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中你最喜歡哪一位?

月盈紅袖


盛唐詩詞萬萬千,李白的詩流傳下來的有2000多首,但是在我心中李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偉大最光輝的人物,一個李白可以反映一個盛唐的大國氣象和社會繁榮李白的詩,完全能夠反映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面。也能夠反映詩人最偉大的理想抱負,他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理想的典範。更是描寫理想和浪漫生活的典範。

《桃花潭水深》

萬家酒店只一家

十里桃花是渡口

引得詩人李白來

聞名天下代代傳

《讀詩仙李白》

少年壯志不言愁

中夜常談為國憂

豪情滿懷腹滿才

壯志一生總難酬

浪漫多情曠世才

中華亙古再難求

功名化作了塵土

淒涼埋在了楚丘

詩句萬代傳不朽

光彩永遠照神州

《李白的故事》

少年苦讀佩劍舞

十年壯遊夢神州

一生浮沉天地間

壯志一生總難酬

多情自古傷華髮

晚景悽楚身難顧

血淚和詩英名傳

雄魂永系人心田

《詩歌的靈魂》

主題思想

和藝術風格

是詩歌的靈魂

對人生和祖國

的熱愛

是詩的主題

詩歌

失去了主題

也就失去了思想

失去了藝術風格

也就失去了活力

如果

我們具有

思想

活力和激情

將成就

強健的體魄

旺盛的精力

耐久的毅力,

在手機日益膨脹的時代

詩和遠方

重新又回到

人們的生活

這是生命必須的

也是祖國必須的

李白是當之無愧的詩魂,是詩歌天地當中最美的一朵白雲。


山河相依


唐代詩人中我最喜歡李白。

中國詩歌文化源遠流長,到唐代達到巔峰。李白無疑就是站在巔峰之上的集大成者。

我喜歡他的才氣和霸氣,筆鋒瀟灑自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我喜歡他的詩句,朗朗上口,婦孺皆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喜歡他的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不拘一格。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我喜歡他的浪漫主義情懷,不拘小節,不為富貴折腰。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性格豪放,遊歷交友,遍訪名山大川。

他的作品眾多在此不用言,很多都膾炙人口。

詼諧的說,詩人中他的數學最好。

你不見很多詩句都帶有數字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在詩詞中,運用數字之多之靈便之巧妙,唯數李白。

李白還是夠意思的好哥們兒。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看著哥們兒坐船去揚州了,他獨自留守武漢,為武漢加油!

雖一句玩笑,但李白卻是心胸坦蕩。

高風亮節,我之所愛,古今一詩仙也!


維摩居主人


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要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大唐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唐詩的歷史背景和流派:

唐詩的發展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


初唐是唐詩的開創時期。

唐初詩壇承襲齊梁的浮靡詩風,流行宮體詩,能夠擺脫宮體詩浮靡詩風影響的詩人是王績,他推崇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和詩歌風格,主要描寫田園風光和個人的田園生活,詩風疏淡質樸。 “初唐四傑”是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位詩人,他們的主要貢獻是破壞和改造了宮體詩,奠定了五律,發展了七言歌行。

繼“四傑”之後使律詩定型的兩位詩人是沈佺期和宋之問。

唐代第一個舉起詩歌革新大旗的作家是陳子昂。他推崇漢魏古詩,提倡“漢魏風骨”、“風雅興寄”,他以復古為革新,掃除了宮體詩的浮靡詩風,端正了唐詩的發展方向,為盛唐詩歌高峰的到來鋪平了道路。


盛唐詩歌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

盛唐的兩大詩歌流派是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和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

邊塞詩派的重要詩人還有王昌齡、王翰、王之渙、李頎、崔顥等。李白和杜甫是盛唐雙峰並峙的大詩人,他們的詩歌代表了唐詩乃至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成就。張若虛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和稱“吳中四士”。


中唐前期詩歌創作處於低潮,後期重有出現繁榮景象。

唐代宗大曆年間在詩壇享有盛名的十位詩人合稱“大曆十才子”。

中唐前期元結、顧況注重反映現實民生,是杜甫開創的即事名篇的新題樂府到以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中間的過渡性詩人。

中唐前期的劉長卿和韋應物以山水詩見稱,是王維、孟浩然的餘緒;盧綸、李益的邊塞詩,是高適、岑參的餘緒。

中唐後期的兩大詩派是新樂府派和韓孟詩派。 中唐新樂府運動,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的一批詩人,自覺發揚杜甫的寫實精神,從生活源泉中覓取詩材,寫下了大量賦詠新題材、運用新語言、標以新詩題的樂府詩,掀起了一場新樂府運動,新樂府運動的中堅詩人還有張籍、王建、李紳等。 韓孟詩派與新樂府派幾乎同時出現,以韓愈、孟郊為代表。他們標榜“陳言務去”,尚古拙,求奇險,藝術上避熟就生,因難見巧,刻意求新,形成奇崛險怪的風格特色。

在兩大詩派之外,能夠獨樹一幟,成就較突出的詩人有劉禹錫、柳宗元、李賀等。


縱觀整個唐詩的歷史脈絡,以及流派,雖然李白的浪漫主義情懷讀起來是讓人酣暢淋漓,而杜甫的現實主義也能讓人觸景生情,非常的動容,比如《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尤其是第二句,真真感覺看山看水,都能引起無限的思緒,都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真實寫照。


年輕時候最喜歡的唐朝詩人

但或許每個人年輕時都有一份憤世嫉俗的情緒,讀書時候卻最喜歡李賀的詩。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有所反映。當時最喜歡《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現在喜歡的唐朝詩人:

年輕不懂事,覺得李賀這種悽絕的感覺超個性。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生閱歷的增加,那中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的情懷已經漸漸隱漠,世事開始看淡,就開始嚮往田園以及禪意的生活,於是,那種隱逸,超然,隨緣,淡泊的情懷就油然而生,現在就最喜歡王維。


王維的生平

王維(701-761年,一說699-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第,為大樂丞。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著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王維詩歌現存約400首。

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

這類作品繪影繪形,寫意傳神、形神兼備。王維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

而這樣的意境,我尤其的喜歡。


從王維的詩來談,我喜歡王維的原因


1、詩如畫卷,美不勝收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志林》)。王維多才多藝,他把繪畫的精髓帶進詩歌的天地,以靈性的語言,生花的妙筆描繪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靈、或淡遠的傳神之作。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積雨輞川莊作》)“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輞川別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新晴野望》)
我從小就生長在農村,這種淳樸而詩意的畫風,是最能撥動我的心絃的。
2、音律兼備,動靜相宜
王維的山水詩結構畫面層次豐富,遠近相宣,乃至動靜相兼,聲色俱佳,兼具動感和音樂美,如“松含風裡聲,花對池中影”(《林園即事寄舍弟》)“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漢江臨眺)“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落暮悲。(《早秋山中作》)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冷色暖色,人聲水聲,繪畫、音樂與詩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3、超然世外,意境幽遠
而在這樣的畫境中,人又是如此的靜謐淡泊,如《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幽靜的竹林,皎潔的月光,詩人不禁豪氣大發,一吐胸中鬱悶。而千思萬緒,竟只有明月相知。
神韻的淡遠,是王維詩中畫境的靈魂。《鹿柴》雲:“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簡淡的筆墨,細緻入微地勾勒出一幅寂靜幽清的畫卷:獨處於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陽的斜暉,透過密林的空隙,灑在林中的青苔上,意趣悠遠,令人神往。
讀王維的詩是最大的享受,所以,喜歡王維,喜歡王維的詩!


微笑的太陽花


有的人長的很漂亮,但僅僅是漂亮而已。照面後,很快就被忘掉。有些人,粗看並未覺察到什麼不一般,但當你接觸一些時日,便能從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中品味出別樣風情,並牢牢記往其英姿芳蹤。

有些風景很好看,但僅僅是五顏六色而已。可有些風景,別有洞天,讓人流連忘返。

唐代詩人中我最崇拜李商隱,他的詩很有嚼頭。你細細品味,滿滿是詩的味道。特別是他的無題詩,就像一個高明的廚師,一盤菜做出來,一千個人就能讀出一千種味道來,這是其他詩人難以企及的。李商隱是中國詩壇最壯麗的奇葩。

讀李商隱的詩,有入無霧裡看花,雨中賞景。有一種說明道不說不清道明的淡淡的憂傷,憂傷中又帶著欣慰,欣慰而又寂苦,寂苦而又幸致,幸致而又悲涼,悲涼而又溫馨……。滿滿的詩情,溢於的詩意,讓人沉浸於詩的婉約與朦朧之中。

也許是一段過往,也許是一種情懷?人生中有義山的陪伴,有《無題》慰藉,有《錦瑟》的湊響……餘韻、餘生,夫復何求?


風清雲談


毋容置疑的,肯定是李白!中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最佳科代表,他在中國文學的歷史地位是非常高的,成就也是不可替代的。他的精神與作品更是影響了一代代大文豪,如中唐時期的韓愈、李賀、孟郊,宋朝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時期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等。

若把唐詩比作一副田園畫,我覺得清風明月是李白,天青雲淡是李白,平原山川是李白,星河盈江皆是李白!他就是那時的文曲星君仙降凡塵,沒有一晚不想飛仙抱月,據說連死也是浪漫至極,在江中喝醉為了撈水中月而失足落水溺死,雖無從考證,但像極了太白先生的風格!他天生為詩歌而生,盛唐之中,詩佛王維與孟浩然善於五絕,七絕聖手王少伯則雄據七絕高地,然能於五絕與七絕之間遊刃有餘,皆能達極臻之境者唯李太白一人矣。李白的詩歌中的意象大多都是山河日月,讚頌大自然之美,雄奇飄逸,清新奔放,想象豐富,神出鬼沒,就連詩聖杜甫也由衷佩服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多麼狂放不羈的情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又是何等的豪邁自信。詩寫的好就不說,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拜大唐第一劍術高手裴旻為師,他個人的劍術也是大唐中排得上名次的高手,喜歡到處遊歷的他,懂些防身術也不足為奇。可謂文經武緯,又不事權貴,不卑不亢,不知多少好男兒渴望擁有這樣的情懷和精神!



基耶斯洛夫斯基


我最喜歡的詩人是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有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等稱號,為唐朝代表性詩人,他一生不僅留下約3000篇詩作,還提出整套詩歌理論,他把歌比喻為果樹,提出“根秦、苗言、華聲、實義的著名論點,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雪,弄花草”,他的《長恨歌》、《琵琶行》形象鮮明,語言優美,開闢了歌行體的新道路,他形象的《新樂府》、《秦中吟》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揭露了統治階級荒淫殘暴,他的《憶江南》、《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平易自然,圓熟流利,成就頗高,為後人傳誦,不僅國內傳抄,在日本等地也廣泛流傳。



據說白居易參加科舉考試時,名聲不響,他去拜見一位當時已名重一方的詩人顧況,顧況看到“居易”的名字,就和他開了個玩笑 : “長安米貴,倘若沒有真才實學,居住可不易啊”,當見到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離離原上草,一歲易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句時,不禁大為讚歎道 :“能寫出這樣的好詩,在長安居住就容易了。”


周姬昌


如果要問我喜歡唐代哪個詩人?我的答案是崔護。

崔護在唐代詩人中不算佼佼者,我喜歡他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寫過的一首詩《題都城南莊》,全詩如下: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有人說這是一個關於邂逅相遇的美好故事。詩人在去年的今天,正值三月,他經過長安南莊一戶人家大門口,忽覺口渴,便扣門討水。見一妙齡女子開門,她面若桃花,婀娜多姿。詩人心頭一動,隨女子進入庭院。院內幾株桃樹花朵盛開,絢麗無比。詩人坐下不久,女子茶水奉來。詩人接過瓷碗言謝,女子便身倚桃樹,含情脈脈的望著詩人喝水。嬌姿美態,人面桃花,相互映襯,美不勝收。春風掠過,秀髮飄逸,詩人看的如痴如醉,不禁言語挑逗,可惜女子笑而不答,彼此相視良久,詩人只得起身告辭,悻悻而歸。

詩人對女子當然是一見傾心的,只是不知道女子對他是否鍾情?但是由於封建禮數,詩人自覺輕薄,又遇上自己剛剛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心情境遇不佳,便沒有再來看望女子,但是對女子的思念之情卻與日俱增。來年今日,春光燦爛,詩人意氣風發,便尋路拜訪,渴望再見女子一面。當詩人滿懷期待打開大門的時候,庭院內卻空無一人,只有那幾株桃樹依然是花開豔麗。詩人頓覺失落,不覺發出“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傷感之情。

上天給了我們緣分,可是我們卻沒有好好的抓住它。桃花依舊,物是人非。我以為你會在那個老地方等著我,可惜等我再來的時候,你卻已經不在了……

人生苦短,相遇太難。愛而不得,有緣無份。詩人滿懷歡喜去尋找他的夢中人,可是夢中人卻早已經不在了!是嫁人了?還是病亡了呢?詩人不由擔心起心上人的境遇起來。即使不能與你喜結良緣,也希望你可以過的很幸福啊!

也許,這就是我喜歡崔護的原因吧?思念是一種病,遺憾的愛情也是一種特別的美吧?





Wait柏拉圖


有唐一代的詩人不可勝數,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十分喜愛的詩人。今天我就來分享我最喜歡的詩人——李商隱。

李商隱其人

李商隱字義山,生活在晚唐時代。他一生困頓不得志,還曾捲入“牛李黨爭”受到波及。他的詩作與他的命運息息相關,作品都較為纏綿哀婉。但是,他的作品以晦澀難懂著稱,不是很好理解。李商隱常常創作《無題》詩,這就讓他的作品更加撲朔迷離。

喜歡李商隱的原因

我比較喜歡李商隱的原因非常複雜,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因為他的詩作給讀者一種綺麗的感覺。閱讀作為一種美學欣賞,需要這種華麗的色彩。讀李商隱的詩,雖然如同霧裡看花,可這花卻是格外嬌豔。

李商隱的《無題》

李商隱著名的無題有“相見時難別亦難”“重幃深下莫愁堂”“昨夜星辰昨夜風”等若干首。這些詩作雖然難以解讀,但藝術成就極高。例如最有名的《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奇妙的想象和實際的宴會盛況巧妙融合在了一起,因此“心有靈犀”才會讓人流連忘返。李商隱的詩大抵如此,想象之中能讓人讀出現實。

以上就是我對李商隱的簡介。


朱雀在南


唐朝作為詩歌帝國,詩人如滿天繁星,各個星光熠熠,但個人最終情的還是詩仙李白,也就是那顆太白金星。

試看一首

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是詩人隱居之地,詩人從遠處眺望香爐峰,在日光的照耀下彷彿有騰騰生起的紫煙,大家都知道李白一生“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仙山濃煙不正是自己所向往的佳境嗎?瀑布本是氣象奔騰的,而詩人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瀑布就如白練一般懸掛於懸崖和之間,想象大膽新奇。

而那瀑布落下來竟有三千尺之高,“飛”字足見氣勢之磅礴,水勢之盛,“直”字可見懸崖之險兀。大手筆還在後面“疑是銀河落九天”,好像是銀河從天而降一般,詩人極盡誇張之勢。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豁達樂觀的心態,昂揚向上的生活態度可見一斑。全詩用詞凝練,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讀罷使人置身其中,久久不能忘懷!

李白為人稱道的地方有兩點。

一方面是他思想人格的魅力,即他高度的自信心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敢於掙脫傳統束縛的獨立不羈的個性,藐視權貴的反抗鬥爭精神,以及高邁灑脫的胸襟情懷等。

另一方面,就是他詩歌創作的浪漫主義成就,包括表現在作品中的自由無拘的精神風貌,雄奇豪放、清新俊逸的藝術風格,大膽奇異的藝術想像等。

杜甫也不禁贊“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小王的後花園


我最喜歡的唐代詩人是被稱為“詩聖”的唐代詩人為 杜甫(712-770)。

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風穩重樸素,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興盛走向衰亡時期的社會面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杜甫詩歌的風格可以概括為“沉鬱頓挫”,這裡的沉鬱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卻極見功力.因此後人封以詩聖之稱.

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其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裡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