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殊不知在刘备之前曹操早已有三顾之举

人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却很少有人知晓早期的曹操也有“三顾”之举,不过他请的不是诸葛亮,而是许昌的荀彧。

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殊不知在刘备之前曹操早已有三顾之举

荀彧字文若,河南许昌人,出生于本郡望族。祖父荀淑、父亲荀绲、叔父荀爽均担任过地方官,在当时颇有名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荀彧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他少年时代就出类拔萃,在同龄人中特别突出。他年龄虽小,但已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加上他品行端正,深得乡邻赞誉。南阳何颥善于识别人才,一见荀彧,连声称奇,说他不同凡响,将来必定能成为王佐之才。

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荀彧的神机妙算、力阻退兵,为官渡之战的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荀彧跟随曹操多年,战功卓著,曹操深表钦佩,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曾向汉献帝上《请爵荀彧表》,封荀彧为万岁亭侯,后来又增封千户。曹操还要把荀彧的官衔由代理尚书令晋升为正式尚书令,经荀彧数次辞谢才作罢。

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殊不知在刘备之前曹操早已有三顾之举

东汉末年,曹操的兵马在山东壮大起来后,他看到兵多将广的阵势,满心欢喜。可是他渐渐地觉察到,只有能冲锋陷阵的将士不行,还要有才智超群的人出谋划策。可去哪里找这样的人呢?于是他上了泰山,请教高僧——明镜指点。明镜给了他一个锦囊,上写“遇怒则拆”四字。曹操也没多问,揣好锦囊下山了。

不久,曹操率大军进入中原。经过许昌时,他觉得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就命大军安营扎寨,驻守在这里。他把中军帐设在许昌城北门外一个庙里,号令士兵不得骚扰地方。可他没想到不少新招来的士兵野性未改,连他的堂弟曹仁也在背地里带兵抢掠商家和百姓。一时间,许昌被闹得鸡飞狗跳,百姓惶惶不安。但这一切曹操并不知道。

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殊不知在刘备之前曹操早已有三顾之举

这天,曹仁急火火地进了中军帐,手握一张帖子呈给曹操。曹操一看,见上边写:“许昌来了曹孟德,千家万户齐遭灾。丧失民心如鼠辈,总有一天难过街”。下面的落款是荀彧。曹操不禁一股怒火冲顶:这荀彧是何人?胆子也太大了,不惩戒警告他,我们在许昌就难以立足。曹操刚要令曹仁去查询捉拿,猛然想起泰山高僧的话,就住了手,赶紧找出锦囊拆看。看毕,不由庆幸自己没有鲁莽行事。

原来锦囊中的帖上写:“写帖斥骂你者,即是欲求之贤人奇士”。这一句话使曹操转怒为喜,激动得大声说:“贤人有了,贤人有了。”

荀彧在中原是无人不晓的大学问家。他早有出山干一番事业的心意。这次曹操统率大军来到许昌,他想投奔,可对曹操不了解,恰好得知曹仁领兵抢掠了商家和百姓,他便灵机一动,借此事责骂曹操,以试探曹操的态度。

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殊不知在刘备之前曹操早已有三顾之举

曹操吩咐曹仁快去备一份丰厚的礼品,要他陪同自己立即去请那个写帖子的人。曹仁莫名其妙:“人家骂了你,你倒带厚礼去请人家,这叫什么事儿呢。”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朔风如刀。二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荀彧的家,但是门却锁着。曹操一直恭候在门外。过了好久,不见有人回来,曹仁实在冻得忍耐不住,就想砸开门进去等候,马上遭到曹操的严厉呵斥。又恭候了一会儿,曹操的胡须上结了冰,两人才扫兴而归。

过了几日,曹操让曹仁带上礼品,两人又一同去请荀彧。这次又很令人扫兴,荀或仍没在家。曹操仍如前次那样,恭立等候。天空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花很快盖住了曹操的脚背,他的脚都被冻僵了,这一次又是快快而返。

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殊不知在刘备之前曹操早已有三顾之举

曹操走后,有人将曹操的形象和恭候的情形告诉了荀彧。荀彧听了点点头说知道,知道。”

此后数月,曹操一时忙于军务,脱不开身,未能再请荀彧。转眼到了第二年的三月,清明节这天,荀彧携带纸马、供品到城东祖坟扫墓去了。他跪下磕头时,忽觉身后不远处也有人在磕头,不由心中一怔,暗想:曹操又来了。但仍装作不知,头也不回。磕罢头,他立起身,默默地盯视一番坟茔。这时,他感觉身后那人也已立起身,伫立在不远处。荀彧估摸时间不短了,再不能不回头了,他故意问道:“你是何人?来这里干什么?”

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殊不知在刘备之前曹操早已有三顾之举

那人打躬施礼道:“我是安徽亳县曹孟德。曾几次到府上恭请,怎奈孟德无缘,均未能见。今猜荀公定到祖茔致祭,便再来请。已恭候多时,不敢打扰。”

荀彧心中发热,面上却淡淡笑:“荀某乃山野百姓,不懂治国安邦的道理。曹公您请错人了。”

曹操慌忙又打躬作揖:“荀公,谁人不知您胸藏纬地经天之才,腹隐安邦定国之谋,何必谦辞。孟德决心已下,非先生不请。”

荀彧说:“曹公,不恨我骂您吗?”

曹操连连摇头:“荀公指帖子吗?孟德觉得骂得有理。治军不严,该当如此。愿今后多骂才好。”

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殊不知在刘备之前曹操早已有三顾之举

荀彧终于点头答应出山。曹操大喜,即请荀彧去军帐中一叙。荀彧推说患有腿疾,行动困难。曹操立即伏身,要把荀彧背出墓地。荀彧也不客气,就伏到曹操背上。曹操把荀彧背出墓地,又亲自牵过马来,扶荀彧上马。

192年,曹操出任兖州牧,不久又出任镇东将军。荀彧则以镇东司马之职随从左右,替他出谋划策。曹操和荀彧食同桌,寝同床,终日形影不离,谈论兵书战策和安邦定国之道。之后他根据荀彧的建议,连续发出五道《求贤令》,广招天下文武人才,势力大增,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

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美谈,殊不知在刘备之前曹操早已有三顾之举

212年10月,曹操南征孙权,便上书朝廷,请求派荀彧到谯县慰劳将士。于是荀彧前往谯县犒赏三军,行饮飨之礼。随即,不等荀彧劳军结東,返回许城,他又乘机让皇帝刘协把他留在军队中。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不久忧郁而死,时年50岁。荀彧临死之前,将他的书稿全都付之一炬,使他的大量谋略灰飞烟灭,令人惋惜。

苟彧想投靠曹操,所以不止一次地反向试探,甚至还大骂曹操。人要适时地说反话,以便观察对方的反映。这是处事的一种方略。因为,只有在反和逆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这样才会使自己在发展的路上选择无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