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和阿里哪個強大?

朕滿血歸來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阿里巴巴是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巨頭之一,而華為則是中國先進科技製造業的代表。

要比較兩個公司,必然要從企業的體量來進行比較。

在2018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華為排名第72,營收89311.4百萬美元,利潤7020.8百萬美元,僅次於微軟。



而阿里巴巴作為互聯網企業,排名第300,營收37770.8百萬美元,利潤9673.1百萬美元,騰訊緊隨其後。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阿里巴巴排名462,躍升的非常快。

在500強排名中,互聯網企業向來不太吃香,資產雄厚的往往是一些能源、銀行及實業領域,而華為恰恰是做實業的。

華為和阿里的業務不同,前者除了賣手機,還涉及信息、通訊基礎設施和智慧終端等,後者以電商為核心,發展了雲業務,以及一些互聯網金融理財等服務。



似乎,阿里業務範圍大,但是實際上華為公司體量更大,研發投入更多。阿里畢竟是互聯網企業,做實業的企業規模較互聯網公司要更大一些。

阿里雖然是電商起家,但是在大數據及雲技術上的投入和研發也不可小覷,生態佈局多元。

但是相對來說,科技含量還是華為要高一些,尤其是最近的5G,華為掌握了大部分專利,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華為必然會有一次質的飛躍。

而互聯網寒冬,流量紅利見頂,阿里以及騰訊之類的互聯網企業都在尋找新的流量窪地,紅利期已過,保持存量用戶就已經不輕鬆了,更遑論是獲得新一輪增長。



當然,二者的比較,沒有量化標準,在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尺度。

不過,對於華為和阿里來說,在業務上不太存在競爭關係,合作共贏的可能性大一些,因此,比較二者誰更強大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

當然,如果對於求職者來說,這倒是可以考量一下,從求職的角度,比較兩家公司誰更適合個人發展,聽說華為狼性文化,加班嚴重,有了解的倒是可以劇透一下。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原創不易,你的關注和點贊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吳懟懟


小編感覺阿里巴巴實力更強大,市值接近5000億。

華為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技術公司,1987年再深圳註冊,是全球領先的通信與信息解決方案供應商,堅持通信領域,華為再手機領域也是當之無愧的國產先鋒。



2017年全球500強排名83位,遠超騰訊阿里京東,華為近期也發表了財報,報告顯示,實現全球銷售6036億人民幣。

再看看阿里巴巴,阿里是馬雲1999年十八羅漢再杭州創立。



阿里巴巴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速賣通、支付寶、阿里雲、菜鳥網絡等等。2014年正式再美國掛牌上市,2017年阿里巴巴實現收入1582.73億元,阿里巴巴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經濟實體,目前市值4800億左右。



如果從體量來看,華為就是5個格力,5箇中興,5個阿里巴巴,5個長虹,7個小米,2個聯想,20個康佳,就是這麼牛氣。

總結:從以上各方面來看阿里的實力遠超華為,雖然華為未上市,市值無法精確,但阿里巴巴接近5000億的市值遠超華為,整體上阿里巴巴更強大。


贏在路上


感謝您的閱讀!

有人說:如果阿里的股份中,沒有軟銀和雅虎,那麼,它比華為更強大。

倪光南在2019中國ThinkBig新年論壇中說:華為估值超過4000億美元;而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為4691億美元。阿里的市值可比華為要強的多,那麼,華為真的沒有阿里強大嗎?股份這個東西,雖然,軟銀和雅虎佔據大頭,但是,並不影響阿里的實力,所以,有人說的沒有軟銀和雅虎,阿里更強大,不合邏輯。

當然,我並不覺得阿里比華為強大多少。反而,估值這個東西是最不準確的。我們並不知道,華為的具體實力,但是,通過它的營收可以稍微瞭解下:

2017年,全年阿里巴巴年總收入2268億元,阿里巴巴2017年全年淨利潤為675億元。

2017年,華為的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6036億元,淨利潤為人民幣475億元。

當然,淨利潤華為雖然不及阿里巴巴,但是華為在研發投入,人員等等方面的投入相比阿里更大一些;我們如果從總利潤來說,阿里卻不及華為。

那麼,到底誰更強大?我覺得比較確實有些不恰當,兩者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企業,誰更強大這個對於我們沒有任何影響,我們期盼的是:它們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服務和產品!


LeoGo科技


華為和阿里巴巴都是中國頂尖的科技公司,他們都是中國引以為豪的公司。華為2017年世界500強今年排名第83位,擁有72名員工。 2017年實現收入6036億元,稅金1100億元。阿里巴巴500強排名第462位,收入1582億元,稅金366億元。從公司規模來看,阿里巴巴並不如華為。

除銷售手機外,華為還是全球領先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 4g和5g技術非常成熟,在世界上有很多聲音。阿里巴巴從電子商務開始,然後是雲業務,並開始大規模的併購和對互聯網公司的投資。國際戰略取得了初步成果。阿里巴巴最強大的是金融服務公司,如Ant Financial。從這個角度來看,雙方是相似的。可能是馬雲的阿里巴巴更有利可圖。

在公司規模和員工人數方面,華為擁有18萬名員工,36個聯合創新中心和14個研究機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華為非常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2017年,研發投入達到900億元。阿里巴巴只有70,000名員工,而Dharma和Lohan只有兩個研究機構。每年的研發投入為230億元人民幣。華為和阿里都是中國頂級公司。他們所有的路線,企業文化和商業策略都不同。雖然華為和阿里巴巴都是技術巨頭,但兩家公司的優先級不同,並沒有直接可比性。

華為專注於通信行業,擁有最多的5G專利。它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通信行業巨頭。華為的設備和產品已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使用。如果不是一個公司為自己而戰,毫無懸念,華為是5G時代的王者。


智慧城市研究


華為和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但要是說起這兩個公司哪個更強大呢,恐怕會使得國人兩極分化,各持其見。阿里巴巴和華為都擁有大批的支持者,但是由於兩家企業從事的領域很少有交集,所以比較難比較。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華為是中國科技製造業公司中的佼佼者,而阿里巴巴在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和電子商務中獨佔鰲頭。

從企業層面來講,華為在全球更牛逼。


華為已經是全球第一的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在5G方面是全球領先的。在手機業務,華為也即將超過蘋果成為世界第二,華為過半收入來自海外市場。而掌握大數據和雲計算的阿里巴巴雖然擁有4691億美元,排在全球前十,但華為並沒有上市,而且在世界五百強中華為72名,阿里巴巴才進五百強不久。

從個人層面來講,馬雲比任正非有影響力。


上市公司圈錢套現不是開玩笑的,千萬富翁大部分都出現在上市公司裡面。阿里巴巴的馬雲成為了亞洲首富,全世界的人都在讚歎這個男人的成功。馬雲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對話都面不改色,足以見得馬雲有多厲害。而華為的任正非,身價比馬雲差遠了,而且為人低調。

從公司財報來看,華為力壓阿里巴巴。


2018年華為營業額7000億元人民幣,利潤接近600億元,在全球擁有18萬員工。華為是世界第三家收入超過一千億美元的電子公司。而阿里巴巴年收入2502億元,其中電商業務就佔了2000多億。

華為和阿里巴巴都是中國領先的企業,也是我們的驕傲,無論誰更牛逼,我們都應該支持他們,希望他們越來越好。


iT科技菌


“強大”這個詞很難定義,目前單純從影響與技術來比較一下:

在影響上兩家雖然都很大,但是由於阿里更多是做平臺,在兩家利潤相差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平臺方涉及的上下游的群體更加廣泛。華為因為通訊業務,也是影響全球,但是阿里通過電商平臺卻,更加廣泛的輻射更多用戶,而且對用戶的感官影響更加直接。很多人直到自己買東西實在阿里的淘寶和天貓,但是可能不知道自己用了華為的通訊技術,本身也沒有買華為的手機來用。所以單純從“影響”這個維度的廣泛和深入來看,阿里的影響更大。

從技術角度來講,華為的底蘊肯定更加深厚一些,畢竟面對通訊最前沿的科技領域,華為能夠獨領風騷實屬難得;阿里雖然也在不斷加大互聯網領域的各項新技術,但是更多並不是什麼革命性的創新技術,而是把一些國際上先進的網絡技術儲備和使用起來而已。單純講技術創新,技術底蘊,和科研能力來說,華為是要領先阿里的。

最後要說一下兩個公司對公司創造的利益的分配的問題,阿里就是一個單純的資本主義公司,利潤除用於發展之外,更多的還是按照持股數量,更多的分配到了資本方,管理層,普通員工待遇雖然不錯,但也就是僅僅不錯而已;華為有點像一個社會主義公司,並不存在什麼大資本方來吸取公司盈利,除了任正非的百分之一的股份,其他都屬於華為工會,工會再分配虛擬股份到所有員工。這樣利益分配其實更加的下沉,更多的普通員工享受到了公司的發展紅利,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員工來說,可能華為這種制度更加的符合共同富裕的道路。


科技創業談


華為和阿里不是同一個類目的公司,所以無法比較。

但是從影響力來說的話,顯然是阿里巴巴公司更厲害一些,因為阿里巴巴公司的產品,平臺以及業務在切切實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理想化,趨於未來的模樣,你覺得移動支付重要呢還是一個5G手機重要呢?這個問題顯然很容易回答。

華為作為一個通信技術公司,主攻方向是通訊技術方面的業務,對於我們平常人來說,他的受眾也只是一部分人,而阿里巴巴公司則不同,阿拉巴巴旨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從生活方式改變了我們。而華為對於我們的影響則可以說是很小了。

雖然說華為在5G通訊技術方面掌握了很多的很吸技術,但是這個並不能改變他作為一個單方面的廠家,並不是一個全方位的概括。受眾不全面決定的他的影響力。

一個是能改變生活的技術公司,一個是生產通訊類產品的手機公司,不用再比較就能分得清吧?


時代電商雜談


平心而論,阿里巴巴雖然是一家規模宏大的企業,我認為比起華為要遜色好幾分。根據資料表明華為2013年營業額近400億美元,而阿里巴巴才500以人民幣,直抵得上華為的七八分之一。

華為的影響力遍佈全世界,它是財富500強IT企業中唯一沒有上市的公司。

而馬雲的阿里股份絕大多數被外國人佔去,日本軟銀佔百分之34.4,美國雅虎佔百分之22.6,馬雲自己只佔百分之8.9。保守估計,阿里的中國籍高層佔股不會超過百分之15,那麼阿里還是不是家中國的企業呢?有人認為,馬雲不過是洋人的打工仔。這個有關中國人顏面的事實,卻被媒體不惜筆墨盛讚。

而同樣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的華為,其狀況跟阿里巴巴有云泥之別。華為的國際銷售份額,佔總銷售份額的百分之70,它不是那種被媒體吹的天花亂綴的企業。由此可見華為國家貢獻確實比阿里大多了。


正經mtv


華為和阿里沒有可比性,因為這兩家是不同領域的企業,華為主要是以通信領域為主的硬件企業,而阿里巴巴則主要以電商為主的互聯網企業,兩者的行業並沒有什麼交集。

華為和阿里都是我國的優質企業,是不同領域的佼佼者。華為已經超過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而且在手機方面,其市場份額也已經超過蘋果,僅次於三星。阿里則是僅次於亞馬遜的全球第二大電商企業,在移動支付方面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來說,以規模來看,還是華為更強。從《財富》公佈的五百強排名就知道了。2018年世界五百強企業中,華為以893.1億美元的營收位列五百強第72名,而阿里巴巴則以377.7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00名。阿里的營收只有華為的2/5左右。不過阿里巴巴的發展速度卻很快,阿里巴巴已經連續多個季度收入增速都超過50%,領跑FAANG+BAT陣營。

當然,華為發速度也比較快,這些年來,華為的收入增速每年都達到兩位數以上。今年12月初,華為輪值CEO徐值軍表示,今年華為的營收將會超過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近7000億元。如果實現,華為將會是我國第一家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的民營企業。華為的研發能力也是很強的,華為每年都會把其每年收入的10%左右投入到研發上,其積累了許多核心技術,是我國一家實力雄厚的科技企業。


錦繡中源


2013年,華為首超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愛立信,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315位。

美國《財富》雜誌發佈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 。華為以785.108億美元營業收入首次打入前百強,排名第83位,較上一年的第129位提升46位。

近期華為發佈了2017年年報。報告顯示,華為業績穩健增長,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0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7%,淨利潤4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1%。

再看阿里: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為馬雲。

2016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48位。

從財務報表看,2017全年,阿里巴巴實現收入1582.73億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淨盈利為578.71億元人民幣。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經濟實體,2017財年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全年商品交易額(GMV)達3.76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目前市值4800億美元左右

總結:從各方面特別從近期雙方公佈的財務報表來看,阿里的營收跟淨利潤都明顯勝出華為,雖華為未上市,無法精確其市值,但阿里近5000億的市值肯定是超華為的,整體上目前阿里更為強大,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