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好人」郴州廖靜平:29年,她獻血“獻”出了35個自己

利落的短髮、樸實的裝扮、無華的話語……廖靜平,這位郴州市甦仙區普通的家庭婦女,在18歲時勇敢地伸出了胳膊加入到無償獻血的行列,沒想到這一堅持就是29年。

29年的時間裡,她一共坐上採血椅132次,捐獻全血、機採成分血,獻血總量達到了175600毫升,相當於35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總量,是郴州市無償獻血量最多的獻血者。她先後3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受到國家衛計委、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的聯合表彰。

平凡至偉,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普通婦女的內心世界,感受她的草根之善,質樸之愛。

善的力量:她是郴州市無償獻血量最多的人

生於1970年的廖靜平,在13歲那年父親做生意失敗。在窮困負債中勉強上了幾年學堂後,18歲的她不得不輟學,遠赴廣州打工養家餬口。

一次放假外出,她在街上看見採血車,聽完了工作人員的獻血知識介紹,她受到了很大的震動,“原來,每天都有那麼多的病人在等著血液做手術救命!”儘管有些害怕,她還是登上了獻血車,這次的獻血經歷成了她獻血歷程的起點。

此後,只要身體健康狀況允許,廖靜平一有機會就會主動獻血。“獻血又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既然能幫到人又不會影響自己,我就一直獻。”廖靜平堅持的理由很簡單,她不會說一些“大”而“空”的話,行動是無聲的力量。

後來,當得知成分血捐獻間隔期更短、醫療效果更好時,她又毅然加入到了機採成分血獻血者隊伍。一次、兩次、三次、四次……獻血證積下了一本又一本;一年、兩年、三年、四年……至今已經堅持了29年。

默然給予:“太普通的事,不值得一說”

工作人員在血站的數據庫中發現了她,希望在媒體宣傳其無償獻血的典型事蹟,她卻總是婉言拒絕:“太普通的事,不值得一說。”

不知道溝通了多少次,她才勉強願意敞開心扉:29年的無償獻血之路,看似應有鮮花和掌聲,實際上卻揹負了不少被誤讀的辛酸。她說,理解兩個字,最珍貴。

郴州市血站宣傳科科長卓敏,曾是血站的採血護士,多年前就認識了經常前來獻血的廖靜平。印象深刻的是她對於獻血的默默堅持——當需要志願者應急獻血時,不論她在幹什麼、身在何處,只要血站工作人員一個電話,她都召之即來,伸手相援。“工作22年,見過不少獻血者,但像廖靜平這樣始終堅持的,不多。”卓敏說。

顏春燕是郴州市血站機採科護士,在機採科工作9年,自己都不記得跟廖靜平見過多少次。印象最深的,是廖靜平經常主動打來電話:“有沒有獻血的需要?我明天休息。”

愛的苦旅:“獻血冠軍”不被理解的無奈

儘管一再低調,還是有人知道了她無償獻血的事,風言風語讓人心寒:“怪人”“抽血上癮了”“沒本事去賣血”……言語刻薄。

廖靜平的丈夫開始因為擔心妻子的身體健康而反對她參加獻血,後來聽到了別人的“評價”,反對的態度更加強烈,甚至有一次因為發現廖靜平又去獻血,丈夫和她大吵了一架,並要她保證再也不獻血。

面對丈夫的不理解和旁人的中傷,廖靜平也曾感到難過,也曾掉下過委屈的眼淚,但性格倔強的她認定是正確的事情便不輕易放棄 。“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獻血的事就是”,廖靜平想出了應對的方法。

之後,廖靜平每次獻血,只是稍作休息,就扯去手上的止血貼,又回到打工的超市或者家裡繼續勞作,獻血證也交與相熟的採血護士代為保管;兒子小的時候無人照看,廖靜平獻血時不得不把他帶在身邊,後來兒子長大一些,怕偷偷獻血的事情被丈夫知曉,廖靜平便在獻血時不再帶上兒子……“每次去獻血,就像做賊一樣。”廖靜平有點哭笑不得。

儘管這樣,廖靜平年復一年的默默付出讓她成為了郴州市的“獻血冠軍”,雖然她獻出的血液曾救無數臨床病人於危急,但卻從不被人所知曉,在同事、家人、朋友眼中,廖靜平只是那個普通的婦女。廖靜平認為,對社會的默默給予同樣是一種幸福。

小人物,大宇宙。廖靜平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婦女,沒有卓越的成就,就連奉獻愛心也是偷偷進行,但她用善良的力量挽救了無數的生命,讓無數平凡的生命綻放感動的火花。在平凡的生活中領悟善良的真諦,愛心路上,廖靜平的故事還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