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中致遠艦”出海的一些文物

1894年9月17日中國和日本發生在黃海大東溝海域的一次海戰,該次海戰以中國失敗而告終,導致清政府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甲午海戰爆發。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清政府花費數百萬兩白銀打造的北洋水師在與日本聯合艦隊的一系列激烈交戰後,損失慘重,退守威海衛基地。北洋艦隊揚威、超勇、致遠、經遠四艘戰艦沉沒海底。

從1938年——1997年,國內外有關機構根據歷史文獻提供的相關信息,先後對致遠艦進行了5次水下調查,雖然取得了一些數據,包括致遠艦沉沒的大致海域和粗略位置,但都沒有取得科學、系統、可靠的考古學成果。

甲午海戰中致遠艦”出海的一些文物

致遠艦出海的餐盤

2013年,為配合丹東港某海洋建設工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開展了歷時三年的水下調查工作,並將其命名為“丹東一號”沉船水下考古調查。

經過三年的細緻工作,聯合考古隊在水下發現了一艘沉沒戰艦的艦體,基本弄清了船體結構,打撈出水了一批珍貴文物,包括主炮、副炮殘件,格林機關炮及子彈,魚雷引信,方形舷窗,帶有“致遠”文字標識的生活用具,刻有致遠艦大副陳金揆名字的單筒望遠鏡等等。

甲午海戰中致遠艦”出海的一些文物

致遠艦出水遺物

致遠艦是晚清政府於1885年向英國訂購的一艘穹甲防護巡洋艦,花費84.5萬兩白銀。而使其沉沒的中日甲午戰爭,在世界海戰史上來看,是進入蒸汽時代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鋼鐵戰艦之間面對面的交鋒。

經過水下考古發現,致遠艦殘長約61米,最寬處11.5米,艦體保存的高度約2.5米(推測原來高度在8米左右),由於海戰創傷和後期破壞,艦體損毀嚴重,但仍可確認艦體的水密艙室、鍋爐艙、穹甲板等部位。

致遠艦遺蹟目前採用原址保護的方式,仍舊保存在海底,為避免海水對鐵質艦體的侵蝕,在海面設置保護區,對水下文化遺產進行妥善保護。

2016年,致遠艦水下調查工作結束後,水下考古隊對致遠艦採取了犧牲陽極的保護措施,船體四周焊接10個5千克重鋅塊防腐蝕,這些鋅塊大約有5年的壽命,隨後會更新,讓陽極保護持續下去。這也是我國水下考古作業中的一項創新。

海洋環境具有極強的腐蝕性,使金屬發生化學或電化學作用而造成破壞。金屬發生電化學腐蝕是因金屬內部或者金屬之間電位不同,電位低的金屬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溶解。在海洋工程中,通常採用塗料或陰極保護的手段抑制金屬腐蝕。

陰極保護法是將被保護金屬進行外加陰極極化以改變金屬電位來防止金屬腐蝕的方法。根據提供保護電流方式的不同,陰極保護分為外加電流和犧牲陽極兩種方法。外加電流法需要外加電源,對遠海水下文物的保護不具有便利性;犧牲陽極做法簡單可靠,不需日常維護,但需測算後,在被保護的鋼鐵結構上安裝合適且足量的陽極。海底管線和水下生產設備通常採用犧牲陽極保護。沉沒於海底的致遠艦遺骸,也適合使用這種方法。在水下調查的基礎上,經過對第一手考古資料進行細緻梳理,依據沉船位置、船體長度、船體結構、武器用具等幾個關鍵證據,經過與歷史文獻進行比較研究,認為丹東一號已經明確指向為甲午海戰沉艦“致遠號”。

“丹東一號沉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被評為2015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並獲評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甲午海戰中致遠艦”出海的一些文物

刻有大副“陳金揆”英文名字的單筒望遠鏡

 陳金揆單筒望遠鏡保存基本完好,僅中部被擠壓破碎,該望遠鏡分兩次出水,經過後期拼接才還原了它的模樣。包括三個目鏡片,一個物鏡片。望遠鏡為銅製,內有玻璃鏡片,全長50釐米,物鏡筒上刻有英文花體字,初步辨認為“Chin Kin  kuai”是陳金揆的英文名字。陳金揆在致遠艦上官職僅次於艦長鄧世昌,作為留美幼童曾就讀於美國麻省菲利普斯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