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起床气”,不用凶他,换种方式也能让他乖乖起床

到了冬天孩子们越发的不愿意起床了,温暖的被窝总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早上在父母的三催四请中,孩子仍然不情不愿的不想起床。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迟到,因此会采用“暴力叫醒”的方式大吼大叫一通,不过这样的办法虽然有效,孩子也乖乖地起床了,但是孩子的周围却围绕着一股起床气。

被强行叫醒的孩子情绪糟糕透了,有时候甚至还会对叫醒自己的父母发脾气,孩子的整个早晨都被情绪低气压所控制。

面对孩子的“起床气”,不用凶他,换种方式也能让他乖乖起床

案例:

这几天邻居家的孩子考完期末考试迎来了寒假,孩子可以不用按时按点地去学校了,一天的作息一下子没了规律。

开始的时候邻居并没有制止,想着让孩子放松两天,但是几天过去后孩子反而变本加厉,晚上不睡觉玩手机早上不愿意起,每天日上三竿才睡醒。

邻居想着不能让孩子的寒假就这么浪费了,于是给孩子报名了辅导班,每天需要孩子按时起床去上课。孩子对于妈妈的做法很不情愿,但是迫于妈妈的压力只好答应。

可是早上起床的事儿成了母子俩的困扰,孩子因为晚上睡得晚第二天起床的时候非常费劲。每次叫醒孩子起床,邻居都要费一番力气,而且孩子的情绪也很差,甚至有的时候会拒绝吃早餐来表示自己的抗议。

一天,邻居再一次把孩子从被窝里面拎起来,孩子很生气地推了一下邻居,大声地说“你能不能不要叫醒我,我再也不去辅导班了!

说完便号啕大哭起来。邻居看到孩子情绪激动一时也没了办法。邻居虽然对孩子的起床气表示理解,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舒缓孩子的起床气?

分析:

早上的时候,孩子还没有从睡梦中清醒过来,不管是大脑还是身体还处于尚未清醒的状态。

这时候家长强行叫醒就会打扰孩子的睡眠状态使得孩子被迫从睡眠的状态中惊醒起来,这就导致孩子情绪上产生明显落差,进而会有一些情绪上的激烈反应,起床气也就由此而生。

早上有着糟糕的被叫醒体验,这会影响孩子一上午甚至是整天的情绪状态。

面对孩子的“起床气”,不用凶他,换种方式也能让他乖乖起床

叫孩子起床时家长们常犯的错误

(1)反复唠叨

这是中国式家长最常用的叫醒办法。看到孩子没有乖乖听话地从床上起来,家长们便开启了唠叨模式。父母的唠叨让孩子感到厌烦,孩子们无法反抗只能默默忍受,内心情绪非常烦躁。

(2)粗暴地扯被子

这种方式相对于唠叨式叫醒来说更加令孩子难以接受,被窝内外的温度明显不同,家长一把把被子扯下来会引起孩子皮肤不适反应。导致孩子从睡梦中惊醒,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3)大声喊叫

似乎女性在当了宝妈之后就变成了“大嗓门”,孩子不听话全靠张嘴喊。大声喊叫会被孩子当作是噪音,导致孩子处于一种被打扰的负面情绪体验中。

同时,有些家长大声喊叫的同时也会夹杂着一些语言暴力,让孩子听起来非常不舒服。

面对孩子的“起床气”,不用凶他,换种方式也能让他乖乖起床

换什么方式可以让孩子乖乖起床?

方法1:督促孩子早点睡

时下很多孩子有入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这就导致孩子无形中睡得晚,睡得晚自然就很难早起,睡眠不足导致孩子非常容易疲惫,所以家长们要想让孩子乖乖起床就应该从根本入手,督促孩子早点睡。

方法2:播放一点轻音乐

清晨的时候,家长可以播放一些轻音乐,让孩子慢慢地从睡眠中苏醒。轻音乐的方式较为柔和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同时适当地拉开一段窗帘,把室内的光线调亮一点,对于叫醒孩子也很有帮助。

方法3:轻轻抚摸

父母可以通过抚摸孩子肌肤的方式叫醒孩子,先通过帮助孩子身体苏醒然后再慢慢实现大脑苏醒。轻轻抚摸的方式较为柔和,再搭配家长温和地提醒孩子更加容易从睡眠中苏醒过来。

暴力叫醒的方式并不可取,不仅会导致孩子有明显的起床气也会影响孩子一上午的精神状态。父母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根本上找到叫醒孩子的恰当方法。

面对孩子的“起床气”,不用凶他,换种方式也能让他乖乖起床

​温柔的教学方式,孩子更加容易接受,父母在叫醒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过于急躁,大喊大叫或者是重复,唠叨都不会被孩子所乐意接受。大家对于叫醒孩子的方式有哪些思考呢?对此又有哪些经验之谈呢?

育儿难题找辣妈育熊娃,家庭教育从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长,我是辣妈育熊娃,帮你解决育儿小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