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組織部長:領導幹部要有“十八般武藝”


“十八般武藝”原指使用刀、槍、劍等十八種古代兵器的武藝,這裡用來比喻領導幹部能力全面。當幹部要有真本事,要成為優秀的領導幹部更要有大本事,真正擁有“十八般武藝”。

1.有真信仰。有真信仰才有真幸福。領導幹部有信仰才會有定力、有動力, 才會向前向上向善。信仰關鍵在於真信、真用。領導幹部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絕對忠誠。

2.有大格局。格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眼界、胸懷和膽識。有大格局之人, 必有大視角、大氣魄、大手筆。格局決定結局。格局大小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領導幹部修煉大格局,就要胸懷天下、心繫人民,自覺把工作擺到黨和人民事業的大局中去思考、謀劃、推動、落實。

3.有高境界。境界高低,反映出一個人修養、學識和道德的高度和水平。“有境界則自成高格。”一個有高境界的領導幹部,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領導幹部必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始終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努力奉獻。

4.有大情懷。最是情懷能動人。一個有真情懷的人,可以坦然面對困難, 持續奮鬥、一路向前,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偉大業績。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的偉大,就在於對黨對國家對人民有真摯的情懷。領導幹部必須厚植家國情懷、涵養公僕情懷,自覺把個人理想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把報國之志、為民之心融入具體工作,憂黨之憂、事國之事、樂民之樂。

5.有真本事。“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有真本事,才能幹成事。領導工作少不了艱難困苦之事,無論是幹事創業還是攻堅克難,不僅需要寬肩膀, 也需要鐵肩膀;不僅需要政治過硬,也需要本領高強。真本事是學出來的、幹出來的。領導幹部必須重視在理論學習中提升能力、在實踐鍛鍊中提升本事。

6.有凝聚力。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只有把分散的“指頭”握成“拳 頭”,才能產生凝聚效應。領導工作的關鍵在於把分散的力量凝聚起來,使團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領著幹才能聚人心,導向明才會有信心。領導幹部必須善於明大勢、知方向、作決策,用高超的本領凝聚人;必須幹在前、走在前,用實際行動凝聚人。

7.有號召力。號召力就是一種影響力、凝聚力、動員力、引導力。號召力是一種軟實力。有號召力的人,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跟,“一呼百應”。有威信才有號召力。示範是最好的領導。領導幹部要講黨性、重品行,坐得端、行得正,用人格魅力號召人;要衝鋒在前、做好表率,用“身影”號召人。

8.有動員組織力。團隊的力量,來自動員組織。只有善於動員組織,才能統一思想、形成共識。一個動員組織力強的領導幹部,總是善於發動和組織幹部群眾,把各方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來。領導幹部提高動員組織能力,關鍵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當好“學生”,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當好“先生”,把方向定政策教方法,帶領幹部群眾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9.有黨性原則。黨性原則是黨員在實際活動中堅持黨性必須堅守的原則, 是黨員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規範。堅持黨性原則,才不會迷失政治方向、喪失政治立場。領導幹部必須牢記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身許黨、以身報國、以身為民。

10.有常識理性。小常識往往蘊含著大智慧,常識往往比知識更重要,按常識做事才不會走偏、離譜。有理性才能沉著處事,才能幹成事、不壞事。領導幹部既要掌握和遵循基本常識,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謀劃推動工作,也要提高理性思維,凡事三思而後行,理性處理解決問題。

11.有胸懷度量。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必有大胸懷、大度量。“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領導幹部要成就大事業,必須能容人,容人之長短、容人之非過;必須能容言,容逆耳之言、質疑之言;必須能容事,不避讓苦事、難事、操心事、煩心事。

12.有激情勇氣。激情是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勇氣就是克服阻力的外在推力。有了激情,就能充分調動自身智慧和潛力,產生巨大的動力和幹勁。有了勇氣,就敢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蹟。領導幹部既要有火一樣的激情,始終以高昂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也要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奮勇當先,爭創一流。

13.有真擔當。擔當是共產黨人必備的基本素質、是黨員幹部的政治品格和從政本分。不擔當就是不忠誠。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有真擔當才是真將帥。領導幹部必須強化擔當的意識、提升擔當的勇氣、提高擔當的本領, 真正做到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業績。

14.有自我控制能力。樹貴自直,人貴自控。亞里士多德曾說:“美好的人生,就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礎上。”能幹成大事的人一定是那些有強大自控力的人。控制自我方能領導他人。領導幹部要把掌控自己作為一輩子的事來修煉,不為壓力所迫,不為外界所惑,切實控制好自己的慾望、情緒和言行。

15.有好品格。品格即品性。使人高貴的是人的品格。凡立德立功立言者, 大多是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品格比能力更重要。好品格是領導幹部塑造公共形象、提升領導魅力、實施有效領導的一個核心要素。領導幹部要把修煉優秀品格作為終身課題,特別要努力涵養高尚的政治品格。

16.有鬥爭精神。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不斷贏得勝利、取得輝煌。領導幹部必須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敢於鬥爭的風骨、氣節、操守和膽魄,培養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同一切損害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的現象針鋒相對、堅決鬥爭。

17.有改革創新意識。“尊新必威,守舊必亡。”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精神源泉。任何工作沒有創新,就沒有活力、喪失了動力。“不日新者必日退。”領導幹部必須增強創新意識,打破思維定式,更新理念觀念,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

18.有戒律敬畏。“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一個人如果無所畏懼、恣意妄為,這樣的人讓人可怕。心存敬畏之人,才能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慾所惑、不為人情所困、不負人民所託。畏法度者最快樂。領導幹部必須敬畏黨紀國法、敬畏組織、敬畏人民、敬畏權力,做到心有所畏、身有所正、言有所歸、行有所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