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那些不切實際的小說,誤導了她的愛情觀

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女主角愛瑪似乎不大討喜。她有錯,最後也為她的錯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可是有不少讀者都不願意原諒她,認為她咎由自取,活該。

這些讀者中,也包括曾經的我。

愛瑪只是小說中的人物,卻讓讀者對她產生感情(無論好惡),併為如何評價她而糾結,首先證明了一件事:福樓拜將這個人物塑造得極其成功。

包法利夫人:那些不切實際的小說,誤導了她的愛情觀

福樓拜


我們讀小說,如果只讀一遍的話,關注的肯定是故事情節。而故事情節的走向,其實是由人物決定的。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小說中的人物塑造得好,人物自己會思考,會說話,會行動,作者只需用自己的筆,忠實記錄下來就可以了。

這當然不是說作者的工作很簡單,哪怕有非常具體的人物原型,小說中的人物,依然是作者為他的小說世界創造出來的人物。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不算特別離奇,只是一名喜歡幻想、迷戀浪漫戀情的女人的失足經歷。吸引讀者的是對這場悲劇的思考:愛瑪為什麼會這樣?她是不是可以避免這樣的命運?

包法利夫人:那些不切實際的小說,誤導了她的愛情觀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除非愛瑪不是愛瑪,否則的話,她永遠不會安於室,安於現實生活。

愛瑪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愛瑪呢?因為她嫁錯了人。

如果她嫁給了一位稱心如意的夫君,結局就不一樣了。英俊、瀟灑、知情識趣、有錢、有閒、有地位,還要專門會討她歡喜……這樣的人才算稱心如意,讓她的心停止騷動。

可是,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不大能夠找到。即便有,也不可能天天如此,永遠如此,甚至也不大可能是為愛瑪這樣平凡的女子所準備。

但這並不代表愛瑪不能嫁給一個比包法利先生更理想些的丈夫。包法利先生和包法利夫人,一個鈍感力超強,神經粗大,完全不解風情;一個敏感、神經質、追求浪漫與刺激的生活。除了身份、地位相當,他們實在不般配。

如果愛瑪嫁的人稍微知情識趣些,稍微強勢些,愛瑪大概都有向現實生活低頭的可能性吧?可惜,包法利先生代表著最強大的現實,就像吃喝拉撒一樣,無可迴避。

包法利夫人:那些不切實際的小說,誤導了她的愛情觀


那麼,愛瑪就不能在現實中找到生活的樂趣,改善自己的命運嗎?

這就回到了我們前面提出的問題,愛瑪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愛瑪。可以這樣說,愛瑪早期的經歷,再加上她天性中的特質,讓她的心沒辦法落在現實中。

而愛瑪的早期經歷,無非就是去修道院住了幾年。

愛瑪本是個鄉村女孩,她的父母卻送她去修道院接受大家閨秀的教育,這讓她在懵懂無知中就產生了對貴族生活的嚮往,再加上看了許多浪漫的小說,讓她的腦子裡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東西,以為生活就應該如此。

然而,從來沒有人告訴她,這樣的生活需要怎樣的物質基礎,更沒有人告訴她真實的人性是怎樣的。

活在幻想中的愛瑪,按照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去想象生活,很難從現實中發現絲毫的趣味。遇見一個跟她周圍的人不一樣的包法利醫生,剛好對方被她給迷住,她便嫁給了他,以為可以藉此擺脫當下,過上想象中的生活。

結果當然是失望。後來她與兩任情人的糾葛,也一樣是想借由一個人得到新的生活。愛瑪真的愛他們嗎?不是的。她是愛著沉湎於戀愛中的自己。

包法利夫人:那些不切實際的小說,誤導了她的愛情觀


我們可以說愛瑪很笨,耽於幻想和慾望,無視自己的實際情況,活生生將自己置於險境。但我們不能說她壞,或者說她無恥。她畢竟沒有去害誰,反倒是一直被別人傷害……

如果要追本溯源,愛瑪就不該去修道院接受那樣的教育。那裡的氛圍,將她個性中的多愁善感和愛幻想,都給牽引了出來,而沒有加以良好的引導。那些浪漫色彩濃厚的小說,更是誤導了她的愛情觀和生活觀,為她以後的悲劇命運埋下了種子。

  • 參考書目:《包法利夫人》(福樓拜)
  • 書看完了容易忘,做點筆記記得牢。書裡書外,都是人生。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本賬號持續更新讀書筆記,歡迎收藏、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