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墙凿洞”敌不过“重用火器”,努尔哈赤兵败宁远之战

“挖墙凿洞”敌不过“重用火器”,努尔哈赤兵败宁远之战

大明王朝的灭亡内因主要在于后期的安逸与内耗,而大清王朝崛起的内因则是拼搏与团结。大清王朝对现在中国最大的影响,主要就是她所确定的疆域奠定了目前中国的基本结构框架。从严格确定大清王朝的第一代帝王来说,我其实并不赞同努尔哈赤的身份和地位,因为他只是给大清王朝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尚未正式拉起大清王朝的国号大旗。

纵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一生,主要可以通过如下三个方面来完整理解他。

第一,上天佑护,运气超好。

与历代开国皇帝不同凡响的身世一样,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出生及成长都充满了神奇性。努尔哈赤是女真部族,也就是满洲的族长直系子孙,诞生于明嘉靖年间,据说是怀胎13个月才出生,少年时期被明军所俘,由于作战勇猛估计也长的很帅,后来成为明朝辽东大臣李成梁的贴身侍卫。传说某次李成梁跟他爱妾说自己脚上有7颗黑痣,有炫耀的意味,但他的爱妾说咱们的贴身侍卫努尔哈赤的脚上也有7颗,还是红痣,李成梁心有不满便决定第二天处死努尔哈赤。人长的帅也有抱负,女人缘分就好一些,李成梁的爱妾当晚即协助努尔哈赤逃离明军。努尔哈赤的这个传说,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崛起有些相似:都是因为女人缘好而获得新生,朱元璋是因为受到了顶头最大上司郭子兴养女马氏的青睐而高升,努尔哈赤则是因为受到顶头最大上司李成梁爱妾的密告而逃生。次日李成梁派兵追杀,努尔哈赤乘坐大清宝马仓皇逃窜,累死大清宝马后,便躲藏在一颗大树洞里,明军来搜查时成群的乌鸦萦绕在大树附近,遮盖树洞;搜查不到,明军放火烧山之后离去,努尔哈赤昏睡之际,一条野狗反复从河里湿身后跑到努尔哈赤身边围圈滚地,压灭火苗,从而使得努尔哈赤大难不死。上面这些传说,就是清朝的国号叫做“大清”,以及满族后代不吃狗肉、喂食乌鸦的来由。这些传说不知真假,但从侧面充分说明帝王之相,总有老天来庇佑。

“挖墙凿洞”敌不过“重用火器”,努尔哈赤兵败宁远之战

第二,隐忍不发,依靠明军。

努尔哈赤逃回自己的部落后,挑选出9名壮士,成立自己的小团队,一面低调与自己部落的其他团体示好相处,一面以自己爷爷的死因获得明朝的原谅与信任,在明朝的帮张下逐渐成长,慢慢壮大。在这一期间因为有明朝对其的认可与肯定,努尔哈赤的小团队也经营有道便不断发展壮大,且努尔哈赤时刻注意自己在壮大的同时尽量不树大招风,以免引起明朝的关注。努尔哈赤趁着良好的机遇,不断吞食部落其他团队,并逐渐一统女真部落,羽翼日益丰满。

“挖墙凿洞”敌不过“重用火器”,努尔哈赤兵败宁远之战

第三,谋略出众,勇猛好战,任用良才。

努尔哈赤的崛起与强大,是他谋略出众,勇猛好战,任用良才的鲜明人格特性的必然成果。努尔哈赤所亲历的战事很多,最典型的有三件:一是他曾代领4人冲击敌军,身中重伤依然冲锋陷阵,创造了以4人击败800敌军的作战奇迹,后拉起大旗建立后金政权;二是与明军大战萨尔浒,谋略得当,取得萨尔浒大战的完胜,沉重打击大明王朝,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之势;三是宁远之战遇到了军事奇才袁崇焕,努尔哈赤依靠传统作战模式“强势进攻,挖墙凿洞”,袁崇焕则在传统作战模式中创新战法“严密防守,重用火器”,宁远之战惨烈而悲壮,以努尔哈赤失败,袁崇焕胜利而延缓了大清王朝的狂热步伐。宁远之战后不久,努尔哈赤病亡,据说是因为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的火炮所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