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飞机的武器简陋之极,飞行员一人要身兼数职,武器五花八门

我们看今天的战斗机感觉非常先进,战机除了大部分都拥有机载电子设备外,还装备了各式各样的导弹武器。但是在一战时期,刚出道的战斗机武器非常简陋,不光火力输出不够,而且命中率也非常的低。

一战飞机的武器简陋之极,飞行员一人要身兼数职,武器五花八门

空战绝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明,早在一战之前的小规模战争中,飞机或者飞艇已经执行观察和宣传的任务,第一架军用飞机的产生时间是1909年,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则是1911年。

不过军用飞机被大规模广泛的用于战场上,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作为一种新武器,飞机在一战前期主要是起辅助作用的,几乎所有军事大国都有军事航空部队,飞机总数约有1000架。

但大战初期主要执行侦察、通信、炮校等辅助性任务,直到机枪被搬上飞机。直到有人开始把武器搬上飞机后,各国都学着将各种攻击性武器搬上了飞机,这一时期飞机上的武器五花八门,取决于飞行员的想象和喜好。

一战飞机的武器简陋之极,飞行员一人要身兼数职,武器五花八门

于是,钩子、标枪、手枪、步枪、机枪等应有尽有。人类历史上的空战时代的序幕正徐徐拉开。不过当时飞机上的火力确实很落后,当时所装备的武器最强的,也就是一挺或者数挺机关枪而已。

当然按照当时飞机的设计水平,机枪也没有进行内置,只不过是简单地捆绑在战斗机上而已。比如一战时期的英国,因为英国作战部反对购买其他国家生产的机枪,因此英国皇家飞行部甚至使用本国产的单发步枪作为空战武器。

在一战爆发后的头几个月中,英国飞机上的各种武器包括:11.4毫米的冲锋枪,7.7毫米的步枪以及手枪等都在战斗机上使用过。而7.7毫米的“路易斯”机枪后来得到了广泛使用。

一战飞机的武器简陋之极,飞行员一人要身兼数职,武器五花八门

“路易斯”机枪其供弹装置为一个转盘式弹匣,弹匣可在空中更换,每个弹匣内装47发子弹;后来改成了双层转盘弹匣,备弹量增加到96发。

由于当时机枪不能穿过螺旋桨射击,所以一般英国人将“路易斯”机枪安装在双翼机的上翼表面。这样,当需要进行瞄准、射击时,射击员必须站起来。

而且当时机枪的可靠性较差,经常需要射击员站起来进行修理。在时速为100多公里的大风中完成这一切,显然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

一战飞机的武器简陋之极,飞行员一人要身兼数职,武器五花八门

当然了,开始最让人头疼的还是机载机枪的固定位置,因为螺旋桨的原因,机枪不能固定在机头,因此飞行员作战瞄准时非常吃力。

也有人把机枪装在后座上,有一个专门的射手来负责射击,但战斗机接敌后必须将机身侧面或者机尾对准敌人,这对驾驶员的操纵要求极高。而且机枪手往往会在忘乎所以的连射中将自己飞机的垂直尾翼和双主翼连接器打得稀巴烂。

当时还有人把机枪装在机翼下,可以由驾驶员自己操纵,这样可以让飞行员一人就完成驾驶和射击任务。但这样做实在是太难瞄准目标,完全是凭经验和运气,

一战飞机的武器简陋之极,飞行员一人要身兼数职,武器五花八门

当时机载机枪使用的基本都是简陋的机械瞄具,因为那时候的战机机动性能差,一般凭借驾驶员的个人经验来修正弹道即可。而且机枪故障和换子弹都成问题,所以这也是一种不成熟的方案。

直到大家都知道的德国人在法国人的研发基础上,率先成功研制出了专业的射击协调装置,才彻底解决了机头螺旋桨避开子弹的问题,机枪终于可以安装在机头射击了。

德国人的这一研发成果也一度让其空军占据空中优势,但随着英法军队不久后也缴获得了协调器的相关技术,一战时期的空战又变得对等起来,反正大家都用上了一样的简陋技术。

一战飞机的武器简陋之极,飞行员一人要身兼数职,武器五花八门

但是早于英法空军开创了许多战术动作经验的德国空军,诞生了像“红色男爵”里希特霍芬这样的许多传奇人物,往往机会和成就会向更有才能的一方倾斜。

随着飞机后来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参战各国又开始想法增加飞机的攻击性,因此一大批脑洞大开的操作又出现在战场上。

那时的战斗机飞行员必须身兼数职,他们还会在自己的座舱之内,携带一定数量的炸弹。等到达指定目标上空之后,用肉眼判断位置,再用双手将炸弹从座舱之内取出扔到该目标区域。

一战飞机的武器简陋之极,飞行员一人要身兼数职,武器五花八门

由于座舱之内能够携带的炸弹数量不多,也没有精确定位功能,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个时候空军作战的效率有多么低下。当时除了德国喜欢用飞艇轰炸外,其他各国对轰炸概念显得的不屑一顾,就连英国也是翻遍家底竟然一架轰炸机也没有。

英国不久研制出第一种专业轰炸机汉德利.佩吉0/100,于1916年11月投入使用,首次行动就是由多架0/100轰炸机从法国南锡伏击的基地出发,深入德国境内进行轰炸。

与英国人差不多,法国人的轰炸机也是为克制德国的“齐柏林飞艇舰队”,但法国人更有远见,一战前就开始研究专业轰炸机,著名的“瓦赞”式就是这种远见的产物。

一战飞机的武器简陋之极,飞行员一人要身兼数职,武器五花八门

1914年8月14日,法国派出“瓦赞”式轰炸机向梅斯附近的德国飞艇库进行了轰炸。随后各国开始大力装备上相对专业的轰炸机后,才真正让战斗机飞行员双手解放了出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绝对是空战中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时代,虽然当时它们作战效能极其有限,但同期对地攻击、远程轰炸等多项任务也开始出现,单机也发展到后来编队作战。正是因为一战时奠定的这些空战基础,才有了后来二战时期成熟的空军作战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