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国破家亡时刻只求一死的皇后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农民军攻破了紫禁城。此时,绝望的崇祯皇帝在逼死周皇后、杀死嫔妃和公主之后,又想到了皇嫂——熹宗皇帝朱由校的皇后张嫣。

1644年,国破家亡时刻只求一死的皇后

明熹宗皇后张嫣(1606-1644年)

此时,张嫣已被封为懿安皇后,享受太后待遇,居住在仁寿殿内。朱由检于是令一宫女到仁寿殿去传旨,请懿安皇后自缢。可谁知传令的宫女半路上就出宫逃命去了,皇上的旨令没能传到仁寿殿。张嫣得不到外面的任何消息。直到第二天,三月十九日拂晓,张嫣看到外面火光一片,又听宫女们喧哗,说内城已被攻破,皇上已经吊死,仁寿殿内哭声一片。

1644年,国破家亡时刻只求一死的皇后

明代的仁寿殿即清时的宁寿宫

一番慌乱之后,张嫣身边只剩下几个贴身的宫女了。

张嫣从从容地让宫女取自己的宝剑拿来。张嫣接过宝剑,先放在案上,又命宫女等将自己的诗稿取出,就在仁寿殿内点着火,一本本地焚烧。

张嫣让这几名宫女各自逃命,但宫妇女唯有啼哭,并不肯离去。张嫣把剑横在颈上想自刎。但宫女们牵裙抱腿,苦苦哀求。张嫣只好掷剑于地,独进内室,紧闭房门,悬梁自缢。但宫女们竟撞开房门而入,将张嫣救下。张嫣苏醒,长长叹息道:“你们误我不浅!”

1644年,国破家亡时刻只求一死的皇后

明代的仁寿殿即清时的宁寿宫

​ 张嫣无奈,只得答应暂时出宫避祸。宫女姗儿说:“成国公朱纯臣向来忠谨,不如先到成国公府第暂避一时。”张嫣答应,就命姗儿先到朱纯臣府第探探情况。直到巳时午时之间,张嫣见宫女等人不在身边,于是又站到床上,终于悬梁荡在空中。

一阵眩迷之后,张嫣只觉得身体仿佛从万丈高天急速下落,直到无底深渊。猛然一声沉闷的巨响,感到已经落到地上。

1644年,国破家亡时刻只求一死的皇后

宁寿宫花园

原来张嫣并没有缢死。正在她双脚离床的瞬间,一队农民起义军冲进仁寿殿侧室,挥刀斩断了丝绳。张嫣跌到地下。义军见到如此美丽的女子,知道不是寻常宫女,不敢妄动,将张嫣交给赶来收容宫中女子的“秦妇”。秦妇是随起义军而来的陕西妇女,这些妇女专门负责收容看管宫中的太监和宫女。有几个太监告诉秦妇说;“这就是天启朝的张娘娘。”

张嫣明白自己已经落到农民军手中。仍然想寻机自尽,只是秦妇看管严紧,无隙可乘。正在发愁间,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喊:“张太后娘娘在哪里?”张嫣听此人口音颇似自己家乡河南开封,便睁开眼睛,见从门外进来一人。儒士打扮,眉目清秀,须发疏朗,神情俊雅。此人见到张嫣,让几个宫女将张嫣扶上正座,自己整理衣冠,向张嫣行九拜大礼,然后说道:“学生李岩,本是河南举人,与娘娘同乡,久闻娘娘素有圣德,担心娘娘受辱,故急驰入宫来拜望娘娘,愿闻娘娘志向。”

1644年,国破家亡时刻只求一死的皇后

皇极殿

张嫣见李岩说话和气,便问道:

“皇上果真殡天了么?”

李岩点头道:“吊死在万岁山寿皇亭边的树上了。”

张嫣便道:“既是如此,国破君亡,唯死而已,别无他愿。”

李岩劝慰良久,张嫣矢志不渝,直到日斜西天,李岩方长叹而去,临行嘱咐秦妇,严密把守宫门,凭人不得擅入,死生唯张娘娘自便。

当晚,张嫣在仁寿殿内室,换上御青织金大袖衣,外罩黄纱,头裹皂彀,内着绿裙黄裤,将自己装束严密,尔后到大殿,点着满殿红烛,燃起宫香,在满殿异香缭绕中从容自缢而崩。

1644年,国破家亡时刻只求一死的皇后

明十三陵中的德陵(明熹宗皇帝与张皇后合葬陵)

1644年,国破家亡时刻只求一死的皇后

明熹宗皇帝与张皇后合葬陵——德陵

1644年,国破家亡时刻只求一死的皇后

明熹宗皇帝与张皇后合葬陵 ——德陵

张嫣年三十八岁,但其容貌艳丽如二十几岁。有人说在懿安皇后自缢时,有仙人自天而降,然后在笙吹细乐中飘然而举冉冉上升,良久方消失。
张嫣死后,李岩制备棺木将张嫣装殓,停放在仁寿殿,哭拜一番而去。直到大清顺治皇帝即位,才将懿安皇后张嫣的灵柩葬于德陵,与熹宗皇帝朱由校合葬在一起。后被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哲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