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說:未來的生意終將消亡!那生意人的出路在哪裡?

隨著電商平臺對實體店的不斷衝擊,微商、社交電商對傳統商業模式的步步緊逼,生意越來越來難做,這一點已經成為共識。如何透過表象看清本質,是決定創業方向的基礎,實體店想回復生機,也同樣需要。

一、產能過剩,物質供給遠大於市場需求

各大電商平臺展示的源源商品,大量工廠無處可銷的庫存,代表著中國製造業的不斷髮展,但只要細心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大部分商品的同質化已經相當嚴重,所謂的差異化競爭,不過就是在常見商品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可有可無的“新科技”,就儼然一付“全新升級”的姿態面世。這是看不起消費者的智商,還是挑戰人們的容忍底限?

於是,拼價格成了各大商家的終極武器,你想賺十塊,我只要賺一塊,你敢免費,我就倒貼……可到了最後,消費者真的得到實惠了嗎?我看未必。商品質量越來越差,服務態度一落千丈,售後維權舉步維艱……以前的一分價錢一分貨,現在都成了僅剩的利潤,支撐著商家的基本生計,其它東西就成了消費者無法指望的奢求了。

任正非說:未來的生意終將消亡!那生意人的出路在哪裡?

二、平臺遍地開花,衝擊的僅僅是實體店嗎

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雙11的銷售額裡有多少是水分?為了財報數據,為了烘托氣氛,各大平臺用盡方法,就是為了在雙11期間的瞬間爆發。這種變態的手段在短時間內固然可以帶動和刺激消費,但長此以往,只怕會變成平臺的自娛自樂。

實體商場的確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但受衝擊的絕不止賣家,甚至到了生產廠商一環。只有從源頭降低生產成本,才能增加商品利潤,賣家才有能力支付平臺的服務與製成,才能應對平臺號召的返現與贈券。

三、消費趨於理智,對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物價不斷上漲,主流消費人群的經濟收入並未得到明顯改善,大家開始捂緊腰包,不再輕易為衝動買單。

生意越來越難做,錢越來越難賺,大家的消費也就越來越理性,這是必然規律。現在的消費者的思維正在發生變化,從一味追求價格,慢慢轉變為追求性價比,這也是各大平臺的功勞。便宜沒好貨這句老話展示了古老的真理,用有限的錢,買到更划算的產品,成了大家的共識。差異化,個性化,品質化,生態化,成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重要參考。

綜合以上所說,產品不再是將來創業的主陣地,我們應該把目光轉向針對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而產生的服務生態。

以廣州為例,汽車服務連鎖機構不低於10000家,不僅提供汽車的維修保養、洗車美容、產品銷售、保險違章、二手車買賣,有的甚至把業務伸向了抵押等金融領域,市場競爭大到了無法估量的地步。很多老店大店看上去生意還不錯,可實際上隨著成本的不斷增加,各種營銷手段的投入,其利潤也都下降到歷史的最低點。基本上可以說,每家店都在熬,以為熬過了今年,明年就會好起來一樣。

任正非說:未來的生意終將消亡!那生意人的出路在哪裡?

從業多年,我和夥伴們也困擾,也想找到解決方案,但每個運營方案背後,都有一座大山,中小商家根本無法逾越。這半年,我的團隊就這樣在焦慮中度過,直到一家店的出現,讓我們之前的低迷一掃而空。

那是一家神奇的汽車美容店。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它身上有太多其它店面不具備的清高氣質。

首先,它不加盟任何品牌,其次,他只做洗車服務,還有,它號稱比其它店面洗得更乾淨!

就這樣一家佔面不足兩百平方的小店,每天的流水竟然達到近萬,如此高的坪效已經超越了市區絕大多數店面了。因為你要知道,他的主營業務,僅僅只是洗車!

這家店,把洗車這項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業務簡直做到了極致,我忍不住想要分享給大家。

全店12個洗車工人,每兩人一組,負責一臺汽車的洗護。工時固定在60~90分鐘,除了沖水、消毒等工序,其它都是手工進行。這得益於他們的工序制定和人員培訓,配合有序,施工高效,這是很多店面所忽視的。

汽車的清洗在普通洗車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改善和細化,精細到把汽車的門縫和窗縫都能洗得亮潔如新,在普通店面經常被忽視和略過的地方,在這家店都會被照顧到。發動機倉、座位下方,越是費工夫的地方,他們反而越過細。

美容產品基本都是清一色的進口貨。整個清洗過程結束後,他們在普通洗車的基礎上增加了保養服務,包括汽車玻璃養護、中控臺養護、皮質養護、輪轂養護等等。廣州氣候多雨,玻璃養護之後能給車主提供更清晰的視野,這個細節被很多車主深深記住,成為了一個標籤貼在了心裡。而其它方面的養護,也給車主的直觀感受一記重擊。閃閃發亮的外觀和內飾,幾乎讓自己的汽車煥然一新,換成誰也無法抗拒。

而在漫長的等待中,車主在休息室也會得到溫馨的接待。廣東人愛喝茶,服務人員會泡一壺好茶,陪著車主聊天,也提供速溶咖啡、果汁、水果、甜品等食物。在這裡,車主的潛在消費慾望會逐漸吐露,成為他們接下來營銷的依據。

其實,所有與汽車有關的服務他們也接觸,只要車主確定了某項服務或商品,就有合作商把車主接走,到相關的商家去了解。而這個信息的價值,也是這家店另一個收入來源。看上去他們只洗車,但他的客戶有關的消費,這家店都可以拿到相對應的報酬。

任正非說:未來的生意終將消亡!那生意人的出路在哪裡?

既然商品過剩,我們何不把眼光放在服務業?

既然同質化嚴重,我們為什麼不在精細化、專業化上下功夫?

既然到處都是平臺,為什麼咱們自己不做一個平臺?

通過這個事例,我不禁反問了自己三句話。任正非說過,未來的生意都將消亡。我倒是理解為,每個人都一箇中心,每個人都可以做生意,當人人都成了生意人,自然也就沒有了生意這個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