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中國這兩個縣,名字正好倒過來,分屬河南省、河北省!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河南省和河北省都屬於歷史文化大省。在地名上,河南因為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之南而得名,而就河北來說,則是因為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之北而得名。其中,就河南省下轄的原陽縣和河北省下轄的陽原縣,名字正好倒過來。一方面,原陽縣屬河南新鄉市,地處豫北平原,南臨黃河;另一方面,陽原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

中國這兩個縣,名字正好倒過來,分屬河南省、河北省!

原陽縣

一方面,就原陽縣來說,隸屬於河南省地級新鄉市。在地理位置上,原陽縣地處豫北平原,南臨黃河,北面是餘河通道,地勢西南偏高,東北偏低,地貌屬黃河沖積平原,其地理座標東經自113.36~114.15度,北緯34.55~35.11度。原陽縣東接封丘,西鄰武陟、獲嘉,背靠新鄉、延津,南於中牟和鄭州郊區隔河相望。原陽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原陽古稱博浪沙,因張良刺秦於此而聞名於世。

中國這兩個縣,名字正好倒過來,分屬河南省、河北省!

早在春秋時期,今原陽縣一帶屬鄭國。到了戰國時期,該地區成為魏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始皇在該地區設立陽武縣。西漢建立後,在該地區設立原武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今原陽縣一帶成為魏國的疆域。唐朝建立後,今原陽縣一帶屬河南道。1950年3月,原武、陽武二縣合併為原陽縣(以二縣首字得名)。1986年2月,撤銷新鄉地區,設立新鄉市,原陽縣屬之。截至2017年,原陽縣總人口約為63萬人。

中國這兩個縣,名字正好倒過來,分屬河南省、河北省!

陽原縣

另一方面,就陽原縣來說,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在地理位置上,陽原縣東接宣化,南連蔚縣,西與山西大同毗鄰,北與懷安縣和山西省天鎮縣交界。距北京市280公里、大同市78公里、張家口市140公里。陽原縣戰國時,屬趙國,設立安陽邑,治所在今開陽。秦朝時,仍設立安陽邑。西漢時,屬幷州代郡,設立三縣,其中之一為陽原縣。建縣時間為漢景帝前元年間(前156—150年)。由此,對於該地區來說,建縣歷史已經超過2100年了。

中國這兩個縣,名字正好倒過來,分屬河南省、河北省!

最後,東漢時,今陽原縣屬幽州代郡,東漢建武二十七年(51年),陽原縣撤銷。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國在該地區設立安陽縣,屬幽州代郡。元初,陽原縣屬中書省大同路弘州。明朝時,陽原縣直屬京師宣府。清朝時,屬直隸省宣化府。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名為西寧縣。1914年,將西寧縣改為陽原縣。1993年6月30日,陽原縣屬張家口市至今。截至2017年,陽原縣總人口約為29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