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危機來了?夏斌、餘永定、韋森這樣看

全球經濟危機來了?夏斌、餘永定、韋森這樣看


全球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

3月9日,疫情的全球蔓延疊加原油“黑天鵝”,美股再現熔斷,全球股市暴跌。黑色星期一過後,今日(3月10日)全球金融市場多數品種出現反彈,但美國10年期國債期貨觸及跌幅下限,引發熔斷。全球經濟危機來了嗎?當前內外部經濟形勢下,中國如何應對?新京報就這兩個焦點問題採訪了國務院參事、著名金融專家夏斌,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復旦大學教授韋森。

在夏斌和餘永定看來,當前尚不能對全球經濟危機是否已來下結論。但夏斌認為,各種經濟的、外交交叉的多重博弈的結果,都可能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引發全球經濟危機。餘永定持有類似的看法,“這次全球疫情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有可能引起一場嚴重全球經濟危機。”

韋森也認為,如果新冠肺炎再繼續在世界範圍內擴散,可能對世界經濟產生衝擊,甚至會引發新的一次世界性的經濟蕭條。但韋森同時表示,全球出現大的經濟衰退或者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面對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夏斌、餘永定、韋森一致認為,在當前階段政府政策的重心應該是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恢復正常運營,渡過難關。其中,針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困難中的資金問題,夏斌建議,由央行基層行審核後直接發放緊急信用貸款,或者由央行牽頭組織當地商業銀行共同給企業發放貸款。

在生產全面恢復之後的政策取向上,餘永定認為,政府必須採取具有足夠力度的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特別是擴張性財政政策,對外的政策應該是進一步完善國內的產業鏈,減少對全球產業鏈的依賴。

韋森對餘永定提出的對內的經濟政策持有不一樣的看法,他擔心在疫情過去之後採取新一輪的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會使得一些原有的問題積重難返,長期增加經濟的風險。“等疫情過去後,儘快讓整個經濟自然恢復即可。”夏斌也表示,財政可以適當提高些赤字,但不能在赤字上多打主意,建議央行放鬆銀根。

全球經濟危機來了?夏斌、餘永定、韋森這樣看

國務

院參事、著名金融專家夏斌。

全球經濟危機來了?夏斌、餘永定、韋森這樣看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

全球經濟危機來了?夏斌、餘永定、韋森這樣看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

焦點1:如果看待全球市場的表現,全球經濟危機是否來了?

夏斌:各種經濟的、外交交叉的多重博弈的結果,都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餘永定:這次疫情有可能引起一場嚴重全球經濟危機

韋森:美國經濟短期會繼續放緩,但目前還不至於出現大的衰退

夏斌:近日美國股市熔斷,金融市場動盪,從經濟學理論看其實並不複雜,這是凱恩斯主義的遺產。從30年前開始的美國及全球經濟繁榮到2008年美國危機後,不管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都懂了凱恩斯主義,都學會了“大放水”,這必然導致了今天這個結局。

至於什麼時候爆發金融危機乃至全球性經濟危機?我不是算命先生,說不出來。因為正由於現在各國政府熟悉了凱恩斯主義,不斷提高了與市場的博弈水平,出現了貨幣供應與危機並不是線性發展的狀況,所以不好預測。

如果從預測角度看,我認為學點經濟史的經濟學家應該明白,純經濟學理論、一國經濟基本制度和經常調整的經濟政策,三者並不是一回事。經濟學理論只能告訴大勢、趨勢、規律性的東西。至於規律性這一必然趨勢,何時、在何地方、以何種形式出現,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取決於理論,而是取決於各國不同的複雜的制度與政策,取決於各國決策者中人為博弈後出現的一系列偶然因素。瞭解了這個道理,回過來再說當今何時爆發危機,我想新冠疫情下的中國復工速度,境外美國及西方發達國家的新冠擴散程度和對策,特朗普為連任暗中違背經濟規律的蠻幹,沙特、俄羅斯的石油價格戰,以及極可能出現的新冠境外大爆發情景之下的中國態度等等,各種經濟的、外交交叉的多重博弈的結果,都可能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餘永定:這次情況比較特殊,既不是資產泡沫崩潰,也不是國際收支危機,也不是經濟蕭條。至於全球經濟危機是否要來了,現在還不能下結論。

不過,這次疫情有可能引起一場嚴重全球經濟危機。在疫情暴發之前,在經歷了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增長期後,美國經濟增加已經顯示種種頹勢,貿易戰已經引起對全球產業鏈是否能夠維持的擔心,而這場全球性疫情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韋森:從歷史上,美國經濟大約10年一次經濟衰退,現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又超過10年了,是否一輪新的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衰退在途?我個人基於平時的觀察,覺得儘管美國經濟短期有各種問題,但是美國經濟的基本面還不是太差。故我自己的判斷是,美國經濟短期會繼續放緩,但目前還不至於出現大的衰退,至少還不會出現像2008~2009年那樣突然暴發大的經濟危機。我之所以有這個整體判斷,是基於以下三點考慮;

第一,從美國戰後的10多次經濟衰退的歷史看,美國這一輪經濟增長已經打破了 1991~2001 年的歷史記錄。 但過去10多年,美國經濟恢復的強度在歷史上各輪週期中卻最緩和的。2009 年後的十年,美國經濟扣除通脹後的實際累計只增長了 25%,遠低於 1961 年開始的週期(+51.9%),也遠低於 1991~2001 年的 42.6%。這說明美國經濟在這輪週期中的表現比較穩健和理性,可持續性也將更強。除了美國股市一直在攀高外,最近的這些指標只是回調。其他指標,如房地產泡沫並不大。

第二,美國的製造業已經連續五個月收縮,但美國的製造業佔美國的GDP只佔11%。美國經濟增長主要靠消費。美國失業率已經降到了60年的新低,2019年底已經進一步降到了3.5%。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國內消費依然強勁。投資有減弱,中美貿易戰後出口有些下滑,故增長會減緩,但還不會出現大的企業倒閉和失業上升的危險。

第三,美國的整體債務風險目前整體看來仍然可控。(1)儘管特朗普上臺後美國減稅力度很大,加上財政支出增加,美國的政府債務已達到108.2%,但這遠不是美國曆史上債務最高的。(2)美國居民槓桿率從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一路穩步下降,佔GDP的份額目前已降至 75% 的水平,已經低於大多數發達國家,美國的儲蓄率從次貸危機的歷史低點逐步回升,2018 年時已達 8%,超過 1995 年水平。(3)美國公司債務佔美國GDP的比重到2019年12月已經達到47%,已經到達和超過2007~2008年的水平。如果再加上未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型企業、家族企業和其他企業的債務,美國公司債務總額為15.5萬億美元,佔美國GDP的74%,這種公司債務水平絕對是不可持續的。而最後這一點才是目前美國經濟學家較多擔心的地方。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克里斯塔·史瓦茲(Krista Schwarz)說:“這將放大一切。” “這將使一切更快,更大,更糟。經濟衰退將更加嚴重。”但是,美國公司總的資產收益率還不錯,大公司的資產收益率是中國公司的2.9倍。在全球經濟前景黯淡,美國稅外資產又在迴流的情況下,至少在短期公司債務還不會出現大的金融風險爆破點。

根據以上三點,我個人的判斷是,雖然昨天美國股市經歷了歷史上的第二次熔斷,但美國經濟在全球新冠疫情的短期衝擊下以及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所採取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影響下會有所放緩,但至少在2020年不會發生大的經濟衰退或者經濟危機。且美聯儲已經停止“縮表”,採取了“預防性的降息”,確保貨幣供給的充足。美國經濟至少在2020年會保持2%左右的GDP增速,還不至於出現2008年那樣的急劇負增長。

全球經濟危機是否會出現?歐洲、日本經濟一直並沒有真正復甦,美國經濟也一直沒有出現強勁的增長。同時,如果新冠肺炎再繼續在世界範圍內擴散,可能對世界經濟產生衝擊,甚至會引發新的一次世界性的經濟蕭條。但全球出現大的經濟衰退或者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全球經濟增速不會出現08年金融危機時的大幅度負增長。不過,全球經濟增速預計會出現小幅度的下滑,這是大概率事件,加上如果中國經濟加大幅度的下滑,全球經濟也會。

焦點2:面對國內外部的經濟形勢,中國如何應對?

夏斌:適當提高赤字但不能多打主意 央行可放鬆銀根

餘永定:生產全面恢復之後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重點應該是基礎設施投資

韋森:即使經濟大幅下滑 也不要盲目地再啟動大規模刺激計劃

夏斌:至於中國當前的臨時對策,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如何搭配?財政可以適當提高些赤字,但不能在赤字上多打主意。因為多年累積的地方債務問題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目前31個省份推出了40萬億的投資計劃,但之後的償債能力絕對不能輕視。因此,在當前複雜的局面中,央行可以放鬆銀根。實際上央行也已經放鬆銀根,提出了三千億加五千億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

當前企業復工中面臨著資金的問題,大企業、國企的資金問題應該能解決,難點仍然是中小微企業的資金問題。中小微企業復工困難中的資金問題,有的並不是日常的流動性問題,而是因疫情企業臨時停擺而帶來的臨時性資金問題。沒有營業收入,水電費和人工工資就可以壓垮一些中小微企業,特別是服務型的中小微企業。

商業銀行有商業原則和監管要求,它們能完全解決中小微企業復工中的資金問題嗎?央行的三千億和五千億的額度能用足?以往的歷史表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建議,對過去經營正常、本身不存在流動性問題的中小企業,而且一旦倒閉會造成就業壓力比較突出的企業,由央行基層行審核後直接發放緊急信用貸款,或者由央行牽頭組織當地商業銀行共同貸款,並進一步降低利率。具體哪些企業需要被救助,可由地方政府和當地商業銀行研究後拿出一個救助企業的名單。此建議當然並非是一定要採取,可以視企業復工的發展情況而定。如果企業因臨時資金問題嚴重影響了復工,並出現大面積就業問題時,可擇機擇地緊急採取。

餘永定:不管是否會導致全球經濟危機,中國對內的宏觀經濟政策都應該是寬鬆、擴張的政策,對外的政策應該是進一步完善國內的產業鏈,減少對全球產業鏈的依賴。

疫情帶來的衝擊主要是供給面衝擊,在目前階段,我們的工作重心還不應該是刺激有效需求,而是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恢復正常營運。其中,對一些宏觀經濟現象的處理和應對要有所不同。例如,由於生產過程的中斷、供給的減少,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物價肯定會上升。但我們必須容忍一定程度的物價上漲(囤積居奇不在此列),而不能採取緊縮性宏觀經濟政策來應對。與此同時,央行必須保證貨幣政策足夠寬鬆,這樣才能使商業銀行更好地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在生產全面恢復之後,政府必須採取具有足夠力度的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特別是擴張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的重點應該是通過增加財政開始支持基礎設施投資。新冠肺炎的流行進一步說明,中國公共部門基礎投資存在嚴重不足,未來的財政、貨幣政策,不管是否再以經濟增速6%為目標,必須比疫情爆發之前更加寬鬆、更加具有擴張性。這裡有兩點應該注意。其一,增加公共開支的主要資金來源應該是中央財政。其二,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必須經過嚴格論證,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投資過程中的作用必須嚴格規範,既不能搞政績工程,也不能懶政、怠政。

對外的政策是要減少對全球產業鏈的依賴。此前美國想把中國踢出全球產業鏈,現在來看,中國自己應該好好考慮自己應該如何處理好獨立自主和參與國際分工之間的關係。中國當然不應該主動退出全球產業鏈,但中國也需要明確,當全球性災難降臨的時候,除自己之外,沒人會救你。中國必須考慮糧食、能源安全,必須做到當外部供應被切斷之後,中國依然能夠生存。在此次疫情之後,世界經濟有可能進入一個去全球化、全球價值鏈局部脫鉤或區域化的過程。過長的產業鏈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但同時增加了風險。世界各國必須在全球化和獨立自主之間找到某種平衡。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可能會顯示出它的特有優勢,但在關鍵產業的建立、關鍵產品的生產上,中國必須做到獨立自主。

韋森:這次疫情會對中國經濟的短期衝擊較大,第一季度經濟增速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至於第二季度經濟能否快速恢復,我個人不是太樂觀,主要看疫情何時能基本上被控制。

任何國家或者社會在遇到短期自然災害時,經濟都會下行。中國同樣如此,儘管短期內中國經濟增速會下行,但我們不必恐慌。我不建議啟動新的“四萬億”甚至“24萬億”的刺激計劃。目前中國的廣義貨幣已經超過200萬億元,政府實際的財政赤字已經超過GDP的5%,且中國經濟的整體槓桿率已經超過250%。如果在疫情過去之後採取新一輪的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可以在短期內拉動經濟的增長,但我擔心這會使得一些原有的問題積重難返,長期增加經濟的風險。我認為,既然突發的疫情嚴重衝擊了人們的生活、企業的生產和市場貿易,等疫情過去後,儘快讓整個經濟自然恢復即可。即使今年中國經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也不要盲目地再啟動新的幾萬億和幾十萬億的刺激計劃。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對經濟的短期衝擊終將會過去,但長期的影響才是根本的。目前看,疫情可能會帶來三方面的影響:

第一,本來近年來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生存艱難,疫情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中小企業、尤其是服務業中的中小企業生存的難度。第二,我還特別擔心就業問題。企業為了活下去,或許會裁員降薪,或者一些能熬過去的企業不再招聘新人,這樣都會影響今年834多萬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問題。如果大學生就業問題處理不好的話,或許引起很大的社會問題。

因此,針對這兩個問題,我認為現在最要緊的事情是,政府在宏觀經濟政策上採取為企業減稅降費、降低利息率等措施,以及其他輔助企業的措施,讓企業儘量活下來而不倒閉,共同渡過這個難關。

第三,疫情對外貿出口企業會帶來很大影響。本來中美貿易戰影響之下,部分國際訂單從中國而轉向其他國家,部分外資企業外遷,而突發的疫情可能會加速國際訂單的流失、外資產業鏈的轉移。我們必須要特別重視,要儘量留住國際採購訂單和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