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巴託羅謬慘案:法國宗教戰爭中街道、河流的宗教與世俗二元屬性

1572年8月24日晚,正在熟睡中的法國海軍上將科利尼被一群闖入宅邸的暴徒驚醒,睡眼朦朧的科利尼還未反應過來,便被暴徒一把明亮的尖刀砍向了頭顱,科利尼上將就此一命嗚呼,暴徒們將科里尼的屍體扔出了窗外,屍體被憤怒的暴徒肆意的鞭打、凌辱,最後還將其作為戰利品掛在了蒙福宮中倒掛3天,讓大家觀看。這場血腥的屠殺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宗教戰爭,其主要原因是法國天主教徒對新教胡格諾派的的不滿,企圖對其趕盡殺絕,維持自己教會的統治。這場教會戰爭一直持續到1598年,受到牽連被殺的人至少有七萬人之多,那一夜被屠殺的胡格諾派達2000人之多,許多胡格諾派信徒在睡夢中就被暴徒殺死扔到塞納河中,這一夜也被稱為聖巴託羅謬之夜。

這場血腥的宗教屠殺有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地方,天主教狂熱暴徒將認為異教的胡格派信徒殺死後,並沒有罷休而是將其從窗戶中扔向街道或者將其屍體丟棄在塞納河中,這其中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意蘊呢?


聖巴託羅謬慘案:法國宗教戰爭中街道、河流的宗教與世俗二元屬性


被賦予宗教信仰儀式的河流

從古至今河流發揮著孕育文化的重要作用,就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也是發源於黃河流域,河流在人類文化發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尤其是16世紀的法國,塞納河是巴黎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河流扮演者世俗生活的重要作用,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很大,尤其當時的交通運輸還不夠發達,很多物資運輸靠河流運輸不僅運輸量大而且速度快。塞納河對當時巴黎的影響可以從一件事中看出其作用來,就在聖巴託羅謬事件發生之前的一個冬季,塞納河水位高漲,而且風浪巨大,極不適合河流運輸,這就導致塞納河上游的木材無法按時到達巴黎,導致巴黎本來供應短缺的燃料更加的雪上加霜。塞納河作為世俗的屬性還只是一方面,它更多的是被賦予宗教信仰儀式,而體現出宗教性的一面,當時的胡格諾派被天主教信徒視為異教分子,只有將其扔在塞納河中才能洗滌其身上的“汙染"。


聖巴託羅謬慘案:法國宗教戰爭中街道、河流的宗教與世俗二元屬性

出於這種宗教儀式感的追求,塞納河在聖巴託羅謬慘案中也作為處理異教徒屍體的集中場所,據一名親歷者後來的記載寫到:“我戰慄地看到河裡飄滿了受過可怕虐待的屍體......”,其實在這一時期不僅僅是塞納河,法國很多城市的河流都作為這種宗教儀式洗滌汙染的場所,自從1572年8月24日聖巴託羅謬慘案後,法國多個城市也發生過宗教戰爭,這些發生過屠殺事件的城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坐落在河流旁邊,比如發生過暴力屠殺的羅芒位於勒農河畔,圖盧茲位於加龍河畔,索米爾位於盧瓦爾河畔。這些天主教信徒打著“滌除汙染"的口號,肆意的屠殺異教分子,而河流也被冠以儀式性場所的神聖之地,可以洗滌異教汙染,保持本教的純潔。在16世紀的法國,這一觀念顯然說明了河流已經被賦予超出世俗性的概念,更多的向宗教性肆意擴張。呈現出一種世俗性與宗教性的二元特性。尤其河流在宗教性中不僅讓肆意屠殺變得名正言順,而且似乎將這種暴力變成了一種聖神使命。


聖巴託羅謬慘案:法國宗教戰爭中街道、河流的宗教與世俗二元屬性


“滌除汙染”和“肆意宣揚暴力活動”的背後,是天主教信徒對其統治的恐慌

16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的精英階層逐漸積累起了財富,但是控制國家的天主教徒卻對其發展產生了極大地阻礙,這個不可調和的矛盾使得許多精英階層不再青睞天主教,轉而發展新教,企圖和天主教抗衡,勢力逐漸擴大的新教對天主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使得天主教內部產生了兩種極為嚴重的恐慌情緒,一種是對異教徒勢力擴張的恐懼,天主教信徒認為異教徒會讓天主教分崩離析,為此他們企圖藉助建立河流這種可以“滌除汙染”的儀式場所,通過一種儀式感的方式讓他們名正言順的阻止異教徒的發展。另一種是極力宣揚暴力活動,天主教一部分人認為天主會將災難降到異教徒身上,而聖巴託羅謬屠殺就是天主的發威,天主通過這種途徑讓自己的統治迴歸正軌。這些天主教信徒聲稱自己是代理天主清除這些災難的代理人,為此他們極力宣揚暴力活動。而屠殺顯然披上了一層榮耀的外衣,這極大地刺激了一部分天主教激進派暴力的慾望。

破除異教徒恐懼的的儀式場所河流用來滌除汙染,而宣揚暴力活動的場所,天主教信徒則選擇了街道。

聖巴託羅謬慘案:法國宗教戰爭中街道、河流的宗教與世俗二元屬性

海軍上將科利尼被殺死後正是從窗戶中扔向街道,讓那些狂熱的天主教信徒肆意毒打,當時科利尼是胡格諾派的重要人物,他們齊聚巴黎參加胡格諾派首領那瓦爾國王亨利的婚禮,而下此毒手的正是天主教狂熱派吉斯公爵,將異教徒屍體從窗戶中扔向大街絕非偶然,從多部關於描寫聖巴託羅謬屠殺事件的書籍中都有關於將人殺死從窗戶在扔向大街的場景,這也是天主教信徒為其編織的另一種儀式活動。


聖巴託羅謬慘案:法國宗教戰爭中街道、河流的宗教與世俗二元屬性


街道:宗教節日慶祝與暴行活動的雙重空間

天主教信徒為何會選擇街道作為另一種宗教性的儀式空間,這和街道的世俗屬性不可分割,街道有兩點世俗屬性。

第一,街道具有普遍性,只要是在城市,有人聚居的地方,必然會有街道,而且街道作為人流往來的重要活動空間,為天主教實施儀式活動帶來極大的便利,街道是人群流動的重要之地,在此舉行活動能吸引更多的人關注。第二,街道的公共性,街道作為城市的公共區間,沒有任何個人擁有獨立的所有權,這不像在教堂,只有信徒可以進入,街道可以容納更多的不同人群。


聖巴託羅謬慘案:法國宗教戰爭中街道、河流的宗教與世俗二元屬性

街道的這兩種世俗屬性被天主教也很好地添加到宗教屬性裡面,從而形成了街道所具有的兩個宗教性特點,一個是節日慶典,一個是暴力活動。

作為節日慶典的場所。巴黎作為法國最繁華的城市,在十六世紀每年會舉行很多盛大的活動,尤其是大型的宗教節日,街道成為人們遊行歡樂的場所,天主教會舉行繁多的主保聖人活動,據統計16世紀的巴黎主保聖人聖雅各節每年會舉行8次遊行活動,尤其是新教給天主教統治帶來的挑戰,使得天主教徒的焦慮與日俱增,而在此期間舉行的各種慶典活動更加頻繁,16世紀巴黎為主保聖人聖熱納維耶芙舉行過多達46次的慶典活動。而這些活動也成為了宗教衝突的焦點,1572年6月14日的聖體節上,在奧爾良的胡格諾派就拒絕在天主教徒通過他們的房屋時懸掛掛毯。這些反抗活動也引發了不小的摩擦,甚至出現過流血事件。天主教企圖通過組織節日活動控制民眾,但是新發展起來的新教顯然對天主教這種利用街道遊行企圖蠱惑民眾的行為大為不滿


聖巴託羅謬慘案:法國宗教戰爭中街道、河流的宗教與世俗二元屬性

作為暴力活動的場所。法國最著名的作為暴力場所的城市街道是後來法國大革命時期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處決。其實在十六世紀街道便有作為暴力行刑的作用,而這是社會市民普遍樂意觀賞的活動,在十六世紀街道處決除了砍頭,還有將犯人由一匹馬拉著拖著屍體遊街,天主教借街道這種場所,可以很好的對市民灌輸不服統治便被處死的後果,這種宣示作用能收到很好地殺一儆百的效果,天主教國家控制者對此更是心知肚明,天主教為了能夠更加突出其統治的威嚴,也給街道賦予了一種宗教的儀式感,新教徒異端一旦被法院判為罪人會被囚禁在馬車上,在大街上進行公開展示,最後才被送入廣場行刑。在聖巴託羅謬屠殺中,就有很多新教信徒被殘忍殺害後,拖著在大街上游行,

天主教極力宣揚街道的儀式性其目的有二:一是醜化異教分子,讓民眾看到其死後的狼狽之相,教化民眾不要做異教分子。另一個便是宣揚自己掌控國家司法的正義性,將自己化身為正義形象,讓民眾服從統治。


聖巴託羅謬慘案:法國宗教戰爭中街道、河流的宗教與世俗二元屬性


天主教藉助街道的世俗屬性企圖強化街道的宗教性,讓民眾能夠舉行服從統治的節日慶典,也在街道中進行暴力活動,通過對異教分子的處決,企圖通過暴力手段讓新興的新教勢力滅亡,但是不管是將異教分子扔向塞納河企圖洗滌汙染的儀式活動也好,或則在街道上拖著屍體遊行也罷,這種舊的社會制度顯然已經是強弩之末,新興的資產階級不斷地積累原始資本,影響百姓生活,他們急需不斷地壯大起來,前期的發展顯然還是有太多的流血犧牲,但是社會的發展勢不可擋,16世紀的法國是中世紀向近代轉型的關鍵時刻,宗教在這一時期仍然具有很大的勢力。但是早期的新興資產階級已經不滿足於舊的社會秩序,一百年前被送上斷頭臺的是新興的異教分子先輩,一百年後送上斷頭臺的是統治階級的王孫,唯有發展才是不變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