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鬆作為將門之後有怎樣的戰功?

聊聊文化歷史故事




李如松,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今遼寧鐵嶺)人。李如松之父是抵禦蒙古,遏制女真,麾下有遼東鐵騎鎮守遼東數十年的晚明名將李成梁。

李如松出身將門,他的戰功我們就簡單瞭解一下。

小功就不講了,說了也大多記不住,就只說大功。

萬曆三大徵指明朝萬曆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哱拜(bā bài )叛變的寧夏之役;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及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大徵維護明朝的疆土穩定和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在萬曆三大徵中,李如松就在寧夏之役和朝鮮之役分別立下大功。

寧夏之役



寧夏之役即鎮壓哱拜之亂,哱拜本為蒙古韃靼人,嘉靖年間因得罪酋長父兄被殺,後投靠明軍,屢立戰功。

萬曆十七年,哱拜以副總兵致仕,子哱承恩襲職。

萬曆二十年,哱拜勾結蒙古河套部落發動叛亂,聲勢浩大,以至“全陝震動”,朝廷派出的幾支軍隊都吃了敗仗。

是年四月,朝廷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統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

在李將如松的統帥下,擊敗蒙古河套部落,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剪除叛軍外援。與此同時,將叛軍的大本營即寧夏城團團包圍。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內部發生火併,導致軍心渙散。

明軍攻破大城後哱拜拜闔門自盡,哱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朝鮮之役



萬曆朝鮮之役爭(1592年—1598年),明朝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後,為轉移國內矛盾以及獲得更多利益,決定對外發兵,計劃先侵佔朝鮮,然後征服中國,進而稱霸亞洲。



豐臣秀吉

這場戰爭發在朝鮮半島,分為兩個階段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


李如松就參與了朝鮮之役的第一階段並立下大功。

開戰前,豐臣秀吉派九個軍團(近16萬)渡海至朝鮮登陸作戰,由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

水軍由九鬼嘉隆率領近9000人和七百艘艦船作運輸士兵和海戰之用。

為了補充兵源,豐臣秀吉在日本本土留下近11萬人作為預備隊。

1592年4月,日軍登陸朝鮮,一場牽扯三國利益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朝鮮國王李昖

鮮由於承平日久,武備鬆弛,黨爭不斷,政治及軍隊日趨腐敗,且日軍因國內戰爭結束不久皆能久戰,一路勢如破竹,不到一月就佔領朝鮮王京漢城。

當時朝鮮全國八道已失,僅剩平安道以北,朝鮮國王李昖意識到依靠本國國力不能阻止日軍的推進,於是向宗主國明朝求援。

1592年7月,數千明軍進入朝鮮作戰,由於情報不準,糧草難繼等原因敗於日軍,損傷慘重。

1592年12月李如松 以“提督薊遼保定山東等處防海御倭總兵官”的身份,統薊、遼、冀、川、浙諸軍,率四萬精銳向朝鮮前進。

平壤大捷

1593年正月,李如松大軍兵臨平壤 (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 )城下,與小西行長指揮的第一軍團展開鏖戰。

李如鬆了解日軍的戰法以及弱點,在人數和火器的優勢下,給予日軍重創,日軍傷亡一萬餘人,創下“平壤大捷。”

在萬曆朝鮮之役的第一階段,李如松僅以幾萬兵馬成功牽制住十幾萬日軍的西進,兩軍僵持不下,雙方開始議和。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李如松於戰場陣亡,年五十。朝廷追贈少保、寧遠伯,賜諡“忠烈”,併為其立祠。


土壤的腳印


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計有梟狐之謀。

梅國楨:其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楨,皆負大將之才。

就大家比較熟知的抗倭援朝戰爭即——萬曆朝鮮之役而言,論戰功無出李如松右者。雖然麻貴之力戰、董一元之搗巢,同樣可圈可點,但據其次並不具什麼爭議。

簡單敘述一下,李如松的父親是李成梁,曾經的邊關兩大名將:東南戚繼光,東北李成梁。在當時,李成梁威名遠遠超過戚繼光。

即便是頗受詬病的清修《明史》其中雖然對李成梁頗有貶低,但卻也不得不承認“然邊帥武功之盛,兩百年來所未有”描述李如松則“將門有將,得無愧乎”。李成梁之武盛,有明一代,無人超越,包括戚繼光在內也同樣不能望其項背。

李如松就是在李成梁的言傳身教下成長起來的,從小耳渲目染著軍事領域中一切事物,再加上徐渭徐文長的兵法教導,使李如松早早就具備了軍事領導所應具備的出色才幹。

雖然李如松是我十分欽佩甚至可以說是景仰的名將,但我還是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將軍,一個領軍人,盲目冒進(身先士卒那種)確實是李如松的一大缺點,這個缺點在抗倭援朝戰爭中就差點令其喪命,後來抗倭之役結束後,李如松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率輕騎追擊韃靼,與數萬韃靼騎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餘人浴血奮戰,陣亡於撫順渾河一帶,終年五十歲。

這次追擊就有些輕率了,作為將帥,身先士卒真的未必是好事,本著對全軍負責的態度,實際掌軍的領導人實在是不合適衝殺在前的,這是一種負責任的工作態度,而非官僚主義。

提起李如松,不得不說——寧夏之役,萬曆三大徵之一。

萬曆二十年(1592年),寧夏鎮原副總兵哱拜發動叛亂,“全陝震動”,明朝政府派去平叛的幾支軍隊也都打了敗仗。李如松臨危受命,出任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這就是著名的“萬曆三大徵”中的第一徵。六月,李如松率平叛大軍抵達寧夏。七月,命明軍麻貴部出擊,擊敗蒙古河套部落,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剪除了叛軍的外援。與此同時,各路援軍將寧夏城團團包圍。李如松在仔細觀察了地形和寧夏城防之後,下令決開黃河,水淹寧夏城。城內彈盡糧絕,軍心渙散,鬥志全無,叛軍失去外援,內部也發生了火併。九月十六日,寧夏城防崩塌,李如松乘勢下令攻城,一舉攻入城內,哱拜在幹掉兩個屬下後向李如松投降,李如松接受了投降,但還是盡滅哱拜族。至此,寧夏叛亂全部平息。

如上描述令我們發現李如松的一個特點,他對敵人是毫無誠信的,下面的抗倭戰爭也有同樣的橋段,但其中不涉及軍事,篇幅已經夠大,談判部分我們就暫且不提了。

萬曆三大徵中的第二徵,就是前文所述的萬曆朝鮮之役。

朝鮮稱:壬辰倭亂;

日本稱:文祿・慶長の役

朝鮮窩囊成啥樣子,我們不講,只講李如松李大人。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掌日本大權的豐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率軍從對馬攻佔朝鮮釜山,又渡臨津江,進逼王京(今首爾)。朝鮮國王李昖沉湎酒色、弛於武備、政治腐敗,軍隊望風而潰。李昖逃奔平壤、後又奔義州(今新義州東北)。日軍進佔王京後,毀墳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庫。又攻入開城、平壤。朝鮮八道淪陷七道。在這種形勢下,明朝應朝鮮之請,出兵援朝。但援軍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遊擊史儒戰死,副總兵祖承訓僅以身免。

明廷得敗訊後,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集四萬兵馬赴朝。次年正月進攻平壤,擊敗小西行長部,獲平壤大捷,此後又復開城,扭轉戰局。後又進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館因輕敵中伏,損失慘重,李如松險些陣亡。三月,劉綎、陳璘率軍抵朝。明軍扼臨津、寶山等處,並斷日軍糧道。

日軍缺糧,不得不放棄王京,退縮至釜山等地,開始與明軍談判。為爭取時間,明兵部尚書石星力主和議。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為界等無理要求,談判破裂。

二十五年日軍再次發動進攻,明神宗朱翊鈞下石星等於獄,以邢玠為薊遼總督,因李如松已經在與蒙古人的戰爭中戰死,所以任命麻貴為備倭大將軍,調薊遼、宣府、大同、山西、陝西兵及福建、吳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漢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軍兵分四路,中路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綎、水路陳璘,分道向釜山挺進,陳璘與朝鮮水軍將領李舜臣緊密配合,在海上打敗敵人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

八月,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中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大敗。但李舜臣和明軍老將鄧子龍也在與日軍的露梁海之戰中犧牲。十一月,戰爭基本結束。主要戰役有碧蹄館戰役,南平血戰,釜山攻防戰,露梁海戰等等。

古今通史


明萬曆年間因日本入侵藩屬國朝鮮,明朝出兵入朝對日作戰。不過入朝明軍很快發現:在和日軍正式交鋒前自己先和作為盟友的朝鮮朝廷之間發生了分歧——朝鮮方面並不希望將本國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在朝作戰的明朝將領。

1592年7月15日明將祖承訓率三千騎軍從安順連夜抵達平壤城外。至嘉山時為慎重起見而找來當地人詢問:“日軍主力是否還在平壤城內?”但對方提供的信息很模糊,只是用道聽途說來的情況做了彙報。這一階段,祖承訓顯然有輕敵心理,他在戰前吹風會上舉杯仰天曰:“賊尤在,必天使我成大功也!”16日拂曉祖承訓乘日軍不備,派遊擊將軍史儒率領千總馬世龍、張國忠兩名軍官從七星門突入,手斬日軍十餘名。三千明軍騎兵隨後攻入城內,與上萬日軍展開激烈巷戰。由於城內多狹小街巷,明軍無法施展騎兵衝鋒優勢,這種地形反卻有利於日軍裝備火繩槍部隊進行伏擊,日軍“左右發丸齊射”,以致明軍陷入險境。馬世龍、張國忠等先鋒軍官被日軍火繩槍擊中身亡。明軍戰敗,只有祖承訓等寥寥數人身免。退出平壤之後祖承訓一日之內跨過鴨綠江以東的大定江。

豐臣秀吉在日本國內得知日軍戰勝明軍的消息後更加自大起來——在他看來朝鮮自不必說,就連明朝也不是自己的對手。不久之後他就要求琉球、呂宋、瀾滄等國向其臣服朝貢,這意味著他要完全顛覆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宗藩朝貢體系。在這樣的局面下明朝方面急需打一個大規模的翻身仗,沒多久明軍就將翻身仗變成了現實——這就是以李如松為主將的平壤之戰。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今遼寧鐵嶺)人,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由武進士承父蔭被授為部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衛。後因戰功調署都督僉事,任神機營右副將。萬曆十一年(1583年)李如松升任山西總兵官。萬曆二十年(1592年)歸附明朝後被任命為寧夏鎮原副總兵的韃靼人哱拜勾結蒙古河套部落發動叛亂,連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今寧夏靈武)等城,一時間“全陝震動”。同年四月李如松臨危受命出任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六月李如松率平叛大軍抵達寧夏。七月又命明軍麻貴部出擊,擊敗蒙古河套部落,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剪除了叛軍的外援。與此同時各路援軍將寧夏城團團包圍。李如松在仔細觀察了地形和寧夏城防之後下令決開黃河,水淹寧夏城。城內彈盡糧絕,軍心渙散,鬥志全無,叛軍失去外援,內部也發生了火併。九月十六日寧夏城防崩塌,李如松乘勢下令攻城,一舉攻入城內,至此寧夏叛亂全部平息。

入朝明軍的主力就是李如松麾下的四萬精銳。李如松來到平壤之前駐守平壤的小西行長曾與明朝方面進行過和談接觸——小西行長答應願意接受明朝封貢,但條件是以大同江為界,日本將平壤以西領土歸還朝鮮,但明朝需對日本已經吞併的平壤以南領土予以承認。李如松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但在隨軍參謀李應試的建議下,他打算將計就計:李如松率兵來到平壤郊外的肅寧館,參加對小西行長等人的所謂的封貢大典。小西行長派出二十幾人迎接,李如松突然下令拿人,日軍慌亂之下被擊殺數人,其餘人馬逃回平壤城內。小西行長得到消息後一時還不能相信,懷疑是不是翻譯人員沒有把事情說清楚。於是又派出親信前往李如松處,再行解釋。李如松做了虛化處理,對他們進行了一番撫慰。並要求小西行長為表達誠意起見,應該允許部分明軍入城與其進行面談。他知道小西行長不可能接受這個條件。

平壤戰役已不可避免,這將是一場典型的攻堅戰,雙方均動用大量輕、重火器,戰爭場面頗具現代戰爭的某些特徵——朝鮮軍隊先前的失城原因在於不戰而卻。平壤城本為易守難攻之地,北靠牡丹峰,地勢險要,城牆之東、西、南、北四面各有兩座城門扼守。守城日軍為小西行長第一軍團,兵力為一萬八千人。 明軍攻擊部署如下:薊鎮遊擊將軍吳惟忠率領步兵充當先鋒,遼東副總兵查大受率領精騎居後,攻擊城北要塞牡丹峰;中軍楊元、右軍張世爵領兵進攻城西七星門;左軍李如柏、參將李芳春率兵攻擊城西普通門;祖承訓則率領明軍喬裝為朝鮮軍麻痺日軍,力攻城南;主帥李如松督陣。

明軍發起總攻擊——以佛郎機炮、虎蹲跑數百門猛轟平壤城頭,一時間火浪灼天,山崩地裂。據朝鮮《宣祖實錄》記載:明軍火炮部隊所裝備的重型火炮,單靠人力無法搬運,是用牛車才運載而來的。守城日軍毫無還手之力,小西行長的將旗被炸飛。隨後明軍炮火開始延伸,轟擊城內各要點。第一輪炮火之後明軍步、騎殿後,爭相攻城,平壤各門頓時陷入激烈爭奪戰。在小西行長親自督戰之下,日軍拼死頑抗,依託城牆以火槍、弓箭連續射擊,一度導致明軍攻城部隊傷亡擴大,戰役陷入白熱化。

偽裝成朝鮮軍隊的祖承訓所部明軍隱藏實力,令城頭日軍產生輕敵思想,攻擊目標南門,由投降日軍的朝鮮軍隊防守,該部明軍面對的主要威脅是如雨箭矢,而祖承訓部隊卻裝備三眼火銃,武器上的先進精良帶來明顯的戰局優勢,南門首先被突破。祖承訓領兵登城之後方才露出明軍裝束,日軍如夢初醒,派兵增援,但為時已晚,來援日軍在短時間內被祖承訓部消耗掉三四百人。

西門是明軍的主攻對象,而該處戰鬥也最為慘烈。日軍的主要防守工具是火繩槍以及少量火炮,但明軍的裝備有佛朗機炮、虎蹲炮等數百門火炮,威力極大。城牆內外,火藥併發,毒煙蔽空。最終明軍火炮轟破平壤西門,門樓瞬間被撞碎倒地燒盡。

戰鬥進行到中午,明軍在付出巨大代價後終於攻克城北制高點牡丹峰,也幾乎全殲守備日軍。平壤城內日軍開始出現慌亂跡象。明軍總指揮官李如松傳令全軍:正午如攻不下城池,前鋒將領斬首;如攻下城池,先登城者賞銀五千;怯戰者立殺無赦!軍令一下,將士無不以一當百。鏖戰之中明軍主帥李如松的坐騎、將領吳惟忠本人都相繼中彈,李如松之弟李如柏的頭盔也中彈,幸未負傷。

李如松的勇敢決斷給明軍將士以巨大的鼓舞。隨著七星門的失陷,平壤六門皆被明軍攻破,明軍騎兵如潮水般突入城內。一時間日軍兵敗如山倒,在普通門督戰的小西行長立即命令戰至一半的日本殘軍進行戰術收縮,不然散亂日軍會成為明軍騎兵馬刀、火銃的活靶子。日軍或佔領有利地形,居高臨下射殺明軍,或退入城內大小土堡,依託街區展開巷戰,殘酷的戰鬥仍在繼續。入城之後的明軍由於不熟悉地形方位,也受到打擊,一度死傷慘重,朝鮮史書形容為“天兵殭屍相續”。更為被動的是由於道路狹窄崎嶇,明軍火炮無法及時跟進。

李如松當即做出決斷:三面包圍敵軍,唯獨留出東南方向出口,誘使日軍突圍,同時給小西行長送信,說明日本參軍如於此時撤出平壤,明軍將不予截擊。小西行長當時率領殘兵退守城北一隅風月樓,他毫無選擇。入夜,小西行長派出前鋒警戒,見無明軍攔截,大小土堡內數千人馬蜂擁而出,試圖渡過冰封大同江向王京漢城方向撤退。明軍將領李如松早已在沿途設下伏兵,隱蔽待命的明軍火炮突然開火,一陣掩殺,擊斃數百日軍,再加上馬踏人踩,冰面開裂,成批日軍掉進江水之中,小西行長丟下大隊人馬,率親隨輕騎一路南逃。

據朝鮮史記載:平壤一戰明軍消滅日軍萬餘人,俘虜無數,逃散者不及總兵力的十分之一。中國《萬曆三大徵考》追記,此戰“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明軍則陣亡七百九十六人,傷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李如松平壤一戰,威名遠播中、朝、日三國,可以說平壤一戰的勝利價值超過其父李成梁在遼東戰場上的任何一次戰役——不僅奠定了他個人一代名將的歷史地位,也把公元16世紀末期的東亞歷史完全改寫了。平壤一戰明軍大獲全勝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收復一座平壤城,也不是把往日耀武揚威的日軍侵朝第一軍團消耗大半。這場戰役大大挫傷了日軍的侵略野心。

平壤戰後平安道、江源道、黃海道、咸鏡道、開城的日本軍團紛紛放棄城池火速南遁,全線後撤數百里,不經戰鬥即向漢城方向撤退,加藤清正部也被迫放棄辛苦攻佔的咸鏡道,撤回到漢城一帶佈防。日軍自入朝以來所取得的戰爭成果被抹掉一半。豐臣秀吉妄圖建立橫跨中、朝、日三國空前帝國的痴夢還未實施一半,就被明軍東征軍的鐵騎和火炮在事實上予以粉碎。只就戰術層面而言:明軍的勝利也毫無挑剔——一日之內攻陷平壤。更為重要的是,明軍的勝利絕非是靠人海戰術取勝,而是以少量代價取得戰役完勝,武器的先進性在戰場上的優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朝鮮方面對攻打明軍在平壤戰役的表現讚許有加:“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