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版“大家来找茬”《春牛图》里找不同

打开民国十六年的老黄历,在年初总览里,一副放牛娃的画面直入眼帘,原以为就是一副随随便便的穷孩子上不起学放牛玩耍的主题图画,却不想原来是内藏玄机的“谶纬”图鉴,要是细分起来能有上百个版本,真是堪称民国版本的“大家来找茬”。

民国版“大家来找茬”《春牛图》里找不同

睁大你的眼,一起找不同

“牧童” 是光脚还是穿鞋?是穿一只鞋还是两鞋?穿的是什么鞋 ?孩子穿没穿衣服?穿什么衣服?戴不戴帽子?手里拿的什么东西?留的是什么发型?走路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老牛是什么表情?皮肤什么颜色?牛尾巴朝哪?老牛摆的是什么造型?小孩跟老牛什么体位关系?

你以为我是八卦感爆棚的神经抽搐?不跟你开玩笑,这些都是有根有据的流传习俗,甚至多少包含着你我这般俗人参不透的朴素智慧。

民国版“大家来找茬”《春牛图》里找不同


开始一本正经的上课神侃:

一、春牛

春牛就是土牛,乃是土制的牛,古时候于立春前制造土牛,好让文武百官在立春祭典中彩杖鞭策它,以劝农耕,同时象征春耕的开始。

春牛身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长八尺,象征农耕八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以及立冬)。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

(前方高能,晕车患者请绕行)

牛头代表当年的年干;牛身代表年支;牛腹代表纳音;牛角、牛耳及牛尾代表立春日的日干;牛颈代表立春日的日支;牛蹄代表立春日的纳音;牛绳的代表立春当日的天干;牛绳的质地代表立春当日的地支。并依干支的五行画颜色,属金为白色,属木为青色,属水为黑色,属火为红色,属土为黄色。另外牛口合上,牛尾摆向右边代表阴年;相反,牛口张开,牛尾摆向左边代表是阳年。


二、牧童

春牛图里的牧童,就是“芒神”,又叫句芒神,他原为古代掌管柭木的官吏,后来做为神名。

体型

身高三尺六寸,象征农历一年的三百六十日。他手上之鞭长二尺四寸,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

鞋子

当他没有穿鞋和裤管束高时,就代表该年多雨水,农民要作好防涝的准备;相反地,双足穿草鞋则代表该年干旱,农民要作好抗旱蓄水的安排;又如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则代表该年是雨量适中的好年景,农民们要辛勤耕作,勿误农时。还有,如果牧童戴草帽意即天气阴凉;不戴帽则炎热。

服饰

芒神的衣服以及腰带的颜色,甚至头上所束的发髻的位置,也要按立春日的五行干支而定。芒神的衣服与腰带的颜色,也因为立春这一天的日支之不同而不同,分别亥子日黄衣青腰带;寅卯日白衣红腰带;巳午日黑衣黄腰带;申酉日红衣黑腰带;辰戍丑未日青衣白腰带。

鞭杖

而牧童的鞭杖上的结也因立春日的日支不同而用的材料也不同,分有苎、丝、麻,结的铲七则都是用青黄赤白黑等五色来染。

年龄

孩年的牧童代表逢季年(就是辰戌丑未年);壮年的牧童代表逢仲年(就是子午卯酉年);老年的牧童是逢孟年(就是寅申巳亥年)。

老牛关系

另外如果牧童站在牛身中间,表示当年的立春在元旦前五天和后五天之间;牧童站在牛身前面,表示当年的立春在元旦五天前;牧童站在牛身后面,表示当年的立春在元旦五天后。

当然这只是皮毛简介,想玩好民国版的“找不同” 要走的路还很远,一般人最好也别走,容易迷路坠坑。 各位童鞋请自重!


民国版“大家来找茬”《春牛图》里找不同

本质是农业社会先民们对于风调雨顺的祈求与期盼,对于不同气候变化的预测规避,对于丰收年景的主观憧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