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借光”主人公,長大後做了什麼?語文老師不好意思教給孩子

說起匡衡是誰,有的人可能會被問住;但要說起“鑿壁偷光”這個勵志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有詳。中國曆來重視學習,在歷史上通過刻苦學習改變自身和家族命運的人物數不勝數。在這裡,我們要說的就是勵志典型——西漢經學家匡衡。

“鑿壁借光”主人公,長大後做了什麼?語文老師不好意思教給孩子

匡衡小時候家境非常貧寒,買不起書,而書在當時也屬貴重物品,並不輕易外借。匡衡為了讀到更多的書,便給有錢人家打工,條件是不要財物報酬,只求能借書給他。

因為匡衡白天要幹農活,所以只能在夜晚讀書。但是因為家裡條件差,夜晚的時候連油燈都點不起,匡衡經常為此苦惱。

匡衡的鄰居家較富裕,經常亮燈到很晚。有天匡衡忽然看到和鄰居家相連的那堵牆有個縫隙,從縫隙透過來一束光。他靈機一動,偷偷地將縫隙鑿大,藉著透過來的光在夜晚讀書。

匡衡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刻苦學習,最終成為了一個經學大家和政治家。

“鑿壁借光”主人公,長大後做了什麼?語文老師不好意思教給孩子

當時,匡衡苦心鑽研《詩經》,所以對《詩經》的理解非常透徹。在文人裡甚至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就是說匡衡解讀《詩經》,能使人心情舒暢,可見匡衡的水平之高。

匡衡雖然對《詩經》理解得非常透徹,但是在考運上卻並不怎麼樣。他足足考了六次,才考到了丙科,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錄取線最低檔,成為一個文學卒史。但是他已經名聲在外,當時身為太子的漢元帝都聽過他的名字,對他有很深的印象。

等到漢元帝即位,匡衡便被補為郎中。當時長安城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匡衡藉此上奏,奉勸漢元帝削減用度,改變後宮好美服華飾的奢靡風氣,以上行下效的方式對百姓進行道德教化。這個奏章一出,得到了漢元帝的欣賞,匡衡的職位也不斷升遷。

“鑿壁借光”主人公,長大後做了什麼?語文老師不好意思教給孩子

漢元帝特別喜歡讀《詩經》,曾經多次聽匡衡的講解,對他非常欣賞。在建昭三年,漢元帝封匡衡為當朝丞相和安樂侯,位極人臣。

匡衡入仕後,因為直言進諫、剛正不阿,非常受人尊敬。在漢元帝后期,有宦官石顯仗著皇帝的寵幸增加賦稅、把持朝政、結黨營私,當時的官員無人敢指責。漢元帝死後,成帝即位,匡衡立刻羅列石顯的惡行上書彈劾,最終剷除石顯。但因為他曾和石顯交好,如此反覆無常,所以也有人認為他是弄臣。

另外,匡衡是個很矛盾的人,可能是小時候窮困的生活給他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他對錢財非常看重。匡衡封侯的時候賜封的土地為三十一萬畝,但是匡衡卻利用地圖的錯誤,偷偷擴大自己的封地多達四萬畝。

因為這件事,匡衡被同僚彈劾,被漢成帝貶為庶民,只得回鄉居住。過了幾年,匡衡病死於家鄉。

“鑿壁借光”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故事,主人公匡衡長大後做了什麼,估計語文老師不好意思告訴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