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火引發的反遷都風波


一場大火引發的反遷都風波

永樂十八年,北平皇宮和北平城建成。明成祖朱棣下詔正式遷都,改金陵應天府為南京,改北平順天府為京師,但在南京仍設六部等中央機構,稱南京某部,以南京為留都。

大火引發的檢討

事情要從永樂十九年的正月初一說起,永樂皇帝在北京舉行了非常隆重的新首都落成和啟用儀式,朱棣來到奉天殿接受了群臣和一些外國使者的朝賀,並設宴款待眾人。然而好景不長,剛剛遷都幾個月的永樂十九年初夏,紫禁城的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遭雷擊引發了一場大火,盡皆焚燬。這場大火在新首都剛建成的第一個春天燃起,這種情況在當時迷信的年代裡是個非常不吉利的徵兆。


一場大火引發的反遷都風波

朱棣面對這場罕見的火災相當恐懼,他覺得自己遷都北京可能惹怒了蒼天,因此上天才降下一把天火燒光了新宮殿,以示譴責和懲罰。於是朱棣趕緊按照以往的慣例,在火災發生的兩天後即頒佈了《奉天殿災修省求言敕》,下令群臣檢討朝廷政務的缺失,並懇切希望大臣們直言不諱 。

其實早在永樂十四年,皇帝朱棣就召集了一次遷都徵求意見“座談會”,然而當時這場座談會不過是走個形式,可當時偏偏有個叫陳祚的官員應詔上書,指出在遷都北京的種種合適,結果卻被朱棣貶了官職,從此大家也就明白皇帝老大不過是想口頭民主一下,便不敢再言了。

可偏偏就有不怕死的,許多大臣造就對遷都不滿,並且朱棣多年來南征北討、鄭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等活動,逐漸造成了明朝國力的嚴重消耗。而這次大火連燒三大殿,大家覺得皇帝此時確實害怕了,於是就想抓住這個機會上書,指出遷都北京的各種不利因素。

首先出場有代表性的是翰林侍讀鄒緝,他在上書中指出北京營建過程中幾個非常嚴重的現象:

第一,耗費太大。

第二,賦役沉重。

第三,買辦科派之苦。

第四,動遷之災。

第五,貪官加天災。

第六,買馬養馬之禍。

第七,僧道宮觀之耗費甚重。

一下列舉出了七大問題,於是鄒緝才向朱棣建議:停止營建工程、遣散工匠,取消買馬買珠寶的活動,減免賦役、懲治貪官、賑濟災民,清查並反省導致天災人禍的原因,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首都從北京遷回南京 。

只要有了帶頭的,大家都起了勁兒,和鄒緝同時上書的官員還有李時勉等一批人,他們不僅指出遷都過程中的許多弊端,並且“多言都北京非便”,進一步反對遷都北京,於是朱棣發動的號召群臣直言、檢討政務缺失的活動,迅速演變成了一場反對遷都的風波。

蕭儀被殺

很快,這場風波到達了高潮,其標誌就是吏部主事蕭儀上書被殺。蕭儀給朱棣上了一封《應求直言詔疏》。永樂七年(1409年)蕭儀還在江西家鄉時,曾聽說過當地大批民夫砍伐木材拖運福建武夷山,有人中毒身亡、孤兒寡婦繼續服役的悲慘經歷,於是他根據這些情況加工、修改了當時流傳的一首《續伐木謠》:

永樂四年秋起夫,只今三載將何如。無貧無富總趨役,三丁兩丁皆走途。山田雖荒尚供賦,倉無餘粟機無布。前月山中去未回,縣檄倉忙更催去。去年拖木 入閩關,後平山裡天正寒。夫丁已隨瘴毒歿,存者始惜形神單。穉子多孤母多老,幾度臨門望歸早。火伴還 家始報音,遺骸已潤荒山草。官家役簿未除名,孤兒嫠婦仍登程。去年丁壯已殞歿,今年孤弱知無生。君門如天多隔阻,聖主哪知萬民苦。但聞木數已將完,王事雖勞莫懷土 。


在這份上書中儀還指出由於營建北京時間長、消耗大,“天下供役、民力凋敝,”因此上天才降了災害來警示,加上南京又是太祖高皇帝選定的首都,因此還是應該順從天意,言外之意也該順從太祖的的意志,回到他老人家選定的首都。


一場大火引發的反遷都風波

本來遷都北京是朱棣一生的幾大追求之一,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好容易才建成了,不可能輕易放棄,況且大火只是燒了三大殿,其餘的建築還算完整,因此朱棣肯定是還想重建,不想回遷,否則就直接下令還都南京了。

蕭儀上書裡提出讓朱棣“御奉天門以朝群臣”,等於讓皇帝在燒燬的奉天殿廢墟前、在大庭廣眾之下接受群臣的批評,承認遷都決策的錯誤。面對這樣的建議,一向專制、虛榮的朱棣自然是無法忍受。

朱棣看了蕭儀的上書,很可能一臉的不高興,但還是忍著怒氣沒有發作,因為上述內容不便直接反駁。有些大臣看出了朱棣情緒的喜怒變化,於是開始揣摩朱棣的心思,轉而斥責上書者。

朱棣果然大怒:當初遷都時,“吾與大臣密議數月,豈復不便哉?……久而後定,非輕舉也”,於是就在四月中旬蕭儀上書幾天後,朱棣命人治了他犯有誹謗罪,把他下獄殺掉了。

皇權不容挑戰

等到蕭儀被殺後,風向自然就變了,言官們只好把矛頭轉而指向了當權的大臣們,指責他們的工作嚴重失誤,所以才造成了不良的後果。負責營建北京的工部尚書李慶等人首當其衝,對此自然非常不滿,他們是朱棣的少數支持者,並且已經看清了朱棣鎮壓反對派的用意,因此便極力反擊上書者的指責。

朱棣可能是討厭這些人喋喋不休,於是下令大臣和言官者們一律跪到午門外的石板地上,如同今天的辯論比賽一樣,排成兩排爭論遷都的利弊。於是雙方相互指責對方,但朱棣殺掉了蕭儀又頒佈了《禁謗訕敕》,顯然是要打擊反遷都的上書者,因此那些大臣們仗著皇帝朱棣撐腰,不僅“爭詈言者”,並且還互相開罵了,於是雙方對遷都問題的爭論,就變成了部分大臣替朱棣訓斥甚至辱罵科道言官的活動。

就在官員們跪在午門外爭論不休時,朱棣派人來詢問結果。很顯然,朱棣其實是想看看有誰還敢跳出來 反對遷都。老臣夏原吉看透了朱棣的用意,於是他向朱棣上奏:

“彼應詔無罪,臣等備員大臣,不能協贊大計,罪在臣等”

意思就是,大家能發表意見都是忠臣,都沒有錯,錯的是我們這些大臣沒有準備好。朱棣聽了夏原吉的話下令釋放了罰跪者,並且允許大家繼續提意見。

由於夏原吉主動承擔了責任,再加上《禁謗訕敕》頒佈後無人再敢指責朱棣遷都,因此先前那些反遷都的上書者暫時沒有受到進一步的懲罰。

但這些人畢竟在上書中“多斥時政”,惹起了朱棣的強烈不滿,再加上工部尚書李慶等人已瞭解到朱棣殺掉蕭儀的目的,因此反過來極力攻擊並且多次力勸朱棣懲罰那些上書者, 於是在蕭儀被殺不到一個月後的五月上旬,朱棣趁機處罰了一批上書者,其中羅汝敬等人被捕入獄,另一批擔任御史和給事中的言官被貶官到交阯(今天越南一帶),名義上是擔任知州,實際上是變相的發配和懲罰。

開創還是守成


一場大火引發的反遷都風波

永樂末年的這場風波其實是朱棣君臣之間開創與守成矛盾的爆發,朱棣奪位上臺後打亂了明朝守成的進程,南征北討、遷都遠航,相當於明朝第二次的開創活動,併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而使明朝的綜合國力一再消耗,最後幾乎透支。

整個風波的過程中,鄒緝的上書揭露出了遷都帶來的嚴重問題,也代表了士大夫的共同主張。而蕭儀被殺的遭遇則暴露出專制體制的深刻弊端,即朱棣作為皇帝權威的底線不容挑戰,王朝體制本身更無法有效地制止和改變皇帝本人的錯誤。老臣夏原吉雖然為了顧全大局而承擔了責任,但仍有一批反遷都的官員受到懲罰。

而明仁宗朱高熾和宣宗朱瞻基即位後實施的“仁宣之治”,就是對朱棣上述活動的撥亂反正之舉,而永樂末年的這場反遷都風波,則為後來“仁宣之治”的實施創造了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