官道。而現在,由於工程技術的發展,這些“捷徑”都成為了高速公路的選址。

通過故關的“井陘”南線,在古典時期並非主要的道路,在歷史上也幾經廢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條路線沒有貫穿始終的河流。對於長途旅行的人來說,能夠隨時獲得淡水補充是非常重要的。而進陘的北線和中線,都是沿河而行的。只不過北線所沿的河流叫作“溫河”,中線所沿的河流叫作“綿河”。其實這兩條河流屬於同一水系,在它們相交併流入井陘盆地後,又被叫作“冶河”(最後流入了滹沱河)。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如果讓我來選擇的話,要想控制這兩條支線,應該首先會想到在溫、綿兩河相交之處設立關隘。這樣的話就可以以一關,而控二路。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那麼恭喜你,你和古代軍事家們的想法是一致的,這個點上的確有一道非常著名的關隘——娘子關。鑑於井陘正好位於太行山脈的中間,並且是連接山西高原地緣中心——太原的快速通道,因此娘子關一直被視為山西高原的東大門。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娘子關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成為重要的戰場,在抗日戰場中的“百團大戰中”,也成為八路軍襲擾日軍交通線的重要地點。正如本節開篇所說的那樣,正太鐵路就是選擇了井陘(中線)作為築路基礎。不過在當年中山國最先構築這個關隘時,這裡肯定不叫娘子關。因為娘子關之名是源於李世民的妹妹“平陽公主”,這位巾幗英雄曾經率領一支軍隊,為位於李氏家族的根據地——太原,鎮守東大門。因此這個關隘也就被命名為“娘子關”。基於娘子關戰略地位的重要,它也成為了山西高原與河北平原的地緣分割點,河北、山西兩省的邊界也在此。

中山國當年在此防守趙人時,這裡叫什麼名字,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事實上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山國必須控制井陘,否則趙人很容易將之逼退到滹沱河以北,這樣的話,中山國的地緣形勢將變得更加孤立。如果從當時的地緣格局上來說,爭奪井陘的戰爭應當只會發生在趙、中山兩國之間。但實際上,在戰國初期,魏國竟然對井陘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魏國攻滅中山國的戰爭是發生在公元前408—前406年。在魏國攻滅中山國之後不久,魏、趙、韓三國的諸侯身份,就被王室正式承認了(公元前403年)。其實承不承認,都不是很重要了,50年前,魏、趙、韓三家分掉智氏的土地後,實際上就已經拉開了戰國的序幕了。而魏國之所以會想到去攻滅中山國,首先當然是基於他的實力。在繼承了河東、河間的大部分晉國遺產後,魏國的的地緣形勢,與當年晉國稱霸之時已經差不多了。

問題是了這個實力,卻並不代表你一定要打中山國,事實上無論是西線,還是東線,魏國都有更多地區可以拓展空間。或者說渭河平原上的秦國、河濟平原上的衛國,甚至對河濟平原、中原積極滲透的齊國楚國,都是更直接的對手(魏國後來也的確在不斷的與這些對手博弈)。而魏國卻偏偏把最初的目標,定位在中山國,卻不得不讓人感到疑惑。

事實上魏國之所以對中山國抱有濃厚的興趣,除了想擴張在河北平原上的土地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想控制一條穿越太行山脈的通道,正如我們之前所分析的那樣,魏國所渴望的快速通道“軹關陘”,出口還掌握在韓國人手中。而基於實力的對比,想從趙國人手中奪得羊腸坂道(壺關)和滏口陘,是非常困難的(魏國雖強,但與趙國還是同一數量級)。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而那個被大家視為戎狄的中山國,卻控制著兩條重要的太行通道,這不得不讓魏國人感到忌妒。對於他們來說,那條位於五臺山脈和恆山山脈的道路(飛狐徑),並不會是最終的目標,即使控制了,魏國幾乎沒有可能,再一次穿越趙國的勢力範圍,與河東之地相連。魏國的目標,實際上是鎖定在“井陘”之間。

對於魏國來說,他們首先要做的是向趙國借道。我們之前也分析過了,趙國當時同意借道,是因為趙國人認為,魏國人即使打下了中山國,也不可能長期遙控這塊“飛地”,最終還是會由趙國人來收拾殘局的;如果魏國人戰敗了,趙國人當然更願意看到南北兩個對頭,都被削弱了,這樣最終得利的還是趙國。

魏國人當然不會不知曉趙的借道背後的算盤。對於他們來說,也有自己的戰略規劃。魏國的戰略是,在控制中山國後,一方面向東,繞過趙國核心地區邯鄲——邢臺,在黃河與濟水之間(包括河水的兩條支路之間),控制足夠的土地,然後向南與漳水以南的魏國核心區(河北平原範圍)滲透,而他們在漳水以南的大本營也進入河濟平原向北擴張,最終連成一片,將趙國在河北平原的土地,包圍在當中。而在另一線,魏國由河東地區向北進入太原盆地,然後沿著上黨高地的西北邊緣,向東北方面滲透,控制城邑,直至與井陘相連。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應該說魏國在這種戰略是非常冒險的,首先他必須在河濟平原上打通一條戰略通道。而河濟平原也是趙、齊甚至燕國的拓展方向(衛國可以無視)。在這樣的平原地帶,想穩定的保有一條南北向的戰略通道,是非常困難的。而魏國在山西高原之中的北進戰略,所碰到的對手倒還單純,就是趙國。

儘管趙國將太原盆地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但在最初的時候,魏國其實在太原盆地中還是分得有城邑的。而趙國將晉陽定為政治中心,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因為作為晉國在山西高原最早的擴張方向,太原盆地的地緣結構比晉陽以北的忻定盆地,要複雜(各大家族的封地都有可能有)。晉陽城築在太原盆地的北緣,可以讓趙國的都城不至於被其他家族的領地包圍起來。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應該說,在最初的時候,魏國人有可能打通了這條交通線。因為最起碼太原盆地東邊緣,晉陽城東南方向的榆次(現晉中市榆次區)、陽邑(太谷縣)兩邑,成為了魏國的控制區。而經過三年的戰爭,中山國也被魏國所滅。至於在河濟平原,那本來就是一個憑實力說話的爭奪區,誰是霸主,誰的實力更強就有可能獲得更多的份額。也正是基於這種判斷,有些戰國地圖上,魏國的國土呈現出一種怪異的弧形,或者說n字形。而這個n形的兩個腳,就是魏國在河東以及華北平原上的土地,項端那條狹窄的通道,就是“井陘”。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實際上,無論魏國的這種戰略構思能否實現,魏國都很難獲得成功。因為除非魏國能夠在下一步一鼓作氣拿下趙國,否則如此漫長而又狹窄的戰略通道,是很容易被對手切斷的。而在魏國的戰略構思中,應該有順勢拿下整個太原盆地,以及邯鄲——邢臺地區的計劃。但能夠實現這第二步計劃的前提是,魏國能夠順利的消化掉中山國。只是要想徹底控制這個戎狄所組成的國家,卻並不是件易事。


我們前面也分析過,如果不考慮到控制“井陘”,中山國的防線建立在滹沱河一線是最為有利的。而事實上中山國雖然在竭力控制滹沱河以南地區(石家莊地區),但活動中心還是在滹沱河以北。在魏國決定攻擊中山國之前,中山國決定離開太行山的邊緣,向東擴張,並在現在的河北省定州市構築了都城“顧”。而在此之前,中山國的主要城邑都是在太行山的邊緣,也正是憑藉這些城中有山的城邑(中山國舊都“中人城”就是在現在的唐縣境內,靠近太行山),中山國才頂住了晉人(包括趙氏等世家大夫)多年的征伐,即使被攻破,也能退入太行山中保存實力,並最終收復失地。

也許憑藉魏國的實力,中山國即使還是將主力收縮在靠近太行山的區域,也能夠取勝。但中山國將都城遷移至“顧”這樣一個純粹的平原地帶,無疑加速了他的滅亡。在這種地形中,中山國的防守優勢被大大削弱了。

其實中山國的這種情況,和二戰初期的蘇聯有些相似。當時蘇軍在開戰之初,之所以損失慘重,是因為他們的軍事部署,是按照進攻德國的目的在組織的。可惜的是德國人先發制人,以沒有準備好的進攻姿態來防禦,蘇軍的慘敗也就在所難免了。中山國當時也是這樣的,在他們最大的敵人——晉國陷入分裂後,中山國獲得了最好的發展機會,因此也有意向平原地區擴張,以佔據更多平整的土地。既然已經選擇按華夏的方式組織國家,那麼生產方式自然也要向農業轉變了。

問題是魏國的動作的確夠快,在中山國遷都至“顧”後(公元前414年),就立即感覺到機會來到了。而中山國應當完全沒有料到是魏國對他發起了攻擊,對於中山國人來說,他們更加熟悉的對手是趙人。即使是在晉國沒有被瓜分之前,趙氏家族也是他們最主要的敵人。現在,他們只能在一個新的,尚未適應的環境中,去迎戰一個陌生的敵人,中山國的勝算自然要小很多了。

中山國的命運,以及“井陘”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

不過魏國人也沒有笑到最後,因為他們固然會在平原地區佔據優勢,但當中山國的部族收縮至太行山的邊緣時,魏國就沒有太大辦法了。也許佔據一個國家的都城,並控制他們主要的耕地,可以稱得上是把一個國家給滅了。但只要中山國還有足夠的人力,活動在那些山地之中,魏國就不可能穩定的佔有中山國的國土。

假如中山國的國土和魏國的核心區緊密相連,那麼魏國完全有可能將太行山中的戎狄們困死。問題是魏國沒有這樣的條件,即使能夠向東繞過趙國,打通戰略通道,佔據中山國的魏軍也無法穩定的獲得魏國河內地區的支援。而中山國後來的故事有點象越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終在公元前380年復國成功。這一次,中山國吸取了教訓,將都城重新遷回到靠近太行山的地區,在滹沱河北,依山傍水的建立了新都“靈壽”(現河北平山縣三汲鄉)。

如果說越國當年能夠復國成功,是因為吳國的戰略失誤,為他們保留並擴大了在平原地區的國土。那麼中山國得以從山地中絕地反擊,則是得到了趙國的暗中支持。對於趙國來說,讓魏國安穩的消化掉中山國,比讓中山國與之為敵更加危險。正如我們剛才所分析的,誰都能看出來,魏國消化完中山國後,下一步就是將趙人擠出華北平原了。

無論是當年的諸侯相爭,還是現在的國際形勢,都遵循著一個原則“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趙國和中山國這兩個永恆的對手,在面對更為強大的敵人時,也可能形成戰略聯盟。不過在魏人退回到漳水以南後,趙國和中山國的關係又迅速恢復到原點了。對於趙人來說,他們在暗中支持中山國復國之後,又迅速的被中山國視為敵人,不滿的心情可想而知。寫個故事,將之比喻成反覆無常的“狼”(中山狼),也算是一種發洩吧。

不過事情總歸還是要通過戰爭方式來解決的,在中山國復國後沒幾年,趙國就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進攻(前377、376年),而中山國後來的應對方法,一如後來趙國對抗魏國,魏國對抗秦國一樣,就是沿邊境構築長城。

就趙國來說,他們在南線的作戰應該會順利些,但在中山國放棄滹沱河以南的土地,退守滹沱河北岸後,趙國的南線進攻就變得不那麼順利了。現在還沒有考古學方面的證據,表明中山國沒有在滹沱河北岸構築“河堤長城”(已發現的都是建築在太行山上的,河堤長城是非常難保留的)。不過在經歷過魏國的滅國之恥後,中山國肯定會加強滹沱河防線的防守的,就象趙國被魏國攻破邯鄲後(後歸還),決心構築長城加強漳水——滏水防線一樣。因此趙人對於中山國的戰爭仍然進行著異常艱難,始終無法從南線越過滹沱河佔領中山國腹地。

既然南線走不通,趙國很自然的將視線轉移到北線了。在那裡,趙國已經控制了忻定盆地,也就是說,趙國可以通過當年白狄遷移的路線,從恆山——五臺山脈的中間穿行而過,進入中山國的北部,由北向南攻擊中山國。事實上趙國也正是按照這樣的路線,在公元前296年,最終吞併中山國的。而這條攻擊路線的打通,並非只涉及到趙、中山兩國。燕國和另一個戎狄小國“代國”都在這場地緣博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也是我們下一節分析的方向,到時候,偉大的“趙武靈王”也將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