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容許我們為包法利夫人哭泣——《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請容許我們為包法利夫人哭泣——《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1.

法國作家福樓拜所著的《包法利夫人》作為世界十大經典小說之一,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多次被翻譯和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這本花費了福樓拜四年零四個月,每天工作12小時完成的著作,於1856年在《巴黎雜誌》上甫一發表,就受到無數爭議和矚目,甚至還被以“敗壞公眾道德,誹謗宗教”起訴過。當時擔任巴黎律師公會成員的著名律師儒樂.塞納爾非常大膽而雄辯,富有前瞻性的肯定了《包法利夫人》“是一本誠實的書。“它通過揭露令人髮指的道德敗壞來弘揚道德”。甚至在開庭前期,當時的著名詩人但丁也約見年僅35歲的福樓拜,對他說:“有人如此誤解你的作品,並下令對它提出起訴,這非常令人遺憾。不過,為了我們國家和我們時代的榮譽,任何法庭都不能給你定罪。”

這兩位當時舉重若輕的人物為福樓拜,乃至《包法利夫人》的最終勝利和聲名鵲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人評價說:“在法國小說史裡,《包法利夫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說明某些東西的結束和某些東西的開始。”“

如同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是對騎士小說的清算一樣,《包法利夫人》在一定意義上是對浪漫主義與浪漫派小說的清算。

時過境遷,書中所描述的很多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風貌已經不復體現,更多的讀者將注意力放在福樓拜隨手勾勒出的類似於浮世繪一樣的群像中,從而解讀出各種人類的弱點以及各個時期社會中都存在的陰暗槽縫。一部文學作品,可以經年不衰的向讀者們提供各種解讀的途徑和養料,無論從文學還是歷史的角度來講,都名至實歸的稱得上經典和不朽。

2.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它甚至擁有一個故事的原型,就是一個鄉村醫生妻子的服毒案。主人公愛瑪是個美麗的家境偏上的農村女子,受過在當時可謂良好的教育,並且按照當時的風氣在修道院待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培養淑女的各種技能和品德。她嫁給鄉村醫生包法利不是一個太壞的選擇。然而婚後的生活不盡如人意,愛瑪開始頻頻出軌,先是花花公子羅多爾夫,後來被始亂終棄;接著是法律學生萊昂,可是幾年下來,熱情耗盡,金錢也耗盡,最後欠下了鉅額高利貸,愛瑪對生活絕望,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整部書特色非常鮮明。首先是文字特色,無比寫實和白描的手法,將景物刻畫得淋漓盡致身臨其境。而且其色彩的紛繁,意向的廣闊,觀察的細緻,中國作家裡彷彿只有張愛玲可以企及。但是張愛作為九曲迴腸的女作家,走的是另一種陰柔的路線,景物背後總隱隱綽綽包含著人物的手勢或者嘆息,而福樓拜就相對剋制許多,就是無限的鋪成描述,讓你沉浸其中。

一輪鮮紅的月亮在牧場盡頭的地平線上升起,它在楊樹的枝丫間迅速地往上爬。後來,它像一輪銀盤,高懸在純淨的夜空,光芒四射。這時,它慢慢地移動著,把一個巨大的光團投進河裡,粉碎成無數星星,這銀色的光線在河水裡扭動,一直鑽入河底。

尤其是愛瑪從小羨慕和迷戀的圖畫中的場景,因為印象不可磨滅,而且對於她後來的生活期望承擔起幻想和啟迪的功能,福樓拜更是描寫得事無鉅細,而作家的感情依舊是藏在各種細小微末枝節裡,不輕易流露出來。

請容許我們為包法利夫人哭泣——《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其次,比描寫景物更加細緻和直白的就是人心,而且福樓拜作為男性作傢俱有天然優勢。他對於男性角色的心理把握更加的準確,特別是在被當時社會風氣所不允許的私通的事件上,表現得也更加的無情。

比如花花公子羅多爾夫一方面盤算著自己的示愛有沒有對愛瑪造成衝擊力,決定使出欲擒故縱的策略,可是一當看到愛瑪動情的樣子,知道自己勝券在握的時候,又投其所好的加大力度乘勝追擊。“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力量驅使我來到您的身邊!人不能與命運抗爭,也抗拒不了天使的微笑!不由自主地受到美麗、迷人、可愛的東西的誘惑!”多麼動人的情話。這一冷一熱冰火兩重天的對比,終於讓愛瑪乖乖繳械自投懷抱。

一旦兩人真的成為情人,愛瑪感覺達到了有史以來最為嚮往的感情巔峰,一日比一日美麗,也一日比一日不顧禮教的朝他靠近的時候,羅多爾夫又開始感到一種勝利者因過於輕易獲得而產生的不由自主的疏離。“

他本想對著照片回憶愛瑪,可是愛瑪的形象在他腦海中漸漸變得模糊不清,好像活人的臉和照片上的臉互相摩擦,互相把對方除掉了。

“每個女人的字跡不同,信中的風格也不同,花色繁多,多得像它們的拼寫錯誤。這些信有的溫柔,有的放蕩,有的幽默,有的憂鬱;有的為了愛情,有的為了金錢。有時一句話就能使他想起一張臉、某些動作或一個嗓音;可是有時,他什麼也想不起來。”

究根結底,除了因為得到之後而產生的厭棄以外,還是因為行為出發點的不同:愛瑪對於羅多爾夫的狂熱,除了他是一個比自己丈夫更富有魅力的男人之外,他的財產和地位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一個是尋找肉體的歡愉,一個是有著不可言說的以浪漫為基礎的務實的目的。雖然都是務實,但是後者實現起來困難得多,特別當對方是一個有閒有錢的花花公子的時候。

所以,後來愛瑪尋找到第二個情夫萊昂的時候,就相對成熟很多,她的渴求也簡單許多,倒是有一種單純的情愛的念頭。雖然他一不能結婚,而不能贍養,是個一眼望去的深坑,但是愛瑪就是不管不顧。

愛瑪雖然覺得這種快樂太低級而感到屈辱,可是由於習慣或者靈魂的墮落,總是無法捨棄,反而越陷越深;無止境地追求歡樂,結果倒使歡樂枯竭了。

但是愛瑪依舊不是一個節制的情人,無論在感情上,還是金錢上,她表現出一種近似於愚蠢的勇敢,在她自以為是全心付出的高光時刻,即使在萊昂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眼裡,始終透著一種明目昭昭的輕浮。

而且對於愛瑪這種毫無掩飾的情慾的釋放,還有一些陰暗的想法和畏懼。

“萊昂不敢盤問她,但看她那樣經驗豐富,心想她一定經受過形形色色痛苦和歡樂的磨鍊。過去令他著迷的東西,現在令他有點害怕了。再說,他對愛瑪越來越深深地獨佔他而產生了反感,怨恨愛瑪取得了這種持久的勝利,甚至竭力不再愛她。”

其實看到這裡相信大部分女性讀者心裡應該都是酸楚的。情愛這個遊戲根本就不可能勢均力敵。勢均力敵的是戰場上的廝殺,不適合溫柔繾綣。愛瑪的思維方式在當時應該是超前而解放的。如果說她對於第一個情人還有利益上的考量,她對於第二個情人應該就是單純的因為慾念而產生的付出。可是這付出還是因為兩人的不對等——身份的不對等,社會前途的不對等,心理狀態的不對等,而最終奄奄一息。

愛瑪需要到窮途末路的時候才看清事實真相的是,前後兩個情人在她這裡尋找的別無二致,而她以為她憑藉著這一點點情愛的光澤,可以讓她超脫自己現在的生活,哪怕不是物質上,即使精神上也行,但是兩樣都落了空。


請容許我們為包法利夫人哭泣——《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3.

關於做人情婦這點,無論是男作家還是女作家一向都看得異常清醒。張愛玲的紅玫瑰和白玫瑰的論調已經是深諳人心,愛瑪本來是可以順著白玫瑰這條路清風明月的走下去的,無奈內心太不安寧。想做不安分的紅玫瑰也行,但是玫瑰的刺傷人亦傷己,如果沒有王嬌蕊痛哭一場後,拿起粉撲子補補妝揚長而去的大氣,希望用紅玫瑰的身段找到一個把自己當做白玫瑰珍惜的人,只能說古今中外,大部分男人的思維都不是這樣的。

古龍也說,男人最大的樂事是看到良家女子有青樓女子的情致,而青樓女子有良家女子的收斂。而且這樣的轉變次數有限,反反覆覆,週而復始,自己不但沒有自渡,反而溼鞋翻船,兩頭都沒有著落。所以,很大程度上,這本小說基本上可以作為一本女性的教科書。哪個少女沒有青蔥稚嫩充滿幻想的年華?但是大多數人都能很快的適應環境,認清自己,知道什麼可為而什麼不可為,超越自己能力和財力的事情,真的需要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的勇氣,成功的真的只能是少數天選之子。而愛瑪的智力和心態決定了她不可能做出超越她環境的選擇。

又比如張愛玲《連環套》中的女主角霓喜,就是完全的一無所有,就是理直氣壯的享受肉慾,用美貌和肉體獲取金錢,而受過良好教育的愛瑪又墮落不到那一步。甚至在幾個版本的電影電視中,愛瑪的扮演者都不是第一眼美女。這樣資質並非天人,而又心比天高的人物設定,必定會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如果無法自我調整,就是一個無法解除的心理困局。

福樓拜對於愛瑪剛剛開始的意亂情迷鞭笞的比較多,或者說當時一切都只是端倪,而且社會風氣和輿論主導都富有不可推脫的責任。比如福樓拜輕描淡寫的講述愛瑪的丈夫包法利先生的前塵往事:他因為一個寡婦的富有和她結了婚,就十分符合當時的社會風氣:吃喝玩樂過後,找個有錢的老女人當戶頭,在莫泊桑的《漂亮朋友》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影子。

當時女性地位不高,很少能夠出來工作——當然,簡愛那樣的得到善終的家庭女教師也是另類,更何況人家最後不是自帶遺產了麼?並不是靠嫁人改變境遇——所以彼時鼓勵女人們都安於平凡(或者稱命運),相信宗教,做丈夫背後的女人。如果容貌美麗可以加分,自帶財產更受歡迎。這樣的包法利先生在原配死後,將美貌的愛瑪娶回家,實際上是實現了財富自由後,對於缺失的心理慰籍的補償。

所以,很多人看到最後,有因為包法利先生人財兩失的悲慟而嘆息他的不值得,也有隻是單純的感嘆一句“都是命運的錯。”兩個人都是潛移默化的遵循社會規則找到的伴侶,包法利先生選擇瞭如夢似幻的愛瑪,而愛瑪將幻夢寄託在她的兩個情夫身上,命運的錯配和不憐憫再次顯示威力。


請容許我們為包法利夫人哭泣——《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4.

這本小說據說剛開始有1800頁,可是修改到最後出版的只有500頁,很多語句十分的濃縮,有很多閃耀的金句。尤其是在這樣一部以白描為主的小說中,彷彿巨幅針織上的凸起的金線,偶爾光芒畢露,提綱攜領,顯得十分的清醒和冰冷,瞬間抵達人心。

外科醫生的和藹可親不過是抹在手術刀上的油。”這是形容愛瑪初見包法利先生時的情形。包法利先生當然不是對所有人都那麼細緻慷慨,只是在他希望得到或者熱愛某項事物的時候。

他坐在牌桌邊,在大理石桌面上拍打著用羊骨頭做的畫著黑點點的小牌牌,以為這樣能很好地體現他的自由,提升了自己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而每次進去,一摸到門把手,就有一種近乎肉感的歡樂。”還是包法利先生。當時社會風氣下,男人裡崇尚的快樂全部點出。

她的心也和它們一樣,既然經受了富貴的摩擦,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她想旅行,或者回到修女院。她想死,同時又嚮往巴黎。

都是一樣的浮華淺薄和嚮往奢靡,可是男人們可以明目張膽,女人們就只能哀哀悽悽。種種看不清自己所處情境的不甘心,最終在愛瑪心裡變成所有愚蠢行為的動力。

所以,後來的幻滅也是不留痕跡。

偶像是碰不得的,一碰手上就會留下金粉。”這是小情人對著愛瑪生出的嘆息。

啊!真是人生如夢!沒有任何東西值得追求,一切都是虛假的!每個微笑都掩藏著一個無聊的哈欠,每個歡樂都掩藏著一個詛咒,每種興趣都掩藏著厭惡,最甜蜜的吻在嘴唇上留下的,只不過是對更強烈的快感無法實現的渴望。”這卻是作者直接的詛咒了,詛咒所有不懂得珍惜的人們。

所以,只能是這樣的結尾。無法突破的厚重現實桎梏變成了埋葬一個天真女性的墳墓。就像男人們一方面引誘女人們尋歡作樂,另一方面又要求女人們賢良淑德一樣。引誘是真的,賢良淑德的要求也是真的,關鍵在於明確自己的路以及自己能力所及,而不是真的懷抱著人云亦云的天真去死。

或者像亦舒筆下的女郎那樣,一方面遊戲人間,一方面兢兢業業——現在看來,作家的筆的確反應了社會的現實。看到亦舒女郎們,至少說明了,女性生存的可能性慢慢多起來。這無論如何也是社會節奏加快,社會多元性和包容性增加的好事。但是,即使是亦舒筆下最天真的女郎也有一副水晶心肝,懂得碰壁後如何最快的止損。

所以,還是容許福樓拜為包法利夫人哭泣。


請容許我們為包法利夫人哭泣——《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