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為什麼簡稱為“冀”,快來看看吧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春秋戰國可謂一個影響最為深遠的時期,這一階段的諸子百家等,至今依然存在深遠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中國不少省份的簡稱,也受到春秋戰國的直接影響。比如山西省簡稱“晉”,就是因為春秋大國晉國。山東省簡稱“魯”,也是因為這一時期的魯國。對於河北省來說,在歷史上被譽為“燕趙之地”,這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燕國和趙國。那麼,河北省為什麼簡稱“冀”,而不是“燕”或者“趙”呢?

河北省為什麼簡稱為“冀”,快來看看吧


首先,相對於河南省,河北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燕國和趙國在此交匯,但是,不管是燕國還是趙國,其領土範圍都不侷限於今河北省。彼時,燕國疆域包含今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遼寧省等部分地區,而趙國全盛時期,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部分地區。這一點上,湖北省沒有簡稱楚,也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楚國疆域,包含了湖北等長江以南的大部分省份。當然,就河北省來說,簡稱“冀”,也可能是考慮冀州的歷史更為悠久。

河北省為什麼簡稱為“冀”,快來看看吧


就冀州來說,通常認為最早出現夏朝時期。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大禹在治水後,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等九州。冀州不僅是古九州之一,而且被譽為“九州之首”。到了漢朝時期,東漢十三州包括:雍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幷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另有一司隸校尉部,也稱司州)。由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冀州要比戰國時期的燕國和趙國更早出現,在多個朝代的行政區劃中,冀州同樣被長期使用。

除此之外,對於河北省的簡稱“冀”,蘊含和寄託著美好的願望。“冀”是個多義字,在漢語裡有多種含義,其中有一義是“希望”的意思。在漢語的書面語言中,就有“希冀”、“冀望”、“期冀”這些詞。這樣,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那麼,如今簡稱“冀”的河北省就可以理解為寄予希望之地了。在簡稱之外,就河北省的區劃,明屬北直隸,清代屬直隸省,彼時,直隸總督駐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

河北省為什麼簡稱為“冀”,快來看看吧


最後,因地在黃河以北,該地區於1928年改為河北省。如今,河北省會為石家莊市,下轄保定、唐山、承德、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秦皇島、張家口等11個地級市。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河北省的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達930處,居全國第一位。擁有長城、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清西陵3項世界文化遺產。此外,河北還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