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拌湯》作者:馬騰馳

——徵得著名作家馬騰馳先生特允,本頭條號即日起轉發馬騰馳先生佳作,今天刊發第一百四十九篇,先生一篇散文《拌湯》作者:馬騰馳,歡迎文友們欣賞

散文《拌湯》作者:馬騰馳

——一碗香噴噴的拌湯

散文《拌湯》作者:馬騰馳

——著名作家馬騰馳先生手書

拌 湯(散文)

•馬騰馳


先和好面,把和好的面,在案板上揉成光亮光亮的麵糰,蓋上乾淨的溼布子,讓面醒一會兒。隨後,把這醒好的麵糰,放入盛有清水的面盆裡,雙手不斷地、反覆地揉搓著,把麵糰裡的澱粉洗出來,這是做拌湯的重要一道工序:洗面筋。

洗面筋絕對是個慢功活兒,心急,沒有耐性的人是幹不好的。

兒時,在老家大張寨,母親每次做拌湯,我和兩個弟弟就站在案板前,看著母親在面盆裡“咕咚”、“咕咚”,一下子,又一下子揉搓著那一疙瘩麵糰。喜不自禁的我們,臉上是掩飾不住的笑容,嘿嘿,我們家要吃拌湯啦!

拌湯,那是多麼好的吃食!在那個難得吃上麥面的年代,有了麥面且能把它精心做成美味的拌湯,是一件奢侈的事兒,也是一件費時費工,麻煩了人的勞作。老家人吃拌湯,都是忙完秋收,到了冬閒時,母親們才會偶爾做一回,給家裡人改善一下生活。

吃拌湯,對村裡的娃娃們來說,那是一件可以在玩伴們面前吹噓一回,自豪一把的事兒。你看,吃了拌湯的玩伴,鼓著圓圓的肚子,在村街上沒話找話地問其他玩伴:“你屋裡晌午飯吃的啥呀?”這是為了引出話題,把自己吃拌湯的事兒在玩伴們跟前顯晃了。

玩伴們回答:玉米麵攪團,或者玉米麵餄餎,還有玩伴們說,吃的玉米麵鍋塌塌饃,喝的是玉米糝子。他們說出來的飯食,都是離不開玉米的雜糧。這時,吃過拌湯的玩伴就會把頭仰得高高的,不無得意地說:“我屋裡晌午吃的是拌湯!好吃得很!拌湯裡的麵筋,吃起來比肉還香呢!”

散文《拌湯》作者:馬騰馳

——看著就想美美地咥一頓的拌湯

呵呵,在玩伴們面前逞能顯擺,是那些娃娃們玩的事。大人們忙活著自己的事情,任由他們天上地上,雲裡霧裡亂吹浪諞去。

我們還站在母親身旁,母親洗著麵筋的雙手,在面盆裡一刻沒有停過。一番辛勞之後,終於把團面裡全部的澱粉洗了出來。面盆裡的清水,已變成白白的澱粉水,剩下的麵筋顏色偏黃,看上去像是軟軟的腐竹。

母親把先一天從村街上買的兩個西紅柿、一小塊豆腐,一把小青菜,還有幾根蒜苗在案板上切了。西紅柿切得碎碎的,是為了把汁炒出來,豆腐切成小丁丁,小青菜只從中間切一刀,蒜苗先順長從中間劃出幾刀,再橫切成細碎的蒜苗花花,這是母親給拌湯裡準備臊子。

切完菜,母親要炒臊子了,我急忙划著火柴,在灶堂裡開始生火。“不急,不急,還沒給鍋裡滴油哩!”母親不說給鍋裡倒油,而是說滴油。

那時,生產隊一年分給各家的菜油,也就四、五斤的樣子吧。母親把分回來的菜油,灌入那個外表為土紅色,並不怎麼大的油罐罐裡。逢年過節,家裡來了親戚要招待,這一罐罐油平常是很少吃的。偶爾,給長把燷菜鐵勺裡滴幾滴油,在灶堂裡燷一點蔥花或蒜苗,當成下鍋菜,倒入一大鍋飯裡,算是有了一點油星星和菜花花。油緊缺,從母親給鍋裡“滴油”的詞語裡,就可以聽出來油是多麼地金貴。

散文《拌湯》作者:馬騰馳

——可口的拌湯

切好的菜放入滴了油的鍋裡,“嗞啦啦”地響著,母親用鍋鏟“噹噹噹”、“噹噹噹”地翻攪著。坐在灶堂前的我拉著風箱,蹲在一旁的弟弟,把一截截摺好的幹玉米杆遞給我,看著灶堂裡的火,我時不時把這短截截玉米杆塞進去。油的香味,混合著西紅柿、豆腐、青菜與蒜苗的不同香味,從那口黑老窩鍋裡瀰漫開來。許久見不上油水的我們弟兄三個,聞著那味兒都香得不行,盼著拌湯早點做出來。

母親從鍋裡盛出炒好的臊子,把洗出來的白白的澱粉水倒入鍋裡,又加入幾碗清水。該大火燒滾了,我給灶堂裡不斷地加著玉米杆,“哐當哐當”,使勁地拉著風箱,大火在鍋下“呼呼”燃燒著,有火舌不斷竄出灶堂口,烤得人臉上熱熱的。

不大一會兒,鍋裡的澱粉水“咕咚咕咚”地沸騰起來。這時,母親把洗過澱粉的麵筋繞纏在兩根筷子上,在滾燙的鍋裡,順著一個方向快速地攪動著。母親說:“要順著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攪出來的拌湯才會光滑,麵筋,也就成了好看的絮絮子,吃著才香!”

母親筷子上的麵筋,在鍋裡一點點地變小,最後,全部化解在鍋內的澱粉水裡。被化解開的麵筋,像瘦肉一樣,一絮綹兒一絮綹兒,看著都是個香。最後,母親把炒好的臊子倒入鍋裡,用鐵勺攪勻。

好啦,一鍋香噴噴、饞人的拌湯做好啦。把饃可以泡進拌湯裡吃,也可以喝著拌湯,吃著饃。紅紅的西紅柿,白嫩白嫩的豆腐丁丁與翠綠翠綠的青菜,還有提味的蒜苗花花,真是要香醉了人。喝上一口拌湯,拌湯進入喉腔的那個光滑順溜勁兒,油炒過的幾種蔬菜的美好滋味,不由得叫人要舒舒服服地“唉”了一聲,真不知用什麼語言來形容那個美。喝著拌湯吃著饃,另外嚼著筋筋的似瘦肉一般的麵筋,真比吃肉還要香。

跟八十歲的老母親說閒話說到了拌湯,說起我們小時候,她做的拌湯的那個香,那個美味來。眼不花耳不背,身子骨硬朗的母親笑著說:“我娃想吃他媽做的拌湯了,媽明天就給你做!”有娘真是好啊,這個年歲的我,還能吃上母親親手做的我們兒時難忘的吃食,你說,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快樂,這不就是一種幸福,這不就是一種快樂麼?

明天,我會幫著母親做一頓拌湯,讓我好好回味回味小時候吃拌湯的那個味道。那個味道是長久記錄在味蕾裡,銘刻在記憶深處,任何時候都難以忘卻的味道呀!


2020年01月12日於馳風軒

散文《拌湯》作者:馬騰馳

著名作家馬騰馳先生近影

作者簡介:馬騰馳,陝西禮泉人。出版有雜文集《跋涉者的足跡》,散文集《山的呼喚》,也獲得報刊多種獎項,不值一提。喜愛文字,閒來寫寫一樂,而已,而已。

散文《背饃》,網上十天時間,點擊閱讀量超過百萬餘人次,其後,各類網絡平臺迅速跟進大量轉發,讀者人數難以統計。擁有四億用戶,“最大的有聲圖書館一一喜馬拉雅FM聽書社”,普通話與陝西方言版多版本誦讀了該作品。網上其它單位制作的《背饃》音頻作品版本眾多,聽眾甚廣。

其後,散文《母親做的棉窩窩》《我的老父親》《土布包袱》《姨親》《那些年,我們過年的滋味》《燒娃》《下鍋菜》《鍋塌塌》《豆腐腦吔》《坐席》《交公糧》《打鐵花》《感念玉米》《背娃》與《背糧》等作品在網上亦受熱切關注,創閱讀量新高。《打鐵花》獲2019年1月21日《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獎。

作者的散文集《背饃記》已經由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由中國作協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題寫書名並作序:《馬騰馳和他的散文》。

https://mp.weixin.qq.com/s/-q6xUd0bSba1ziQJtzDRXA《馳風軒文化tch》2020年1月日6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