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歷史:三家分晉的原因是什麼?其他國家為什麼沒有分裂?

在此特殊時期,與其宅在家中發愁,不如學學歷史,本人較偏愛春秋戰國史,就來說說這個時期的話題吧。

有一個問題曾經一度困擾著我,那就是晉國為什麼在春秋末期沒有延續輝煌,而是被一分為三,其他國家為什麼就沒有分裂呢?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我得出了下面的觀點。

晉國分裂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晉國的地理環境易引發分裂,二是晉國的國家制度與其他諸侯國有根本上的不同。為什麼這麼說呢?

晉國的地形

探究歷史:三家分晉的原因是什麼?其他國家為什麼沒有分裂?

晉國的地理位置


晉國的國土主要位於黃土高原的黃河以東以北,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由此可以結合山西的地形圖進行分析。

探究歷史:三家分晉的原因是什麼?其他國家為什麼沒有分裂?

山西地勢圖


山西地形被柳宗元稱為“表裡山河”,什麼意思呢?就是指山河相間分佈。山西的西部與南部緊鄰黃河,中部是汾河,總體上是黃土高原的多山地帶,汾河兩側分別是太行山、呂梁山這兩座高大山系,汾河衝擊出了一條縱貫山西狹長谷地,也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地區,但這條狹長谷地中間還有更窄的山谷口相隔,把這條谷地分為數個小型盆地,也就是“連珠盆地”。

探究歷史:三家分晉的原因是什麼?其他國家為什麼沒有分裂?

“連珠盆地”


這種“連珠盆地”的地形很容易造成統一政權被地方割據分裂的局面,汾河兩側皆是高山,人口主要都集中在狹長的河谷,一方只要以少量兵力守住其中一個小盆地與另一個盆地之間的狹窄谷口,另一方就會很難進入。如圖中,守住臨汾盆地北部的山谷口,從太原就很難打進臨汾,守住太原盆地北部谷口則忻定地區的兵力很難進入太原。如此,在山西地區的集中政權一旦開始衰弱,地方割據就是很容易的事。這是晉國最終三分的地緣因素。

晉國的國家制度

探究歷史:三家分晉的原因是什麼?其他國家為什麼沒有分裂?

分封制示意圖


周朝的主要統治制度: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怎麼回事,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分給王室嫡親、功臣或古代帝王后裔,他們稱為諸侯,諸侯在自己的封地內實行再分封,形成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貴族統治等級制度。

晉國作為一方諸侯,其主要統治體系自然也是分封,但從春秋前期開始,晉國就與其他諸侯形成了很大的不同,這使晉國走上了霸主之路,也是導致這個強大諸侯國分裂的根源,原因就是晉國的卿大夫階層與其他諸侯國有本質上的不同,具體不同在哪裡呢?

晉候分封的卿大夫主要是功臣與能人,而其他諸侯國的卿大夫中王室宗親有著很大的權重,為什麼會形成這個差異,這要從晉獻公說起,晉獻公繼位後,為了防止公室中庶系對嫡系的威脅,做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盡殺群公子,發動了對公室子弟的屠殺,導致了晉國公室衰微,卿大夫勢力迅速膨脹。

“士蒍說公曰:‘故晉之群公子多,不誅,亂且起。’乃使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


探究歷史:三家分晉的原因是什麼?其他國家為什麼沒有分裂?

晉獻公像


後來晉國又有“驪姬之亂”,驪姬,就是驪戎首領的女兒,前672年,晉國打敗驪戎並將驪姬俘虜至晉國做了晉獻公的妃子,後來晉獻公將其立為夫人,這導致了晉國的大變動——驪姬之亂。這場大亂的源頭是驪姬想把她的兒子奚齊立為太子,但晉獻公還有三個兒子申生、重耳和夷吾,為了掃清障礙,驪姬想盡辦法挑撥晉獻公與他這三個兒子的關係,最後導致了申生自殺,重耳和夷吾離開晉國,在外逃亡。晉獻公追殺他們未成,明令禁止他們回國。獻公死後,剛登上太子之位的奚齊也很快被卿大夫裡克所殺。

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絳。二五卒與驪姬譖群公子而立奚齊,晉人謂之二五耦。——《左傳·莊公二十八年》


探究歷史:三家分晉的原因是什麼?其他國家為什麼沒有分裂?

“驪姬之亂”

自此,晉國無公族,晉候之下的異姓卿大夫很快做大,雖然這使晉國人才眾多很快強盛稱霸,但也為後來六家分晉乃至三家分晉埋下了根源性隱患。

探究歷史:三家分晉的原因是什麼?其他國家為什麼沒有分裂?

晉國的數個勢力


除了晉國以外的諸侯國都有眾多的公室子弟,他們對異姓卿大夫勢力形成了有力的牽制,使這些異姓卿大夫很難形成威脅諸侯的割據勢力,除此,這些諸侯國的地緣格局也不支持分裂,如楚國雖國土廣闊,但處在一馬平川的長江中下游平原,齊國國土則主要位於山東地區的低山丘陵,他們都沒有支持分裂割據的地理格局,自然沒有造成像晉國一樣的分裂局面。

探究歷史:三家分晉的原因是什麼?其他國家為什麼沒有分裂?

三家分晉


晉國在春秋末期被三分的原因之一是國土的地理格局,“連珠盆地”的地形形成了多個較為封閉的地理單元,為早期的六個勢力較大的卿大夫分裂晉國提供了地緣便利,並最終演化成三家分晉的局面。二是晉獻公造成的晉國統治階層的變動使晉國公室勢力衰敗,異姓卿大夫勢力的崛起對諸侯的地位形成了嚴重威脅。同時期的其他諸侯國沒有這兩個致使分裂的決定性條件,由此,春秋末期形成了三家分晉而其他諸侯安然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