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墓


《姐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墓


毛紀(1463-1545)明中期大臣,字維之,掖縣(今萊州市)人。成化末年中進士。弘治初年授為檢討。武宗時繼升侍講學士。正德五年後歷任戶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禮部尚書。正德十二年(1517),兼東閣大學士,當年再加太子太保。世宗時為內閣首輔。被譽為“名重當朝,澤被後世”的一代名臣。毛紀為官清廉,頗有政績。死後贈官太保,諡“文簡”。

《姐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墓


毛紀還是《聊齋志異》中《姐妹異嫁》的主人公。姐姐素花自小與牧童毛紀定親,但成年後,因嫌棄毛紀貧窮,不願出嫁。妹妹素梅代替姐姐嫁給毛紀,誰知出嫁不久,毛紀卻狀元及第,前程似錦,素花後悔不已。後來,這個故事被編成呂劇《姊妹易嫁》,在齊魯大地家喻戶曉。

其實毛紀的原配為官氏,與蒲松齡的《姐妹易嫁》中的張氏姐妹毫不相干。

《姐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墓


《姐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墓


《姐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墓


毛紀墓位於山東省萊州市縣城西側的福祿山下,是一處紅牆灰瓦圍成的院子,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園規模宏大,至今仍留有石獸、石馬等。新建的大理石牌坊式門,上無文字。院內長長的磚砌甬道中有一巨型石碑,碑頂為二龍戲珠圖案,前面石碑上文字不明顯,碑後有花紋、馬匹形狀。是明朝嘉靖皇帝御賜的龍首龜趺神道碑,威嚴矗立在甬道中央。甬道兩側對稱排列著漢白玉圓雕石人、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及六座御祭碑,這些石雕,多是明代的遺物,石馬四肢由水泥做成,是新修的。

《姐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墓


《姐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墓


《姐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墓


甬道盡頭是祭祀廳堂,雕樑畫簷,簷角高翹,一派古風古韻。北面,是毛紀及其家人的墓冢。墓冢共五座,全都底闊頂圓,北部正中為毛紀與其一品夫人官氏合葬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