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古國——鄧國,西周強族,鄧女厲害,楚文王假道伐鄧

鄧為周之南土,位於南陽盆地以南、漢水以北,與 、 並稱西周時期南方三大異姓諸侯國,坐鎮南疆,分別受到周王室的特別禮遇。鄧國為曼姓,商代有曼國,甲骨卜辭多有記錄,古籍記載為武丁時期所封,地理位置在今河北石家莊市鹿泉區。鄧國出自曼國,可能商代時已存在,卻不見甲骨卜辭,也不見西周早期史載,主要根據出土鄧器。據西周早期傳世鄧器“盂爵”銘文記載:“

隹王初賁於成周,王令盂寧鄧伯。”是說周成王赴成周舉行祭祀大典,期間派遣大臣盂去鄧國慰問,鄧伯將周王賞賜的錢鑄造了這個寶器以資紀念。“盂爵”充分證明了西周時鄧國在王室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有學者認為商周之際的鄧國始封地在關中,並非南土,在沒有出土實物敲定的情況下都有可能性。同處南陽盆地的申、呂也存在南遷的爭議。不管怎麼說,至少西周後期的鄧國已經成了周之南土,在今河南鄧州市。


西周古國——鄧國,西周強族,鄧女厲害,楚文王假道伐鄧

西周早期“盂爵”銘文


“鄧”不見甲骨文,但有金文,金文釋為“登”,“鄧”的繁文為“鄧”,“登”字從“豆”,下面兩隻手,為“雙手捧豆”狀。“豆”是一種盛食容器,雙手捧著裝滿食物的器皿,表現為恭敬,是一種敬客之道,可能源自早期的祭祀儀式,或為祭享之意。有意思的是“曼”的甲骨文也有“雙手”之狀,也同樣來自祭祀活動。“鄧”出自“曼”,兩則會有一定聯繫。


西周古國——鄧國,西周強族,鄧女厲害,楚文王假道伐鄧

鄧的金文


西周時期的鄧國威望值在春秋時期仍為表現突出,許多大國或有王室血統的姬姓之國爭相與之聯姻,其地位絕不亞於申呂。西周中晚期 銅器“鄧公簋”是應鄧聯姻的見證,上有銘文:“鄧公乍應嫚毗媵簋其永寶用。”鄧公為女兒應嫚毗所作媵器,應國(河南平頂山市)為姬姓諸侯,西周時期具有相當的實力和威望,鄧國與之結親,說明兩國的實力相當,威望並論。只可惜應國的實力主要仰仗於王室,隨著西周覆滅王室衰微應國的命運也顯得風雨縹緲了。而隨著一些老牌諸侯國的沒落,一批新興的諸侯之星開始冉冉升起。春秋初年,鄭國、楚國相繼崛起,這兩個國家的出生、背景和屢歷不盡相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與鄧國聯姻。《左傳·桓公十一年》記載,當初鄭莊公即位不久,派心腹祭足去往鄧國迎娶鄧女為妻,後生下鄭昭公忽。鄭鄧的聯姻使鄭莊公的事業蒸蒸日上,終成春秋小霸。與之同時代的楚武王也娶了鄧女鄧曼,如果說鄭莊公夫人之鄧曼史書上沒留下特別事蹟,那麼楚武王之夫人鄧曼史書可有精彩描述的。


西周古國——鄧國,西周強族,鄧女厲害,楚文王假道伐鄧

西周“鄧公簋”


《左傳·莊公四年》:“(楚武王)伐隨,入告夫人鄧曼曰:‘餘心蕩。’鄧曼嘆曰:‘王祿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臨武事,將發大命,而蕩王心焉。若師徒無虧,王薨於行,國之福也。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準備征伐隨國,也許是年紀大了,當時楚武王至少已有七十高齡,戎馬一生的楚武王在定下這個決策後開始莫名的心神不寧,晚上告之鄧曼,鄧曼事後哀聲嘆氣:“君王福祿將盡,滿而溢,溢則蕩,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看來先君有所知會,所以面臨國家戰事,發佈征伐命令使君王心神不寧。如果軍隊完好無損,而君王死於行軍途中,也算是國之大幸了。”這番話肯定不可能當著楚武王面說,而是事後才說的,但既然楚武王將徵隨大事告知了鄧曼,鄧曼肯定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從鄧曼的喃喃自語中或可感知她反對年邁的楚武王親自出徵,或者乾脆反對這次征伐,只可惜窮兵黷武的楚武王沒有采納。鄧曼作為楚武王最寵幸的夫人,楚武王的飲食起居她務必親自料理周全,對楚武王的身體狀況包括身上的各種慢性病自是瞭如指掌。能掌握楚武王的生死並非鄧曼的神,而是作為妻子對丈夫知人、貼心的結果,但鄧曼確是一位聰慧、賢淑、有政治見地的女子。楚武王的成功,離不開這位被《列女傳》視為見微知著、見端知末的鄧國女子。


西周古國——鄧國,西周強族,鄧女厲害,楚文王假道伐鄧

鄧侯吾離陵


可以這麼說,鄭國和楚國的崛起都與鄧國的聯姻脫離不了干係,而春秋初期的鄧國能延續西周以來的地位和威望跟周室和姬姓宗國的外交緊密相聯,連東夷的大家長魯國也對它十分友好。魯桓公七年,鄧國國君吾離還千里迢迢奔赴魯國去訪問。只可惜隨著宗周的衰微姬姓宗國地位的下降,鄧國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西周時期的鄧國非常強盛,國力遠超楚國,也有自己的附屬國,就是古籍中記載的“南鄙小國”—— ,這是從鄧國族系中分裂出來的一個獨立國家,世代依附鄧國。而正是這個同宗小國,為楚國伐鄧找到了藉口,給鄧國帶來了滅頂之災。自楚武王制定北伐戰略以來,南陽盆地的諸侯國包括申、呂都成了楚國的絆腳石,兼併只是時間問題。楚鄧兩國的首次交鋒發生在公元前703年,據《左傳·桓公九年》記載,巴國想跟鄧國結交,但巴鄧兩國沒什麼往來,於是請求楚國引薦,楚國同意,派道朔與巴國使臣韓服一同前往鄧國。但是鄧國的附屬國鄾國不贊同鄧巴建交,因楚巴使者要路過鄾國,所以鄾國人便在自己的地盤上設好埋伏,等楚巴使臣進入鄾境,雙方發生了火併,楚巴使臣被殺。這件事讓楚王很沒面子,派人前去鄧國質問,鄧君不但沒好好解釋,反而態度傲慢,徹底惹惱了楚王。很快,楚巴組成聯軍向鄧國用兵,鄧國大敗,鄾國被滅。


西周古國——鄧國,西周強族,鄧女厲害,楚文王假道伐鄧

襄陽市樊城區鄧國故址


鄧國經此一戰,銳氣大減,與楚國的關係也變得非常微妙。到了公元前688年,楚文王準備攻打南申國,途經鄧國,鄧侯祁接待了這位對自己國家虎視眈眈的外甥楚文王。當時鄧國的多位大臣都勸說鄧侯乘機殺掉楚文王,以絕後患。但鄧侯憂柔寡斷,說:“楚王為吾甥也,不會危害到我的。”果然,楚王伐申回來後,順道也滅亡了鄧國。鄧國亡後,楚國將鄧國國人遷徙到湖北襄陽市樊城一帶,今有鄧國遺址。鄧國之後有鄧姓,是後世最大的一支鄧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