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四次落選中科院士,卻意外當選美國院士,現已退休仍堅守崗位

中國人天生就有一股拼勁和不輕易服輸的勇氣,因此先後出現了一個個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科學家。他們都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除了這些叫得上名的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外,還有許多默默無聞在自己工作崗位奉獻出青春的可敬的人。

很多人也許都沒聽過李愛珍這個名字,她的研究領域在國防環保醫療等方面,她在科研上也做出了重大貢獻。只是她缺少了一點運氣,雖4次被院士力薦,卻4次落選中國院士。儘管她在中國落選,卻意外在2007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不過李愛珍並沒有因此放棄祖國這片土地去美國發展,她還是堅定地留在中國,對她而言榮譽並沒有那麼重要。

她曾四次落選中科院士,卻意外當選美國院士,現已退休仍堅守崗位


巾幗不讓鬚眉 

李愛珍1936年生於福建石獅,1958年畢業於復旦後便分配到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之後她就一直從事各項研究工作,李愛珍主要從事的是信息科學方面的半導體材料方面的研究。她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奉獻了大半輩子,只要國家哪裡有需要她就在哪裡埋頭研究,也因此獲得了國家工程科學獎。

她還發表了256篇論文,申請過國家專利發明28項。李愛珍認為做學問的前提是要把人做好,她在自己的科學研究生涯中,始終嚴格要求自己除了不怕艱辛還要不斷探索,正因如此她也取得相當突出的科研成績。

在1980年代初,李愛珍因能力出眾又有很突出的科研成績,被領導公派到美國的卡基尼梅隆大學去做訪問學者。一些人對李愛珍被公派的事情很不滿,併為此大做文章。說她是華僑又被批鬥過,有公派機會也許去了美國就不會回來了。李愛珍的老師鄒元爔院士還是頂著輿論壓力選擇相信李愛珍,推薦她去美國學習,李愛珍此去美國過程困難重重但所幸最終順利公派出國。

她曾四次落選中科院士,卻意外當選美國院士,現已退休仍堅守崗位

美國當時的科研設備確實比中國的先進許多,李愛珍看到了很多高端設備心裡非常激動。特別是她看到那套很新穎的分子束外延設備內心更是欣喜萬分,這設備在國防環保醫療都應用很廣泛,可惜當時國內還沒有研發出來。  

分子束外延設備當時是禁運的設備,中國沒辦法從國外運回來。李愛珍和同事當即下定決心要將這種技術學會,爭取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不再受制於人。苦心人天不負,李愛珍和她的同事終於創造出了這套分子束外延設備,西方國家看到我們的中國製造紛紛取消了禁運。

除了分子束外延設備,國內的量子級聯激光器這一領域也落後美國二十多年,回國後的李愛珍又開始肩負重要使命帶著團隊開始攻克難關。她先後建立多間實驗室,耗費23年的青春,將量子級聯激光器開闢出了新領域。李愛珍巾幗不讓鬚眉,拼命三孃的壯舉讓美國的貝爾實驗室也佩服得五體投地,中國人真不可小覷,中國女人更不可小覷。

她曾四次落選中科院士,卻意外當選美國院士,現已退休仍堅守崗位

而李愛珍的研究水平也得到了國際性會議的認可,這個名為“中紅外光電材料和器件國際會議”,曾幾何時只青睞於歐美國家,中國根本就沒資格成為它的座上客。李愛珍在2005年榮幸成為這個會議中的僅有的亞洲委員,此後李愛珍還成為該會議的主席。而這個國際性會議因李愛珍在2010年上海召開,這也間接說明了我國的研究水平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也得到了國際的認可。


意外的美國院士榮譽  

李愛珍個人能力出眾,又有很多成就,為國家做了很多貢獻,她曾四次申請中國院士,可是四次都遺憾落選。當時評選中國院士都比較重視年輕的科學家,在李愛珍第一次申請院士時,她已63歲了。按規定年齡六十以上須六位院士推薦,六十歲以下兩位院士推薦即可。  

當時推薦李愛珍的院士當中有一位叫郭景坤的老院士,四次參選,他四次推薦。他很看重李愛珍,認為李愛珍能擔得起中國院士這四個字。彼時郭景坤做過喉部切除手術,沒辦法說話只能靠寫字和發聲器說話,躺在病床上的郭景坤依舊堅持要推薦李愛珍。

她曾四次落選中科院士,卻意外當選美國院士,現已退休仍堅守崗位

郭景坤

可惜四次推薦結果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郭景坤感到很遺憾,具有國際一流技術的人才卻評不上中國院士。李愛珍只單憑年齡超限推薦人數少於六個就在初審被刷下來。很多人都覺得不公平,希望能改革這個年齡限制的制度,受人尊敬的科學家不應有年齡之分,年輕朝氣腦子靈活但也要有經驗的累積才能成功。

就在國內的院士制度存在不合理的現象而讓李愛珍多次落選時,2007年美國的科學院卻評選李愛珍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她是唯一一箇中國女科學家。這突如其來的榮譽也說明李愛珍是個優秀的人才。畢竟美國科學院曾出過許多的諾貝爾得主,雖然它只是美國的一個民間協會,但也有一定的含金量。能被評選上院士是她的榮幸。但李愛珍並沒有因美國科學院的評選而抱怨國內的院士落選,她依舊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作出貢獻。  

她曾四次落選中科院士,卻意外當選美國院士,現已退休仍堅守崗位

她知道如果沒有祖國的栽培提供經費和科研環境,她不會有此成就也不會安心在崗位上,兩耳不聞窗外一心只做科研,祖國是她堅強的後盾,她永遠都不能忘本。她很感激那些推薦她的院士年齡那麼大還不辭辛苦,但自己也總是讓他們失望她感到很愧疚。


退休卻仍堅持在崗位上

2001年李愛珍退休了,她人退休了,心還不退休,依舊在實驗室為祖國發揮餘熱,做著她最愛的科研。她不管外界對她的華僑身份評價如何,也不再在意自己沒有評選上中國院士,她只在乎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能多做貢獻,培養下一代的接班人繼續為祖國貢獻。李愛珍就像艾青的詩歌裡寫的,因為她愛這土地愛得深沉,所以才會如此努力,即使退休也要發揮發熱

她曾四次落選中科院士,卻意外當選美國院士,現已退休仍堅守崗位

李愛珍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她也曾經歷過戰爭,經歷過許多不公平的對待。因此在和平的年代裡,李愛珍更加珍惜她得來的一切,珍惜幸福的生活,珍惜祖國給她的平臺。她知道一切都得來不易,祖國的發展和個人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無論什麼時候,祖國越強大身為中國人就越有安全感,李愛珍作為一個為祖國添磚加瓦的建設者她感到很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