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八兩”到底差幾兩?算盤帶給我們的啟示


“半斤八兩”到底差幾兩?算盤帶給我們的啟示

充滿智慧的算盤

乍一看標題,肯定有不少人會罵作者腦子有問題,這麼簡單的數學題還拿出來忽悠人。您還別說,半斤八兩到底差幾兩?好多人真還不知道,今天作者就把“半斤八兩”給大家講講。

當評價兩個人的能力高低或成績好壞時,我們經常會聽到用“半斤八兩”這個詞來形容和比較。而且“半斤八兩”這個詞多含貶義。

那麼“半斤八兩”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呢?它的出處又在哪裡呢?這就不得不說說與我們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了。

我們先了解一下充滿智慧的發明——算盤。明白了算盤的原理,對於“半斤八兩”就自然明瞭。

算盤是一種手動操作計算輔助工具形式。它起源於中國,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算盤是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現在,算盤在亞洲和中東的部分地區繼續使用。

算盤由矩形木框內排列一串串等數的算珠,中有一道橫樑把珠統分為上下兩部分,算珠內貫直柱,俗稱“檔”,一般為9檔、11檔或13檔。檔中橫以梁,樑上1珠當5,有兩珠;梁下5珠,每珠當1。那麼一檔之中最大的數便是15。每檔過15,滿16時便可向前檔進一。其實,算盤最初的設計便是以十六進制設計的,這同古時重量(衡)採用的進制是一樣的。

“半斤八兩”到底差幾兩?算盤帶給我們的啟示

誠信之稱

說到十六進制的重量,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為了鞏固權利,便於管理,命令大臣李斯率先統一“度量衡”。李斯接到命令後,先後把錢幣和長度的標準制定出來,可是關於重量的標準遲遲沒有了主意,到底定多少兩為一斤合適呢?於是便請示秦始皇,秦始皇提筆寫了“天下公平”四個字算是給出的批示,但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值。李斯根據這一指示精神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性地把重量的標準制定了出來。

相傳,李斯拿到這四個字後,經過冥思苦相,便把這四個字的筆畫數加起來得到的16數作為一斤的分兩,這便是最早的“十六進制”。這畢竟是個歷史傳說,無證可拷。

其實“十六進制”的制定,並非憑空想象出來的。過去的十六兩稱杆上有十六顆稱星,這十六顆稱星分別由北斗星(七顆星)、南鬥星(六顆星)和福祿壽三顆星組成。北斗七星表示人的七竅,南斗六星表示人的六魄。這就告誡做買賣的人一定要誠實守信,否則就會五官不全,六神無主,洪福有損。民間對不誠信的買賣人有這樣的說法: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這裡面既有先人們智慧,又體現了古時的人文精神。

“半斤八兩”到底差幾兩?算盤帶給我們的啟示

彼此彼此 不分上下

我們把話題再收回來,通過上面的故事,我們明白了古時的一斤則是十六兩,那麼半斤自然就是八兩了,所以半斤和八兩不會差幾兩的,因為半斤就等於八兩。

通過算盤我們順便再說一個珠算口訣:“一退六二五”。“一退六二五”這句斤兩法珠算口訣其實就是由十六進制所產生的。一斤是十六兩,那麼一兩是幾斤呢?得0.0625斤,所以口訣為“一退六二五”。後來民間把這句口訣變成一句不管閒事的一種做法,同時把“一退六二五”變成了“一推六二五”,意思就是啥事不管,因為之前是1(兩),之後是0.0625(斤)。其實前後都一樣,等於啥也沒管,是根據其原意演變而來。

今天的“半斤八兩”就說這麼多。知史以明鑑,瞭解傳統文化則能夠開啟智慧之門,希望網友們都能夠開啟自己的智慧之門。(文史匯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