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和千尋一起讀繪本」 第30期

繪本簡介:“爸爸媽媽別擔心”成長啟蒙系列圖書中的一本,由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朱莉.加斯曼。小杰愛發火。哥哥說他:“你不要這麼生氣,像褲腳著火一樣!”是褲腳作怪嗎?怎麼辦呢?小杰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適讀範圍:3-6歲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俗話說:“使人疲倦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裡的沙”,意思是現實生活中,擊垮你的往往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戰,而是一些非常瑣碎的小事。

這句話用在養育小孩上面,也十分恰當,尤其適用於3-6歲的小孩。這個年齡段,暫時還沒有小學陪做作業時的劍拔弩張,日常中讓家長不爽不舒服頭疼心煩的,往往不是和學習相關地重大事項,而是小孩的耍賴撒潑蠻橫不講理。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毫無緣由地爆發,搞得人鬱悶又不知所措。

不過,煩歸煩,咱們還是得講科學。講科學的好處是能夠有效拓展母愛的帶寬,讓你有足夠的耐心、愛心和包容心,去面對小孩的各種不講道理亂髮脾氣。

現在,讓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小孩的情緒化——

人類的大腦結構分為:爬行腦、邊緣系統(也稱哺乳類的腦)和新皮層。新皮層遠比動物發達,尤其是在靈長類腦的基礎上發展出的前額葉,是人類演化最好的部分。爬行腦和邊緣系統只關注感受,被稱為情緒腦,前額葉才管理性的思考、客觀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被稱為理性腦。

重點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影像研究所發現:

人的大腦神經元發育完成的時間,不如我們想象的那麼早。管理性的前額葉要到25歲左右才完全成熟。孩子在前額葉區域發育成熟前,他們的反應常是爬行腦、邊緣系統做出的本能反應,很衝動、很情緒化。

於是乎,科學研究得出個結論:

小孩的蠻不講理其實是有因可循的,人類的大腦結構發育過程就是這樣,不讓小孩表達情緒,就是反人類啊。

好吧,如此說來,面對小孩突如其來的臭脾氣,我們是不是就只能在心裡默唸“親生的、親生的”呢?當然不是。理解不等於認可,小孩的情緒化還得妥善引導,因為科學研究也說了,3-6歲是大腦急速發展時期,腦前額葉的正確訓練,對於孩子以後的情緒管理和人格健全將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可是,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娃,怎麼引導情緒?

同理心、完全接納這樣的大道理我就不講了,相信大家在各種育兒文章上都看過,如果剛好有親身實踐,差強人意的效果我們應該是感同身受的。這裡只分享兩個經我親身實踐感覺還算有用的點。

不要跌入情緒腦陷阱。

情緒腦陷阱的意思是,當身邊的人使用情緒腦,你也會忍不住使用情緒腦,"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旦陷入情緒腦陷阱,就成了科學家們說的,兩顆非理性大腦的較量,90%的結局都是不歡而散。

要想戰火不升級,唯有調動我們前額葉的理性功能,避開情緒腦陷阱。

就剛剛過去的週末,帶千尋出門瘋玩了一天,可能是白天運動量太大,她小腿肌肉有些痠痛,洗澡的時候開始狂嚎。

說實話,我還是有點火大,因為白天陪她一整天,她玩得開心的同時我也沒消停過,一直在上躥下跳做好後勤服務工作,現在已經累得不行了,哪經得起這麼折騰。好言細語跟她解釋了運動和肌肉痠痛的關係,她還是執迷不悟地痛哭不止,一邊是陣陣襲來的疲倦感,一邊是她刺耳的哭鬧聲,理性如我也有點難以忍受了。

不過,煩歸煩,但從前“血一般的教訓”告訴我,千萬不能慫回去。我只能壓住心底的小火苗,用溫和地語氣反覆強調:“沒關係,休息一會就不會疼了,媽媽幫你揉,好不好?”

這看起來不是什麼花哨的精囊妙計,但真能起作用。只要你穩住了,孩子恢復平靜的速度能快好幾倍。到後面,千尋自己也不好意思嚎了,哭聲慢慢變小,直至變成尋求存在感般的“哼哼聲”。

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就像六月的暴風雨,說來就來,但只要你扛得住,說去也是去得很快的。最怕是父母自己也炸掉,兩人一旦針尖對麥芒地槓上,才是麻煩。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教孩子一個管理情緒的小動作。

這個靈感源自小朋友的安撫替代品,媽媽們都知道,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安撫替代品,比如一個玩具小熊,一塊毛巾什麼的。其實,情緒也可以有替代品。

有一次,千尋發脾氣結束,我給了她一個小建議:“你的身體裡住著一個愛生氣的小怪獸,下次,能不能在它快跳出來的時候,先抓住它呢?比如,你可以在感覺要生氣的時候,一邊拍自己膝蓋,一邊低聲說小怪獸,別出來。”她對這個提議還是很感興趣的,而且,很快就實踐了起來,有時會跑過來跟我說,她自己把小怪獸趕走了。

切記,這個小動作一定要夠小夠簡單,孩子操作起來很容易才願意做。這個方法,目的並不是拍完膝蓋就不生氣,而是幫助小孩去覺察情緒,有時千尋說:“媽媽,我拍膝蓋了,但我還是很生氣。”我會說:“沒關係,你能覺察到自己快生氣就已經很好了。”

其實,情緒管理的前提就是覺察情緒,覺察是一種旁觀者的姿態,不深陷其中,不被情緒綁架,才有了控制好情緒的契機。

所以,我認為引導小孩做好情緒管理,首先就是幫他們認識情緒,有部電影很不錯,《頭腦特工隊》,千尋很喜歡看,在這部電影裡她認識了不少情緒,大家可以帶小朋友看看,4歲以上的小朋友都能看懂。

除了電影,《這是褲子惹的禍嗎?》也是一本帶孩子認識情緒的好書。這個故事,並沒有講要怎麼控制情緒,反倒是講了一隻可愛的小貓尋找情緒來源的搞笑過程,它的好處是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到底什麼是情緒,生氣是為什麼?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小貓小杰特別愛生氣,動不動就發火。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有天早上,哥哥吃掉最後一塊格仔餅,小杰只能吃麥圈了,於是小杰發火了。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又有一天,老師本來要帶全班同學去動物園,結果,老師說:“雨下得太大了,我們去不成了。”於是,小杰又發火了。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還有一天,他等著看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可是不小心睡著了!媽媽讓他一直睡,沒有叫醒他。小杰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發火!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你不要這麼生氣,總是像褲腳著火一樣!”哥哥說他。小杰聽了,更加火冒三丈。不過,想起哥哥說的話,小杰靈機一動,他想起自己每次發火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點,穿的都是長褲!原來,是褲腳著火惹的禍呀。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第二天早上,小杰請爸爸媽媽來看,他是怎麼解決自己愛發火的毛病的。“你們看,”小杰說,“沒有了褲腳,就再也不會著火了!”爸爸媽媽很不高興,小杰呢?又發火了。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也許問題不是我的長褲。”他想了又想。那天晚上,小杰決定徹底解決褲腳著火的問題。於是,第二天早上,全家人都發現了小杰的傑作。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可是,他又錯了。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有沒有覺得這個故事很簡單?不過,小朋友都很喜歡呢,可能是和故事的小杰有共鳴,在我們大人看來很荒謬的“褲子著火”,在他們看來卻很有趣,很合理。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所有小朋友都嘻嘻哈哈故意扯著自己褲腳說:“我的褲子著火啦!”

開心之後,他們需要回答故事留下的問題:小杰生氣真的是因為褲腳著火嗎?

這個開放式的問題,能夠引導他們去思考,情緒是什麼,情緒的源頭又是什麼。

當小孩開動起小腦筋,你便可以順勢而為地給出你想要引導的方向:“情緒有很多種,有好的情緒,比如開心,也有不好的情緒,比如生氣,不論是開心還是生氣,都是住在你身體裡的小精靈和小怪獸,很正常,每個小朋友都有。”

“不過,壞情緒會給別人和自己都帶來傷害,沒有人喜歡亂髮脾氣的小孩,每當你很生氣很想發脾氣的時候,不如去想,我怎麼就生氣了呢?是為什麼事生氣呢?肯定不是為了褲腳著火吧!”

認識情緒,尋找情緒的源頭,才是低齡段小朋友情緒管理最合適的方法,畢竟3-6歲這個階段,你跟他講理性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其實,當小朋友注意力轉移到“我為什麼會生氣”上面,反倒會忘記生氣,千尋就發生過好幾次這樣的狀況,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生氣的原因,又忽然楞楞地自言自語:“咦,我怎麼不生氣了呀?”^_^

面對一個大哭大鬧什麼都聽不進去的小孩,該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