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如何稳定人才,知人善用;让员工像老板一样工作

​  鬼谷子: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鬼谷子如何稳定人才,知人善用;让员工像老板一样工作

  只要善于揣度人之权谋和考量人之才能,就能吸引远近人才为我所用,为统帅者。要造成一种声势,制订事业目标,这是网罗人才的前提,然后考察此人与哪些人意见相同。与哪些人意见不一;考察此人对是与非的判断;考察此人对内对外的言辞有什么差别。通过这些可以得知此人的虚实有无。

鬼谷子如何稳定人才,知人善用;让员工像老板一样工作

  还可以令此人决定事关安危的计谋,考察其设谋决断的能力;还可以问此人与谁亲近和与谁疏远,考察其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最后,把以上情况综合起来加以衡量,就可对此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大致的判断。最值得重视的,是那些具有“可塑性”的人才。

  对于可塑之才,可以征召,可以聘请,可以使用。

鬼谷子如何稳定人才,知人善用;让员工像老板一样工作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为国献宝玉,楚厉王与楚武王有眼无珠,卞和一献失左足,再献失右足。幸好贤明的楚文王即位后,主动召卞和进宫,并慧眼识玉,这块宝玉才没有被埋没。楚文王为表彰卞和几次冒死献宝,就将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真正有才能潜质的人,往往就像那块“和氏璧”一样,一眼看上去平淡无奇,只有通过有识之士的发现、举荐和精心培养,才能展现出真正的才华和价值。

鬼谷子如何稳定人才,知人善用;让员工像老板一样工作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祁黄羊,很善于举荐人才。有一天,晋王问他:“你觉得谁适合做南阳县令?”

  他说:“解狐。”晋王奇怪地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他说:“我只推荐合适的人,不管他是不是我的仇人。”

  解狐上任以后,非常称职,百姓们都很满意。后来,晋王又问他:“谁做京城的尉官合适呢?”

鬼谷子如何稳定人才,知人善用;让员工像老板一样工作

  他说:“祁午。”晋王又问:“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他还是说:“我只推荐合适的人,不管他是不是我的儿子。”

  祁午上任后,果然也很称职。孔子知道这件事后,称赞他说:“祁黄羊推荐人只看才能,不论亲仇,说出的话经得起事实的考验,真是个诚实可信、大公无私的人啊!”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明伯乐难找,其实伯乐也难当。如果祁黄羊不从社稷利益出发,他就很难做到唯才是举了。因此,当好伯乐,必须先做品德高尚的人。

鬼谷子如何稳定人才,知人善用;让员工像老板一样工作

  人才问题关系到国家兴衰之大事,墨子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可见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财富。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大都是善于用人的高手,唐太宗李世民就深谙此道。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以他很重视选官用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

鬼谷子如何稳定人才,知人善用;让员工像老板一样工作

  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有原秦王府的臣僚,有追随李建成反对他的政敌,有关中军事贵族和南北士族,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

  因为唐太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拔人物不私于党”,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勣等。这些谋臣猛将为李唐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这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

鬼谷子如何稳定人才,知人善用;让员工像老板一样工作

  为统帅者,必须得到人才的辅佐,才可能成就大业。要得人才,首先要识人才,这就需要有鉴人之术,正如鬼谷子所言,“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为统帅者若不能鉴人识人,便是身边人才济济,也会视而不见。

  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若要取得进步和发展,都要善于发掘和运用各种人才。作为领导者、统帅,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善于发现人才,网罗人才,礼待人才,并且大胆使用,因才授职,尽其所长。如果不善用才,即使人才多如过江之鲫,对国家和企业也是起不到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