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臺北縣”不再臺灣在江蘇鹽城

1942年5月民國時期由東臺縣析出改置臺北縣;

1944年10月,撤銷臺北縣,再次併入東臺縣;

1945年11月,再次建立臺北縣建制;

1950年,臺北縣由泰州專區改隸屬鹽城專區;

1951年8月,臺北縣因與臺灣省的臺北縣同名,乃取當時大中,新豐兩大鎮“大豐”二字,定名大豐縣;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大豐縣,設立縣級大豐市,由鹽城市代管;

2015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


旅遊

江蘇大豐麋鹿國際級自然保護區

曾經的“臺北縣”不再臺灣在江蘇鹽城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江蘇省東部的黃海之濱,地處東經120°47´~120°53´,北緯32°59´~33°03´,總面積78000公頃,其中核心區2668公頃。是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野生麋鹿種群數量最多、並擁有最大麋鹿基因庫的自然保護區。其地貌由林地、蘆蕩、草灘、沼澤地、鹽裸地組成,屬於典型的黃海灘塗型溼地。這裡孕育著種類繁多,具有全球重要意義的生物多樣性,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這裡的麋鹿數量已經由1986年建區時的39頭髮展到2014年的1902頭,其繁殖率、存活率、年遞增率均居世界之首。

施耐庵紀念館

曾經的“臺北縣”不再臺灣在江蘇鹽城

施耐庵紀念館位於大豐縣白駒鎮北街。相傳元至正二十六年,施耐庵(1296-1371)為避戰亂,和學生羅貫中冒著烽煙,渡江北上,來到臨近黃海的白駒場(今大豐區白駒鎮)定居。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朱元璋二次派軍師劉伯溫登門恭請施耐庵出仕,施以年老有病婉言謝絕,閉門著作,寫下了中外名著《水滸傳》。施氏宗祠最早為施耐庵後裔施文燦等將施公故居改建而成,前後穿堂三進,斗拱飛簷,古雅壯觀。1938年被日本侵略軍燒燬,1981年修復,內部陳設著《水滸》研究和施耐庵家譜等重要資料。

曾經的“臺北縣”不再臺灣在江蘇鹽城


大豐鬥龍莊園

大豐鬥龍莊園地處大豐鬥龍港南側,佔地總面積為10600畝。其中水面養殖10000畝。莊園以生態學為原理,充分利用大豐地區的自然優勢,結合當地古文化、民俗農情,形成一個集生態保護、農業發展、旅遊度假為一體的多文化發展的莊園體系。建有花卉園林區、動物觀賞區、水上活動區、休閒娛樂區、生活居住區等五大區域,具有休閒度假、商務會務、科普教育等多種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