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明朝一個省的越南最終獨立,是誰的過錯?

安南也就是越南,在秦朝時秦始皇派趙佗率大軍遠征,征服百越後,納入秦朝統治,在五代十國又脫離中原統治,成為獨立王國。

到了明朝,朱棣派張輔征服安南,永樂五年(1407年)置交趾布政使司,安南從此被納入明朝直接統治。

明朝對交趾的統治僅僅維持了二十年,宣德二年(1427年),朱棣的孫子朱瞻基就宣佈棄置交趾,給予它獨立的地位,僅保持藩屬國的關係。

關於這事,《明史》裡只是記錄了安南黎利起兵和明朝交戰的大致經過,最後說:

冬十月戊寅,王通棄交阯,與黎利盟。十一月乙酉,赦黎利,遣侍郎李琦、羅汝敬立陳暠為安南國王,悉如文武吏士還。

就宣告了安南從此脫離中原王朝的直接統治,再也沒有迴歸。

“棄置交趾”對後世影響相當重大,它遠遠沒有這麼簡單。但是把如果它歸於明宣宗的錯誤,卻是不公平的。

讓我們從朱棣改安南為交趾郡說起。

朱棣既然在交趾設了郡縣,就擺明了是想要長期統治。要做到這點,最好的辦法不是武力,而是得到文化上的認同,這一手,永樂大帝不會不明白。

為了做到這點,他也是煞費苦心,採取了多種舉措。

原本是明朝一個省的越南最終獨立,是誰的過錯?

要傳播文化,最好的手段是辦教育。

征服安南當年,永樂五年,明朝就在交趾設立“嘉林州儒學”,隨後學校數目不斷增加。以永樂十四年一年為例,明朝在交趾各府、州、縣等行政單位就設立了92所學校,當然,所教的都是儒學。

越南當地原本也不是沒有學校,不過在明朝以前,越南的學校只是在京師等發達地區辦,地方學校欠缺得很。

招生對象也都是貴族子弟,平民很難有資格入學。

要達到文化認同的目的,招生條件必須得放寬。除了“土官子弟”,“民間軍官”也在招生範圍之內,也就是說你只要不是長得歪瓜裂棗,都有資格入學。而且入學還有福利“準免差役”,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交趾那地方相比中原到底落後不少,學校辦了不少,師資力量卻跟不上。教儒學至少得精讀四書五經,交趾本地“教官原是土人,誠恐徒尚虛文,未見實效。”

水平不夠就會瞎教,瞎教學校等於白辦,傳播儒學的目的也就落空。這本生意經,明朝也拎得清。從成祖到宣宗,朝廷都派吏部選拔學官到交趾任教,“選老成有學為師範者典教”,“董率土人訓導,端其模範,示以教條。”

不光派教師,連教材明朝也從內地運來,免費給師生使用。比如,永樂十七年二月,“明遣監生唐義,頒賜五經、四書、《性理大全》《為善陰騭》、《孝順事實》等書於府州縣儒學。”

除了輸入,還有輸出。明朝又選拔交趾的優秀生員,保送到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深造。

《明太宗實錄》:初,上既平交趾,即命郡縣建學,教養養生。至是,始選貢焉。

交趾北江等府、州、縣選貢生員鄧得至京,命送國子監進學。

種種手段,可以說不遺餘力。可以看出,明朝對待交趾的態度,已經和西南的雲南、廣西等其他省份一樣,完全當做自己屬地來管理了。

原本是明朝一個省的越南最終獨立,是誰的過錯?

教育是手段之一,還有一招——收攏本地人才為己用。

上面說到,選拔到國子監學習的交趾優秀學生,畢業後怎麼分配呢,大部分是送回本土,擔任官職。

對於這些人而言,到京師深造的經歷比在當地學習書本更容易對明朝產生認同感,畢竟眼見為實嘛。這些人來往路費,生活開銷都有朝廷負擔,投資巨大,為了培養交趾幹部,明朝也花了血本。

既然設了郡縣,那就是自己人了。鄉試也少不了交趾的份,從永樂時期起,交趾就擁有了和其他省份一樣的鄉試資格,名額是每科舉人10名,和鄰省雲南相同。

《明宣宗實錄》:凡鄉試取士,雲南、交趾各十人。

看來明朝真沒拿交趾當外人,那為什麼交趾後來會造反,最終脫離明朝統治呢?如果知道費了這麼大勁是這個結果,朱棣恐怕一口老血都會噴出來。

原本是明朝一個省的越南最終獨立,是誰的過錯?

表面上看,是宣德年間明軍出征交趾師老無功,徒耗國力,明朝不堪重負,明宣宗朱瞻基乾脆“棄置交趾”了事。實際上,根本原因也在於朱棣自己。

客觀來說,明朝向交趾輸入的文化是先進的,對今後的越南影響深遠,越南也確實接受了它,越南史書自己也說:自明成祖頒定五經、四書、《性理大全》於府州縣學,而文學始漸發達,至黎而文獻得稱於中國矣。

東西是好東西,問題在於,步子邁得太大了。

明朝征服交趾,用的是軍事手段,武力下的征服必定帶來民心的不服。

交趾這塊地方,已經獨立了數百年,並且西南方向的民族大多好戰且善戰。這點從古到今都表現得非常明顯,忽必烈、乾隆、甚至美軍都沒能用武力徹底征服它,這個地方的人民具有極其強烈的反抗精神。

所以,雖然被張輔大軍征服,交趾人民反抗的念頭未曾平息,哪怕明朝對當時的交趾來說如同今天美國般強大,也總有不肯就範的人。

朱棣的打算是讓交趾認同明朝的文化,但他用了過於激烈的手段。

“除釋道經板經文不毀外,一切書板文字以至禮俗童蒙所習,片紙隻字悉皆毀之。其境內凡有古昔中國所立碑刻則存之,但是安南所立者,悉壞之,一字勿存。”

永樂五年,朱棣再次下詔給張輔強調:

遇彼處所有一應文字,即使焚燬,毋得存留。

此外,交趾當地的書籍,也被收取送到南京。

“明遣行人夏清、進士夏時,來取我國古今事蹟志書。”

這確實有點狠,讓人措不及防,更容易激起反抗情緒。

這並不是全部。朱棣還下令禁止交趾民間風俗,“一從明俗”。

如果說毀字收書影響的更多是官僚士大夫階級,“一從明俗”則得罪了全體百姓。

很多百姓不識字,但對400多年流傳下來的風俗看得比命還重要,這一手堪比後來清朝的“剃髮易服”,沒想到永樂大帝也會下達這樣愚蠢的命令。

在霍爾的《東南亞史》裡這樣評價明成祖這道命令:

假使明朝不曾錯誤地要把他們的語言和風俗強加給這裡的人民,那麼,他們很可能已經把安南作為屬國併入他們的帝國版圖了。

交趾遠處西南邊塞,天高皇帝遠,官員們貪汙成風,當地駐守的兵力也並不足夠,這些更加雪上加霜,使當地兵荒馬亂,起義不斷。

原本是明朝一個省的越南最終獨立,是誰的過錯?

越南法屬時期阮朝官員罕見舊照,穿著的是明朝漢服蟒袍

朱棣這樣強勢的君主,對交趾叛亂始終奉行武力解決。但光憑武力,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到了仁宗即位,試圖緩和局面,改為招撫為主。宣宗即位後,又採取了剿撫並用的政策。

文化輸入短時間見效不大,穩定局面卻需要大把的持續投入。宣宗產生了放棄交趾的想法,他對內閣說“反覆思之,只欲如洪武中、永樂初,使(安南)自為一國,歲奉常貢,以全一方民命,亦以休息中土之人”

不過當時明軍正在和交趾黎利叛軍交戰,而且吃了虧,這個時候如果放棄交趾,容易被人認為明朝是在軍事失利之後的不得已行為,天朝的面子找不回來,所以宣宗還得等。

熬到宣德三年,宣宗藉著終於大敗黎利、斬首萬餘的機會,順水推舟答應了黎利請求罷兵的要求,黎利也很狡猾,他找了個藉口,宣稱找到了原來國王陳氏的後人,自己會把他立為君主。

這其實只是他欺騙明朝的謊言,不久他就推說陳氏後裔已死,請求朝廷冊立自己。

宣宗派人找了三年,始終沒有找到陳氏後裔,這時黎利已站穩腳跟,署理國事已成事實,於是宣宗冊封黎利為國王。

這就是安南歷史上的黎氏王朝。

到了嘉靖年間,黎氏王朝內亂,安南在形式上又曾經短暫歸屬明朝。不過這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明朝國力這時也大不如前,面對安南南北朝的爭鬥無力插手。把安南併入版圖的最好機會,在永樂朝就已經失去了。

原本是明朝一個省的越南最終獨立,是誰的過錯?

放棄交趾是對是錯,是個很難說清的問題,連明朝人也爭論不休。


就明宣宗來說,長期對交趾動武,使得“國中疲憊,遠征無益”,安南在明朝以前已經獨立了400多年,被明朝征服不過是20多年的事情,卻始終在耗費朝廷的兵馬糧餉,從這點上看,朱瞻基從穩定角度考慮,放棄安南並不是個太難作出的決定。

吳士奇說:“失此彈丸之地,於我何損?而得之其損益半也。”

這也代表了明朝大多數人的看法,包括內閣“三楊”裡的楊士奇和楊榮。

事實證明,放棄安南確實換來了邊境的和平與穩定,困擾明朝數十年的刺頭終於安頓了下來,宣宗的目的達到了。

就朱瞻基來說,放棄安南似乎並沒有錯。但如果我們把眼光拉遠一點看,朱瞻基是息兵了,卻又給他的子孫帶來了隱患。

原本是明朝一個省的越南最終獨立,是誰的過錯?

棄置交趾,是明朝經略西南的一大失敗,嚴重打擊了大明在南洋的威信。

大明西南的版圖,一度擴張到如今的越南、緬甸,大半個中南半島都要仰其鼻息。棄置交趾後不久,明英宗正統年間,西南的麓川再生事端,當地明軍無法平叛。朝廷派出王驥三徵麓川,才平定下去。軍事上平定麓川后,政治上卻又處置失當,沒有妥善處理好當地眾土司之間的關係,結果是“減一麓川而生二麓川”。

眾土司互相攻打,導致原本明朝緬甸宣慰司使的後裔莽紀歲跑到中南半島南端發展壯大,最終立國,建立了緬甸東籲王朝。

明朝西南的“六大宣慰司”,除了車裡宣慰司(今西雙版納),盡數被緬甸東籲王朝奪走,奠定了今日緬甸的版圖,這又是一大失敗。

本質上,朱祁鎮犯了和朱棣一樣的錯誤,光靠武力帶來的征服註定無法長久,就如同安南、緬甸一樣,空耗國力和將士生命,卻落得一場空。

原本是明朝一個省的越南最終獨立,是誰的過錯?

由此可見,不管是安南還是緬甸,本來都不該任其脫離,軍事既然已經打贏,就不應該從政治上再失去。對明宣宗個人來說,放棄交趾雖然有其理由,但也正反映出明朝在西南政策的失敗。

結語

如果再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失去越南對中國的影響更是無比巨大,中國永遠失去了中南半島這個出海口。不過,古人所處時代有其侷限性,要以今天的眼光來苛求他們,確實也是勉為其難。

軍事只是政治的延續,大明的西南經略歸於失敗的原因,歸於政治上而不是軍事上。朱棣和朱祁鎮都獲得了軍事的勝利,卻沒能用政治手段合理治理,使得安南和緬甸都脫離了中原王朝,後世的朱瞻基和朱翊鈞,也只是為祖宗們買單而已。一步錯,步步錯,朱棣以後的皇帝們沒能修正成祖的政策,錯誤同樣不小。

安南乃至緬甸的脫離,是明朝多任皇帝共同“努力”的結果,讓哪一位皇帝單獨來背這個鍋,都不合適。

話說回來,安南的情況其實和雲南有些類似,如果參照沐氏永鎮雲南的做法,將威震安南的張輔留在當地鎮守,結局又會如何呢?這倒是個有意思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