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表面在王振,實質是儲君教育的失敗


一、導語

太子關係著一個王朝的根本和未來,對於太子的教育,西漢時期的政治家賈誼認為,應該從早教和選人兩個方面著手。明初的幾位儲君的教育比較成功,如太子朱標、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等,但是到了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鎮時,開始發生了偏差,在英宗的教育中存在著重知識傳授、輕視歷練和選錯人的缺陷,結果把一個好苗子毀掉了,這與宣宗過早去世有一定的關係。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表面在王振,實質是儲君教育的失敗

朱瞻基只在位十年。

二、重視說教,輕視歷練。

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間是一位比較英明的君主,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與父親仁宗的統治,被稱為仁宣之治。他本身的成功與朱棣父子的言傳身教有關,與他較早的獨自處理政務和在戰場上的拼殺不無關係。

1.宣宗在臨終前沒有安排好太子的培養問題。

朱瞻基對太子的教育還是比較重視的,太子6歲的時候,就著手培養他的軍事才能。

宣德八年(1433)二月,明宣宗按照朱棣為他選派幼軍的做法,命太師英國公張輔、太子太保成國公朱勇等人選擇京營子弟6000餘人,加以訓練,準備當太子隨從,旨在培養朱祁鎮的軍事才能。

宣德十年(1435)十月,宣宗朱瞻基準備在第二年開始太子的啟蒙教育。不幸的是在這一年,宣宗病逝。

宣宗在臨終前並沒有安排好太子的教育問題,在遺詔裡,命太皇太后和皇后聽政。遺憾的是,宣宗沒有給太子留下隻言片語,更沒有涉及具體的培養問題。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表面在王振,實質是儲君教育的失敗

宣宗遺詔,太皇太后輔政。

在宣宗遺詔的旨意下,政務要經過張太后首肯後才能實行。張太后囑咐英宗要充分依靠先朝老臣,不要擅自做主。

當時英宗年紀尚小,這樣的安排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她對幼主英宗政事的歷練缺乏清醒的認識。

2.對太子的培養上重空洞知識的傳授,忽略了處理政務的培養。

楊士奇、楊榮、楊溥,史稱“三楊”,開始也比較重視幼主英宗的培養。

正統元年(1436)初,楊士奇等大臣開始為小皇帝講解經史,英宗本人也屬於好學生,楊士奇曾稱讚他好學。南京翰林院侍講學士周敘,稱讚英宗有成大事的潛質。這些說法也許有拍馬屁的嫌疑,但也反映出英宗讀書是上心的。

楊士奇等人在培養太子時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重視空洞理論的死板說教,忽視了對英宗實際處理政事的鍛鍊。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表面在王振,實質是儲君教育的失敗

在培養幼主時,楊士奇等人重視空洞的說教。

他們以英宗年幼為名,早朝的時候只彙報8件事,而且這幾件事前一天內閣都提出了處理意見,只是在皇帝面前走走過場。三楊的出發點是好的,然而沒有實質內容的早朝,導致英宗沒有提出自己見解的機會,也就得不到實際的鍛鍊。

這種做法和諸葛亮相似,諸葛亮輔助劉禪的時候,大小事務都由自己包辦,劉禪成了聾子的耳朵,最終淪為了歷史的笑柄。如果他們不是事事包辦,而是採用循循善誘的方法,讓君主自己做出選擇,他們在旁邊指導,久而久之,君主的執政能力必會出現提高。由此可見,一個特別出色的大臣對君主來說未必是好事。

此時,楊士奇等人已經老了,在政事的處理上趨於保守,英宗有時會對朝政發表改革的意見,被他們拒絕了,如此也挫傷了英宗的積極性。

如,英宗曾想在用人制度上有所變更,主張廢除由數名官員聯合舉薦地方官員的做法,恢復由吏部選派。英宗看到了保舉之法的弊端——就是出於公心舉薦的人越來越少,很多有保舉資格的官員,收受賄賂,誰給的好處多舉薦誰。

英宗的建議能起到事前預防的作用,著眼於源頭,實為必要,楊士奇認為,發現舉薦作弊的懲治就行了。楊士奇再三告誡英宗,要守宣宗皇帝的規矩。最後英宗無奈接受。楊士奇的做法嚴重挫傷了英宗政事歷練的積極性。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表面在王振,實質是儲君教育的失敗

年幼的英宗好學上進。

同為輔國重臣之一的張輔,也存在著楊士奇的毛病。正統元年(1436)十二月,9歲的英宗主動要求向久經沙場的張輔學習打仗的本領,張輔不予理會。反映出張輔對英宗治國才能培養的漠視。可以說張輔此時的不作為,埋下了英宗不信任他的種子,成為土木堡之變時的禍根之一。試想,如果張輔認真教導英宗軍事,一可以增長英宗的見識,不會犯後來土木堡之戰中的錯誤,二可以贏得英宗的信任,在土木堡之戰時,就不會淪為隨從,能參與到軍事指揮上,有可能避免英宗被俘的發生。從這一點看,張輔也要為土木堡之變擔上一份責任。

輔臣如此,其他大臣也有樣學樣,正統元年(1436)十二月,英宗命代理兵部尚書王驥彙報西北軍情,結果王驥置之不理。年幼的英宗十分惱火,當面召見王驥,責問他:

"邊情緊急如此,爾等何故遲延不議?欺聯年幼邪?"

——《明英宗實錄》

意思是說,軍情這麼緊急,你們為什麼拖延不商議彙報,欺負我年幼嗎?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英宗雖小,卻也心繫國家,然而沒有人把他當回事。

三楊雖然是歷史上的能臣,但在幼主培養上,確實不如明成祖朱棣,其關鍵處在於,他們沒有認識到政事歷練對一代賢君成長的重要性。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表面在王振,實質是儲君教育的失敗

太后並沒有意識到歷練的重要。

知識的傳授,對君王的成長固然必要,但是一代英才的成長更是離不開親身的歷練,"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英宗的治國願望沒有得到以三楊為代表的大臣的有力支持,這就為太監王振介入朝政創造了機會。

三、王振在朱祁鎮的成長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引導角色

在《明史》中,王振為非作歹,這麼壞的一個太監,難道英宗沒有分辨力嗎?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少年的英宗好學上進,心有社稷,他難道會分辨不出好與壞?清修《明史》為了杜絕宦官的危害,故意隱去了王振做過的一些善事,誇大了壞事。在《明實錄》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太一樣的王振。

1.王振的做過的一些好事。

在《明實錄》中王振的正面記載:

舉薦賢才。正統十年(1445)正月,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同知耿九疇,因為丁憂離職,鹽商請求重新任用他,王振對英宗說,這個人廉潔,所以他們才有這個請求。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表面在王振,實質是儲君教育的失敗

這個王振年齡有點小啊。

十三年(1448)五月,王振舉薦有才幹的石璞為工部尚書。

對混飯吃的的官員,他也建議皇帝嚴懲。正統六年(1441)閏十一月,戶部尚書劉中敷等人翫忽職守,經王振舉報後,被下獄。

王振前期處事還算公道。正統四年(1439)十月,福建金事廖謨打死了驛丞。驛丞與楊溥是老鄉,廖謨與楊士奇是老鄉。楊溥要為老鄉報仇,要處死廖謨。楊士奇則袒護老鄉廖謨,認為他是因公殺人,沒罪。二人爭議不決,請太后裁決。王振向太后說,二人提出的建議都是基於老鄉的緣故,殺了太重,不追究太輕,應該降職處理。太后接受了這個建議。

"福建金事廖謨杖死驛丞。丞故楊溥鄉里,金事又士奇鄉里也。溥怨謨,論死。士奇欲坐謨因公殺人。爭議不決,請裁太后。振曰:'二人皆挾鄉故,抵命太重,因公太輕,宜對品降調。'太后從之,降謨同知。"——《明史紀事本末》

王振秉公處置,贏得了張太后的信任,允許他參與政事。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表面在王振,實質是儲君教育的失敗

初期,王振對三楊還是很尊敬的。

王振處理政事時,也能虛心接受楊士奇等輔政大臣的意見。

"振每承命至文淵閣,三公與之言,振必立受。"

——《寓圃雜記》

2.在英宗的成長中,王振的作用不讓忽視

早在宣德時期,王振因"有才識"被朱瞻基賞識。宣宗安排他負責教授太子讀書識字,可以說是英宗的啟蒙老師。作為東宮師傅,王振威嚴持重,英宗頗有些怕他。

王振教導英宗盡心盡力年幼的英宗一度沉迷於擊球,王振勸導說,先皇帝差點因為玩毽子丟了天下,陛下這麼貪玩,社稷該怎麼辦?英宗羞愧的無地自容。三楊見到後讚歎有加,宦官中還有這樣的人!

王振還教導英宗不要輕易封官許願,要珍惜國家的名譽。一次一個宦官長期伺候英宗梳洗,英宗要封為奉御,王振勸諫說,官職應該賞給有功的人,這種伺候人的技能,賞點財物就好了。

……

王振以具體的事例對英宗進行有針對的教導,與空洞乏味的說教相比,效果更好,與楊士奇、張輔等人對英宗的漫不經心或者置之不理相比,英宗選擇信任誰一目瞭然。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表面在王振,實質是儲君教育的失敗

王振在英宗心中的位置不一般。

在宣宗、張太后為首的當政者,缺席了英宗的政事歷練後,王振抓住這個機會,填補了英宗朱祁鎮這方面的空白。也就很好理解為什麼王振在死後還能得到英宗的尊寵了。

3.王振的生理缺陷,決定了他擔不起治國大任

王振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作為宦官,生理上的缺陷導致的人格缺陷,決定了他負不起治國的重任。歷史開了一個玩笑,不足以擔任治國大任的太監卻掌握了朝廷的大權。

九歲的英宗一即位,就任命王振掌司禮監。司禮監可以代替皇帝批紅,可以說他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政事的最終決定權。

王振能夠擅權與掌管內閣的三楊等人脫不了干係

英宗剛即位的時候,王振每次去內閣傳旨的時候,恭恭敬敬在門外等候,楊士奇等人將他召喚進來,讓他坐著說話,於是王振的權勢越來越重。楊士奇為救罪孽深重的兒子楊稷,竟將內閣之權讓給了王振,說明楊士奇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王振的專權。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表面在王振,實質是儲君教育的失敗

英宗在土木堡被也先俘虜。

正統七年(1442),隨著太皇太后去世,三楊中,楊榮死於正統五年,士奇因為兒子楊稷犯罪閉門在家,楊敷年老多病,王振的權力幾乎沒有了足夠的制約。沒有人約束的王振,人格的扭曲的王振,大權在握的王振,極易爆發出極強的破壞力,而這種破壞力的終極表現就是土木堡之變。

四、結語

明宣宗朱瞻基去世的早,沒有來得及培養太子朱祁鎮。臨終前,他的心思是保持政權的平穩,沒有對小皇帝的培養做出詳細的安排。

明英宗即位後,最高決策者太皇太后和輔臣忽視了英宗的政事歷練。王振趁機而入,獲得了英宗的寵信,最終釀成"土木堡之變"的慘禍。

朱標、朱允炆、朱高熾、朱瞻基在儲君時期,既注重文化的傳授,道德的培養,更注重政事的歷練,他們在歷史上留下了較好的名聲。而英宗的培養則是一個失敗的例子。重視說教,輕視政事的歷練,終於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經"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王朝開始由強盛走向衰落。【本文由閔不克原創,歡迎關注。】

1.《明史》

2.《明史紀事本末》

3.南炳文、湯鋼《明史》上冊

4.張巧《明代宮廷教育與“問題皇帝”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