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廣州恆大真的沒有青訓嗎?

足協領導一句“拿再多冠軍有什麼用?中國足球不是也沒有上來嗎?”把廣州恆大推向了風口浪尖,很多不喜歡恆大的球迷也跟著高潮了。他們認為廣州恆大這十年來壟斷了中國足球過多的最優秀的球員,讓很大一部分優秀球員無球可踢,寧願這樣把挖回來的球員犧牲掉也不自己做青訓,就該為中國足球水平下降負責!誠然,從其他球隊轉會過來的優秀球員的確對廣州恆大的崛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說恆大不做青訓,未免有點選擇性失明瞭。

深度:廣州恆大真的沒有青訓嗎?

前廣州恆大球員廖力生(左)

眾所周知,廣州恆大在2010年3月正式入主廣州隊,開啟其十年輝煌的“恆大王朝”。在恆大介入之前,中國足球正面臨著“假球案”的餘波影響,球市不振,青訓迅速萎靡,全國足校只有300多所,職業運動員只有8000多名,國內球迷言必稱“中國有足球嗎?”。可以說,這個時候的中國足球幾乎讓所有中國球迷絕望了。但是,廣州恆大毅然介入中超,在外界最不看好的情況下一擲千金,迅速聚攏起優秀的國內外教練、球員團隊,創造了中國足球的很多奇蹟!在中超首個賽季便以升班馬的身份奪冠,創造了中超的凱澤斯勞滕奇蹟,並在隨後的八個賽季裡僅僅錯過一次中超錦標;亞冠首秀以5-1的比分痛擊韓國K聯賽豪門全北現代,打破了中超球隊多年痼疾“恐韓症”、“恐日症”,並兩奪亞冠冠軍,在世俱杯的舞臺上展現了中國足球的另一面。優秀的成績也讓中超的其他豪門效仿,紛紛加大投入,共同營造了火熱的中超聯賽。與此同時,火熱的聯賽吸引了一大批球迷迴歸和一大批孩子去學足球,國內青訓隨之迅速擺脫“假球案”的影響,各式各樣的足校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冒了出來。單單對比恆大介入足球前後中國足球青訓的冰火兩重天,我們就無法否認廣州恆大對中國足球的巨大貢獻!

深度:廣州恆大真的沒有青訓嗎?

山東魯能青訓優秀球員劉彬彬

但是也有部分球迷好了傷疤忘了疼,覺著青訓市場的火熱也只是別的俱樂部努力的結果,山東魯能、上海東亞、杭州綠城的青訓成果有目共睹,但好像從來沒有看見過恆大有做過什麼青訓。這很明顯就是選擇性失明瞭,只看自己願意看到的一面。恆大足校2012年就已經開張,在廣東清遠建設了世界上最大的足校,前後投資了二十多個億,還給有天賦和孩子免費入學的機會。可能有人會覺得投入大就是認真做青訓嗎,未必吧!文字可以騙人,但是數字不會騙人。有日本教練帶隊到恆大足校比賽的時候感嘆裡面的50塊專業草皮,要知道專業的草皮的保養和維護都是非常昂貴的,如果不是真心實意的投入青訓,何必花這麼多的冤枉錢?有些青訓和足校也許只是在糊弄人,專業草皮少得可憐甚至只有泥土場地!誰真正在紮實做青訓,相信球迷們都能一目瞭然。

深度:廣州恆大真的沒有青訓嗎?

恆大足校名譽校長裡皮

儘管如此,還是會有部分球迷認為恆大足校投入大有什麼用?這麼多年過去了,有輸送多少優秀球員出來了嗎?對於這樣的觀點,我們也只能列舉事實了,畢竟數字是最客觀的。成立八年來,恆大足校已經有398人次入選中國國青隊、國少隊,給各層級輸送的青少年人才超過三千人,U13、U19都曾問鼎國內同年齡層足球大賽冠軍,迄今為止恆大足校已經斬獲72項重大賽事冠軍。因為成立時間短暫,恆大足校的確還未能給一線隊輸送足夠優秀的足球人才,但假以時日,這些孩子也會逐漸成長起來,給恆大一線隊、其他中超俱樂部乃至國外球隊輸送優秀的球員!如果拔苗助長,要恆大足校立馬就出成果出人才,這無疑是違背客觀規律的主觀唯心論,對目前發展情況一片大好的青訓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在青訓這件事情上,日本足球至少花了三十多年才能有如今開花結果的大好局面,為什麼我們不能給恆大足校足夠的時間和耐心,非要把自己對中國足球人才斷層的焦慮之情強加於這些擁有無限未來的孩子身上?如今足球人才斷層的情況是十年前“假球案”影響的餘波,恆大青訓沒有責任也沒有任何道理要為此負責。

深度:廣州恆大真的沒有青訓嗎?

韓國球員孫興慜

即使是這樣,恆大足校目前還沒有給中超聯賽輸送任何的球員,這一點讓很多球迷詬病。很多人用徐根寶指導的“十年磨一劍”來作對比,覺得徐指導用十年時間可以把一群孩子帶到中超聯賽的舞臺,其中一個在本輪西甲聯賽當中還進了巴塞羅那的球門;而恆大建隊十年了,還沒有一個青訓球員可以踢出成績,在一線隊站穩腳跟,這就是“恆大沒有青訓”的最大原罪。誠然,武磊攻破巴塞羅那球門,成為中國足球第一人的確可喜可賀,上海上港(前身是徐根寶指導帶出來的上海東亞)這幾年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但若以此來反襯恆大青訓沒有成果也未必太過於主觀了。武磊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跟著徐指導學踢球,到現在這劍已經遠不止十年了;上海上港所取得的成功也不是全靠徐指導的青訓,若只靠上海東亞的班底,這支球隊充其量也就是中超中游的水平,後期的超大投入才是其成功的關鍵,包括胡爾克、奧斯卡等一眾世界級球星的加盟令其迅速成長為中超冠軍的有力競爭者。因此,這個對比的例子就不客觀,得出來的結論自然也不甚客觀。

深度:廣州恆大真的沒有青訓嗎?

第一位攻破巴塞羅那球門的中國球員—武磊

記得小時候語文課文中講鄧小平同志在指導學校工作的時候提出過,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足球也是如此,青訓也要從娃娃抓起,武磊得以成為當今中國足球第一人自然也歸功於他從小就打下的基本功。為什麼日本足球搞了三十幾年才開花結果?這就是足球的發展規律,我們需要對此保持足夠的耐心。恆大足校目前取得的成績可喜,但是還不足夠,它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們慢慢踢出自己的天地。如果我們都不給恆大足校足夠的耐心,那跟足協有什麼區別?我們不能只看到現在五大聯賽遍佈的日韓球員身影,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人家這幾十年的努力。如果我們能夠給恆大青訓足夠的時間,等它成長為匹敵魯能青訓、崇明島青訓這樣的隊伍,相信對中國足球的提高有百利而無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