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費縣地圖

【地名由來】

費縣,春秋時為魯國大夫季友的私邑——費邑,公元前201年建縣,故得名費縣。據載:"縣城在古祊城,元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築,後移陽口山,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復治此城。因從費國故城(今址西北25華里)遷至此處,故名費城。"

費縣歷史悠久,史稱古邱。曰:"音秘"胡注: "費字有兩姓,一、音蜚,贏姓,出於之後;其一,音秘,姬姓,出於魯季友。按:春秋之初,已有費伯,不必皆出季友也,今山東稱費縣皆讀蜚音,非是。"上古時,屬少 屬地,春秋時為魯國大夫季友的私邑,稱費邑。戰國初期,不甘在魯國稱臣,遂據 自為國,稱為費國。西漢初年,始置費縣,因費邑得名。

費縣隸屬山東臨沂,地處山東省中南部,面積1660.11平方公里、人口85萬, 是臨沂的衛星城、後花園、水源地、能源基地以及科教重地,還是臨沂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

費縣歷史悠久,上古為東夷之地,春秋稱費邑,戰國改鄪國,西漢始為費縣,是唐代傑出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里,素稱“聖人化行之邦、賢人鍾毓之地”;近代為沂蒙革命老區,膾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調即誕生於此。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費縣位於山東省中南部,地理座標為東經117°36′—118°18′、北緯35°—35°33′,北依蒙山,與蒙陰縣、沂南縣相連;南靠抱犢崮,與蘭陵縣毗鄰;東與蘭山區接壤;西和平邑縣搭界。東距臨沂市區西界10公里,距連雲港、日照港120公里,距青島港200公里。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費縣在山東的位置

盛產板栗。費縣板栗,以慄果均勻整齊、皮薄易剝、色澤鮮豔、味道甘甜、糯性強等特點,國內外頗負盛名,是山東的名貴土特產。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費縣板栗

【尋歡文史】

費縣的"費"——文字裡的文化

山東省費縣的"費"舊讀bì,特指作為地名的費和姓氏"費"。今天費縣城北十二公里處有一古代城址,即春秋時期之費故城,魯國執政大臣季孫氏的私邑,其附近的幾個村莊,尚叫做"畢城"村,當是"費"城舊音的殘留。《論語季氏篇第十六》中《季氏將伐顓臾》裡的"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費即指此古城,近年的考古成果也證明,費故城確是當時的一個政治經濟重地。"費"字,是今天費縣文明發展史的濃縮,取"龍"之形,取"鳳"之聲,聚"貝"之財富,攜東夷人用弓箭之豪氣,和費縣的歷史一樣久遠,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蛇崇拜——"費"字裡的龍文化

很多費縣人早就知道"費"舊讀作bì,但"費"是什麼意思,卻很少有人去作考證。其實,甲骨文中的"費"字和現在並不一樣,而是"弗"字,而更讓人意外的是,唸作bì的"費"字,在古代竟是蛇的意思,這是一般資料查不到的,甲骨文與篆體"費"字字形都費和蛇有什麼關係?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相當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今天的費縣一帶屬東夷部落。東夷部落包括太昊、少昊、九黎諸氏族部落,從費縣上冶鎮、薜莊鎮、方城鎮、新橋鎮等地發現的那個時代的墓葬看,規格還不低,遺址面積也很廣大,其政治經濟發達程度應該已經有了較高的水平。

太昊即伏羲,是已知東夷族最早的部落首領,風姓。《季氏將伐顓臾》說的"顓臾"即在今平邑縣固城村北文泗公路一側,便是由太昊後人所建,過去在費縣疆域內。傳說記載,太昊和女媧都是人面蛇身,可見,蛇可能就是他們的圖騰。古代費縣的"弗"是蛇的意思,和這個部落的圖騰不無關係。 據學者分析,"費"讀bì音,作蛇的意思,只有圖騰最可能,其他的都解釋不了。伏羲(太昊)姓風,關於"風"字,在《說文》中有"風動蟲生"的解說,在甲骨文的卜辭中,"蟲"和"巳"為同一個字,而"巳"就是蛇,《山海經•海外南經》中有"蟲為蛇"之說。由此可見,風與蛇之間的確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中國龍文化深入人心,至今,費縣當地人對十二生肖中的蛇稱之為"小龍",對傳說中的龍稱為"大龍",小龍和大龍的寓意是一樣的,都是吉祥之物,受人喜愛。在端午節當天為小孩子縫製大紅色帶有"五毒"圖案的肚兜,"五毒"是五種帶毒的動物,蛇、蜈蚣、蠍子、壁虎、蟾蜍,穿上這樣的衣服可保小孩子平安,長命百歲,這可能就是遠古時期蛇崇拜的遺痕。

費取鳳聲——"費"字裡的鳳文化

費縣的"費"字用作地名讀bì,bì音就是"費"這個字的上古音,後來"費"字的讀音就由上古的bì演化出了今天的fèi,只在用作地名的費縣裡,保留了一點古音的化石痕跡。這就是地名、人名很容易能夠保持古代的讀音,所以到今天這個字還有古代的讀音。聲母發生變化的也很常見,因為現代漢語裡的很多聲母讀音和韻母一樣,也經歷了一個演化痕跡,因此,這種演化也會在某些字的多音字裡留下痕跡。"費"字的讀音從bì演化出了今天的fèi,是"鳳"的轉音。這是一個很漫長複雜的過程。這個轉音具體是在何時,目前還是一個疑點。《資治通鑑》胡三省注,說當時人已把費縣讀為fei,胡系宋元之際的學者,可見在宋末元初bi音已失傳。從表形的費(bì),到表音的費(鳳—飛)體現東夷族圖騰崇拜的發展變化。費縣古為少昊近畿之地,也就是在離王都很近的地方。少昊,三皇五帝之一,開始以玄鳥,即燕子作為本部族圖騰,後在窮桑即大聯盟首領位時,有鳳鳥飛至,大喜,於是,改鳳鳥為族神,崇拜鳳鳥圖騰。鳳鳥即"鳳凰"。傳說中的鳳凰是一種瑞鳥,是鳥中之王。鳳凰為五行(金、木、水、火、土)中離火臻化為精而生成的,它的頭像天,目像日,翼像風,足像地,尾像緯,是天地之靈物。

從考古發現看,大汶口文化時期,人們不僅崇拜蛇,也崇拜太陽和鳥,這表明它們可能是當時眾多氏族部落內,幾個舉足輕重和核心部落中的代表性崇拜物。而作為圖騰崇拜,人們的信仰具有很強的專一性,所以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多元崇拜現象,說明那時尚沒有某一氏族部落躍居全部族統帥地位。可是到了龍山文化時期,這一情況改變了,蛇圖騰消退,鳥崇拜突現,而鳥以外的動物崇拜表象則不見了,應該說這是各個部落或部落群體之間勢力盈虛消長的反映,據考證,龍山時代鷙鳥崇拜的出現,正說明少昊部落此時取得了東夷部落的統治地位。兩種標記"蛇"和"鳳"本質上是相通的,可由下述公式加以轉換:《淮南子•地形訓》:"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皇,鳳皇生鸞鳥,……"。由等式可知鳳鳥系由蛇(龍)轉化而來。所謂的龍,實際上是由蛇變化來的飛龍,只有飛龍才會轉變成為鳳,這也體現了太昊與少昊的繼續關係。到東夷部落首領伯益時代,他因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在費地這個地方,伯益族的圖騰仍以鳳鳥為圖騰,表明了伯益與少昊的繼承關係。伯益被舜封在費地同時,並佐舜調馴鳥獸。伯益和他的子孫,都和鳥有密切關係,和"費"這個字有密切聯繫。伯益又名"大費",古人多用地名作人名,"大"是尊稱,他的長子大廉,實鳥俗氏;次子若木,實費氏;大廉玄孫叫孟戲、中衍,鳥身人言;中衍之後又有蜚廉,"蜚"通"飛";蜚廉之後又有非子。在伯益的嬴氏後裔中,其中可考的蜚廉氏在今費縣一帶,總之,他們都與鳥、飛、費有關,才能表現出彼此之間的血緣關係。

在費縣燕子是吉祥的鳥,燕子在誰家築巢,是十分喜慶的事,大人教育小孩子不準抓燕子,警告毀壞燕子的窩是要瞎眼,總之傷害燕子懲罰是很重的。燕子也是很通人性的,據說秋天在燕子爪子上綁上一粒綠豆,來年春天會給你捎回一粒胡椒,人們也喜歡把燕子的圖案繡在枕頭、鞋墊上,表達美好的祝福。以動物形象來比擬事物、定義事物、說明事物,是沒有文字時代的特有現象。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因蛇的崇拜而叫"費",說明費地是古代東夷部落的一塊重地,也說明費縣的歷史久遠、神秘。

從"弗"到"費"——費縣自古繁華

費縣的"費"字,是個形聲字。從貝,弗聲。從"貝"表示與錢財有關,就是花費的意思,《說文》中的解釋是:"費,散財用也。"費縣最早在史籍上出現是《春秋左傳》和《尚書》,這兩本書都成於春秋時期,那時"費"這個地方就用現在這個名字,無論是魯懿公封其孫於費,還是魯僖公封功臣季友于費,這裡必定是富庶之地,地位是很重要的,我們也可以自豪地說:"費縣自古繁華!""貝"作為歷史貨幣,不僅為中國的古代經濟立了豐功而且還對中國文化,風俗,具有深刻的影響。從現行的中國漢字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與錢幣發生關聯的事物或行為都有貝旁,如:貨、貢、賈、財、貪、貧、費等等。父母乾脆把兒女直呼為"寶貝","貝幣"雖小卻集經濟、歷史、文化多重含義於一身。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一個古人寫作"弗"的地方,後來在字下面又加了個"貝",說明這個地方開始與錢財有關,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去推測:因為"弗"這個地方很富裕,又用"貝"作為貨幣進行商品交易,所以在下面又加了象徵錢財的"貝";"費"這個地方是個貿易中心,不僅僅是個花錢的地方,更是一塊聚財的寶地。過去畢城村的人在河裡經常發現過去的貝幣和刀幣,貝幣是魯國的貨幣,刀幣是齊國的貨幣,這兩種貨幣同時在費邑大量出現,則是證明這裡也有齊魯兩國貿易的往來。春秋時,費也叫"費邑",邑,就是指人口密集區,商業交換場所。

當時交換的主要商品是什麼呢?我想,最大的可能就是鹽。鹽在中國遠古時代就被當作調味品,並用於醫治疾病。傳說炎帝時的諸侯宿沙氏首創用海水煮制海鹽,說明東夷人很早發現並食用海鹽。有些部落由於當地不產鹽,只能用自己生產的產品向產鹽部落交換食鹽,鹽便成為我國部落先民經常用來交換的商品之一。 鹽業是國家的搖錢樹,統治者很早就注意鹽業的管理,夏商時期採取的貢法鹽業管理制度,鹽貢之外可自由經營。實行食鹽專賣是在春秋時期齊國,齊國大臣管仲被認為是中國食鹽專賣政策的創始人。孔子說季氏富比周公,季孫氏的富裕,一方面是由費邑土地肥沃土地,農業發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應該就是鹽的貿易。鹽業的發展富了齊國、晉國、魏國等好幾個國家,季孫氏不可能不受影響,費邑在魯國最東部,離大海最近,雖然不產鹽,但它處於交通要道上,而且季孫氏權傾朝野,完全能控制魯國的鹽業。

費縣食鹽貿易的發達,自古有之。蒙山前有一條古道,是從海邊到西北地區的交通要道,它同時是一條鹽道,直到清末民初,浩浩蕩蕩的運鹽駱駝大軍,從這條大道上源源不斷地送往西北,費縣則是這條古道上的重要的驛站。這條鹽道上的古鎮方城,也有四五千年的文明史,《費縣誌》記載方城鎮諸滿村是費縣總鹽店,鹽店有二百多間鹽廒,就是鹽的倉庫,僱員二三百名,一百多人的武裝鹽巡,禁止私鹽買賣,還買下了從方城的海邊280里路的路權,從鹽的運輸到銷售全面壟斷,可見當時費縣鹽店實力多麼雄厚。

從字型變化來看,費縣這個地方的商品貿易,在春秋以前就已經非常活躍了,古代東夷族首領伯益因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到費,成了夏朝的費候,伯益的後人有一支到了西北,成為秦人,也就是秦始皇的先祖,這段歷史在司馬遷的《史記秦本記》有記載。有專家考證,秦人的祖先就是東夷人。因此,我們甚至可以猜測,他們會不會就是最早的鹽商?他們攜帶重要的生活物資——食鹽,來到西北高原進行貿易,後來在這裡定居繁衍,他們體格健壯,勇猛善戰,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如果是那樣,"費"字的意義就更為深刻了.

"鄪"在春秋

到了春秋時期,"費"字演變成為"鄪"字,"鄪"字右邊的偏旁,在青銅器銘文及後來小篆中作"邑",如"郯"字篆體為右邊的偏旁就是"邑",歷史學家李白鳳指出,凡從"邑"之字,均系春秋前後所創的新字。

根據文字學家們的研究,"邑"本指國都,京城,《左傳》中稱對方為大國,自稱為敝邑,古代時國、邑通稱,後來指人們聚居之處,所謂大曰都,小曰邑,再進一步泛指村落、城鎮,正因為如此,我國古代有一種在地名用字的右側(有時也在左側)添加"邑"旁的構字習慣,如現在還在使的"郯"、"鄒"、"邳"等等,春秋時期的魯國"三桓"的私邑也都是帶"邑",季孫氏的"鄪邑",孟孫氏的"郕邑"和叔孫氏的"郈邑"。

"鄪"可能是這個使用時期並不長,不知什麼原因(是不是與費國的消亡有關?),右側的偏旁去掉了,就變成現在的"費"字,或許這個字只在春秋戰國使用,最遲到了三國時期,《後主傳》中有個大將軍叫"費禕",姓依然讀bì音,但寫法已經變成現在的"費"字了。

東夷神弓——費字裡的弓箭文化

"弗"字除了象蛇形,還與一個字相關,那就是"夷"字。東方部落稱專稱為"夷","夷"方也叫人方,又稱屍方、夷方,它發展迅速,經常進入商王朝統治區攻掠,與商為敵。《左傳•昭公十一年》:"紂克東夷而殞其身,"由於商紂王征伐東夷而元氣大傷,導致周武王乘機伐紂滅商的厄運。山東省博物館研究員王恩田教授對人方進行專門研究.根據費縣曾出土過與夷方有密切關係的舉族銅器(共二十八件,現藏於北京博物館),確認夷方即在費縣一帶。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弓箭是東夷人發明的,因此他們最善於射箭,著名傳說"后羿射日"故事就是有關夷的。后羿就是費候伯益之後的東夷部落首領,極有可能也在費縣大地上生活過。

細觀"費"字"夷"字,都與"弓"有關,"夷"的意思是一個人揹著一張大弓,那麼費的舊字"弗"代表的又是什麼意思呢?費字的甲骨文是"弗"了,從甲骨文來看,"弗"字似乎本來是表示用繩索捆綁箭矢的,"弗"字上面加竹頭即表示盛箭束的器物。也有專家認為這在漢字的構字方法上叫做"指示",意指弓彎曲部分的中間位置,即射箭時人的手握弓的部位,這個部位的名字叫"弣",與"弗"字讀音相同,不管是表示盛箭束的器物還是指弓彎曲部分的中間位置,"弗"字與東夷人的"夷"字,與夷的象徵物"弓"有著密切關係,再由"弗"至"費",可以看出,我們費縣一帶必定是東夷人的活動區域。"費"字穿越時空,從遙遠的古代一路走來。它蘊含著古文字學、音韻學、考古學、圖騰學、民俗學、兵器學、貿易學等深邃的內容。

一個"費"字,承載了費縣幾千年歷史的厚重、文化的燦爛、經濟的繁榮,是費縣歷史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也是東夷文化發展的"非物質文化",對山東歷史和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對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也有特殊的意義。

(引自網絡)

【歷史沿革】

費縣歷史悠久。翟家村、朱田鎮興富莊等大汶口文化遺址和新橋鎮西西蔣村、方城鎮古城裡村等龍山文化遺址的發現和發掘,證明至遲在公元前4000年前,即原始時期,即有先民在此活動。

上古時期,費縣為部落首領少皞之地。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魯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鄪邑成為魯國上卿季友的私邑(又叫采邑)。魯元公二年(公元前427年)以後,季友後裔季孫氏據鄪邑自立為鄪國。

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前後,鄪國又被楚國吞併。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國為秦國所滅。兩年後,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秦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費地屬薛郡。

西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韓信被封為楚王,費地屬楚國。劉邦統一天下,分封諸侯,設立郡縣,費地始為費縣。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王莽新朝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全國郡縣更名,費縣改為順從縣。

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費城改隸兗州刺史部泰山郡,為侯國,屬泰山郡十二城之一。

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費城又改隸徐州琅琊國。

永嘉之亂(時在公元311年)以後不久,西晉滅亡,淮水以北地區先後被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佔據,歷時約120年。費縣隸琅琊郡。

東晉政權建立後,晉元帝司馬睿為了安置隨其南遷的原琅琊國士族和流民,於大興三年(公元320年)在江乘縣(今屬南京市)境內僑置懷德縣,屬丹陽郡。

咸和“土斷”(時在公元326—334年)後,懷德縣更名為費縣,有實土,屬南徐州琅琊郡。至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廢置。

唐平隋亂,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重建費縣,屬河南道沂州(琅琊郡)。

齊魯地名探究——魯國季友的私邑費邑——費縣

元朝在地方設行中書省,今山東地區直屬中書省,稱腹裡。費縣屬腹裡山東益都路沂州。

明代,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沂州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寧府。五年,改隸濟南府。七年,屬青州府。十八年,屬兗州府。費縣均屬沂州。

清朝初年,費縣仍屬兗州府沂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沂州由散州改為直隸州。十二年,沂州升府,費縣屬沂州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府,設道。費縣屬山東省岱南道,次年改屬濟寧道。十四年(1925年)改屬山東省琅琊道。十七年(1928年)廢道,費縣直屬山東省政府。二十五年(1936年)設督察專員公署,費縣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11月,在尚巖鄉溝西村(今屬蘭陵縣)成立臨郯費嶧四縣邊區聯莊會辦事處。1939年2月改稱臨郯費嶧四縣邊聯辦事處。

1939年7月,在康埠莊(今屬平邑縣)成立費縣辦事處,又稱四區(指一、四、五、六四個區)聯合辦事處。

1940年2月,在大夫寧村(今屬平邑縣)成立費縣抗日民主政府。6月,劃滋(陽)臨(沂)公路以北、汶河以西為費北行署,屬魯中行政區;滋臨公路以南的西半路為費南縣,屬魯南行政區。8月,在大馮家樓子(今屬沂南縣)成立臨費沂邊聯縣,屬魯中行政區。

1941年1月,在薛莊成立費東行署。3月,臨郯費嶧四縣邊聯辦事處改稱臨郯費嶧四縣邊區抗日民主政府(以下簡稱四縣邊聯縣)。

1942年5月,費北行署改稱費北縣,屬魯中行署。6月,析費南縣南部和滕縣東部成立費滕邊辦事處,又稱魯南實驗縣。8月,成立臨費辦事處。11月,成立費西辦事處。

1943年1月,成立臨西辦事處。秋,改費東行署為費東縣。10月,撤銷費滕邊辦事處。成立費滕嶧辦事處,又稱費滕嶧縣。11月,撤銷費西辦事處。

1944年1月,撤銷臨費辦事處。成立溫河縣。費南縣改稱費縣。2月,四縣邊聯縣改稱趙鎛縣。臨費沂邊聯縣改稱沂臨邊聯縣。6月,沂臨邊聯縣改稱沂臨縣。8月,臨西辦事處撤銷。費滕嶧縣改為雙山縣。

1945年10月,撤銷沂臨縣,大部併入沂南縣。

1946年1月,費東縣、費北縣合併為蒙山縣。4月,費縣改稱平邑縣。溫河縣改稱費縣,隸屬魯南行政區第一專區。雙山縣改稱麓水縣。

1947年3月,趙鎛縣分為趙鎛、蒼山二縣。10月,成立白彥縣和臨西縣。

1948年1月,費縣改隸魯南行政區第三專區。7月,費縣又改隸魯中南行政區第五專區。10月,臨西縣併入臨沂縣。

1949年7月,費縣隸魯中南行政區臺棗專區。

1950年5月,麓水縣、趙鎛縣撤銷,費縣改隸臨沂專區。

1953年8月,白彥縣撤銷。

1953年11月,費縣人民政府改稱費縣人民委員會。

1967年3月,費縣革命委員會取代了費縣人民委員會,隸屬臨沂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7月,費縣革命委員會屬臨沂行署。

1981年5月,費縣革命委員會改稱費縣人民政府。

1994年12月,臨沂行署改設臨沂市,費縣仍隸屬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