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評價明朝名將李如鬆?

私家歷史講堂


“北望軍門兮,東瞻故里”——李如松小傳

李如松,李成梁長子。根據李如松墓誌銘(引自《杞麓湖畔的神秘家族》)記載,自稱其祖先是飛將軍李廣,真正可以追溯到的祖先,是洪武年間的李鷹(似即李氏族譜上的李膺尼)舉族從朝鮮內附大明,授鐵嶺衛總旗,其後以軍功屢升,至李成梁而門楣光耀,歷事九邊。

萬曆二十年,哱拜據寧夏叛亂,以李如松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兵征剿,叛亂被迅速平定。(順便說一句,“哱拜”應該讀babai而不是bobai,至於什麼“哮拜”,八成是手滑打錯字了)

之後李如松被迅速派往遼東,指揮萬曆朝鮮戰爭,抗日援朝。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李如松指揮大軍包圍平壤。戰鬥非常激烈,李如松戰馬都被打死,其弟弟李如柏頭部中槍,“錦厚未至重傷”。經過一天的作戰,平壤城破,日軍守將小西行長率殘部東遁,途中又被李如松的伏兵攻擊,倉皇逃跑。

此戰為萬曆朝鮮戰爭以來明軍的第一個大捷,斬首超過1500級,日軍總共的傷亡接近萬人,此戰後日軍撤退至漢城一線,朝鮮半島北部全部光復。(雙方控制線,和三八線極其類似)

正月底,李如松與諸將率輕騎(兩千,一說三千)輕進,與主力盡出的日軍遭遇。(這並不是日軍的伏擊戰——這問題展開會很長,就先不寫了)李如松軍傷亡數百,但是擊斃日軍數千。此後雙方基本停戰,日軍撤往朝鮮南部海岸,明軍大部撤回國內,李如松也隨之渡江回國。

萬曆二十五年,李如鬆起任遼東總兵,在一次與土蠻部的交戰中,李如松再次輕騎突進,被土蠻包圍,力戰殉國。萬曆對這位愛將的去世感到痛惜,“贈少保、寧遠伯,立祠,諡忠烈。”趙志皋在墓誌銘裡面感嘆:“古大將畢命戎事者絕少,然主遇亦不薄,乃蟬聯閥閱,不及忠烈之半。嗟乎忠烈,君恩不朽,足死矣,足死矣!”

以上大致介紹了一下李如松的生平,以下挑幾個高票回答的錯。

1.“朝鮮三都(京城、開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軍一直挺進到鴨綠江南岸。”

朝鮮哪個位面有了十八道?用《懲毖錄》的說法,是“三都失守、八道瓦解”。朝鮮也沒有多出來那十道。

2.“正午時分,10000名化裝成朝鮮軍的浙兵利用日軍的麻痺輕敵攻上城南的蘆門,砍倒了日軍軍旗,插上了明軍的旗幟”

根據《明史·李如松傳》,化裝成朝鮮軍的是遼東軍祖承訓部,而不是浙兵。和他一起攻擊南城的倒是有浙兵駱尚志部。

3.“此戰,明軍傷亡2500餘人,日軍傷亡超過8000人。”

明軍傷亡數字,除掉日本人那些殺死一萬多的鬼話之外,最多的是一千五(《李朝實錄》裡南軍將領吳惟珊的轉述)。

4.“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隊700勇士深夜奇襲龍山大倉”

按照宋應昌的說法,焚龍山倉是查大受率領的,而不是他倆。而按照朝鮮史料記載,龍山倉一直好好的,宋應昌是在謊報軍情。至於哪個真,就沒法下定論了。


直江信綱


李如松,生於公元1549年,字子茂,遼東鐵嶺衛人,是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長子,他比較出名的弟弟,有李如柏,李如楨,李如梅。

李如松少年的時候,由徐渭徐文長教他兵法,後來因為李成梁的原因授部指揮同知,後任神機營右副將。

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任山西總兵。

萬萬二十年,公元1592年,韃靼人副總兵哱拜與河套部落發動叛亂,克廣武,靈州等城,明朝派了幾支部隊過去都打敗了。

四月,朝廷派李如松任總兵,帶著遼東,宣府,大同,晉兵,浙兵,苗兵對哱拜進行圍擊,這個就是萬曆三大徵的第一徵。

七月,命麻貴出擊,打敗了河套部落,將其趕到賀蘭山外。各路軍將寧夏城包圍住,李如松決黃河,淹寧夏城,叛軍糧食吃盡,士氣全無,李如松最終在九月平定了叛亂。

萬曆二十年四月,豐臣秀吉軍渡過對馬海峽在釜山登陸,壬辰倭亂爆發。

七月,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三千鐵騎入朝,最終被豐臣秀吉軍打敗。十二月,明朝讓剛結束哱拜叛亂的李如松為提督,率薊遼冀川浙軍入朝,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為副總兵,一同前往,這個就是“萬曆三大徵”的第二徵。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明軍打敗了駐紮在平壤城的小西行長軍,平壤之役,小西行長部由一萬八,減員了一萬一千三百人,減少了三分之二,而明軍亡八百,傷一千五,李如松一戰揚名。

漢城以北的碧蹄館大戰,李如松三萬明軍與豐臣秀吉十二萬軍對峙,最後李如松命查大受和李如梅率七百精兵夜襲敵軍的糧草所在地龍山,豐臣秀吉只能與明朝達成停戰協議退軍。

十二月,李如松率明軍回師,朝廷加李如松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

萬曆二十五年,李如松升遼東總兵。

萬曆二十六年,李如松率三千騎兵與數萬韃靼騎兵相遇,李如松最終戰死,享年五十歲。萬曆帝追贈李如松少保,寧遠伯,諡號忠烈,李如松確實是明朝名將。


歷史簡單說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禁想起在讀《朝鮮李朝實錄》的時候,讀到了一則史料:

“政院啟曰:伏見李德馨狀啟,提督(李如松)見我國策問遼左有韃患,我國領兵往救乎?只守鴨綠乎?士子對只守鴨綠雲雲’,與三大將言曰此觀之,則吾可謂深入矣’。”

這是李如松在援朝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朝鮮李朝的官員給朝鮮國王的密摺。

裡面記錄什麼呢?記錄了李如松問朝鮮的士大夫,如果將來遼東女真蒙古造反,你們會帶兵前去救援大明麼?還是隻守衛你們鴨綠江一側的國土?

朝鮮士大夫也是老實,回答說我們只守衛鴨綠江。

李如松聽了之後,長嘆一聲,說這樣的話,我真是孤軍深入了。

從中可以感覺到他的遺憾。

因為正是在他率遼東明軍主力出戰的時候,建州女真趁機強大起來,終於成為明朝心腹大患。

而歷史也是按照他的預言,朝鮮在明朝和女真之間的戰爭中,並沒有起到什麼好的作用。

可惜,那時,李如松早已死去,死於一場小小的邊境衝突。

如果評價他,我認為他是一個悲劇英雄。

生不逢時。

李如松寫詩說:“提兵星夜到江干,為說三韓國未安。 明主日懸旌節報,微臣夜釋酒杯歡。 春來殺氣心猶壯,此去妖氛骨已寒。 談笑敢言非勝算,夢中常憶跨徵鞍。”(《大明東征提督李如松贈朝鮮都休察使柳成龍》)

“夢中常憶跨徵鞍”跟袁崇煥的“忠魂依舊守遼東”很像。


歷史有妖氣


李如松是明代著名軍事將領,立下了不少戰功,在萬曆年間的平壤之戰中顯示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幫助明朝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李如松出生於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父親是遼東名將李成梁,李如松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軍事,並參與了重要戰役。萬曆三年(1575年)李如松承父蔭被授予都指揮同知,萬曆五年(1577年)蒙古進犯,李如松參與了對蒙古的作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同年因功受到朝廷的封賞。此後李如鬆開啟了晉升之路,萬曆十一年(1583年),他出任山西總兵,與其父李成梁皆為總兵,得到皇帝的賞識,據守重鎮。萬曆十二年(1592年)萬曆皇帝親自對其進行嘉獎,李如松因功被授予左都督一職。

李如松

就在李如松因功封賞的這一年,日本在朝鮮挑起了戰爭,明廷應朝鮮請求派出了援朝軍隊,李如松被任命為主將。萬曆十二年(1592年)12月底他被派往朝鮮,萬曆十三年(1593年)9月從朝鮮撤離,先後參加了平壤和碧蹄之戰。面對豐臣秀吉派出的二十萬軍隊,明神宗一方面派兵前往平壤,另一方面撥銀二十萬兩用於遼鎮,同時發二萬兩白銀犒賞朝鮮軍隊。最初李如松被沒有被派往朝鮮,但當明軍在平壤首戰慘敗後,明神宗緊急任命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率領四萬餘人東征。李如松進入朝鮮後,指揮明軍和朝鮮軍隊對平壤進行合圍,並親自率兵到城下戰鬥,為了讓將士奮勇殺敵,李如松制定了極為嚴厲的軍規,曾“手斬怯退者一人巡示陣前。”

李如松

在李如松的指揮下,明軍取得了平壤戰役的勝利,日軍被迫退守龍山,李如松乘勝追擊,不僅收復了開城,而且讓日軍一路退守,至王京時,李如松因過於輕敵而遭到了日軍的埋伏,明軍損失慘重,最後以傷亡幾百人為代價衝出了重圍,李如松身受重傷,但此次明軍仍給予日軍重大打擊。萬曆十三年(1593年)四月,黃海、平海等地相繼被收復,日本嚮明朝提出議和,至此明軍取得了勝利,李如松也因此被加封為太子太保。不過議和只是豐臣秀吉的緩兵之計,萬曆十七年(1597年)日本又向朝鮮發動了第二次入侵,直到第二年中、朝軍隊才將其徹底驅逐出朝鮮,取得了最終勝利。

李如松在朝鮮指揮明軍與日軍作戰

從朝鮮回來後,李如松其後又被授為遼東總兵,最後在與蒙古的交戰中因中埋伏而死,朝廷追贈其為少保、寧遠伯,朝鮮感念李如松在平壤戰役中的功勞,為他與兵部尚書石星共建武烈祠,長期祭奠。

參考文獻:

宗惠玉:《李如松與援朝御倭戰爭》,《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

李新成:《明代遼東名將李如松》,《鞍山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13卷第1期。

孫衛國:《李如松之東征及其後裔流寓朝鮮考》,《人文雜誌》2014年第1期。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林小靜


季我努學社


李如松,字子茂,乃是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長子。我認為讀史料之後,頗覺李如松是一位智勇兼備的將領,《明史》對他的評價也是相當高的,說他是“驍勇敢戰,少從父諳兵機”。


首先,先說李如松之勇。勇猛是一位傑出武將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從這點上李如松在當時絕對是當仁不讓的虎將,頗有他父親的風範。在萬曆二十年平哱拜的時候,蒙古套部派遣萬餘名騎兵支援,李如松一面讓參將李寧在黃硤口迎戰,而自己僅僅“以勁卒千餘,身往策應”,與敵軍在張亮堡接戰“遇敵搏戰,自卯至巳,敵銳甚,如松劍斬縮朒二人”。在攻打平壤的過程中,“如松馬斃於炮,易馬馳,墮塹,躍而上,麾兵益進”,作為一個主將,在迎擊套部時親臨第一線與士兵共同作戰,在攻打平壤時,在敵人火力範圍內指揮戰鬥,說他勇猛強悍絕不過分。




李如松之韜略也當得起“熟諳兵機”四個字。這在平哱拜,戰平壤的時候都是有體現的。如在攻打平壤的過程中,李如松“親提大軍直抵城下,攻其東南”,而讓祖承訓等人換上朝鮮軍服裝潛伏在城西南,“以倭素易朝鮮軍,令副將祖承訓詭為其裝,潛伏西南”,等到李如松在東南面發動攻勢,“倭方輕南面朝鮮軍,承訓乃卸裝露明甲”。這就嚴重擾亂了日方的對明軍進攻方向的判斷,減輕了日軍在城西面的兵力。然後,“如松已督副將楊元等軍自小西門先登,如柏等亦從大西門入”。明軍遂攻入平壤城。在此戰中李如松可謂是算無遺策也!


所以我認為李如松是絕對是一位智勇兼備的名將,但是李如松精進勇猛的作戰方式成了一把雙刃劍,我看《明史紀事本末》和《明史》的時候,發現李如松喜歡以輕兵突擊的方式進行戰鬥,就比如上述以千餘騎兵迎擊套部;還有碧蹄館戰役,也是誤信朝方情報,“將輕騎趨碧蹄館”,把自己推向了險境。但是,在萬曆二十六年四月,這位猛將的好運用光了,“如松率輕騎遠出搗巢,中伏力戰死”。


末了,我就用史學家談遷評價李如松將軍的話來做個結尾吧!“李將軍慷慨臨戎,平壤之戰,氣吞狡夷,名都立墮。方乘破竹之勢,謂前無堅壘,碧蹄稍拙,而鼓音衰息。議者多為李將軍惜,然始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矯矯虎臣,李將軍固一時之雄也!”


論史


不請自來


如果給李如松評價就是:戰場上的絕世猛將,政治上的大明國賊。



李如松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非常高,好像都沒有什麼負面的影響,最多也就是驕傲自大,桀驁不馴,待人粗魯,在一個武將中這些都不是問題,影響不了他成為戰場上的絕世猛將。

其父李成梁40多歲剛好趕上張居正改革的春風,在這之前可謂窮困潦倒,見慣了世界冷暖,也養成了其狡猾的性格。



君不見張居正倒臺後,凡是張居正所提拔的文臣武將能有幾個好下場嘛?這個李成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氏父子經營遼東,視遼東我自己家基業,尤其是在戚繼光被貶後,深感危機來臨,李氏父子來了個養寇自重。


在遼東李如松父子一邊放任蒙古人犯境搶掠,一邊殺邊境歸順過來的蒙古人冒領軍功 ,一邊給國家造成蒙古人勢大,養兵自重,當時的國家財政極其緊張,而遼東的兵馬更是給國家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朝堂對當時的遼東女真部落的處理結果就一個字——殺,可是李如松父子害怕遼東安定,裁撤遼東兵馬,影響李家的榮華富貴,在遼東給國家制造強敵,(本意是打算把女真各部當豬狗圈養起來)居然出兵幫助女真人統一,建立政權,達到養寇自養的政治目的。

李如松父子在軍事上絕對是猛將良將,這是不可否認的。可是為了一家的榮華富貴置國家利益與不顧,養寇自養,可謂是大明王朝的國賊。

不知道對此各位有什麼看法!



一元復始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關係、重視人脈的國度,一個人要想成事除了必不可少的個人能力以外,其人脈資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人如果擁有出色的能力以及豐富的關係,那麼他發展的道路將會充滿光明。但是如果不好好利用這些資源,就有可能將人生喜劇變成悲劇,甚至對他人乃至社會造成影響。

李如松就是這麼一位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他的祖上是從朝鮮內附過來的移民,後來被封為世襲的鐵嶺衛的指揮官(相當於軍分區司令)。但是到他父親李成梁一代,家道已然中落,甚至到了四十歲都沒有考中舉人,也沒有錢去京師繼承爵位,幸好當地的巡按御史賞識他,才資助他去了北京。李成梁雖然讀書寫八股不行,但是打仗卻是一把好手,在遼東一帶平定了土蠻等一系列少數民族的叛亂和騷擾,手下有了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騎兵部隊(史稱遼東鐵騎),官爵也逐漸升到遼東總兵、寧遠伯。他的兒子也因他的功勞,受恩封官。

李成梁

李如松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在他少年時,他的父親為他請了一位家庭教師,這位家庭教授就是徐渭,也就是著名的大才子徐文長。

徐渭早年曾經做過直浙總督胡宗憲的幕僚,直接參與了嘉靖年間江浙一帶的抗倭戰爭。與他在一起並肩作戰的還有一位將軍,就是名震千古的戚繼光。戚繼光離開江南以後來到北方做薊門總兵,也正是他將徐渭推薦到李成梁家中做家庭教師的。在李家,徐渭將其畢生所見所學傳授給李家的公子,其中就包括了他在抗倭前線的種種見聞,這對當時還年少的李如松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

徐渭的作品

由於父親的軍功,李如松初入官場就被封為都指揮同知(大概類似於現在的警備區副司令)這一高級官銜。而他也沒有愧對自己的頭銜,年紀輕輕就立下了無數戰功,其中就包括了萬曆三大徵之一的平寧夏哱拜之亂。而在哱拜的叛亂結束不久以後,壬辰倭亂就爆發了。

李成梁戎裝像

此時的日本剛剛結束了戰國時代,由織田信長完成了統一,並在豐臣秀吉的領導下逐漸有了覬覦東亞大陸的想法。在豐臣秀吉的計劃裡,日本的擴張分三步:拿下朝鮮——攻克中國——吃掉印度。他甚至狂妄地對自己的養子說:“拿下了明國,你就是中國的關白(即宰相)!”

豐臣秀吉塑像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農曆壬辰年),日本海陸軍並進,對朝鮮發動進攻。朝鮮是大明的附庸,數百年都不操練士兵,其軍事實力可謂一觸即潰。日軍登陸後即勢如破竹,不久便攻陷朝鮮京城,朝鮮王室也被迫西渡鴨綠江,到中國避難。為了保護自己的附庸,也為了自身的利益,大明帝國決定出兵朝鮮。

起初明軍由於對日軍實力估計不足,只派出千餘人進行試探性的進攻,最終全軍覆沒。隨後明朝政府開始重視起這次的戰事,並且迅速集結了當時國內的各支精銳部隊共計四萬餘人,其中就包括了威震東北亞的遼東鐵騎,還有“凡百餘戰,未嘗一敗”的戚家軍。這支部隊由兵部侍郎(即國防部副部長)宋應昌協調指揮,軍事統帥就是具有朝鮮血統、剛剛從寧夏前線凱旋的李如松。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李如松率領大軍進攻朝鮮首都平壤,在戰鬥的過程中,明軍廣泛採用了當時在世界都屬先進的火器(如購自葡萄牙的佛朗機炮等),而日軍的火器及人數均劣於明軍,只能據城死守。在對戰場地形作出系統考察後,李如松決定進攻平壤城西、南、北三個方向,留出東門(即所謂“圍師必闕”,且東門面臨大同江,在正月的朝鮮早已寒冷刺骨),並在日軍撤退方向設有伏兵。在戰鬥過程中,李如松命手下將領化妝成戰鬥力較差的朝鮮軍,進攻由朝鮮偽軍把守的南門,迅速將南門攻破。日軍儘管頑固抵抗,但在明軍猛烈地炮火轟擊下依然無法抵擋,只能被迫渡過大同江,沿路又被明軍阻擊,損失慘重。

平壤大捷

明軍(因為朝鮮陸軍基本已經損失殆盡,陸戰完全依賴明朝)在攻克平壤以後,兵鋒直指王京(今首爾)。而在通往王京的道路上,李如松的偵查部隊在碧蹄館遭到日軍圍堵,李如松趕去援救,不想未能起到援助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日軍在得知明軍主帥來到前線後,立刻不顧一切地向碧蹄館集結,意圖將李如松“斬首”,以逆轉不利的戰局。所幸李如松英勇非凡,其率領的親軍又是遼東鐵騎中的佼佼者,精銳中的精銳。在碧蹄館,明軍以數千騎兵對抗數萬日軍,並且不落下風,隨後明軍援軍到達戰場,而日軍在與李如松的纏鬥中未能佔到便宜,還接連損失了數位大將,又面臨明軍的反撲,自然無心戀戰,隨即撤出戰鬥。碧蹄館戰役雙方均未能達到主要作戰目的:明軍未能繼續南下光復王京,進攻的步伐自此停滯;日軍也沒有達到斬首李如松的目的,雙方在朝鮮進入僵持階段(這與三百五十餘年以後的朝鮮何其相似乃爾)。

碧蹄館之戰

人都是複雜的,也是多面性的,這一點在朝鮮戰場上的李如松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徐渭的教育下,李如松認真學習了《紀效新書》這一經典著作,為其日後對日作戰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平壤大捷中,李如松作為一位指揮官,將其指揮藝術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對戰場的判斷以及敵人心理的把握都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面對易守難攻的平壤城,而己方兵力又沒有絕對的優勢的情況下,李如松將軍力分而不亂,針對各方向敵人的守備特點作出不同的部署,因而取得了決定意義的勝利。而在碧蹄館之戰中,李如松過於急功冒進,作為軍隊主帥貿然深入敵人重圍,險些命喪敵手。實際上,由於過於優渥的家庭環境,李如松的性格特徵是非常傲慢不遜的,對待下級軍官的態度經常是嚴厲甚至是嚴苛的。明軍駐防點各不相同,南北有差,南北軍之間的誤會和隔閡頗深。而李如松作為統帥,不能很好的調節南北之間的矛盾,反而在攻堅時有意使戚家軍等南軍頂在前面,造成矛盾日益加深。而由於在碧蹄館其自信心嚴重受挫,加上明軍在朝鮮後勤供給不足(朝鮮政府極其流氓,要明朝出兵但又藉口國內經濟凋敝拒絕為明軍提供補給),戰爭的腳步也就此停滯數年之久,這不能不說是李如松的性格缺陷所導致的遺憾。

而李如松對於自身實力的過分信任甚至可以說是自戀,也終究造成了他自己的人生悲劇。在明朝和日本第一次就朝鮮問題議和以後,李如松回到遼東戰場,接替他已經基本進入退休狀態的父親,繼續對土蠻的打擊。不久,他再次帶領少量騎兵突進,只是這次幸運女神沒有眷顧他,他沒能突出重圍,英勇殉國。

李如松的死對明朝政府而言是一筆無可估量的損失。不久以後爆發的第二次朝鮮戰爭,明朝軍隊失去了一位精通對日作戰的將領,造成在前期戰鬥中明軍損失較為嚴重。而由於遼東形勢吃緊,朝廷又無將可用,就只好把已經退休的李成梁再次請出山。已經老眼昏花的李成梁打了一輩子蒙古人,卻放鬆了對女真人的警惕,還將他俘虜為家奴的一個女真青年放回去,甚至幫助他掃平了女真的其他部落。李成梁還將遼東新開墾的許多土地全部廢棄,以武力逼迫那裡的人民內遷,將這些黑土地白白送給了外人(也就是女真)。在李成梁去世之後不久,這位女真青年便宣佈“七大恨”,在薩爾滸嚮明朝扣動了扳機,他就是清朝的開國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薩爾滸之戰

做一個設想,如果李如松能謙遜一些,性格能沉穩一些,不過分信任自己的武力和遼東鐵騎的實力,那麼可能明軍就能順利攻佔王京,而不會拖到五年後才解決戰鬥;他自己也不會英年早逝,完全可以繼續坐鎮遼東,那麼努爾哈赤要想興起也不會那麼容易。可惜,歷史沒有如果,自負的公子哥李如松懷著無盡的遺憾戰死,王朝也漸漸走向覆滅。


青言論史


李如松是不可多得的名將,他的出現確實具有偶然性,在文官佔據絕對地位的時代,能獲得皇帝賞識,統領大兵團作戰,並多次取得勝利,是難得一見的帥才。

明末僅有的一位出身武將的統帥。

1、重文輕武的時代

明朝在土木堡之後,尤其是成化以下,文官權力越來越大,武官地位越來越低,出現了文官統帥運籌帷幄,武官戰將衝鋒陷陣的情況。

總督、巡撫都可以調度總兵及以下武將。如圖所見,諸將跪在總督前面聽候指示。

(坐跪就是文武地位區別)

這種現象肯定是不健康的,戰場勝負在呼吸之間,哪能靠運籌帷幄解決。所以在大的衝突中都會吃虧。

2、一個例外

萬曆皇帝文武等級觀念不是太強,比如萬曆十八年一次召對中就說:

近時督撫等官,平日把將官凌虐,牽制不得展布,有事卻才用他,且如各邊,但有功勞,督撫有升有賞,認做己功,及失事便推與將官,虛文搪塞。(《明神宗實錄》)

對文武問題就予以批評。在實踐上,萬曆也很務實。

(壬辰倭亂)

用李如松提督寧夏之役、壬辰之役。全權負責前線作戰,總督、經略負責後勤物資徵發、運輸供給等事務。

沒有御前的意思,肯定難以達成這樣。

3、卓越的軍事能力

當然這也是李如松卓越的軍事能力所致。在李如松死後,麻貴他們就被經略指揮作戰。

李如松在寧夏攻城、打援,確實可以體現出宿將的潛質。

壬辰之役更是如此,12月8日到遼陽,12月13日出兵,正月6日到平 壤,正月八日即破城。

其所部有遼東、宣大、薊州、宣府、浙江等處部隊,而能協調攻破堅城,殲滅日軍一萬餘人,可見其軍事協調,軍事作戰能力。

(李如松)

之後奇兵燒燬日軍糧草,碧蹄館正面衝突等,都見大將素質。

完全具備統帥的素養:大兵團行軍、戰場偵查、遠距離作戰、戰場指揮,大兵團協調。將的能力具備,帥的能力具備。

這在明中期以後很少見了。

目前來看,至少李如松之後,武將中再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人。

總結:

李如松的出現確實具有偶然性,在文官佔據絕對地位的時代,獲得皇帝賞識,統領大兵團作戰,並取得勝利。難得一見的將才。

《經略復國要編》、《明神宗實錄》


一枚明粉



不好說,功大於失。放在現在來說應該是將軍級別的軍事才能突出,但是為人驕橫跋扈,我想可以有戰功的將軍都是這樣吧!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1] ),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今遼寧鐵嶺)人。祖上是來自朝鮮的內附民,自稱祖先是唐末避亂遷入朝鮮的漢人。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明朝名將。揚名西北,寧夏之役,李如松少年時從父李成梁熟悉軍事,徐渭曾教授其兵法。後由武進士承父蔭,被授為部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衛。後因戰功調署都督僉事,任神機營右副將。

萬曆十一年(1583年),升任山西總兵官。轉戰朝鮮,平壤鏖戰,血戰碧蹄館,戰死沙場。死因,輕率出兵中伏戰死,叛徒出賣而死。


陶屋房軒


李如松,字子茂,是明代遼東鎮總兵官、寧遠伯李成梁的大兒子,從小跟隨父親四處征戰,熟知兵法,做過都指揮同知,萬曆十一年李如松出任山西總兵官,後轉為宣府總兵官。

李成梁的兒子當中,做到總兵官的一共有五人,這其中,老大李如松最出色,最像父親,果敢勇武,戰功也最為顯赫。

萬曆二十年,李如松代替父親李成梁,率領各路援軍趕往寧夏,順利平息叛亂,進為都督。隨即馬不停蹄,提督薊、遼、保定、山東等路軍馬趕赴朝鮮,迎擊侵略朝鮮的倭敵,迅速收復平壤、開城等地,勢如破竹。

萬曆二十一年一月底,李如松率領一隊輕騎在碧蹄館遇到伏擊。親兄弟李如柏、李如梅和親信將領拼死護衛,明軍援軍及時趕到,李如松等人躲過一劫。此一戰明軍精銳損失慘重,李如松退守開城,最後與倭敵議和退兵。

萬曆二十五年冬天,李如松被任命為遼東總兵官。第二年四月,土蠻進犯遼東,李如松採用父親李成梁常用的做法,就是搗巢戰術,自己親自率領一路輕騎,長途奔襲,直搗蒙古人後方的巢穴。但這一次很不幸,李如松遇到伏擊,力戰而死,連屍體都沒有找回來。

李如松之死,不但讓李成梁失去了最出色的兒子,也使明朝遼東鎮的實力大受損失。李成梁的兒子當中,另一個李如梅和大哥一樣很能打仗,可惜受傷致殘。

李成梁父子能夠威鎮遼東幾十年,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一大批家丁、家將,李成梁父子捨得花錢,家丁和家將們自然願意為他們賣命。

但是,在李成梁、李如松、李如梅之後,李氏子弟沒有繼續經營這支家丁隊伍,所以後來李如柏出鎮遼東,不堪一擊,這也給努爾哈赤的崛起創造了一個大好機會。

評價李如松,應該從兩個方面看。他的起點高,是寧遠伯的長子、未來的接班人,作戰果敢勇武,和父親一樣親自上陣,多次帶兵實施搗巢戰術,戰功顯赫。另外也比較善於寵絡部下,出手大方。

但他也有許多缺點,比如處事非常傲慢,目中無人,不受上司管制,大勝之後經常會有輕敵思想。他在朝鮮與倭敵講和也引起很大的爭議,萬曆二十二年,有一位御史彈劾李如松,罪名有貪功、掩敗、釁禍、宣淫嗜殺等,所謂無風不起浪,李如松在這些方面應該確實有不少問題。

總之,李如松是一員良將,如果他沒有早亡,遼東的局面不至於壞得那麼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