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驚人自白:我為什麼不願意教這三種家庭的小孩

當了十年美術老師,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從事教師行業,這些年遇見了各種形形色色的家庭,而其中三種家庭,是老師們最不願意教的,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心裡話.......


教師的驚人自白:我為什麼不願意教這三種家庭的小孩

1.在教育上和老師不配合的家長

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家長不但不支持老師,不和老師站在同一陣線上,反而還讓孩子跟老師對著幹。


教師的驚人自白:我為什麼不願意教這三種家庭的小孩


我是美術老師,先以美術教育為例,在課上沒有畫完畫,需要課下繼續畫完並上傳到系統或者給班主任,但是有些家長上了幾次課都不交作業,那老師如何給孩子進行繪畫指導呢?

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說上學不要遲到,要遵守紀律,有時間觀念,早飯在學校吃。


但是家長卻對孩子說:

“再睡一會吧,早飯在家吃也行,等一下我送你去學校......”

孩子上小學,老師跟家長說多看一些課外書,家長卻對孩子說:

“別聽你們老師胡說,看這些閒書有什麼用,考試會考嗎?你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習,是寫作業。”

老師說東,家長說西,老師說要這樣做,家長非要孩子那樣做,不僅不配合老師的工作,反而把老師當敵人防著,一旦有風吹草動,就單方面開火,這樣家庭的孩子你讓老師怎麼教?


2.總是過分溺愛孩子的家庭


作為老師,我們始終相信:嚴是愛,松是害。

世界上最容易被寵壞的就是孩子,年級尚小的孩子還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所以孩子總是憑藉自己的喜惡來面對不同的事物。


孩子不管是參加美術興趣班,還是舞蹈班等,都會有大量的練習,孩子也會有倦怠期,孩子一句太累不想學了,家長就心疼,而忘記了堅持的意義。

孩子討厭吃青菜,於是吃飯時只吃肉,不吃青菜,但是孩子只知道青菜不好吃,卻不知道青菜裡含有大量我們身體需要的營養,光吃肉會導致營養不均衡。

孩子喜歡吃糖,於是他總是糖不離口,但是孩子只知道糖很甜,很好吃,卻不知道吃糖吃多了會讓他食慾不振,沒有胃口吃飯,還會導致蛀牙。

教師的驚人自白:我為什麼不願意教這三種家庭的小孩


凡事都是如此,過猶不及。

所以當面對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家長有沒有自己的底線,有沒有規範孩子的行為,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應該堅持,什麼事情可以適當,什麼事情絕對不行!

家長和老師有沒有起到警察的作用!

要知道孩子一旦習慣了溺愛,到了學校老師管起來勢必會很費力,如果跟家長溝通無效,長久下來也就放棄了對孩子的管教.......


認為教育只是老師的責任

我永遠相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人的第一課堂。

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佈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教育部稱:

將完善管理,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佈置作業、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


於是家長們開心了:

“批改作業本來就是老師的工作,全推到家長身上算什麼?這下政策出來了,老師們都不能偷懶了。”“早就該這樣,我們把這些事都做了,那還要老師做什麼?我們還交學費做什麼?”


關於輔導作業這件事,不排除有的老師有推卸責任的嫌疑,但是家長的如果認為,教育孩子,是老師的事情,是學校的事情,與父母無關這也是錯誤的。

教師的驚人自白:我為什麼不願意教這三種家庭的小孩


孩子在幼兒園、小學時期,是一定需要家長的陪讀的孩子6-12歲正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時期!

要知道沒有一個孩子可以在家長不關注學習的狀態下,到了初高中可以出類拔萃的。


所以不管你的家庭是否富裕,也請做好一個父母應該有的樣子,沒事在家多看看書,你的努力孩子會看到,適當引導和陪伴孩子會向著你想要的方向走。

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明白,老師負責,孩子努力,家長配合,三足鼎立才能贏得成功,教育孩子,從來不是老師單方面的事,更不能總埋怨老師一人。

希望每一個家庭,每一位老師都能做到心中有光,何畏路長


寫在最後:

我是央美畢業的職場媽媽,更多精彩的繪畫作品和育兒內容,記得關注我~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送小梵老師課研團隊60分鐘在線少兒美術創意課(適合4-12歲),課程結束後會給孩子做一份專業的繪畫能力測評,讓您更清楚孩子的繪畫能力! 打開孩子的想象力的大門


教師的驚人自白:我為什麼不願意教這三種家庭的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