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一線城市買了房、欠幾百萬的貸款並且每個月要還房貸的人,內心的真實感受是什麼樣的?

用戶92366370785


作為一個符合標題的群體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從畢業後來到北京工作,從試用期的月薪800,到轉正後的2300,當時想的只是如何在這個城市留下來,生存是心裡唯一的目標。

慢慢的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工作經驗和薪水也在不停的增長,但是我一直也沒考慮過買房這個問題,因為自己心裡很清楚,就自己那點微薄的存款和並不富裕的家庭,買房簡直是天方夜譚。

直到五年前我來到昌平工作,工資也增長到了1.5萬元左右,同時認識了我的妻子,這時結婚就提上了日程,而之前那個一直被我回避的話題也不得不面對——買房。

考慮了自己的還貸能力,以及存款和家庭可以支持的資金量,綜合了本地房價,最後在昌平選擇了一套75平的新房,當時的價格還不算那麼離譜2.3萬/平,和家人商量了下咬了咬牙就付了首付,用公積金貸款買了下來。

從此走上了還房貸這條不歸路,因為是期房不能馬上入住,因此要一邊還房貸一邊租房子,這點微薄的薪水真是怎麼花都不夠,每天算計著錢生活,那段日子真是有點不堪回首。

隨後我換了工作,薪水也有了不小的增長,房貸才對我來說不算是很大的壓力,慢慢也買了車,我們也有了一些積蓄,可是你以為從此就過上辛福生活了?太天真,面對越來越差的經濟環境,看著身邊不斷被裁員的同事,作為一名30多歲的壓力山大的中年人,我根本不敢有絲毫懈怠,而每天起來想到房貸就怕的要死,如果自己被裁員了又該如何生活呢?

所以選擇在一線城市生活對於我這種沒有顯赫家庭背景,也沒有突出的能力的普通人,就像是踏上了一條高速路,只能不盡的向前,根本沒有權利停下來。




想成為醫生的偽博士


真實的故事。去年,十幾年前在深圳老同事來找我,剛好一起簡單吃個飯。13年過去了,大家都老了不少。他還自己一個人在深圳,我現在在廣州,我倆在朋友圈裡偶有互動,他知道我大概的生活狀態。多年前我們剛畢業進入公司,二十幾個人住公司公寓,大家感覺像剛進入另外一所新的學校一樣,又同齡,關係自然很好,經常一起串門聚會互動。再一見面依舊很親,就聊開了。他自己說了起來,哎呀你們現在就好了,我就自己一個人也沒談戀愛也沒有買房子,現在看到你們真的挺好的,老婆孩子全齊了,有自己的房子,有點羨慕。然後就探討起房子的問題,他說就是一開始覺得不想當房子的奴隸,每個月想起還房貸就頭疼,這一輩子被房子綁死了,後來在深圳想買的時候就已經自己承擔不起了。再後來離開了一段時間,但不習慣外面二三線城市的節奏又回來了。我說你為什麼當時想買也有能力為什麼不買呢?每個月交房貸,換個角度上講,不就是銀行強制你每個月存款麼,不然不也都自己無節制地花掉了嗎?你就當是一個存款!又不是說買了就被一個房子一個城市捆住了不能動了,如果有急用或者不喜歡了或者以小換大的,賣了便是了。買賣後之前的所有“存款”一下全提現了,就目前還給了遠遠高於銀行的利息。現在有很多的過橋公司,找到賣家後可以很快變現的。如果換城市,賣了再去新城市買也行啊。他回覆道,唉早遇到你就好了,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其實我沒好意思對他說,說白了你買了房才趕得上國家印錢的速度,沒買只是在印錢的過程中你的資產被稀釋了。看看這些年的物價飛漲就知道了。當然這只是對過去的15年,現在的樓市要好好考慮。

打個比方說你的房子500萬,2年後漲到了600萬,首付付了150萬,又陸陸續續償還了20萬的房貸。有人看到了,你還欠著銀行330萬呢。有人看到了,你已交了170萬,這個房子又漲了100萬,所以加上後最起碼有200萬是你自己的了。就像悲觀與樂觀的人看半杯水,有人看到“只有半杯水”,有人看到“還有半杯水”。有些人覺得他揹著幾百萬的債務,有些人覺得他有幾百萬的資產。


楠林蔚然


上海一套小房子50平米,11年買的時候100萬,現在大概260萬到300萬。剛買的時候,老婆讀博,也沒什麼壓力,因為那個時候大部分人都還在租房子。後來上海房子番了一倍,覺得換房子壓力太大。就在2017年年初到了廣州,2019年年初買了一套100平米的新房子,400萬。每個月還貸13000,用公積金和上海的房租抵掉以後,每個月還不了多少錢。都說18年行情不好,18年跑了十幾個樓盤,確實有些樓盤賣的不好,主要是價格太高。我買的這個比旁邊的二手房便宜10%,一開盤基本都是秒殺,剩下的都是北向低樓層,或者最高樓層的。所以說能買新房子的人還是很多的。稍微降一點,600套房子一天就賣完了。市區的新樓盤總共才有幾套,社會上有錢的人太多了,我才32歲,都能供的起400萬的房子,那些老總和老闆,買這種房子根本沒什麼壓力的。

其實,我認為現在房價是過高的。後面兩年,房價大概率會有回落。我選擇在這個時候買房就兩個原因,1看房看累了,不想每天去想這個事情了。2 房貸能供的起,而且不會影響生活質量。還是希望房價再跌個10%左右,以後換大房子可以壓力小點。


芝麻鳥


分享一下我的購房經歷吧,在一線城市深圳上班,2013年購置了一套62平商品房,130萬,到2016年,房價上漲,288萬出售了。後來又看中一套隔壁小區環境好的,買了套66平的房齡才5年的二手房376萬,首付125萬加介紹費,各種稅等一共花了135萬左右。現在每月月供12500,有公積金2000多,工作比較穩定,一個人上班,今年36歲了馬上第二個小孩出生了,已逐漸感覺到了生活的壓力。


konny83


像我,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小姑娘。學歷也不好,對象也是農村的,我們2011年大學畢業後,回到縣城,就進了一家廠子上班,住宿舍,平時沒什麼花銷,到2014準備買房結婚,我們兩個人攢了十多萬,家裡父母給了點,湊了湊首付,買了一套90平的房子,總價60萬,包括車庫,貸款40萬,每月還3000,還15年,前兩年還好,沒有孩子,平時都在廠子吃,沒覺的壓力大,但到16年孩子出生後,消費一下子上來了,每個月都月光,當時特別消極,感覺日子沒有盼頭,壓力大,幹什麼都得精心計算,心特別累。好在到了去年,老公升職了,工資高了,慢慢手裡有點錢了,才沒有恐慌感了,現在就想著好好努力,努力過好生活,看好孩子,孝順父母!



小城來的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我是個在二線城市生活,曾去過一線城市“北京”工作過四年的人。

在北京的時候,我在北京讀研和工作的同學們,還都沒有買房子呢。而我那時候,和我老公已經在二線城市有房子了,所以當時還總覺得自己挺不錯的,出去玩,我總是主動請客。

可是,後來人家研究生畢業了,一個個都工作了,我也回到了我的二線城市享受我的輕鬆生活了。

再後來,慢慢的,人家都在努力工作和家人資助下付了首付買上了房子。

雖然情況不同,買在幾環的都有,但房貸都不少,一兩百萬的貸款,光利息就得還幾十萬,我覺得壓力確實不小!

可是,後來聊天才知道,人家夫妻兩個人的住房公積金加起來,就差不多夠了房貸的錢!即使不夠也不需要補很多,只要補一部分就可以了。

所以,人家發到手的工資基本都受多大影響,每月的生活質量也不低,而且總是國內遊,國際遊的,很瀟灑。

當然了,這是他們的瀟灑,我回來了也享受了我的自由和輕鬆。

各人有各人的幸福方式。

別操那麼多心了,過好自己的生活最實在了!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我的經歷:14年咬牙在深圳買了房,現在慶幸當時自己英明決策,也後悔當時沒有更大膽再多買一套。現在每月還按揭一萬多,公積金和單位的住房補貼完全可以滿足,自己不需要出錢。自從買了房後,沒有了要存錢買房的壓力,身心舒暢,接著又買了車,其他生活開支也是可以大膽花錢享受,這樣三年下來,發現反而日子舒服還又存下一百來萬存款了。假如當年沒買房,我想後來的車我是不敢買的,而且生活開支還要精打細算地存錢,存到現在也不過是剛好填補房價上漲增加的部分首付而已。買了房進可攻退可守,賣掉房子手握幾百萬現金,去哪個三線城市活不了?而且以後小孩長大了,不必像別人一樣努力再到一線城市艱苦紮根落腳


密斯特史密斯


老哥,我畢業十年,前後多次置業,現在在蘇州、崑山等地均有物業,去年上海社保夠了五年又在上海買了一套房子全部都是投資。我有些房子門牌號都記不住。每月還貸4萬不到點,公積金四千多,其餘可以用房租抵掉大部分,目前自住的一套蘇州平層每個月還5000多,其他基本沒壓力。購房要考慮成本。房價如果不大漲,購房其實是虧錢的,因為房價漲幅必須超過存款利息和稅,不然都是虧。之前沒有來得及上車的,現在抓緊買一套自住,投資的話現在不一定合適。股市大漲,可以考慮購買基金產品。我房子的資產現在佔比不到百分之50了,要優化配置。


zxxzxq


座標天津

15年9月份大學畢業的時候在市區買了一套,那個時候便宜不到2萬,比較小,不到70平,商貸基準利率8折,月供3200,當時剛步入社會家裡出的首付,實習工資1200,家裡幫著還月供。

16年11月份,女朋友大學畢業來天津投奔我,女朋友家裡也給出首付在環城四區買了一套房,80平,月供3600。

同年我們領證,當時工作已經滿一年了,每月公積金5000多(有補充),和對象家湊了一下錢,在郊區一起買了一套期房,郊區便宜8000一平,232平,月供3750(公積金用不了)

目前有三套房子,月供3200+3600+3750~1萬出頭。

現在沒有孩子,和對象住著郊區那套(距離我們上班近),市區那套出租了房租3500,郊區那套去年年底剛交房,今年打算裝修下租出去。

現在本人工資5000+公積金5000左右

對象工資稅後12000左右,公積金3000每月

沒有副業,平時滿足基本溫飽,週末出去聚個餐 看個電影,每年一次國內旅遊 覺得生活還可以。


xq520708


來上海十年,從崑山買房到上海買一居室,再到換兩居室,沒敢把所有錢投在上海房子裡,解決了住房問題後,在爸媽和公婆老家一邊買了一套投資。一個月房貸近兩萬,車貸七八千,我們的最低目標就是每個月掙夠這些加生活開支,月光也當存錢了,有節約更好存起來。手裡有點存款我自己做點小生意,老公穩定上班解決戶口和孩子上學問題,一切都挺穩定,但是還是不敢鬆懈,雖然買夠了所有保險,存款也夠我們兩三年不工作的生活應急,但是還是不安心,每天不停的忙碌,感覺就跟賺錢機器一樣,可又停不下來,一是年輕不拼幹嘛呢?拼了這麼多年不拼反倒不習慣了。可這又不是自己喜歡的生活的樣子,總是安慰自己說多少歲退休就再也不拼了。二是也想過回老家住著大房子享受人生,不那麼累那麼拼,可是真回去了還有很多現實問題,畢竟孩子的教育、醫療資源還是上海好,我們又不是在上海立不了足,每次想到這裡就又捨不得走了。可每次回家那種輕鬆又捨不得離開,矛盾糾結著生活。

這些就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