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人力:国家出招稳就业、稳工资!再也不用担心被裁员降薪了

疫情冲击之下,部分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一些职工面临待岗、失业、收入减少等风险……如何稳就业、稳工资?


当下,国家已经出手了。


01

你被裁员或降薪了吗?


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些企业无法正常营业,现金流骤减,甚至归零,但是各种费用支出依然庞大,无奈选择各种自救措施。


千亿人力:国家出招稳就业、稳工资!再也不用担心被裁员降薪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刘醒说:

昨天还说要降薪,今天就接到人事通知,我被优化了。 

在广州一家科技型创业公司工作的唐莫也收到了降薪的通知。

“因经营困难、资金难以为继,近50%受访企业已有裁员安排。”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约86.5%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其中近30%反映影响“特别严重”,将导致亏损。

资金紧张是企业最大压力之一,近九成企业账上资金撑不到三个月,能支撑半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


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宣布坚持不裁员、不降薪。

有企业老板手撕员工要求减免工资的联名信,称“卖车卖房也要确保员工有饭吃、有班上”。


02

国家出手稳就业、稳工资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一方面是企业生死存亡,关系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职工的饭碗和收入,事关社会稳定。

为了稳就业、稳工资,国家已经出招了!

“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

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


对于如何稳就业、稳工资,人社部副部长游钧给出了3招——

一是鼓励企业和职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指导企业和职工通过协商,采取调整薪酬、缩短工时、轮岗轮休等方式来稳定岗位。


二是政策帮扶到位。

通过社会保险费的减免、缓缴,失业保险金的返还、援企稳岗等补贴来减轻企业的负担,使企业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三是指导督促确实需要裁员的企业,依法规范裁员,防止违法裁员,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当前宏观调控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实施“生存性政策”,即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减轻负担,保障其生存能力,减少倒闭。


03

鼓励企业少裁员、不裁员

政策发放“大红包”


当下,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红包接踵而至,在贷款、用工成本、房租水电成本上给企业纾困,以避免企业因为现金流问题而裁员、降薪。


  • 先是给低息贷款
  • 然后是大规模降费。
  • 不仅降费,还能返钱!
  • 另外,减免房租水电成本!
  • 电费降低了!
  • 房租减免了!


在稳工资方面,人社部提出,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


04

失业了也有钱可以领

疫情期间,万一你失业了,也是有钱可以领取的!

 

人社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2月19日表示,允许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对符合领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

对其他参保缴费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具体期限由各省确定,确保参保缴费的失业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也就是说,如果你被裁员,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

可以领取失业金;

自己主动辞职,不符合领取失业金条件,也可能领取失业补助金。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领取失业金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缴费满1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三是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目前,很多地方提高了失业金标准。

至少已有包括贵州、山东、辽宁等地提高失业金标准到最低工资标准的90%。


多地也明确了领取失业补助金的条件。

比如,辽宁提出,为疫情防控期间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失业的参保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发放标准按疫情防控期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95%执行。


陕西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至疫情解除,对受疫情影响失业,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但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人员,按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发放失业补助金。


疫情之下,你的工作和工资都还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