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部长:领导干部要有“十八般武艺”


“十八般武艺”原指使用刀、枪、剑等十八种古代兵器的武艺,这里用来比喻领导干部能力全面。当干部要有真本事,要成为优秀的领导干部更要有大本事,真正拥有“十八般武艺”。

1.有真信仰。有真信仰才有真幸福。领导干部有信仰才会有定力、有动力, 才会向前向上向善。信仰关键在于真信、真用。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

2.有大格局。格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眼界、胸怀和胆识。有大格局之人, 必有大视角、大气魄、大手笔。格局决定结局。格局大小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领导干部修炼大格局,就要胸怀天下、心系人民,自觉把工作摆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推动、落实。

3.有高境界。境界高低,反映出一个人修养、学识和道德的高度和水平。“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一个有高境界的领导干部,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始终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奉献。

4.有大情怀。最是情怀能动人。一个有真情怀的人,可以坦然面对困难, 持续奋斗、一路向前,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伟大业绩。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的伟大,就在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真挚的情怀。领导干部必须厚植家国情怀、涵养公仆情怀,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报国之志、为民之心融入具体工作,忧党之忧、事国之事、乐民之乐。

5.有真本事。“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有真本事,才能干成事。领导工作少不了艰难困苦之事,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 也需要铁肩膀;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真本事是学出来的、干出来的。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在理论学习中提升能力、在实践锻炼中提升本事。

6.有凝聚力。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有把分散的“指头”握成“拳 头”,才能产生凝聚效应。领导工作的关键在于把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使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领着干才能聚人心,导向明才会有信心。领导干部必须善于明大势、知方向、作决策,用高超的本领凝聚人;必须干在前、走在前,用实际行动凝聚人。

7.有号召力。号召力就是一种影响力、凝聚力、动员力、引导力。号召力是一种软实力。有号召力的人,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一呼百应”。有威信才有号召力。示范是最好的领导。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坐得端、行得正,用人格魅力号召人;要冲锋在前、做好表率,用“身影”号召人。

8.有动员组织力。团队的力量,来自动员组织。只有善于动员组织,才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一个动员组织力强的领导干部,总是善于发动和组织干部群众,把各方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领导干部提高动员组织能力,关键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好“学生”,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当好“先生”,把方向定政策教方法,带领干部群众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9.有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党员在实际活动中坚持党性必须坚守的原则, 是党员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坚持党性原则,才不会迷失政治方向、丧失政治立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身许党、以身报国、以身为民。

10.有常识理性。小常识往往蕴含着大智慧,常识往往比知识更重要,按常识做事才不会走偏、离谱。有理性才能沉着处事,才能干成事、不坏事。领导干部既要掌握和遵循基本常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谋划推动工作,也要提高理性思维,凡事三思而后行,理性处理解决问题。

11.有胸怀度量。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必有大胸怀、大度量。“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领导干部要成就大事业,必须能容人,容人之长短、容人之非过;必须能容言,容逆耳之言、质疑之言;必须能容事,不避让苦事、难事、操心事、烦心事。

12.有激情勇气。激情是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勇气就是克服阻力的外在推力。有了激情,就能充分调动自身智慧和潜力,产生巨大的动力和干劲。有了勇气,就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领导干部既要有火一样的激情,始终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也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奋勇当先,争创一流。

13.有真担当。担当是共产党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和从政本分。不担当就是不忠诚。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有真担当才是真将帅。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担当的意识、提升担当的勇气、提高担当的本领, 真正做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14.有自我控制能力。树贵自直,人贵自控。亚里士多德曾说:“美好的人生,就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能干成大事的人一定是那些有强大自控力的人。控制自我方能领导他人。领导干部要把掌控自己作为一辈子的事来修炼,不为压力所迫,不为外界所惑,切实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情绪和言行。

15.有好品格。品格即品性。使人高贵的是人的品格。凡立德立功立言者, 大多是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品格比能力更重要。好品格是领导干部塑造公共形象、提升领导魅力、实施有效领导的一个核心要素。领导干部要把修炼优秀品格作为终身课题,特别要努力涵养高尚的政治品格。

16.有斗争精神。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不断赢得胜利、取得辉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和胆魄,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同一切损害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现象针锋相对、坚决斗争。

17.有改革创新意识。“尊新必威,守旧必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精神源泉。任何工作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丧失了动力。“不日新者必日退。”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打破思维定式,更新理念观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18.有戒律敬畏。“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一个人如果无所畏惧、恣意妄为,这样的人让人可怕。心存敬畏之人,才能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困、不负人民所托。畏法度者最快乐。领导干部必须敬畏党纪国法、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权力,做到心有所畏、身有所正、言有所归、行有所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