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在编教师,想辞职去市里民办学校,大家觉得值不值?

夏语霞晚linda


县城在编教师,想去市里民办学校,怎样选择呢?要自己认真思索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民办学校压力比公办学校大,民办学校工资高,这是公认的,你的教学能力、体力、和学生相处的能力是不是足够,你做好思想准备了吗?

2.离开公办学校,再也不可能回去的,从思想上做好准备了没有?

3.是否准备了最少可以应付半年没有收入的生活费?如果在民办学校不适应,试用期结束没有能留下,你需要再重新找出路,总是得几个月没有收入。

说个我身边的例子吧。

我们这的民办初中、高中有几个,公办的也有几个,民办学校的老师要辛苦的多,每天早上6点多就在学校看学生学习、出操了,有时候还要带着学生跑早操,晚上十点多才能离开学校,学校对老师也抓的很紧,各种考核,给的待遇也好,每年都有出去学习的机会。不过老师确实负责任,孩子们每年成绩也挺好。

学校每年会考核老师,学生也要给老师考核打分,总会有考核不过被辞退的。被辞退的老师,有的去了别的民办学校,有的开办了托管班,有的开办补习班,都是出路。

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只要愿意拼,总会有出路。


五月樱花职场


在编教师想辞职去民办学校任教,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

李老师,我曾经的同事。多年以前,她和我在同一所小学任教,只不过她是一位民办代课教师。在民办代课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 没有转正的原因是中途辞职,跟丈夫外出经商,后来因为孩子和家里的老人需要照顾,有回到了家乡,在学校继续任教,工龄年限从第二次进校开始计算,让她与转正公办教师失之交臂。

她个人业务比较强,而且年年带的学生成绩比较好,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好评。由于在2000年的时候,国家政策对民办代课教师一刀切,全部辞职回家。李老师凭着个人精湛的业务能力,应聘到了,县城生源质量比较好的私立小学,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担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现在该校的教导主任。偶尔与李老师会见面聊天儿,她谈到感触最深的就应该是,早点儿出来。当年跟我在那所学校,让她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只能埋头苦干,想着有一天转正,当得知自己没有转正的机会之后,有点儿绝望。



来到了这所私立学校,让她觉得其实还有另一番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民办学校为她提供了不错的平台,展示了个人才能,办理了五险一金等等,待遇不错。过年聚会的时候,她很自豪的告诉我,她也跟我们一样,干上三、五年可以退休了,领养老金了。

案例二:

刘老师,曾是一所偏僻农村的中学数学老师。后来因为工资低,快30了还没有成家。 从那所中学出来辞职,应聘到了省城一所私立的学校,刚开始,工资待遇,工作氛围很让他还觉得挺满意的。后来因为学校的股东发生了变化。一名负责人将自己的亲属,安排与李老师搭班。到了月底发工资的时候,李老师惊奇的发现,这位亲属的工资远远高于他。他去找校长理论,谁知道校长很明确的告诉他,学校是我的,我想给谁发多少就发多少。你觉得工资少,你可以辞职不干。

一气之下,李老师辞职离开了那一所私立学校,自己在外面一些辅导机构代课为生。后来在由于,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家长之中有一定的口碑,应一些家长要求自己开始招生办班,现在是一所培训机构的法人,在省城有三家分校。



我认识 刘老师是陪孩子去上新概念英语,跟他闲聊时,他说出了他的经历,让我很钦佩。他这几年,最大心愿是很想回到公办学校,也想有周末有假期,能陪陪家人。虽然当年离职是迫不得已,但现在觉得确实很辛苦很累,而且现在在外面打拼,辅导机构多如牛毛,竞争激烈,压力也比较大。他更多的感受就是现在教师待遇比以前好多了,旱涝保收,而且他跟我开玩笑说,如果花上一、二十万可以回去做公办教师,他愿意出这个钱回去。

辞掉编制值不值?

题主所说的想辞掉编制去私立学校到底值不值?我觉得答案不能直接肯定和直接否定,因为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人和人在能力上肯定有差异。当年很多同行从公办辞掉编制去了民办学校,很多人是迫于生活压力,收入不高,想提高待遇,处于这样的想法,去了一些私立学校。那么现在也有很多同行想回到,公办学校但是已经很难了。

提出这样的想法,我首先觉得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年龄,如果说你是30出头,不到40,而且教育教学能力比较突出,也有一定的职称。更有自己出去想看看外面世界,想去闯一闯的欲望和激情。你可以辞掉现有编制去私立学校,干出一番大事业。



公办学校现有的体制,可能对一些教学能业务能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师来讲,感觉干工作有点儿压抑,多多少少觉得收入跟自己的付出可能不成比例。当你双脚迈出,公办学校大门的时候等于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上,你再无退路,只能勇往直前。民办学校,它的管理体制与公办学校是,大不相同,大多数实行的是半企业化的管理,更突出对学生的升学率,教学成绩的考核。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淡漠。

如果是刚毕业的师范类毕业生,或者已经快50岁的中老年教师,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我建议你最好不要辞职,因为公办学校固然有各种弊端,但是它的稳定性是所有民办学校不能比拟的。虽然教师这个职业,可能一辈子比较清贫,而且一日一周、一学期,一学年,你的工作可能重复,而且让人很容易一眼看到自己退休的状态。



我觉得这个社会人的发展是多元的。我有很多同行周内上班,周末或者课余时间,有着其他的事情可做,让自己的业余时间不再空虚,不再感觉到很压抑。比如说很多同行在今日头条做的教育类专栏进行。知识输出,也能变现收入也不错,而且还是依据自己的专业。为别人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结束语:关于辞职与不辞职,我只能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未必别人辞职了一切都发展的比较好,让你非常羡慕,但是轮到自己未必会一帆风顺,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我觉得结合自身的条件考虑,应该慎重决定,不能盲目跟风。




汇智坊


前两天我们这里有个民办学校招聘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年薪30万以上,市教学能手年薪20万以上,工资是公办教师的四五倍,不仅如此,还解决编制,解决孩子上学问题。

当时有同事说你去吧!我说我没有那个勇气,如果我在县城高中工作,我就辞职去了!而事实上,民办中学的很多老师都是从县城招聘的骨干教师。

其实,去不去,主要看性价比,如果性价比高,就去。反之,就不去。

去了有什么好处?首先是收入高,这是肯定的,在公办学校,完全按照职称发工资,绩效工资体现有限,各种补贴不敢发,基本上都是无偿加班。而在私立学校,一切都以金钱来刺激和评价老师,能力强,干活多的多发,其他的少发,但是普遍比当地公办高中要高,否则怎么吸引优秀老师?此外,私立学校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很多优惠条件。

其次就是为了孩子的上学和成长环境!这也是很多老师辞职去民办的重要原因,一个层次的教育有一个层次的水平,县城的教育无法和市区相比的。

最后就是提升生活品质!在市里和县城,生活品质是不一样的,如果能有一份不错的工资,生活品质能够有不小的提升。

当然,辞职去民办学校,弊端则很明显!

最主要的就是编制问题!私立学校没有编制,就没有保障,当老师,编制很重要。这个时候一定要综合评估这个学校的情况,看看是真正办教育还是为了融资,如果学校倒闭了,老师就倒霉了。当然,如果民办学校能解决编制问题,就再好不过了。

其次就是要考虑自己的身体和能力!私立学校的每一分钱都和绩效挂钩,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精力的下降,教学成绩下降,收入也就会下降,身体如果不好,也不建议去。

最后就是家属的工作问题,看看能不能给解决这个问题,有的老师虽然个人工资待遇高了,但是长期两地分居或者牺牲家属的事业,也是不值得。

所以,要综合考虑,如果能解决编制,可以优先考虑,如果不能解决,就要综合上述条件,谨慎选择。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点击关注!


赢在高三


民办学校也像一座围城,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来。

我是一位民办学校老师,我的许多年轻同事都积极的报名考编(考公办学校),哪怕是分到偏远的乡镇也在所不惜。

现在民办学校里最头疼得事就是如何留住老师。待遇留人,可是民办学校现在的待遇已经和公办学校差不多了,已经没有优势了;感情留人,可是民办学校分数至上,排名评比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伤得人心都在流血啊;事业留人,这更像一句传销语录,更多的人是把教师当作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事业只是老板赚更多钱的借口。

我在民办学校里工作了20年,考试前因为焦虑而常常失眠;考试得不好,便担心失业的危机感更如虫子一样啃噬着内心,伤害我最深的就是2018年班级高考没考好,我是彻夜未眠,有遗憾,有自责,更多的是一种无助的悲哀。

在民办学校,无论你有多大能耐,你都得像狗一样活着,尤其是面对学校那些大大小小股东的时候,他们虽然不至于因你一言而解聘你,也不会因为你一次成绩不佳而炒了你,但是那种眼色、脸色,总使人感觉低人一等,矮人三分。

而回想起自己曾经在公办学校时,那时走路带风,坐拥书城,睥睨王侯,胸无顾忌,口无遮挡,对领导或敬而远之,或亲而昵之,那时才真正能感觉到“革命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的意味!

当年从公办学出来,那是迫于生计,现在生计问题解决了,又无限怀念公办学。我们私下里曾经戏谑,如果现在即使交给公办学校10万元,公办学校允许你回去,你愿意吗?

我们嘴上都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像明镜似的,何去何从,早就没有选择余地了,叶落归根,寻得就是内心的踏实和安然。

我的这份心路历程对于题主在下定决心来民办学校或许有一点参考意义。望题主三思!


青衫李探花


公办教师到民办去,还是有成功的例子,我身边的原来一位同志,辞职跑到一家培训机构去,先是当老师,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培训机构,生意还非常好。首先你去民办学校当老师吗?其实民办学校的老师在学校的收入也比公办学校高不了多少,现在公办学校的收入还是不错的,我们这里工作20年的老师,总体收入税前为15万,税后11万的样子才毕业的老师,税前收入10万,税后7万的样子,也不低了,如果去私立学校,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因为私企老板给工资还是有考虑的,其实到私利学校去,工资工资只是多了一点,更多的收入还是要考虑从学生身上收取补课费的收入吧?你想到市里去,要看市里的私立学校的管理模式,有没有补课的机会,有些地级市,本身地方小,公办学校周末学校还要统一补课,学生根本没有补课的时间。

如果你想去,要考虑以下问题:

1、你的年龄,你的家庭适不适合你脱编。

如果是2014年后取得的编制,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均正常纳入社保体系,去民办学校亦可正常转移接续,对以后退休待遇无影响。如果是2014年前取得的编制,之前的工作年限,只是视同缴费,社保个人账户未并做实。辞职的话,这一部分的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如何计算,目前的政策尚未明确。年龄越大,辞职的沉没成本越高。然后,年龄35岁以内,还有机会重新选择。超过这个年龄,必须谨慎。

2、你的潜能能否激发出来。

你是否有比较高的职称,你有多少个奖项,你在教学方面是不是真的专业?在公办学校,这些东西是真的假的都不重要,直到到私立学校,必须拿真的能力出来,私立学校看重的是升学率,劳动强度和管理模式是非常严格的,你是否可以适应?这还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不会一直在私立学校呆下去吧,年龄大了,换种方式活,一定要树立自己办学的思想,你有能力吗?我想更多的是做基层的老师,也没啥前途,只是满足一下目前的困境,我反而觉得在外的培训机构还更让人走上自己办学的道路。

3、你对待遇的期望。

但在内地一些县城,新入职的教师,月收入仅三千元左右。这点钱,养活自己都勉强,买房结婚,基本是奢望。还要算算其它的隐形收入是有多少,你的期望值又是多少?

总的来说,公办学校稳定、压力相对小、负担相对轻,但收入较低;民办学校有失业的隐忧、压力大、负担重,但收入较高。


陈海底鱼


有三个参考维度:年龄、能力、待遇。

1、年龄。

如果是2014年后取得的编制,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均正常纳入社保体系,去民办学校亦可正常转移接续,对以后退休待遇无影响。

如果是2014年前取得的编制,之前的工作年限,只是视同缴费,社保个人账户未并做实。辞职的话,这一部分的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如何计算,目前的政策尚未明确。年龄越大,辞职的沉没成本越高。

这是社保方面。

然后,年龄35岁以内,还有机会重新选择。超过这个年龄,必须谨慎。理由有三:

一是家庭影响,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重新择业面临未知风险,是否能承受失业给家庭带来的冲击?

二是体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明显下降,能不能适应新环境及更大劳动强度,需要掂量。

三是年龄越大,职场优势越小。民办学校职业稳定性差,万一失业,重新就业困难较大。

2、能力。

我把教师的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专业能力才是教师的核心能力,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是指你有不可替代的能力,就永无失业之虞。

教学能力只是一种虚幻的能力,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取得骄人业绩。一旦世易时移,结果可能迥然不同。如果以此为依凭,也许有一天会无立锥之地。

什么是专业能力?比如语文老师,功底深厚、普通话好、善写作,教学研究上小有建树。这样的老师,任何一所民办学校都是欢迎的。数学老师精通奥数,解题能力强,能独立编写试卷,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什么是教学能力?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带班成绩突出,设计好的公开课能讲出彩。这样的能力,在公办学校可以大放异彩,但亦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属于个人核心能力,不能赋予教师个人安全感。

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都很强的老师,可以选择辞职,去待遇更高的民办学校。最好是去沿海发达城市的重点民办学校。内地县城与之相比,工资待遇有天壤之别。

如果没有核心能力,那就需要多斟酌了。

3、待遇。

待遇是教师离职的主要原因。公办学校纵有万般不好,但只要工资不难看,一切都可以容忍。我在一个教师群,有苏州的公办学校老师,年收入二十万以上,他们很少抱怨,更少有人辞职。因为民办学校能给到二十万以上的并不多。就算有个别学校能多一些,达到三十万。但相比之下,公办学校更稳定,压力更小。

但在内地一些县城,新入职的教师,月收入仅三千元左右。这点钱,养活自己都勉强,买房结婚,基本是奢望。如果辞职去民办学校,工资可以翻三番,可以选择辞职。

总的来说,公办学校稳定、压力相对小、负担相对轻,但收入较低;民办学校有失业的隐忧、压力大、负担重,但收入较高。到底如何选择,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心中应该已经明了。


毫米


儿子的班主任去年经历过类似情况。她是公办小学在编考试,月工资到手四千多,对方是本地比较有名的一个民办学校,开口三十万年薪请她过去,她犹豫再三,最后拒绝了。

她之所以不去,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她咨询了几个在民办当老师的朋友,所有人都劝她别去,理由是压力太大,一切以成绩、升学为评价标准。带的学生考得好风光无限,考不好挨批被人白眼,学生家长也会说三道四,认为自己花了这么多钱不值。扭曲的价值观和教育观,使得教师普遍都有心理压力,特别是到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很多人整宿整宿睡不好,对身体非常不利。年轻还扛得起,年龄大了,跟不上节奏,没有太多价值,分分钟可能面临下岗的风险。钱是赚了,地位低了,心也累了。不像在公办学校,虽然教学任务重点,有时候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苦闷,可自由,完成了教学任务,想亲近领导亲近领导,心情不爽,不理也没关系。在民办学校教书,这根本不可能,得罪了哪个股东,分分钟开除你。

第二,她虽然工资低,因为是老资格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生家长经常找她补课,带一些学习班,私下里一年也有相当工资收入的外快,算起来实际上一年也有十几万,收入不算低,过过日子可以了,她也不想折腾。

第三,客观而言,她觉得自己年龄也大了,30多岁,去民办学校太辛苦,赚不了几年钱就得考虑以后的问题,她有点吃不准。

她的经历和看法,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80后小公


最好不要去,去了你就会发现,民办学校原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一、民办学校大多都是寄宿制,有早辅导、晚自习,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公立学校很少有加班,双休日,国家法定假日都能正常休假。

二、民办学校,一个教师通常会担任两门功课,教学强度大。民办学校以盈利为目的,肯定会把老师的价值最大化利用!

公立学校一般一个教师只担任一门课程,让你能专心专业教好一门课程。

三、每年招教考试,很多报名的考生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民办学校的老师。经常见到民办学校的老师报考公立学校,却很少见到公立学校的老师去民办学校。

四、长远福利方面,公立教师有退休金,民办学校的老师没有退休金。

五、民办学校工作没有保障,民办学校很有可能会因为一个突发性事件或者老板投资其他生意,就把学校关停了,到时间,你就失业了。

但在公立学校,就是你所在的学校停办了,你也会被安排到其他学校继续教书。

所以,辞掉公职教师去民办学校,一定要想好了再去。





小狐狸的灯


我个人建议,如果可以考的话,考去市里面的公办学校更好,通常35岁是节点,但是有高级职称、市级骨干教师或者省级骨干教师之类的,年限会放宽的。如果待遇差距不是特别巨大的话,最好不去民办学校。

一、同是在市里,民办学校的薪资待遇优势并不大

一所市里面好的顶级的民办学校,也就是一两所。像我们这边开出的待遇年薪是10到20万,像普通一点的民办学校是6到12万,但毕竟是企业性质,是保底工资再加上课时费。要月薪过万,以语数外为例,通常都是三个班,并且五险一金是按最低档次来交的。假期不上课还只有保底工资。

但是你在公立学校,通常也就满课时了,五险一金正常的交着走,水涨船高,再加上绩效工资,年终考核等。综合算下来,其实也不差。

二、压力大小不一样

在公立学校,你只要不出大问题,成绩的好坏影响的,是自己的名誉,但对工资的影响不大。

如果是在私立学校,一切以成绩说话,成绩是学校生存下去的根本,所以一切都会与成绩挂钩,包括流失率,招生任务,看管学生等,所以压力非常大。

三、尊严不一样

公立学校里面,如果你不想往上爬,只教好自己的书就可以了,至于其他和领导关系之类的,不想过多接触,就没有必要阿谀奉承的去接触,也不必非得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但在私立学校里面,除非你的实力真的很雄厚,否则你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因为他是你的老板,在公立学校里只是领导。 相处的模式完全不一样。

四、安全感不一样

在公立学校里面,只要不出大问题,可以稳定退休,但在私立学校里面变数就很大,有的时候老板还会换,对教师的态度也会不一样,因为你是要为他创收的。如果不是大一点、时间长、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办学校,安全感就更低了。

结语:如果年轻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呆一辈子,可以试一试;或者县城的工资待遇和民办学校的工资待遇差距实在是大,做好了应对一切风险的准备,可以试一试。但年纪稍微长一点的话还是走得稳当点比较好。

毕竟公立学校走出去容易,想要再回来,那就难了!


醉生一笑说教育


首先不建议你辞职。

第一、民办学校是盈利机构,公办学校是非盈利机构,这两个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二、民办学校大概率上会把你的课安排得满满的,一天八九节课很正常的。

第三、福利待遇方面民办学校也不见得就一定比公办的好,退休以后谁的公办老师的退休金应该会比民办学校的多。

第四、可以考虑一下利用业余时间做你自己擅长的领域的自媒体。把你上课的内容整理编辑,比如讲题目,讲知识点,讲学习技巧,讲考试技巧等等,以短视频形式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抖音啊,快手啊,微博啊等自媒体平台上。

用业余时间做,坚持做,用心做,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一定的粉丝后收入还是不错的,有平台的分成,可以接广告一条几百几千。

有了粉丝后还可以做付费问答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