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日日是好日,日日是香日

重現古人熏香雅事,讓香歸於日常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香炉与香,是山居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山中居所,焚香一炷,漫散香气,则可助清。李纲《山居四适》之焚香:

假榻禅房夜寂然,瓦炉石饼爇龙涎。

霏微缥缈根尘际,吸引方知鼻观圆。

李纲焚香所用的瓦炉乃陶土烧制,是古人山居生活常用的炉具,朱权《新刻臞仙神隐》“香炉”条载:“古铜虽佳,山中难得,但一瓦炉,其清足矣”。

山居为题的诗中常提到瓦炉焚香,淳藏主《山居》 :“瓦炉爇处清烟霭,铁磬敲时晓韵寒”;宗林《山居用韵答凤川朱先生》:“山厨食尽松花饼,瓦鼎烟消柏子香”。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山居所用香炉不求奢华,香品也是一样。古人常用山中植物的花叶、松柏果实制香,元代虞集《道园学古录》载:

深山高居,炉香不可缺。退休之久,佳品乏绝,野人为取老松柏之根枝叶实捣治,研枫肪和之,每焚一丸,亦足以稍助清苦。

香品种类繁多,品级各异,山中生活久了佳品缺乏,就以松柏枝、叶制作成香丸熏焚。王欣《青烟录》中说松叶、柏实制作的香:“香虽不佳,却是雅人深致,善味者必当深取之,正不在炉中缕缕间也”。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瓦炉中的柏子香

瓦炉柏子细烟消,閒读禅经破寂寥。柏树之实制作的柏子香,是山居生活中常用的香品。山中最不缺的就是柏树,而柏实正是制香的好材料,明代《名花谱》载:

柏之上品有二,曰千头,曰缨络。盘旋曲折,氤氲袭人,拾柏子合百和香,烧之,逈非人境。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千头柏、璎珞柏,为柏中上品,用其果实合香,有飞天仙人意境。在宋代《陈氏香谱》中有单味柏子香的制作方法:

柏子实不计多少(带青色未破未开者),右以沸汤焯过,细切以酒浸,密封七日取出,阴干爇之。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用柏实制作熏香的方法,应该是僧人们的发明。陶谷《清异录》中记载了僧人知足焚香的态度,释知足尝曰“安用沉、檀、笺、乳作梦中戏人强之?但摘窗前柏子,焚爇和口者,指为省便珠”。

法号“知足”的僧人认为,无须用世俗所尚的沉檀等高级香材,仅需摘下窗前的柏树果实焚爇,取其清香便已足够。

僧人知足用香的观点,影响了许多文人,纷纷效仿僧人摘柏子烧,李兼《晚春》:“时拈柏子烧铜鼎,旋碾茶团瀹玉尘”;吴淮《山居即事》:“启关还爇金炉火,闲拾庭前柏子焚”。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柏子的香气有安神清心之功效,黄元御《长沙药解》:“柏实清润降敛,宁神调气,善去烦躁,而止喘逆”当需要独自清静时,一炉清幽的柏子香最能涤烦去躁。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瓦炉中的瓢香

曲室明窗烛吐光,瓦炉灰暖炷瓢香,张元干《浣溪沙》词中提到过瓦炉焚瓢香。瓢香,也是朴素又容易制作的熏香,此香都不需要炮制处理,把盛放香料的瓠瓢(瓠芦制作的容器)切成小块,就能当作香料使用。

瓢香的味道有两种,蔷薇花香与笃耨香,宋代温革《琐碎录》载:

瓢香,三佛齐国以瓠瓢盛蔷薇水至中国,碎其瓢而爇之,与笃耨瓢略同,又名干葫芦片,以之蒸香最妙。

贩卖蔷薇水的商人,用瓠瓢储存蔷薇水,瓠瓢经过蔷薇水长时间的熏渍,也变成了一味香料,把瓠瓢弄碎切成小片,入炉焚爇玫瑰花香浓泛。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笃耨瓢即笃耨香味的瓢香,盛放笃耨香的瓠瓢制成,赵汝适《诸蕃志》载:“笃耨香之味清而长,黑者易融。渗漉于瓢,碎瓢而爇之,亦得其仿佛;今所谓笃耨瓢是也”。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瓢香类似于蔷薇水浸泡沉香而成的帐中香,帐中香是沉香混合蔷薇水的复合香味,瓢香则是单味的蔷薇花香。

古时还有一种百花香,也是古人变废为宝的杰作。有人用四季盛开的香花,与烂竹片一起蒸制成香,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百花香,明代《居家必用》中有百花香的制作方法:

用篱头烂竹片穰劈作片子,遇四时花开时,摘花头与竹片层层相间,装在薄白瓷器内至满,油单纸封,蒸笼上蒸一时许,经宿,去旧花,再摘新花,依上蒸三次。自春首至岁终,但有香花依上蒸,焚之,极风韵可爱。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瓦炉中的“穷六和香”

被古人戏称为“穷香”的六和香,也是瓦炉中常焚烧的熏香,方以智《物理小识》中有有诗曰:“穷六和香宜土屋,瓦炉茶饼昼夜足。木根野花曝三伏,山人不羡龙涎福”。

穷六和香是用果皮、果渣、花叶,制作的熏香,方以智《物理小识》“合香简易法”条载:“穷六和者,荔枝壳、甘蔗滓、干柏叶、黄楝头、梨枣核、任加松枫毬”。

穷六和香组方很随意,用料也不固定,如果去掉穷六和香中的两味“香料”,就是山林穷四和香,陆游《闲中颇自适戏书示客》一诗中提到过穷四和香:

发犹半黑脸常红,老健应无似放翁。

烹野八珍邀父老,烧穷四和伴儿童。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陆游《焚香赋》中有描写用荔枝壳、兰花、菊花、柏实制作“穷四和香”:

暴丹荔之衣,庄芳兰之茁,徙秋菊之英,拾古柏之实,纳之玉兔之臼,和以桧华之蜜。

陆游《焚香赋》中把香比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作好友“杜荆扉而简出,方与香而为友”。自然草木制作的香,像是一位山林隐士,其独特的山林气韵,能洗去繁华风尘,带给人天真自由的心境与诗意,郑刚中《春昼》:

柏香熏纸帐,竹枕傍屏山。

付与翛然梦,乐哉天地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