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娘(民间故事)

喜娘(民间故事)


春秋楚国。

她父亲因为不小心牵涉王室内斗,家中所有男丁都被满门抄斩,她十二岁的弟弟也被杀了!

她才十五岁,本来锦衣玉食,正在待字闺中,怀揣着一个少女所有美好憧憬,突然就遭遇了这样人世间最残酷的厄运!

她有幸活了下来,是因为她没有多大威胁,而且有用,十五岁的她被充配为军妓,这是当时很多犯罪家族女性的归宿。

然而每天被许多野兽般的男人糟蹋,这样的活着还不如死了。她一次次试图自杀,却一次次失败了,因为她的身边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要么是糟践她的人,要么是看管她的人,她连死亡的自由也没有。

她一天天麻木了,变成了行尸走肉,只有在梦里,回到她曾经幸福的家,家里有慈爱的爹妈,活泼可爱的弟弟,然而每次梦醒,只有无尽的泪水。

当时楚国是最大的霸主国,和周边的几个国家打仗,前方战事吃紧,需要抽调一批军妓,用于护疗受伤的将官,她第一个报了名。她不怕死亡,怕的是现在这样猪狗不如地活着。

从这时候开始,她才重新有了些许做人的尊严。最快乐的时候,是她在河边为伤员浆洗衣服的时候,她可以看着河水发一会儿呆,回想一下曾经快乐无忧的时光,甚至可以哼一哼家乡小调。

然而这样的时光不多,更多的时候,她要面对满身血污的伤员,为他们清洗、上药、包扎。不过就连这样的时刻她也是喜欢的,因为她可以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她很聪明,很快跟着老军医认识了很多草药,学到了不少药方,医术一天天提高,周围的人们也对她一天天更加尊重。

在这段时间,她认识了一个低阶军官。这是一个勇猛的男人,只要一上战场,就会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杀敌无数,自己也受伤无数。上级将领对他非常器重,因此对他的疗伤和护理也很重视。

他从第一次接受她的治疗和护理之后,就只认准她了,别人为他治疗和护理都被他粗暴地拒绝,然而到了她的面前,他会温顺得像个孩子。

她第一次看到他,被他狰狞的面孔吓坏了。他的脸上有一条刀疤,从额头斜斜的穿过鼻子和嘴巴,就像脸上趴着一条黑红色的蛇。但是后来她发现,他其实是个善良而脆弱的男人,又时甚至会在她面前讲起他的家乡和爹娘,然后像个孩子般哭泣。有一次,他的目光炽热地看她,她平生第一次感到脸红心跳。

喜娘(民间故事)


最后的一次,他是被人从战场上抬下来的,他的一条腿被敌人砍断了,浑身渗透了鲜血。她流着泪为他清洗、上药、包扎,然后让他靠在自己的怀里,静静地昏迷着安睡。

在她静心护理下,他活了下来,但是失去了一条腿,再也不能拼杀疆场了。由于他战功卓著,按楚国的律法应该授予军爵,这是很多军人的向往。有了军爵,就会有地位、财富、女人和奴隶,享受人生。

然而,他找到自己的顶头上司,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他可以不要军爵和赏金,但是一定要她,那个给他疗伤和护理的军妓。

长官很高兴,毕竟相对于无数人渴望的军爵来说,一个残花败柳的军妓又能算得了什么?长官欣然答应了,但是考虑到他的战功实在太卓越了,所以还是给了他十金赏金。

十金赏金,其实就是十斤黄铜,这在当时是硬通货。他带了她,找到了一个名叫三户邑的地方,买了几亩地,修了个小宅子,定居了下来。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他们都很喜欢。

她觉得就像重新活过来一样,自由,尊严,爱情,和平,幸福,花香鸟语,甜蜜的空气,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

但是村民们对他们很不欢迎,因为她的男人面貌狰狞,从来不会笑,令人望而生畏。也因为她是军妓出身,大家认为她是个肮脏的女人,更有女人们担心她会勾引自己的男人。

然而她并不在意,而是主动对大家微笑,和他们说话,她觉得,相对于自己曾经遭受的杀戮和蹂躏,村民们已经够善良了。

她主动给村里的病人瞧病,给产妇接生,用自己采来的草药为他们治疗,这对于缺医少药的村民来讲,简直就是天使般的存在。人们渐渐地接受她、喜欢她、尊敬她,亲切地称呼她为“喜娘”。

喜娘(民间故事)


至于她的丈夫,人们渐渐地发现,其实是个善良温和的男人,之所以不会笑,是因为他脸上的刀伤,已经不能笑了。大家更不会知道,他在喜娘的面前,是一个多么温顺而柔情的男人。他对喜娘说过,他并不喜欢杀戮,只要在喜娘身边,他的所有戾气都会一扫而光。

唯一让喜娘遗憾的是,由于曾经遭遇过无数次蹂躏,她已经不能生孩子了,这是她自己内心深深的伤疼,也是对丈夫深深的愧疚,尽管丈夫从未因此埋怨过她。

直到后来,她接生了一个孩子,从此以后便有了做母亲的感觉,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悉心教诲,疼爱有加。这个孩子是隔壁范姓夫妇的,他们平时对她很照顾也很尊重。

孩子生下来以后,面色青紫,无声无息,不知道是死是活,喜娘情急之下,一巴掌打在他的屁股上,这孩子突然出声了,竟然不是哇哇的哭声,而是咯咯的笑声!

孩子的爹妈吓坏了,喜娘也吓坏了,这哪是什么孩子呢,分明就是一个妖孽!然而待她仔细看了孩子,内心不由得喜欢起来,这不是个一般的孩子!

这孩子果然不一般,年幼时痴痴傻傻,稍大一点又疯疯癫癫,整天上蹿下跳,东游西逛,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然而很奇怪,只要在喜阿婆面前,他就很听话,乖乖地听阿婆讲给他讲字儿,讲故事,讲很多很多的事情。

这时候,喜娘已经不再年轻,孩子们开始叫她喜阿婆了。喜阿婆喜欢这个姓范的小孩儿,是因为他越来越像自己的弟弟,那个十二岁就被杀害的弟弟。她有时像个姐姐一样训斥他,有时像母亲一样关爱他,有时像祖母一样宠溺他,总之把他当做自家的孩子。

她给他讲字儿,讲诗经,讲周礼,讲宫廷,讲战争,讲医药,凡是自己知道的,都讲给他听。而他,总是用两只小手支着下巴,忽闪着一双黑亮的眼睛,听得滋滋有味。也只有这些时候,他才像个聪明而正常的孩子。

孩子一天天成长为一个英俊少年,喜阿婆却一天天老了。先是丈夫在她怀里安静地去世了,三年以后,她也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小范子执意要为阿婆披麻戴孝,范家夫妇也同意了,在村民们的操办下,喜阿婆的葬礼很隆重。

数年以后,小范子结识了三户邑的邑令文种大人,后来他们结伴南下,来到东南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复国称霸。小范子成了越国上将军,越王勾践要与他分享越国,然而他带着美女西施悄然隐退,泛舟五湖,后来成为万世景仰的文财神。

没错,这个人就是堪称完人的春秋名人范蠡,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人们只知道他的老师是计然子计倪,也有人说是老子,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启蒙老师是一个军妓出身的女人,名叫喜阿婆。

喜娘(民间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请勿对照历史。朋友们记得来个关注哦,多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