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探源」周、西周、周生三姓之由來

「百家姓探源」周、西周、周生三姓之由來

【百家姓探源】周、西周、周生三姓之由來

王正鵬(土家族)/文

古之姓氏,仍以戰功卓著者而封姓氏,以亡國者封國民姓氏。

周姓、西周姓、周生姓是以國為姓氏。

周:周氏 姬姓黃帝之苗裔後,稷棄之後,有邰氏曰:姜原為帝嚳。元妃出見巨人跡踐之,而孕期月生稷。初以為不祥而棄之,故名曰棄。好種藝。堯聞之,舉為農師。舜封於邰。號曰后稷。邰今武功縣斄城是也。邰之總名曰周。故國號周。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太康失國,稷官遂廢。不窋失職,乃奔戎狄之間,孫公劉復修,后稷之業詩人歌之。選於幽,今邠州三水。有古幽城是也。至古公亶,父有蕓鬻之難,去幽居岐。幽人扶老攜幼盡歸之,鄰國亦歸之,今風翔

岐山是也。至文王始伯諸侯,武王光有天下,追封古文季歷文王為王,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在永興鄠縣東南,鎬在豐之東二十里,昭王之時,王綱不振,乃南巡,卒於江上。穆王得八駿,西巡於崑崙之邱,以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厲王無道,國人畔之,出奔於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共和十四年,立歷王之太子靖,是為宣王,周室中興。其子幽王為褒姒蠱惑,欲立美子伯服,而廢申後太子宜咎,宜咎奔申,申侯與犬戎攻周,殺幽王於戲晉文侯,與鄭武公迎宜咎於申而立之,是為平王,徒居東都王城,今西京河南縣是也,平王四十九年,魯隱公之元年也,敬王又選成周,今洛陽是也,敬王三十九年,獲麟之歲也,敬王四十一年春,秋終。元王以下十有二世,二百二十一年,赧王為秦所滅,黜為庶人百姓,曰:周家因為氏焉,又平王之子,別封汝南者,亦為周氏,見志猶詳人,有周公黑肩之後世為周,鄉士又商有太史周任,豐其食米於周興,又秦相有周恢,又有姬氏唐先天中避明皇,嫌名改為周氏。又上元中暨佐畢制,改為周氏。又代業複姓,有賀魯氏改為周氏,又後魏獻帝次況普氏,改為周氏。又後周改為車非氏。

西周氏 赧王為西周武公其後,為西周氏。

周生氏 見姓苑,今人呼人,亦曰:某生不必外生也,晉中經簿雲:魏侍中周生,烈本姓,唐外養周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