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現存古神廟

一般指帝王的宗廟,也指佛寺等。神廟是古代埃及的一種典型石造建築物,其格局幾乎固定不變,是由塔門、露天庭院、列柱大廳和神殿四部分組成的。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是古埃及神廟建築的典範,充分顯示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的建築技術。

永濟現存古神廟


在古代,由於生產力低下,科技不發達,人類將許多不能解釋的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歸之於鬼神作用,認為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河等都各有其神,支配著作物生長與人間禍福,並根據自己的想象創造了各路神靈,以祈福納吉,消災彌禍。歷史上的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地位,也大力宣傳“天授神權”,讓民眾相信統治者的一切行動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做的,是不可反抗的。此外,崇尚祖先,把祖先說成神聖的,為表示帝王和祖先與各種神祇之間的聯繫,修建了許多祭祀神祇的廟宇。祭祀鬼神山川封禪之事始於遠古,不僅各種祭祀制度繁雜,而且由於統治階級的提倡,在都城及城鄉各地都修建了大批祠廟建築。

永濟現存古神廟


永濟神廟

永濟現存古神廟零落地分佈於各鄉鎮。

(1)扁鵲廟:位於虞鄉鎮洗馬村北300米處,現存建築為明“東扁鵲廟”,廟宇三間,附耳房兩小間,享殿五間。正殿是扁鵲塑像,東西偏間為歷史上十大名醫塑像。1991年重修,1992年增建大門五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仙姑廟:坐落於虞鄉鎮王官峪東西瀑面混流處天柱峰下的坡樑上,現存宋建磚石結構的大殿,坐南朝北,單簷疊澀,簷下施磚雕五輔作雙下昂斗栱,正面闢拱型圓門,簷下逐層疊澀收成小平頂,左右原鑲嵌有碑記,已毀。

(3)真武廟:位於虞鄉鎮半道村,坐北朝南,始建於明崇禎年,重修於清乾隆、道光年間。現僅存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有迴廊,磚木結構,硬山頂,後牆繪旭日出海壁畫。現存清乾隆、道光年間碑記二通,塑像一尊。

(4)昭佑廟:位於虞鄉鎮南窯村學校。現存戲臺、正殿,皆為清咸豐十年(1860年)重建。殿前壁嵌有清咸豐六年(1856年)、十年(1860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碑碣三通,另有數通巨碑現埋於地下,殿前有散碑5通。據碑文記載,該廟創建於宋元符元年(1098年),大觀元年(1107年)改名為“昭佑廟”。

(5)大仙廟:位於虞鄉鎮土樂村南,清末民初建。現存正殿,坐北朝南,明、次間前有迴廊,左右耳房為樓房,樓下有門通街坊。

(6)三霄娘娘廟:位於虞鄉鎮土樂村中,坐北朝南,現存正殿,為清道光年建,硬山頂,簷下存碑記一通。

(7)三官廟:位於東城區幹樊村。創建於明崇禎八年(1635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修,坐北朝南,原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門、二門、三門、舞臺、牌樓、享殿、娘娘殿,大部分毀於兵燹。現存舞臺、享殿。享殿內牆壁嵌有數通碑。

(8)新街藥王廟:位於東城區新街村,現存清建戲臺、大殿。大殿坐北朝南,懸山式屋頂,五花山牆,前有迴廊,存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碑記一通。

(9)皂角樹關帝廟:位於西城區皂角樹村,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原有山門、獻殿、戲樓、正殿和配殿,兵燹中多被毀。現僅存正殿,坐南朝北,磚木結構,硬山頂,明次間施平身科斗栱。殿內牆上有戲劇故事壁畫10平方米。殿前存清道光年碑記一通。

(10)堯臺三廟:位於城西區堯王臺上,共有明建三座廟宇,分別坐落在相距約100米的三個山坡臺地上,從南向北依次為:一臺,玉皇廟,存山門、大殿;二臺,祖師廟,前有門,後有殿,中為圓形院落;三臺,三皇廟,祭堯、舜、禹,存有三眼無樑殿,左右殿與中殿有門相通。

(11)普樂頭關帝廟:位於開張鎮普樂頭村,現存明建戲臺、過殿。過殿,坐北朝南,硬山式屋頂,內牆壁嵌有碑記一通。

(12)九龍尊神廟:位於開張鎮黃旗營村,主神奉藥王,又名藥王廟,原建築由南向北依次有戲樓、享殿、正殿。現存建築為近代翻修,前為戲臺,後為廟宇。廟內存清碑3通,民國碑記2通。

(13)伯王廟:位於韓陽鎮陳村,俗稱七聖廟,傳為明天啟年問(162l—1627年)建。現存正殿、戲臺。戲臺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懸山頂,飾把頭交項斗栱。

關帝廟

(14)華佗廟:位於韓陽鎮祁家坡頂,現存清建廟宇院落,由廟門、享殿、正殿、左右廊房構成,保存完整,主奉華佗。牆壁、梁、枋滿施彩繪,存清嘉慶、咸豐年碑記三通。(15)三婁寺關帝廟:位於卿頭鎮三婁寺西北角,創建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現存戲樓、正殿。正殿硬山頂,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柱頭科和平身科均施單昂斗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