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完你就明白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關於“漢語”,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我們常說“人有三急”,那麼是哪“三急”呢?再比如我們常說“六親不認”,這“六親”具體是哪“六親”呢?還有我們常說“三長兩短”,具體哪“三長”,哪“兩短”呢?為什麼要用“戴綠帽”來形容另一半感情出現危機呢……?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有些話我們經常掛在嘴邊,說的比誰都“溜”,然而深究之下,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令人感覺頗為怪異!彆著急,接著往下看,今天就給您好好掰扯掰扯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話語。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完你就明白了

首先來看“人有三急”是哪“三急”

關於這個“三急”有三種說法,流傳最廣的是尿急 ,便急 ,屁急,簡稱“屎尿屁”,有人一聽這就急了,青天白日的,你怎麼能說“屎尿屁”?太不雅了!諸位,人吃五穀雜糧,這一切皆屬正常,只進不出豈不成了“貔貅”?就像郭德綱說的“高雅不是裝的,孫子才是裝的”!

“三急”還有第二種說法:“內急,性急,心急”。內急其實就是第一種說法的“總結”,性急是指新婚之夜,洞房花燭,著急“坦誠相見”,心急是指對未知事物的渴望與期盼,比如馬上就要出考研成績了,你心急如焚!

相較於前兩種說法,“三急”的第三種說法就鮮為人知了,但這第三種恰恰是最正宗的來源,所謂“人有三急”原本是“人有三疾”,典出《論語·陽貨》,“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總結一下,所謂“三疾”是指狂矜愚。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完你就明白了

再來看“六親不認”是哪“六親”

“六親不認”是指不重天倫、不通人情,不顧親屬,所以現在所說的“六親”泛指親屬,沒有具體的指向,但在歷史上,“六親”是有特定內容的,但就像“誅九族”中的“九族”一樣,“六親”歷來說法不清,《左傳》、《老子》和《漢書》都有關於“六親”的內容,但說法不一,現在人們一般引用《漢書》中的內容,即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這可是與我們最親近的六人,若是連他們都不“認”,更別說其他的親屬了!

接著來看“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

“三長兩短”典出明代範文若所著《鴛鴦棒·恚剔》:“我還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兒,須一路尋上去,萬一有三長兩短,定要討個明白。”形容意外的災禍或事故。

關於“三長兩短”的來源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與棺木有關,棺木一般由六塊木材拼成,這六塊木板各有講究,上下兩塊長的叫做“天、地”,左右兩塊長的喚作“日、月”,前後兩塊木板較短,前面的喚作“彩頭”,後面的喚作“彩尾”,所以一個棺木包含有四塊長木板和兩塊短木板,但棺蓋是活動的,只有屍身入殮後才會釘死,所以人們就以“三長兩短”來形容棺木,而棺木又與死亡有關,久而久之,“三長兩短”就成了災禍和事故的代名詞!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完你就明白了

關於“三長兩短”的第二種說法與鑄劍大師歐冶子有關,相傳歐冶子鑄了五把名劍,其中三把長劍,兩把短劍,皆是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常人遭遇必然九死一生,所以就以“三長兩短”來代指災禍和事故!

第三種說法與祭品有關,“三長”指三炷長香,“兩短”指兩個短蠟燭,這些東西常人是“無福消受”的,只有往生極樂之人才會享用,所以就以“三長兩短”代指死亡,後來又加入了災禍和意外的意思。

現在看來,第三種說法應該是最可信的,林正英的電影《殭屍先生》中也提到“人最怕三長兩短,香最忌兩短一長”,指的也是香。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六親不認”是哪六親?看完你就明白了

最後來看為什麼要用“戴綠帽”來形容另一半感情出現危機?

在我們看來,綠色象徵著健康,象徵著勃勃生機,但在古人看來,綠色是一種非常低賤的顏色,因為綠色不是“正色”,是由黃和藍組成的“間色”,而人的頭顱是全身最“尊貴”的部位,萬萬不可以綠色裝飾,所以古人就將戴綠帽視為一種侮辱,春秋時有賣自己的妻女求食者,都要裹綠頭巾,以別貴賤。

此時的“戴綠帽”還沒有感情出現危機的意思,但已經成了低賤的象徵,到了元代,《元典章》規定:娼妓之家長和親屬男子需得裹著青頭巾。此時的綠帽子就和娼妓的男人有了關係,久而久之,“戴綠帽”就專指妻子有不貞行為的男人。

小結:

怎麼樣,看完這些常用語的來源出處是不是見識大漲?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隨便一個詞語的背後都可能隱藏著很多典故,大家感興趣的可以琢磨琢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