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赵凡丁201


百度或谷歌能找到的那些标准资讯,我就不多说了。

就让我来告诉你一些不知道而又有趣的洪都拉斯事实吧!


在美国法律史上发生了一个古怪有趣的故事

一名洪都拉斯上校想出售一块月球岩石,你没听错,是月球岩石,美国商人艾伦罗森到洪都拉斯问价,上校要价一百万美元,最终被艾伦罗森压价以一万美元购得,而且还不是一万美元现金,而是同等价值的卡车。

艾伦罗森很高兴,拿着岩石到哈佛大学检测,发现原来真的来于月球,非常珍贵。

当他想高价卖出岩石时,被美国警方的密探拘捕,原因是他出售国家级物品,这块岩石后来归还给洪都拉斯政府,岩石是当初美国登月回来后送给洪都拉斯的礼物。在洪都拉斯,一台卡车就能买到国家级物品,可想而知,只要有钱,洪都拉斯什么都卖。


多名农夫被处决砍头,政府草草了事

农夫会把土地卖给毒品卡特尔,让他们在郊野设可卡因工厂,农民甚至还会加入制毒。只要有农夫不听话,就会被杀,曾经有多个农夫反抗毒品卡特尔,结果,他们在自己的农田上被人处决砍头,政府草草了事,一堆头颅还一直在农田上,没人理会。还用血在他们的农田上写道:

"这就是不乖者的下场"

洪都拉斯部长博尼利亚曾说:

"不是我们不想打击毒品市场,而是,我们这个国家上有墨西哥和美国,下有哥伦比亚,正位于吸毒者的制毒者之间,是两者的桥梁,要打击也不是如此简单"

洪都拉斯被称为"香蕉共和国"

曾经有做水果贸易生意的公司老板会收买洪都拉斯官员以换取有利的关税,即使一个水果公司老板都能收买洪都拉斯的高官。故称"香蕉共和国"。现在泛指贪污和不稳定的国家。


洪都拉斯的士兵和警察薪水极低

毒品卡特尔非常容易便能贿赂他們,这是毒品卡特尔经常问被收买者的问题:

"要钱还是要吃子弹?"

士兵和警察当然选钱。


大部分官员﹑士兵﹑甚至领导人都和毒品卡特尔有利益关系,相当腐败

前第一夫人贪污腐败,挪用政府钱私用。


全球谋杀率最高的国家,一个洪都拉斯人在一辈子当中,会有10%机会被杀

根据联合国统计,洪都拉斯最全球谋杀率最高的国家,一千人之中就有一个会被谋杀。另外,"经济学人"研究部门也估算得出,每一个洪都拉斯人在一辈子当中,会有10%机会被杀,你没听错,是10%,可怕的暴力令人发指,谋杀案多到连警察都查不清。


一分钟路程都不能走,太危险

以上是美国记者汤姆温莱特,他到洪都拉斯访问,在夜晚,他刚从洪都拉斯的美国大使馆出来时就被大使馆的门卫叫停:

"你打算走路去那?"

汤姆温莱特:

"走回去旅馆,在旁边而已,一分钟路程。"

门卫说:

"别,你坐车吧。"

汤姆温莱特:

"但是,只有一分钟路程。"

门卫坚持:

"相信我,坐车吧。"

可想而知,洪都拉斯的治安多好啊!


如果你有钱,基本上能买到比政府强大的军力。

你几乎很难在洪都拉斯的街道见到警察,大多企业﹑酒店或私人机构都会雇用私人守卫,在洪都拉斯私人守卫比警察还好用,至少能保护你。如果你有钱,基本上能买到比政府强大的军力。


分析指出,洪都拉斯是全世界最适合犯罪分子和毒品卡特尔驻扎的国家

从世界银行的专家分析二百个国家的"经商环境报告"﹑以及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可以看出,洪都拉斯是全世界最适合犯罪分子和毒品卡特尔驻扎的国家。


毒品卡特尔竞争力报告,洪都拉斯是犯罪分子的伊甸园。

曾研究洪都拉斯的记者汤姆温莱特做了一份"毒品卡特尔竞争力报告",统计结果是由法律制度完善度﹑警力﹑警察的可靠度﹑政府的贿赂情况﹑公共资金转移﹑市民对政客的信任﹑司法独立性﹑政策的偏好﹑犯罪和暴力的商业成本﹑组织犯罪的情况﹑企业的道理行为等数据分析出来的,一分最低,七分最高。分数愈高愈适合经商,愈低愈不适合经商,作为生意人,当然要选最高分的国家经商,才有安全保障,但作为犯罪集团,就要反过来看,选那些低分的国家来下手,洪都拉斯就是那些几乎接近一分的国家,说一句笑话:

"毒品卡特尔可能看了这份经商环境报告和全球竞争力报告才打算在洪都拉斯驻扎的。"

腐败感知指数

国际透明组织会公布年度"腐败感知指数",用来羞辱腐败的国家使他们打击贪污,洪都拉斯就是他们其中羞辱的对象。


澳门作家何卓伦


作为拉丁美洲最不发达国家,洪都拉斯或许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地方相当陌生,毕竟往来非常少,不过对于喜欢足球的人来说应该还好——随着中超的北京国安、山东鲁能曾引入洪都拉斯外援,而2014年,洪都拉斯更是第三次进入世界杯决赛。这个盛产香蕉与咖啡的中美洲小国才引起注意。

尽管洪都拉斯资源丰富风景迷人,在世界足球界更是小有名气,却因为常年动乱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如今依旧是世界上著名的穷苦之地。


整个洪都拉斯的面积大约11.2万平方公里,比江苏省略大,总人口不到1000万。全境四分之三都是科迪勒拉山系的熔岩高原与台地,平原仅仅分布在东部沿海与河谷地带。洪都拉斯北临加勒比海,而在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也有一小段海岸线,一半以上的土地都被茂密的热带雨林覆盖,矿产资源丰富,也是中美洲最大白银产地。

与墨西哥以及很多中美洲国家一样,洪都拉斯人口大多数都分布在西部的内陆高原地区,而沿海平原人口与城市稀少。毕竟相对于凉爽而平摊开阔的内陆来说,沿海地区雨林沼泽密布,气候湿热虫瘴丛生,很不适合生活。


作为当年西班牙殖民地的一部分,受到历史影响,洪都拉斯与大多拉丁美洲地区一样都使用西班牙语,总人口85%都是印第安人与欧洲白人后裔的混血,信奉的也是天主教。

洪都拉斯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也不算差,但是至今仍旧相当落后。洪都拉斯出口商品中,香蕉与咖啡占据了一半以上,当然,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出口地之一,也是全球第十大咖啡产地。除此以外,洪都拉斯出口也大多是矿产与农业产品,工业与服务业都非常之后。

洪都拉斯曾经是美洲玛雅文明的核心地区,如今却成为拉丁美洲的一处角落。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全部医院不到100家,艾滋病与疟疾患率位居中美洲首位。虽然有古老的历史、迷人的风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令人不安的洪都拉斯让游客望而却步。


澹奕


洪都拉斯,西班牙语意为“深邃”,是中美洲的一个国家,面积11.2万,比我国浙江省面积大一点。人口910万,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我国明代《坤舆万国全图》称之为“酆度蜡”。

它与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陆上为邻,濒临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洪塞加湾。大陆以外的加勒比海上还有天鹅群岛、海湾群岛等领土。

洪都拉斯南北两面沿海地区,风光旖旎,风景如画,是旅行者的天堂。

每年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特别是来自西班牙、葡萄牙这些与洪都拉斯有历史渊源的国家的游客很多。旅游业是洪都拉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洪都拉斯首都叫特古西加尔巴,是个古老的城市,也是古代玛雅文化发祥地之一。

公元4-7世纪,洪都拉斯西部是玛雅文明之一。1524年在西班牙人的武力进攻下成为它的殖民地。1539年划归危地马拉都督府管辖。(下图:玛雅文化遗址和复原图)

洪都拉斯人口除了土著印第安人外,殖民主义后代定居与当地通婚形成的后代以及来自非洲奴隶的后代也占很大比例。

1821年洪都拉斯独立,随后的150多年里,政局一直动荡,光1821年-1978年的统计,政变次数就有139次。主要原因一是内战,二是英美等国的政治控制、经济掠夺。(下图:活跃于上世纪80年代的洪都拉斯游击队)

这些列强想要在洪都拉斯攫取利益,就要扶植傀儡,于是政变、人民起义、罢工等轮番上演。

比如英国,它在1840年代起,侵占洪都拉斯东部地区和巴亚群岛,修建铁路,并取得大片土地的租让权。

再如美国,到1913年就控制了洪都拉斯90%的对外贸易。洪都拉斯的矿产、香蕉、电力、运输业等都在美国公司控制之下,并且美国还派兵干预洪都拉斯内政,扶植傀儡政府。

洪都拉斯是个贫穷的传统农业国,咖啡、香蕉是其大宗出口产品,主要买家是美国。

洪都拉斯的足球运动比较有名,历史上曾3次打入世界杯世界杯决赛周,3次夺得中美洲国家杯冠军。

洪都拉斯是世界上谋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邦派暴力威胁着全国各地的社区,年轻人只有一个选择:加入邦派或死亡。

2015年洪都拉斯的杀人率为每万人中有6人,其中大部分杀人案件未被起诉。平均每天有一名18岁以下的儿童因暴力而死亡。

原因是洪都拉斯执法资源严重不足,导致犯罪活动猖獗,并形成恶性循环。很多案件无法破案,受害人又害怕报复,只能选择默默忍受,甚至不报案。

自2018年以来,成千上万名以洪都拉斯人为主的“移民大军”一直持续北上移徙,试图进入美国。

而远在美国,大约有100万人是来自于洪都拉斯,其中很多人是非法移民。

洪都拉斯与中国目前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两国经贸往来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中国产品在洪都拉斯很受欢迎,想必中洪建交是未来趋势。


雾都的早晨


题主的问题是:洪都拉斯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洪都拉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国家的时候是在历史课本上,这个国家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洪都拉斯购买的英国产品总值比大清还多,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富裕的国家。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地区,是一个国土面积只有11万平方公里,人口840万的小国。

(洪都拉斯地图)

这个国家曾经是玛雅文明的中心之一,创造了神秘辉煌的玛雅文化。

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哥伦布于1502年来到了该国的西部地区,从此这里成为新大陆第一批接触欧洲人的国家,也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1524年,西班牙人征服了这里,并且在当地开始了残暴的统治,13年后,3万印第安人发动起义反抗西班牙人,虽然人数处于绝对优势,但在武装到牙齿的西班牙军队面前还是被残酷的镇压下去了。此后,洪都拉斯的印第安人越来越少,到今天,印欧混血已经占到了全国人口的83%,而印第安人只占到全国人口的10%。

直到1821年这里才脱离西班牙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此后,该国先后加入过墨西哥和中美洲联邦,在1838年从中美洲退出后成立了共和国。

也就在这个时候,英国开始加大了对洪都拉斯的影响力,于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这个国土面积只有11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所购买的英国产品竟然超过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清,也说明该国已经完全沦为了大英帝国的商品倾销地,这个国家即使没有闭关锁国也难以有出头之日了!

到今天,洪都拉斯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人均GDP只有2800美元,排名为世界第128位。

可以说,洪都拉斯是南美落后国家的代表,这个国家在世界各国普遍向前发展的时候,经济反而出现了倒退。2010年,该国大约有一半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到2016年,贫困人口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66%。

(洪都拉斯的农村儿童)

洪都拉斯经济的落后,主要还是要归咎于混乱动荡的政局。自从独立之后,这个国家就存在着无休止的内斗,不同党派之间为了争权夺势互相攻击,让这个国家一直处于一种失序的状态中。

于是,这个国家难以获得海外投资,自身也不好发展经济,虽然近年来这一现象有所改善,但是未来的路还任重道远!

政府管理的混乱和无序,导致社会的治安极为恶劣,这是世界上谋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2015年的数据,洪都拉斯的谋杀率达到了惊人的万分之六,几乎相当于人口差不多的以色列的50倍!

除了社会失序,洪都拉斯的环境也不好,这个国家经常被自然灾害光顾,而且损失非常大。

就拿1998年来说,这一年飓风米奇来到了洪都拉斯,短时间内破坏了该国70%的农作物,70-80%的交通基础设施,有8万多房屋被不同程度损坏,对这个小国来说,这次飓风无异于一次破坏全国的大规模战争!

(飓风光顾过的地方)

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吧。


历史风暴


来看看洪都拉斯,是如何从美国手中获得天鹅群岛的。

美国是江湖老大,只要美国看中的地方,谁都别想虎头拔毛。但凡事总有例外,还真有一个反例,一个小国竟然从美国这头老虎身上揪下一撮毛,这就是香蕉界的大国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和美国在陆地上并不接壤,即使在海上,也相距遥远。不过,美国是个全球利益的国家,经常把自己的势力范围划到别人家门口。

天鹅群岛在哪呢?位于洪都拉斯东北海面上,距离本国153公里,再往东北就是著名的开曼群岛。天鹅群岛两个岛,大的叫大天鹅岛,面积2平方公里。小的叫小天鹅岛,面积1.2平方公里。另外还有一个鲣鸟礁,面积还不到0.01平方公里。

现在的天鹅群岛隶属于洪都拉斯的海湾群岛省。但在四百多年前,那时还没有洪都拉斯,天鹅群岛上盘踞着一伙加勒比海盗,成天耍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到海上到处劫票。

天鹅群岛的历史非常简单。之后中美洲被西班牙统治,洪都拉斯独立后,认为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天鹅群岛就隶属洪都拉斯,洪都拉斯当然拥有对天鹅群岛的所有权。

没想到,却遭到了新崛起的美国的反对。1863年,刚打赢南北战争的美国,派出国务卿西华德对洪都拉斯说:再说一遍,天鹅群岛是美国的。

美国那么大,为什么要争这个弹丸小岛呢?这源于美国一部奇特的国内法案——《鸟粪岛法案》。

农业最好的肥料是什么?当然是鸟粪了。美国不缺地盘,却缺少鸟粪。美国面积超多的肥田,就需要进口鸟粪。有个数据:1844年,美国进口鸟粪700吨,仅过了10年,美国就进口鸟粪高达175000吨。美国主要是从天鹅群岛,以及一个叫海燕群岛(新浅滩)的小岛引进的。

美国觉得自己那么强大,却傻乎乎花钱买鸟粪,会让列强笑话,不如把这几个鸟粪岛占为己有。美国宣称只要是美国人先发现的鸟粪岛,就是美国的,其中就包括天鹅群岛。

洪都拉斯虽然是个小国,但天鹅群岛上鸟粪的重要性,他们也知道。到了1921年,洪都拉斯派人去天鹅群岛宣示所有权,惹得美国很不高兴。

1939年,美国官员把情况汇报给了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有必要和洪都拉斯争一争。不过,罗斯福却不是很看重天鹅群岛。

罗斯福的理由也很充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鸟粪已不那么重要。美国的农业不需要依赖于天鹅群岛的鸟粪。罗斯福的态度是天鹅群岛交给国际法院仲裁,爱给谁给谁。天鹅群岛之于美国的价值,也就是在岛上建一个机场,成为美军在这里的停靠点。

没几天,二战爆发,罗斯福考虑美洲有可能是战场,天鹅群岛对美国的价值有所提高。罗斯福就派人对洪都拉斯说:咱们都是美洲兄弟,你做为小弟,能看着大哥与德国作战,你在大哥的后院放把火吗?何况天鹅群岛对你们来也没啥用?

洪都拉斯很不高兴,说谁说没啥用,小弟全指望天鹅群岛上的鸟粪给香蕉地施肥呢。洪都拉斯不敢得罪美国,但也坚持对天鹅群岛的所有权。

好在,美国当时事太多,对天鹅群岛这么小的事也不那么用心,随便洪都拉斯怎么折腾。

但20年后,也就是1959年,距离美国最近的海岛国家古巴发生了对美国非常不利的变化。美国必欲除之而后快,而天鹅群岛正好位于古巴岛东南,战略价值陡然上升。

美国跑到天鹅群岛建了一个天鹅广播电台,成天播放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洗脑大法。天鹅广播电台对古巴的作用非常有限,美国渐渐对天鹅群岛也没啥兴趣。等到美国的注意力放到越南后,所谓的天鹅广播电台万里搬家,蹿到越南去了。

至于天鹅群岛的所有权,美国说洪小弟向来很听话,就送给你们吧,多给香蕉上点鸟粪。1971年11月22日,洪都拉斯的圣佩德罗苏拉,美洪两国签订条约,美国正式放弃天鹅群岛,洪都拉斯喜笑颜开地收了天鹅群岛。

不过,美国并没有完全撤离天鹅群岛,还在岛上建有气象站、通迅站,没事测量个天气预报什么的。


地图帝


#国家概况。

洪都拉斯,意为“深渊”。全称:洪都拉斯共和国。地处中美洲。北临大西洋加勒比海。南与萨尔瓦多为邻,共同濒临太平洋。东向和尼加拉瓜交界。西向与危地马拉接壤。面积;11.249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101位)。

人口:911.3万(2016年)。

首都:特古西加尔巴。

#地形气候。

整个国家以山地为主。

热带气候。年均温度23摄氏度。年降水量3000毫米。5一7月,有部分地区会下“鱼雨”(大西洋上多形成龙卷风,将海中鱼类卷到空中,随雨落到地面)。

#族群构成。

印欧混血人83%,印第安人10%,黑人5%,白人2%。

官方语言:西班牙语。

绝大多数人信仰天主教。

#简要国史。

洪都拉斯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

1502年哥伦布在此登陆。152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建立共和国。

#国家体制。

总统制共和国。国家军队编制12000人,实行义务兵役制。自1821年独立到20世纪70年代,共发生139次政变,政府更迭频繁。

#资源特产。

有金、银、煤、锑、锌等矿藏。银储量占中美洲第1位。

农业特产:出口咖啡+香蕉+烟草+甘蔗+棕榈油等。

#国家标识。

国旗、国徽(见下图)。

国歌:《您的旗是天国的光》。

国花:康乃馨。

#民俗习惯。

洪都拉斯有一匪夷所思的习俗,就是“卖媳妇”。男人可以将自己媳妇送到集市上卖,或者去和别人的媳妇交换。买来的媳妇可以再卖。这种习俗源于古代玛雅社会。战争中抓获的俘虏,男人全部杀掉。女人留下做媳妇,允许进行买卖。如今,根据法律规定,只能在每年3月开设的“人集”上买卖。

#自然名胜。

洪都拉斯大蓝洞。

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保留地。



赵凡丁201





这么近那么远F4


洪都拉斯全称洪都拉斯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中美洲的国土面积11.2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洪都拉斯的国土面积排名第101位,人口也只有900多万。洪都拉斯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山脉自西向东伸延,内陆为熔岩高原,多山间谷地,沿海有平原。洪都拉斯北部濒临加勒比海,南部是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与尼加拉瓜、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洪都拉斯属于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3℃左右,北部滨海地带和山地向风坡年降水量高达3000毫米。洪都拉斯部分海面在5月到7月间会形成龙卷风,因此形成了一种世界上较为罕见的现象——鱼雨:龙卷风会把海里的鱼卷到天上,然后又把这些鱼卷到部分地区扔下来,由此形成了鱼雨。 洪都拉斯全国分为阿特兰蒂达、科隆、科马亚瓜、科潘、科尔特斯、乔卢特卡、埃尔帕拉伊索、弗朗西斯科·莫拉桑、格拉西亚斯·阿迪奥斯、因蒂布卡、海湾群岛、拉巴斯、伦皮拉、奥科特佩克、奥兰乔、圣巴巴拉、巴列、约罗18个省,首都是特古西加尔巴。洪都拉斯的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盛产优质木材——年产木材500万立方米,这其中不乏红木、紫檀、红松、云杉等名贵木种。洪都拉斯还拥有银、金、铅、锌、铜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白银的蕴藏量位居中美第一位。

和其他美洲国家一样:洪都拉斯最早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其实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对除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之外所有美洲土著民族的统称。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等美洲本土文明。生活在如今洪都拉斯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属于玛雅文明的范畴。1502年哥伦布到达洪都拉斯的海湾群岛,22年后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洪都拉斯全境。1537~1539年洪都拉斯爆发了莱姆皮拉领导3万印第安人举行起义,西班牙殖民者在镇压了这次起义后将洪都拉斯划归危地马拉都督府管辖。西班牙人殖民时期大量欧洲白人移民至此,同时他们还从非洲掳掠了大量黑奴用于种植园生产,这些移民与当地的印第安人不断融合形成了洪都拉斯复杂的种族结构:如今洪都拉斯人口的83%左右为混血种人、10%为印第安人、5%为黑人、2%为白人。1821年9月15日洪都拉斯宣布独立,但在1822年被墨西哥第一帝国兼并。1823年洪都拉斯与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组成中美洲联邦,1838年10月洪都拉斯退出中美洲联邦并成立共和国。1840年洪都拉斯的保守派人物弗朗西斯科·费雷拉在危地马拉独裁者拉斐尔·卡雷拉支持下建立独裁政府。两年后洪都拉斯试图与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重组联邦,但这一计划未能实现。1853年以后洪都拉斯国内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冲突导致政权更迭频繁,金、银矿业遭到破坏、影响经济发展甚巨。从1840年代起英国侵占了洪都拉斯东部地区和巴亚群岛,英国人在此修建铁路并取得大片土地的租让权。

西班牙人殖民时期完全是按自己的需要规划殖民地的产业布局的,这导致包括洪都拉斯在内的原西属殖民地产业结构上的畸形,即使在洪都拉斯独立后也难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洪都拉斯在政治体系的构建上同样也表现得极不成熟:自1821年独立以来至1978年一共发生了139次政变的洪都拉斯是拉丁美洲政变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政治局势的长期不稳定状态进一步阻碍了洪都拉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包括洪都拉斯在内的拉美国家在摆脱殖民枷锁后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时美国表现出了对拉美越来越明显的兴趣:自从拉美各国独立以来美国将一直将拉美各国视为自家后院。1823年美国第5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在国会的演说时提出“我们对欧洲国家将其制度扩张到西半球任何地区的所以企图都视为对我们的和平与安全的危害。我们不曾也不会干涉任何欧洲国家的现存殖民地或属地,但对那些已宣布独立并在维护其独立,而我们基于伟大动机和公正原则承认其独立的国家,任何欧洲国家为压迫它们或以任何其它形式控制它们命运而进行的任何干涉,我们不能不视为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门罗主义承诺美国不干涉欧洲各国的现存殖民地事务(包括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地),但与此同时要求欧洲各国不得再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活动或干涉已独立的美洲国家事务,这其实是美国将美洲视为自家后院的宣言。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叶的拉美各国无不受到美国各种政治经济控制,各国的经济生活基本被美国资本所把持垄断。这种由外国资本扶持的畸形政治很容易引发中产阶级以下人民的反感:他们从自己国家的资源里得不到任何好处,未来等待他们的只有无尽的绝望。所以对外国资本的仇恨情绪就一直在拉美各国的土壤里野蛮生长。从20世纪中期开始拉美各国陆续涌现出卡斯特罗、切格瓦拉、贝隆、阿连德、古斯曼、查韦斯等主张进行独立自主的改革者。长期以来拉美各国的政治走向几乎就是在亲美与反美之间来回摇摆:一会儿美国扶植的政府上台控制了局面,一会儿亲美的政府又被反美人士推翻。具体到洪都拉斯而言:设在纽约的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洪都拉斯大量投资开发北部沿海平原,在此创建香蕉种植园,当地原始森林被砍伐烧尽,代之一排排香蕉树。到1930年联合果品公司和另一家美国公司控制了洪都拉斯北部半数耕地。20世纪30年代末香蕉已占洪都拉斯出口总值的70—80%,而利润全在美国人手中(联合果品的利润率高达600%,20世纪60年代年利润4.9亿美元,这相当于洪都拉斯年度财政收入的10倍)。与此同时联合果品公司还控制着洪都拉斯的交通、电力、矿业、银行等经济命脉并拥有警察、军队,甚至能影响洪都拉斯的内外政策,联合果品公司俨然已成为“国中之国”。

洪都拉斯东北海面上距离其本土153公里处坐落的天鹅群岛由三处岛礁构成:面积2平方公里的大天鹅岛、面积1.2平方公里的小天鹅岛、面积不到0.01平方公里的鲣鸟礁。洪都拉斯独立后认为天鹅群岛在西班牙人殖民时期就属于洪都拉斯,于是派人到岛上宣示主权。然而此举遭到了美国的反对:美国立即派出当时的国务卿西华德向洪都拉斯强调天鹅群岛是属于美国的。美国之所以执着于这几个小岛主要是看中了岛上的鸟粪资源。当时美国农业的主要肥料就是鸟粪——根据美国人自己的统计数据:1844年美国进口鸟粪700吨,仅过了10年美国的鸟粪进口量就涨到了175000吨。与此同时洪都拉斯也同样看中了岛上的鸟粪资源,因此双方就岛屿归属问题发生了争议。一开始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上都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国掌握着主动权,然而到了上世纪30年代事情出现了转机:这一时期随着美国农业技术的提升已使鸟粪在美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德国、日本等国的法西斯势力的崛起使美国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于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防备上。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也就默认了洪都拉斯对天鹅群岛的实际控制。1959年古巴革命顺利后美国迫切需要在邻近古巴的地方打造一处监视遏制古巴的战略基地,而天鹅群岛恰恰是和扮演这样的角色。洪都拉斯自然知道自己无力与美国抗衡,因此为保住自己对天鹅群岛的主权采取了主动示好的策略:洪都拉斯表示将积极支持美国在岛上建设监测通讯设备。美国考虑到洪都拉斯多年来一直在内外政策上比较配合听话,即使美国不占领洪都拉斯一寸土地也能在当地维持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因此也就承认了洪都拉斯对天鹅群岛的主权。洪都拉斯维护本国领土完整的代价就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几乎受到美国全方位的控制。正所谓物极必反——事实上洪都拉斯国内始终存在对这种高度受制于美国状态的不满情绪。1975年洪都拉斯政府在国内的抗议浪潮下宣布收

获包括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内的一切外国公司的特权。


今年5月31日中午几名蒙面抗议者将12个轮胎推至位于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的美国大使馆门口并用汽油浇满了这些轮胎,然后点燃了这些浇满汽油的轮胎。这一事件被视为是洪都拉斯国内反美民意的一次爆发并令本来在国际舞台上默默无闻的洪都拉斯一度受到世界的关注:现任总统埃尔南德斯一直被视为是亲美人物。当特朗普擅自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时甚至遭到了来自美国传统盟友的普遍反对,然而埃尔南德斯却紧随美国的步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声称打算在那里开设贸易办事处。在2017年12月洪都拉斯大选中埃尔南德斯成功连任,然而反对派认为他在大选中拥有欺诈和舞弊行为,随即洪都拉斯各地爆发大规模游行和抗议行动。尽管埃尔南德斯成功平息了反对派的抗议行动,然而反对他的声音并未就此消失。那么这次纵火时间有没有可能是洪都拉斯国内的反对派所为呢?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洪都拉斯是拉美地区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产业主要以咖啡、香蕉及棉花为主,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103位,人均GDP位居世界第127位,高涨的失业率使洪都拉斯大量人口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洪都拉斯的问题还不单纯只是经济上的贫穷:位于美洲咽喉地带的洪都拉斯历来都是毒贩的集中营,因此洪都拉斯的社会治安状况相当糟糕。那么洪都拉斯的社会治安究竟有多糟呢?事实上这个国家拥有全球最高的谋杀率和常年居高不下的自杀率:在洪都拉斯平均每天有16人死于各种街头暴力,每年有数千人惨死街头,因此被誉为全世界最危险的国家。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状态下洪都拉斯人对现行政策其实是有着诸多不满,恰逢此时埃尔南德斯意图在国内推行医疗和教育私有化改革,这就使洪都拉斯的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本来洪都拉斯的经济状况就已相当恶劣,如果需要民众个人负担更大比例的医疗和教育支出无疑会使老百姓的生活状态雪上加霜。这件事就此成为这次洪都拉斯骚乱的导火索。在洪都拉斯民众的眼中:埃尔南德斯就是美国扶植的一个代理人——在其任内大量的国家资源被廉价卖给美国金融寡头。因此洪都拉斯民众对现任总统及其政府班子的不满是完全可能迁怒于美国的。

然而这件事也不一定就是洪都拉斯国内的反对派势力所为,事实上被视为美国盟友的埃尔南德斯也有嫌疑。事实上埃尔南德斯同美国的关系在此之前已出现裂痕:政治动荡、经济贫困、犯罪率高发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洪都拉斯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以致于每年都会有大量洪都拉斯人逃离故土,而他们的首选目的地就是美国。一方面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相对更高的生活水平对他们充满吸引力,另一方面美国也是在地理位置上距离洪都拉斯最近的发达国家。美国面对越来越多的来自洪都拉斯的非法移民也不免头疼,因此敦促埃尔南德斯遏制非法移民浪潮,然而只要洪都拉斯尖锐的国内问题得不到根治就不可能真正遏制非法移民浪潮,对埃尔南德斯而言:一方面他无力遏制这股浪潮,另一方面或许他也巴不得这些对自己不满的人士早日离开洪都拉斯。总之美国所感受到的就是非法移民有增无减——据美国国土安全部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7年间洪都拉斯的非法移民有328万人之多。去年10月一支约1600人的洪都拉斯移民队伍曾一度引起两国关系的紧张:特朗普政府为此大举增兵美墨边境线并以此为由要求国会批准50亿美元修建美墨边境墙,由此引发了美国两党内斗和政府停摆。墨西哥还因为控制非法移民不利而遭到了美国的制裁。尽管美国制裁的是墨西哥,但涌入美国的非法移民可并不全都来自于墨西哥,只不过墨西哥作为美国的陆上邻国成为了非法移民涌入美国的重要中转通道,而在涌入美国的非法移民中洪都拉斯人占了相当的比例,为此特朗普政府曾警告埃尔南德斯政府:如果再不遏制非法移民浪潮,那么墨西哥所遭遇的制裁将会降临到洪都拉斯头上。就在两国关系因非法移民问题横生波折之时美国政府又以“涉嫌向美国贩毒和走私武器”的罪名逮捕了埃尔南德斯的兄弟安东尼奥·埃尔南德斯。此事之后尽管埃尔南德斯在公开场合仍保持着亲美的外交立场,然而他和美国的关系究竟如何就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美国对埃尔南德斯的态度令他感觉自己有被美国抛弃的危险,恰逢此时洪都拉斯国内爆发了反对他的大规模骚乱,埃尔南德斯政府完全有可能纵容乃至授意这次纵火事件,然后嫁祸给反对派人士——以此告知美国人:在洪都拉斯他们还必须依赖自己这个代理人撑场子。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洪都拉斯(西班牙语深度的意思,又一说哥伦布在此差点因风暴丧命,于是称其为无底深渊)是雄居于西半球中美洲的小国。

自然地理

国土面积:11.2万平方公里。

海陆位置:洪都拉斯东南与尼加拉瓜相邻,西南小面积临丰塞卡湾,西接萨尔多瓦和危地马拉,西北隔洪都拉斯湾与伯利兹相望,北滨加勒比海。

海洋:丰塞卡湾(太平洋),加勒比海。


陆地:以高原(熔岩高原)山地为主(75%),沿海有少量平原。


水系:帕图卡河(东北部),乌卢阿河(西部),科科河(与尼加拉瓜界河)卡拉塔斯卡泻湖,约华湖(西北内陆湖285平方公里)。


山地:索科努斯科山。

气候: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23℃上下,北方滨海和迎风坡降雨3000,鱼雨),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地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018年发生了7.6级地震),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资源:森林覆盖率超过一半。

人文地理

首都:特古西加尔尔巴(人口100万)。

历史:西部玛雅文明中心之一(4-7世纪)~1524年西班牙征服~1821年独立次年并入墨西哥第一帝国第三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成立共和国。


经济:很不发达,农业为主。

人口:820万(印欧混血人83%,印第安人10%,黑人5%,白人占%)。

宗教:天主教(96%)。

语言:西班牙语。

政治:18个省,共和民主代议制。
2


教育:14岁以前义务教育。

时区:西六区。

旅游:洪都拉斯大蓝洞(世界最大水下洞穴,石灰岩洞145米)。

习俗:换妻子(玛雅遗风)。


张尧自媒体


玛雅文明发祥地之一,300年殖民统治后走向沦落:“香蕉共和国”不改,近2/3的居民身处贫穷的深渊。

洪都拉斯共和国地处中美洲北部,南、北濒临两大洋,面积11.2万平方公里,人口911万(2016)。

洪都拉斯为多山之国,全境75%为山地,地势高峻,沿海和东部低平。全国分为4大自然地理区:东部低平区、北部沿海冲积平原区、中部高地区和太平洋沿岸低地区。

洪都拉斯人口90%为印欧混血后裔(梅斯蒂索人),他们常常被称作拉迪诺人,以此突出其西班牙血统。该群体主宰国家社会、经济和政治事务。其余10%的人口族裔异质,包括占总人口6%的印第安族群、拥有非洲血统的黑人混血后裔、独特的阿拉伯社群和少数白人。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洪都拉斯各族群间关系和睦,基于土地所有权的不平等、贫富差距构成社会最大的问题,经济地位、阶级对立是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4世纪,洪都拉斯西北部曾是印第安古玛雅帝国的一部分,留下科潘遗址的金字塔、广场、庙宇、象形文字台阶等。公元10世纪后,当地玛雅文明突然中止,迄今原因不明。

1502年8月,哥伦布的船队驶近该地时,水深浪大,船只时而浪尖时而低谷,他惊险登岸后称之“洪都拉斯”——西班牙语“无底深渊”。1524—1525年,西殖民军从南、北进入洪都拉斯,到1539年率众起义的库伦酋长伦皮拉被害时,境内只剩下2.5万印第安人......伦皮拉现已化身民族独立与自由的象征,1926年其名称为该国货币单位。

1821年,中美洲脱离西班牙独立。1838年,它宣告成为独立的共和国,期间英、美染指,邻国干涉,洪都拉斯政治不靖,矿产开采遭到破坏,农业生产落后,整个19世纪国家徘徊不前。

1903—1950年是洪“香蕉共和国”时期,设在纽约的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洪都拉斯大量投资,当地原始森林被砍伐烧尽,代之一排排香蕉树,到1930年,它和另一家美国公司控制洪北部半数耕地。20世纪30年代末,香蕉已占洪出口总值的70—80%,而利润全在美国人手中(联合果品的利润率高达600%,20世纪60年代年利润4.9亿美元,10倍于洪年度财政收入)。他们还控制着该国交通、电力、矿业、银行等经济命脉,公司竟有警察、军队,并影响甚至决定洪内外政策,联合果品俨然“国中之国”。在工人罢工、举国抗争下,洪都拉斯于1975年收回外国公司手中的一切特权,国营公司接管香蕉出口,被百姓称作“绿色魔鬼”的美国垄断统治宣告终结。

与跨国公司独霸经济相辉映,军队一直是洪都拉斯政治生活的主宰,数据显示,1821年至1978年的一个半世纪里该国共发生139次政变,在拉美独领风骚。表面上,该国政坛红、蓝两党(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而一旦违背将军的意愿,枪声就是“下课”铃声。更奇葩的是将军听命于联合果品公司。2009年总统被政变军人放逐。洪都拉斯的权力链条昭然若揭,代表上层利益、意识形态基本相同的红、蓝两党,大权在握、时时干政的军队,联合果品公司、美国驻洪都拉斯大使馆。

这样的权力结构之下,全国经济、社会资源自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依赖香蕉和咖啡出口的单一经济模式始终没有改变,工业缺乏竞争力,在中美洲诸国中工业化程度最低。600家大地主占据全国近1/3的良田,而60%多的农户仅占有9%。农民人均年收入70多美元,其中2/3不足50美元。1/4的儿童营养不良,半数人口是文盲。2016年实现GDP215亿美元,贫困率62.8%,预期寿命73.3岁。

最后一项尤显洪都拉斯人的顽强与抗争,被称作中美洲“北方三角”的危险地带(另两国是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是世界最致命的地区,20岁以上年轻人中每50人就有1人在31岁前被杀。世卫组织报告称,截至2011年,该国凶杀率从10年前的30.7起/10万人增至86.5起/10万,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0倍——贫穷、游击队和腐败是主要原因,近年来,毒品因素大增,因为中美洲是向美国输送毒品的主要通道。

无底深渊,西班牙人残杀印第安土著、劫掠黄金白银不遗余力,它是这个国家贫困“深渊”的制造者。香蕉共和国,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唯一的长篇小说中杜撰的国家,用以讽刺美国控制的以单一作物为经济命脉,专制、腐败且听命于大国的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名副其实。美国继承西班牙的地位,靠跨国公司控制洪经济,在政治军事上做专制政权的坚强后盾,维护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他国人民的基本权益。

利益面前,没有道德、正义,这是洪都拉斯近500年的血泪历史的冷酷结论,“深渊”的制造者忏悔道歉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