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么答案


从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么答案 | 刘丰老师智慧分享


水知道答案

一切都是能量波


《水知道答案》这本书的问世,我觉得特别的欣慰,因为它找到了关于一切存在皆是能量波,而能量波涵盖整个宇宙的属性规律。如果从现实所有存在找共性的话,最简单的共性是——正弦波(sin x),这种逻辑是完全建构在现代科学体系的物质结构基础上的。


在《水知道答案》书中提到“一切都是波动”,是说我们看到的和看不到的物质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波动。能量波和粒子,它们之间的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关系是能量波的同频共振,同频共振时能量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共振结构,在光学系统里面把它叫干涉。


色、受、想、行、识


能量干涉所形成的在空间相对稳定存在的状态,它构成了几种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东西。


○色:我们能看到的,视觉能够产生反应的;

○受:我们的感受,因为有了一些能量波的相对干涉作用以后,我们会产生感受;

○想:我们的意识活动;

○行:意识能量产生的这种纠结、纠缠,会产生信息的相互叠加,形成信息流,它构成了整个空间的运动状态,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动”;

○识:

“识”是相对稳定的信息体系的呈现构成了信息关系,也就是我们的知识系统。


色、受、想、行、识这五种因能量结构而呈现的对现实人的影响,被称之为五蕴,实际上用一个字就可以把它概括起来,叫相。相就是能量形成的一种空间能量结构。这种能量结构在三维和高维空间形成了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能量,当它投影到三维的时候,能够被我们感知。这就解释了江先生说“一切都是能量波”的概念。


从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么答案 | 刘丰老师智慧分享


同频干涉

量子纠缠


高维是低维的投影源,低维是高维投影的相。在同一个维度的能量关系,它形成的所有存在的复杂性取决于能量波的叠加,也就是同频干涉。


在高维能量我们很难直接观测到这部分,科学家在近代物理里面也发现了能量波相互作用的干涉现象,但是它区别于在三维空间能看到的干涉的概念,科学家把它称之为纠缠,其实所谓的纠缠和干涉是一回事。


为什么叫量子纠缠?量子是三维和高维的临界态,也就是三维空间的一切存在,实际到了有形和无形的临界态就是量子,有的时候是可以看得见的粒子态,有的时候是看不见的波态,这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临界态,恰好成为了三维和高维的一个临界态。


在高维空间也就是投影源里面的能量的相互作用过程、作用的状态就变成量子纠缠,其实量子纠缠形成了能量结构,也叫相。这种结构它投影出了三维的空间存在。


当这个结构经过了成、住、坏、空,也就是它的能量共振相遇、共振开始、共振最佳,然后到离开最佳共振状态、一直到共振状态消失的,整个两个能量波,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过程叫“成住坏空”。


从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么答案 | 刘丰老师智慧分享


三维空间的成、住、坏、空


任何一个存在在三维空间里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


成住坏空的过程就是能量结构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了时间。在三维空间里研究能量波的时候,会发现能量波作为简谐波来讲,它的运动最简单的方式实际是螺旋,一维的能量波的传输在线上传是纵波,二维的能量波是在面上传是横波,就像一个正弦波的波浪一样,到三维空间看到的最简单的波浪,其实是螺旋的。


所以,我们在观测三维空间存在的时候,借助于仪器看到最简单的存在是一种双螺旋,被称之为DNA。基因(DNA)的频谱和振幅决定了人的频率属性,所以

整个存在最基本的成因,是由能量波相互共振而发生的。


空间物质构成——地水火风


横向能量波的相互作用、共振构成了在同一个维度上的属性,在纵向上看又有着投影的关系。


因此,《水知道答案》这本书江先生研究的机理是能量波的同频共振。为什么要借助水来表达呢?江先生发现水有极大的特殊性,水是三维空间看得见,摸得着,最常见的一种存在,但水比所有固体物质的自由度都高。


为什么说水的自由度高呢?固态物质的流动性、延展性等各个方面和水比起来,都不如液体的自由度高。所以,在印度教和佛教里,讲空间所有的存在是由四种物质构成——“地”“水”“火”“风”。


○地:指的是固态物质,已经固化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物质;

○水:“水”的自由度高于“地”,但液态的流动性也是被限制的;

○火:“火”的自由度高于“水”,被称为临界态,它在燃烧的时候,会发生能量结构的变化,叫相变。一个物体燃烧以后,它的能量结构会发生变化,投影在现实中的显相也会变化,

○风:“风”就是空气,空气实际在古代,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在古印度教里还有第五个表达,佛教对第五个表达叫空性,就是高维能量。


所以“水”实际是在我们能够感觉得到,摸得着,看得见的物质里面自由度最高的。

水是最容易产生有形无形变化的。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地”的层面,水是固态的冰;到了零度以上,它会融化变成水,这个水的能量分子在运动是自由状态的,它的结构是自由的;水到100度以上,它就变成更自由的水蒸气状态了,我们就看不见摸不着了。所以,水是人类能够感受到的最常见的四大假合的存在模式。


从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么答案 | 刘丰老师智慧分享


地球和人体70%是水


自然的能量存在是一种和谐的存在,这种和谐的存在呈现的是最自然、最美好的状态,它不是以人为意识加载上去的,而自然的反义词是人为。那么,人对自然产生行为之前,一定是被意识主导的。也就是说,他想做一件事情,意识先呈现,然后人的意识会指导它的呈现,一种新的现实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创造。


所以,人类不断的创造出不自然的存在,这种不自然的存在叠加到我们周边复杂的存在。但水这个存在,它有很大的特殊性,只有在固体的时候才会被人为的有形部分呈现出来,比如冰雕。冬天哈尔滨的冰雕节做得越来越漂亮,这种人为会在固态上呈现。


水知道什么


在江先生这本书出来之前,很少有人意识到水会产生如此明显的作用。但这个明显是借助现代科技显微镜才发现的。水结晶的冰花,六角形的结构,在那段时间是很轰动的。


因为江先生做了大量的水知道答案实验,这种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识对物质的作用会影响空间能量结构,意识对空间能量结构的影响呈现出来的,恰好是借助水。


从水到冰,是能量相对呈现出来的过程。固态的结晶反映的是作为水的时候所拥有的能量结构,这种能量结构的对称性构成了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六角形的冰花。


所以,水知道能量结构的答案,水知道信息的答案。


从水知道悟“水之道”(一)水知道什么答案 | 刘丰老师智慧分享


为什么水有不同的冰花?


为什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雪花是相同的?因为

不同的人形成的空间能量结构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它所承载的振幅频率集合的频谱不同,不同的频谱就会构成不同的相。


不同的能量结构构成的冰花一定是不同的。所以,对于一个形成能量结构的种子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说到的种子意识是什么呢?就是观测者的意识,观测者带着什么样特征的频谱去渲染这个具备无限可能性的空间,会使得跟他同频的那份能量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存在。


经由水的结晶

验证相由心生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知道,所有在三维空间能够看到的一切取决于我们的三维认知,或者说对念的共振系统,它在我们的内在形成了一个认知体系,这个认知体系被称之为业,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由三维认知体系渲染出来的。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什么叫万法由心?相由心生?这种在同一个维度的能量叠加,在每一个维度上都是这样的。也就是当我们的认知在任何一个维度上执着的时候,我们投影出来的外部世界就跟认知所在的维度是一样的。当我们的维度提升的时候,我们看到外部世界的维度也在提升。


音频转文字 | 从水知道悟“水之道”编辑组

崔素梅、刘桂梅、吴国燕、马爱侠、陈宾簪、王丽

整理排版 | 亦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