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山河在眼前”的朱元璋,從鹽梟手中建立了大明皇朝

01.為鹽而戰

鹽在今天毫不起眼,想買就買,司空見慣。雖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剛需品,但是價格卻不昂貴,人人買得起。

但在歷史上鹽卻可以賺取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的超額利潤。為了爭奪鹽的產地和把控鹽的運輸,發生了一場又一場的血戰,這和後來人們為了爭奪石油而發動的一場又一場戰爭沒什麼差別,都是為了佔有錢和權。

古時可以說誰控制了鹽,誰就控制了財富,誰就能進而掌握政權。

每個朝代的和平時期,鹽商是社會最富有的商人群體,揚州的繁華就是鹽商財富最直接的體現。每個朝代的動盪之際,擁有龐大鹽業資源的人,就有了建立自己的割據政權勢力的支撐。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戰爭是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戰爭發生地雖有爭論,但最被認可的就是發生在山西。其中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三皇五帝時代的華夏族政治中心,都在解州河東鹽池附近150公里左右,比如帝堯的都城平陽,帝舜的都城蒲坂,帝禹的都城安邑。

圍繞鹽井建城市,是古代文明的常見現象,從這一點上來看,涿鹿之戰可以說是古代第一場大規模的為鹽而戰。

之後——

齊桓公建立霸業,是因為管仲的鹽業專賣方案,成就了他經濟上的霸權;

漢景帝時吳王劉濞“煮水得鹽”讓他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來湊齊30萬大軍,發動了七國之亂;

五代十國之際的君主,絕大多數居然都是鹽販子出身,有的甚至是當時有名的大鹽梟。

到了朱元璋,則降服了大鹽梟,建立大明皇朝。

“社稷山河在眼前”的朱元璋,從鹽梟手中建立了大明皇朝

02.收服方國珍,建立大明皇朝完成1/3

我國曆史上鹽業制度相對先進的北宋,也消滅不了龐大的私鹽團體,阻止不了鹽梟的出現。

史料記載:福建路西部的上四州地區,“地險山僻,民以私販為業者,十率五六”,就是說當地居民百分之五六十都是私鹽販子,他們以此為生。

這些數以千計的鹽梟群體,比普通的地方政府武裝力量更為強悍,陸地上猖獗,水上依舊猖獗,他們不但武力販私鹽,還常常做海盜來掠取大量的財富。

元朝統一全國後,也採取了宋朝的鹽業制度。但即使強悍如元朝也無法消滅鹽梟的武裝力量,到了元朝中後期,鹽梟武裝力量更加強大。

鹽梟勢力消滅不了並不難解釋,因為官府把持鹽的製造、運輸和販賣,鹽業和鹽稅的巨大利潤是那些官員斂財的利器!金錢的巨大誘惑之下,誰還管百姓吃不上鹽?一點兒的腐敗運作,就會導致百姓吃不上鹽,民不聊生。不吃鹽就會死,為了生存,買不起官鹽就買私鹽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所以鹽販子和鹽梟,屢禁不絕。而很多官員,為了金錢利益也跟鹽梟緊密勾結……

元朝末年,朝綱大亂。這時出現了兩個人:方國珍和張士誠。他們都是超級大鹽梟,用自己的武裝和金錢影響了元朝命運和天下勢力。

方國珍鹽梟“世家”出身,祖上幾代人一直乾的就是海上販鹽這個殺頭的買賣。

史書記載方國珍是“長身黑麵,體白如瓠,力逐奔馬”,是浙江海上鹽梟的勢力代表。公元1346年,方國珍造反。

他造反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受到了多大的壓迫,揹負了什麼樣的血海深仇,僅僅是因為他的仇人告發他和海盜蔡亂頭有勾結。

方國珍非常清楚這勾結是事實,只要進了官府就沒有什麼好結果,所以索性將原告一家滅門,然後和兄弟方國章、方國瑛等人聚眾造反。憑藉鹽梟海盜世家的人脈積累,和燒殺搶掠的經驗傳承,方國珍兄弟很快在浙江沿海聚集了數千人馬。

元朝派兵討伐失敗,參政朵兒只班被俘虜。不知道是方國珍口才了得,還是朵兒只班怕死,居然將他招安而不追究他的罪行,授予他定海尉的官職。

但這個官職並沒有滿足方國珍,於是他再次造反,元朝政府再次派兵討伐,再次失敗,再次被方國珍說服並將其招安,又再次給方國珍更大的官職。

這樣造反就成了習慣,只要方國珍對自己的待遇不滿,他就去造反。

當時有一位能人非常反感方國珍這種無聊的把戲,認為像方國珍這種人,絕對不是招安能了事的,必須徹底剿滅。

如果當時元朝政府能夠聽從這個人的建議,請他制定清繳計劃,方國珍就會迎來自己的末日,天下勢力也會隨之改變。這個人就是劉伯溫,被元朝推給了朱元璋。

元朝政府實在太過於腐敗,他們的官場潛規則都被方國珍徹底摸透。當時的浙江,很多人認為跟隨方國珍造反,比追隨元朝政府更有前途。一家人在戰場捐軀都得不到的官職,如果投奔方國珍,就能在官軍中升遷更快。

這樣情況讓元朝政府不斷重複被方國珍打臉啪啪響的過程——“方國珍造反——元朝招安——方國珍被許以高官厚祿——方國珍再造反”。

方國珍憑藉自己的狡猾和有奶便是孃的性格,在元末的各種勢力中不斷的尋找平衡,博取利益。

不能不說,方國珍也真是一個能人。他雖然有數百騎兵、上萬步兵,以及高達4萬人之眾的水師,但是他從一開始就認定自己不是朱元璋的對手,沒有任何掙扎的就投降給了朱元璋。到了朱元璋的手下,他乖乖做人,乖乖做事,惟朱元璋馬首是瞻,最後在朱元璋手下居然得以善終。

方國珍這個人既是鹽梟,又是一個妥妥的奸商,他除了利益沒有其他的底線。但他相當的果斷,有著非比尋常的判斷力。

他知道什麼樣的人可以對付可以逞兇,更知道什麼樣的人不能去與之作對只能臣服。就是這樣的眼光和這樣的果斷,讓他選擇了不做朱元璋的對手,而是做手下,也讓他這個比狐狸還狡猾的人,在朱元璋的手下安安穩穩度過晚年。

收服了方國珍這個大鹽梟,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事業就完成了1/3。

“社稷山河在眼前”的朱元璋,從鹽梟手中建立了大明皇朝

03.打敗張士誠,建立明朝完成2/3

元朝末年,另外一個著名的鹽梟就是張士誠。其實張士誠最初的私鹽事業遠遠比不了方國珍,他不是鹽梟出身,沒有什麼“家學淵源”,為人厚道老實,忍氣吞聲。

如果說方國珍是鹽梟中的企業家,那張士誠只不過就是一個揹著重重風險販賣私鹽的二道販子而已。

當時的私鹽販子都會選擇和富家子弟合夥。富家子弟出錢出人脈,鹽販子出力出風險。張士誠實在是太厚道太老實了,以至於他和別人合夥做生意時經常被欺負、被拖欠各種費用。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弓箭手邱義,就以欺負張士誠為樂。

但是這些人似乎忘了,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那些面漏兇相、窮兇極惡的人,而是那些“忍無可忍、重新再忍、再忍不行,斬草除根”的人。這種把怒火與仇恨深埋在心頭,一個引子就爆發的老實人才最最可怕。

邱義就是這個引子。

張士誠再忍不行,就和自己的兄弟及好友李伯升一道,聚集了僅僅18個人,不僅殺死了邱義,還將那些平日裡拖欠他費用、對他各種欺負羞辱的富家子弟,全部滅門放火!

此後就張士誠走上了造反之路。

張士誠只是一個窮苦人,為了生存做了私鹽販子,瞭解鹽場工人的疾苦,與他們關係深厚。當他認為自己惹下大禍之後,就跑去鹽場招兵,很快就聚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張士誠帶領他的造反大軍,短短時間就攻陷了揚州、蘇州、杭州這些最富庶的領土,積攢了足夠的財富,頂住了元朝大軍的圍剿,也讓自己的經濟勢力上升至排名第一。

擁有了超強經濟實力的張士誠並不熱衷於擴張自己的勢力,他屬於小富即安的生活哲學,只想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有了錢就對自己的大臣大方賞賜,對治下百姓厚道仁慈,蘇州百姓特別感激他。以至於朱元璋佔領南京之後,對張士誠地盤的大規模進攻都沒有取得任何效果。

就在這個時候,朱元璋建立大明朝最後的1/3障礙陳友諒來了。陳友諒和朱元璋為了爭奪控制長江的主動權,正面衝突起來。陳友諒希望聯合張士誠對付朱元璋,但他忘了張士誠是一個骨子裡的老實人,只要不把老實人逼急了,他就不會對人造成任何威脅。

這一點陳友諒不知道,但朱元璋卻很清楚。

於是朱元璋將主力集中到與陳友諒的對抗上,只讓自己的外甥李文忠帶領少量兵力去對抗張士誠。

張士誠的小富即安,讓他不願意全力對抗李文忠。沒有張士誠的配合,陳友諒最終兵敗給了朱元璋。而朱元璋勢力大漲之後,也擁有了對張士誠壓倒性的優勢。明軍大舉圍攻蘇州,朱元璋給張士誠寫了勸降信,張士誠的好友李伯升也勸張士臣投降求生。

但張士誠選擇了不自由,勿寧死,自縊身亡。

收服方國珍,打敗陳友諒,拿下張士誠,朱元璋完成了建立大明朝的事業。

朱元璋畢生最大的三個對手裡面,有兩個就是大鹽梟,說朱元璋在鹽梟手中拿到了天下也不為過。

“社稷山河在眼前”的朱元璋,從鹽梟手中建立了大明皇朝

04.鹽梟的最後結局

因為從鹽梟手中奪得了天下,讓朱元璋深深的明白鹽梟的勢力可以猖狂到什麼程度。於是朱元璋採取了嚴厲鹽業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可惜他的兒子朱棣為了自己的造反大業,和一些鹽梟做了利益交換,從某種程度上破壞了朱元璋的鹽業制度。

而朱棣的後世子孫,更是沒有朱元璋的勇武善戰、果敢決斷,以致於到了明憲宗時期,“各處逃囚不逞之徒,私造遮洋大船,興販私鹽,每船聚百餘人,張旗號持兵器,起至蘇揚,上至九江,湖廣發賣,沿途但遇往來官民客商等船,輒肆劫掠,所在雖有巡檢巡捕,官兵俱寡,弱不能敵”。

清朝取代明朝後,中國很多民間秘密社團大量興起,其中很多幫會巨頭都是鹽梟。

清末民初的徐寶山,到了1899年已經成為南方最大的鹽梟之一,還發展到收取其他鹽梟的保護費的程度。他跟清朝緝私營相互勾結,跟清末的青幫勢力稱兄道弟,自己也是青幫大字輩成員。徐寶山在民國初期和軍閥混戰之際,又以自己鹽梟事業為籌碼,左右逢源,封官升職。後來他被張靜江派人用計炸死。

但是,一個鹽梟死了,又有一個鹽梟出來了……

是人就要吃鹽,吃鹽就要花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鹽的地方就有戰爭。有了鹽就有了錢,有了錢就想去掌握政權。於是,鹽梟好像生生不息。

這樣的情況,到今天結束了,再沒有為了鹽的血腥之戰,再也沒有了鹽梟。

參考文獻:

1、《明史》

2、《中國鹽法史》

3、《中國曆代戰爭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