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并不存在,但是有23个国家承认它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虽然被迫退出满洲地区(中方称东北),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但在1935年之后与其建立通邮、通车、通航及贸易联系。


这个国家并不存在,但是有23个国家承认它


满洲国于1932年成立后,日本和萨尔瓦多两国最先给予承认。1933年1月15日,美国通告世界各国不要承认满洲国。1934年3月13日,英国表示永不承认满洲国。1937年反共产国际协议成立后,德国和意大利承认满洲国,随后有更多轴心国成员承认满洲国。1941年,泰国、汪精卫政权相继承认满洲国。苏联签署《苏日中立条约》后,1941年4月13日苏联承认满洲国直到1945年8月8日。至1943年,承认满洲国并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23个。国际联盟也认为日本违反国际公约,并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支持中国政府主张满洲国管辖地区仍是中国的一部分,主张国际共管。

根据1943年由满洲国政府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23],当时世界上约有80个国家或政权,承认满洲国的共23个,包括:


轴心国:


大日本帝国

意大利王国及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1943-1945)

纳粹德国

罗马尼亚王国

保加利亚王国

匈牙利

克罗地亚独立国

斯洛伐克

法国 维基法国


轴心国《反共产国际条约》成员国:

西班牙(佛朗哥时期)

芬兰

丹麦(丹麦保护国政府)

泰国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汪精卫南京政府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蒙疆自治政府

印度 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缅甸 缅甸国

菲律宾 菲律宾(日本的傀儡)


同盟国和其他国家:

苏联

蒙古人民共和国

多米尼加

波兰(1942年波兰流亡政府取消承认)

萨尔瓦多(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萨尔瓦多改变了与轴心国结盟的立场,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1941年12月8日,萨尔瓦多对日本宣战


反共产国际协议 (又称防共协议,德语:Antikominternpakt,日语:防共協定)是纳粹德国与大日本帝国在1936年11月25日签订的反对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协定。此协议后来陆续有其他国家加入。1941年时,这个协议的签署国包括了纳粹德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汪精卫国民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丹麦保护国政府、芬兰、匈牙利王国、满洲国、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泰国、维基法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和西班牙。


日滿關係

1932年6月14日,日本帝國議會通過決議,承認滿洲國政權,9月6日,日本內閣通過決議,承認滿洲國政權,15日,日本裕仁昭和天皇陛下正式承認滿洲國政權,日本代表關東軍司令官陸軍大將武藤信義,滿洲國代表國務總理鄭孝胥,雙方簽訂《日滿議定書》。11月24日,日本正式任命武藤信義為駐滿洲國大使。


1935年2月12日,滿洲國與日本簽訂關稅協定。


1935年4月6日,溥儀首次訪問日本東京府,駐日大使謝介石(台灣籍)陪同。


1935年5月2日,滿洲國皇帝溥儀頒布《回鑾訓民詔書》,表示自己與日本天皇「精神如一體」,滿洲國與日本「一德一心」,形成「不可分」的關係。


1937年11月5日,日本與滿洲國締約,日本撤廢在滿洲國領土上的治外法權。所有以往根據日清政府條約由日本管轄的滿鐵附屬地管轄權均轉交於滿洲國政府。


1940年6月26日,溥儀第二次訪問日本東京府,日本裕仁昭和天皇陛下親自迎接溥儀,溥儀此次訪問東京的主要目的是供請迎接日本天照大神帶回滿洲國供奉參拜。


1940年7月15日,滿洲國皇帝溥儀頒布《國本奠定詔書》,宣稱滿洲國的建立是和日本一樣,都始於「天照大神」,並把「天照大神」作為滿洲國的「建國元神」加以供奉參拜。


1942年3月1日,滿洲國皇帝溥儀頒布《建國十週年詔書》。自此,滿洲國對日本的稱謂,從之前的「友邦」,「盟邦」改稱為「親邦」,即以日本為父母之國。


1943年4月1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東條英機訪問滿洲國,滿洲國皇帝溥儀親自迎接。


1940年滿洲帝國駐德國漢堡總領事館簽發的過境簽證

其他

1932年9月23日,蘇聯同意滿洲國向莫斯科、新西伯利亞等城市派駐領事官員。


儘管聖座從未與滿洲國建立外交關係,然而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兩國於1934年建立了外交關係,此觀點部分是由於對貝納多·貝托魯奇1987年的電影「末代皇帝」的錯誤參考所造成,電影描述了聖座在外交關係上承認了滿洲國,然而高德惠主教是被羅馬教廷九聖部中的傳信部(一個負責宣教工作的純宗教性質部門)委派為「天主教滿洲宣教團與聖座駐滿洲政府臨時代表」,而不是被負責處理國家級外交關係的教廷國務院委派[29]。


有關教宗庇護十一世時期是否「承認滿洲國問題」的歷史爭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段琦引用了國內青年學者劉國鵬博士的觀點,即「梵蒂岡事實上授意吉林代牧高德惠只能以東北諸教區長上的名義,而非聖座的名義與偽滿政府交涉」,梵蒂岡承認偽滿洲國只是日本侵略者的一種宣傳手段,與歷史事實不符,從而首次否認了中國大陸學者長期以來所持有的一貫學術觀點:「梵蒂岡承認偽滿洲國,因此在中梵關係交往上背負著難以挺胸抬頭的歷史污點。」[30]此外,相關根據也可見於天主教會內外以及2006年發表在喬瓦尼·科科(Giovanni Coco)的《聖座與滿洲國(1932-1945)》(Santa Sede e Manciukuò (1932-1945))一書中的大量一手歷史檔案文獻中[31]。


1934年5月24日,薩爾瓦多承認滿洲國。


1936年11月28日,義大利與日本簽署協定,承認滿洲國。


1938年2月20日,德國承認滿洲國。5月12日,德國與滿洲國在柏林簽訂友好條約。


1938年10月19日波蘭承認滿洲國並建交。中國與波蘭為此斷交。


1939年,滿洲國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


1940年8月,丹麥保護國政府(納粹德國傀儡)承認滿洲國。


1941年4月13日,日本和蘇聯在莫斯科簽訂《日蘇中立條約》。蘇聯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薩爾瓦多政府改變了與軸心國結盟的立場,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陣營。1941年12月8日,薩爾瓦多中斷與日本的外交關係,並對日本宣戰。


1942年2月24日,波蘭流亡政府宣布取消承認滿洲國。

这个国家并不存在,但是有23个国家承认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